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30节

  “你不是还想跨时空追杀这两个人吧?你处理一下像李隆基这种昏君也就罢了,李治和武则天也没那么大罪过吧?世民兄你就放他们一马呗。”

  李世民阴着脸说道:“事关李氏宗族的脸面,朕又怎么能轻易的放过他们?

  小天兄你就说能不能把他们带过来或者让朕亲自去见他们吧。”

  任小天为难道:“这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我觉得你真没必要做到那个地步。”

  朱元璋也劝道:“小天说的是啊,李治归根到底也算得上一代明君。

  咱的那些后代要是像他似的那么有出息,咱做梦也都能笑醒了。”

  说完之后朱元璋不由得联想起朱祁镇和任小天曾经对他说起的朱厚熜、朱由检这些人,他恨恨的咬了咬牙。

  雍正不甘落后的说道:“凡事都得讲究个先来后到吧?就算是小天要弄来人也得是先把咱大清的光绪或者慈禧给弄过来,李治的事你得先往后稍稍。”

  朱元璋听到这儿也急道:“什么就先把光绪给弄来了?就算讲究先来后到也得是先把咱要的人弄过来。

  最早可是咱先给小天说的,要弄也得把朱由检给咱弄来,咱还憋着劲跟你们那什么八旗子弟过过招呢。”

  任小天顿时一个头两个大,他捂着脑袋喊道:“行了行了,都先歇了吧。

  你们搁这把我当许愿池用呢?让我把谁弄来就把谁给弄来啊?

  你们有那闲工夫不如先把自己朝中的事处理处理。

  叔,你北元、倭寇打完了吗就想着打满清?

  还有雍正你,你们爷仨打个准噶尔都那么费劲,你还想着现在就跟八国联军较量较量?

  特别是你世民兄,你马上都要面临大唐开国以来最大的危机了,还有空在这操心李治的事呢?”

  朱元璋和雍正撇了撇嘴,任小天看来是真有点生气了,句句话都是往他们肺管子上戳啊。

  李世民则是一脸疑惑的问道:“大唐最大的危机?小天兄你这是何意?

  朕的大哥如今也在天宝年间当了皇上,朕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什么人能给大唐带来什么危机。”

  长孙皇后则是一脸紧张的看向任小天,任小天话里说的十分严重,让她紧握的双手都出了不少冷汗。

  任小天一脸严肃的说道:“世民兄,你还记得我上次给你说过的渭水之盟的事情不?”

  李世民点点头道:“自然是记得的,但是上次你只是给朕提了一嘴,说什么不是告诉朕的时候。

  难道这渭水之盟就是大唐最大的危机?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任小天叹了口气道:“所谓的渭水之盟就是大唐和突厥之间签订的盟约。”

  长孙皇后脱口而出道:“突厥?难道是突厥人南下了?”

  任小天点点头继续说道:“不错,正是突厥人南下了。

  史料记载,玄武门之变后突厥人察觉到了大唐权力变更,决定趁着这个空当捞一些好处。

  颉利可汗控弦十余万发兵南下,虽然尉迟恭在泾阳打败了突厥人一支部队,但是突厥人的攻势依然无法被遏制。

  突厥主力大军抵达渭水河畔,然而当时的长安城最多只有两三万的人马。”

  李世民表情凝重的思索了一阵。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雄踞北方的突厥趁势而起,特别是其中的东突厥一支。

  东突厥巅峰时期可以达到近百万人口,不光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赫赫有名的军阀都臣属于突厥,就连李渊起兵争霸中原之时,也要腾出手来交好突厥。

  游牧民族上马为兵,下马为民。能被颉利可汗带来南下的肯定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仅凭长安周边数万人马根本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也难怪任小天说这是大唐的大危机了。

  “小天兄果然没有夸大其词,这对大唐来说绝对算得上最大的危机了。

  哪怕是朕一时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应对。

  不知历史上那个朕是怎么解决这个危机的?”

  李世民皱眉思考了一会之后,作战经验丰富的他一时间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对策来,只能向任小天问道。

  任小天光棍的摇了摇头道:“不知道。”

  李世民顿时愕然道:“不知道?你怎么可能不知道?”

  任小天没好气的回道:“我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啊,谁知道当年你到底干了什么事才让突厥人退回去的。”

  朱元璋苦笑一声解释道:“这事你还真不能怪小天,史书中对这件事的记载也很模糊。

  旧唐书虽然说是你设下疑兵之计,和高士廉、房玄龄六人喝退了来犯的突厥人,与突厥人定下渭水之盟后他们就退回了境外。

  但是从你将这件事视作奇耻大辱来看,渭水之盟中间的事远远不像史书中记载的那么光鲜亮丽。

  突厥人既然选择了进攻长安,以他们的人数来说就算是你想要击退他们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那他们又怎么会那么简单的就被吓退了呢。

  依咱猜测的话,你应该是在这场盟约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许给了突厥人不少好处。

  不然以突厥异族狼子野心的目的,绝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就撤退的。”

  说完之后朱元璋还故意瞟了瞟雍正,话里话外都有些讥讽他这个异族人的意味。

  雍正冷哼一声,但也没有选择跟朱元璋计较。

  他主要是怕任小天生气之下把他拉进黑名单,那样就彻底断了他收拾慈禧的念想了

第204章 草包郭待封

  李世民轻咳两声缓解自己的尴尬。

  毕竟这事属实是不怎么光彩,也难怪史书中不敢记载清楚了。

  李世民追问道:“小天兄,突厥人是什么时候出兵的?

  时间如果充裕一些的话,朕应该还来得及从各地调兵入京防卫。”

  任小天不答反问道:“你先告诉我,你那会是什么日子了?”

  李世民答道:“七月已过半,小天兄你问这个做什么?”

  任小天摇摇头道:“从全国调兵应该是来不及了,恐怕你只能让就近的几个道去支援长安了。

  史料记载突厥人是八月九日出的兵,以突厥人的机动力来说恐怕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到达长安城下了。

  就算你现在回去就调兵,离得远的算上后勤辎重满打满算也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到长安吧?”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凉气。

  任小天的话说的不错,哪怕是他现在就调兵也怕是来不及了。

  哪怕是河东、山南、陇右、剑南几个离长安近的道可以快速支援。

  但将各地的守军都抽走的话无疑是将这些地方的百姓送给突厥人了,这显然是李世民无法接受的。

  更何况陇右、剑南两道的守军要防备吐蕃人,绝对不可擅自轻动。

  但是既然已经知道渭水之盟是自己的毕生耻辱,李世民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再次重蹈覆辙。

  为今之计恐怕也只有让山南、河东的守军来拱卫长安的安全了。

  只希望到时候长安的城墙和护城河能够拦得住突厥人的铁骑吧。

  雍正眼珠一转想到了什么,上前趴在任小天耳朵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朱元璋不满的说道:“你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吗?非要藏着掖着的。”

  任小天一拍大腿道:“这是个好办法啊!”

  李世民连忙问道:“小天兄,有什么好办法了?”

  任小天答非所问道:“世民兄,你不是想惩治李治吗?现在就有个好机会啊。”

  李世民哭笑不得的说道:“小天兄,都什么时候了,朕哪还有心思跟那小子计较。

  你还是快说有什么办法吧。”

  任小天微微一笑道:“这个办法就得需要李治配合才行啊。”

  朱元璋讶然道:“小天,你不是想让李治出兵帮李世民打仗吧?”

  李世民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说道:“那怎么行?岂不是让李治看了朕这个当爹的笑话了?

  打个突厥人还要求着儿子出兵帮忙?朕也丢不起这个人啊。

  更何况他那会也是咱大唐的兵,朕也实在不忍心让他们替朕卖命。”

  任小天轻摇头道:“世民兄你这话就说错了不是,我这可不是让他们去你那儿送命,反而我这是在救他们的命啊。”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说道:“难不成小天你说的是...”

  任小天点点头道:“不错,我想的正是大非川之战。”

  “大非川之战?”

  大非川李世民自然是知道的,那里现在还是吐谷浑的地盘。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又和大唐扯上了关系。

  “大非川之战是大唐和吐蕃之间发生的战争,也是大唐对外作战中失利最为惨重的一战。

  除了主将薛仁贵带着极少的残兵返回了大唐之外,其余十万大唐将士都埋骨在了青藏高原之上。”

  李世民虎目圆睁怒吼道:“十万人全部葬身在了异国?!

  李治这选的是什么将领?!这个叫薛仁贵的还有脸返回大唐?!

  要是他在朕的手下为将,朕一定要将他五马分尸以敬死去的军士!”

  任小天摇摇头道:“这事你可真怪不着人家薛仁贵,他可是继李靖之后大唐的又一位军神级别的人物。

  他幼年贫寒,成年后为了生计选择了投军。

  他从军生涯二十余年,先后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可谓是战功赫赫。

  纵观他这一生也就只打过这一场败仗,而且责任也并不在他身上。”

  李世民不解的问道:“既然他也是一员帅才,那又怎么会在大非川遭遇那般严重的挫折呢?

  哪怕是战不过吐蕃也不至于落得个近乎全军覆没的下场吧?”

  任小天说道:“你要知道大唐出兵不过十万,而吐蕃则是出兵四十万有余,何况吐蕃统帅论钦陵也是一位不输于薛仁贵的帅才。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薛仁贵仍然出其不意的击破乌海,让吐蕃军队损失惨重。”

  长孙皇后问道:“既然薛仁贵已经取得了战果,那怎么后面还败的那么惨呢?”

首节 上一节 130/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工:开局叛逆者,成为军统信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