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375节

  “袁绍现下手握六州之地,尤其是冀州这等天下丁口最多之州,也在其掌握之中。”

  “如此一只庞然巨鳄,玄德公你当真无所畏惧,敢以三州之兵伐之?”

  刘备面色如铁,毅然道:

  “备乃刘氏后裔,匡扶社稷,讨伐汉贼,乃备义不容辞的责任!”

  “莫说是备手握三州之兵,哪怕备只有一兵一卒,也当与袁绍这等汉贼决死一战!”

  听到这里,孔融脸上的惊讶好奇,转眼已变成了肃然起敬。

  孔融腾的站了起来,礼了礼衣冠,面带敬意的向刘备深深一拜:

  “融果然没看错,玄德公之胆魄气概,匡扶汉室之决心,天下莫人能及!”

  “我大汉朝有玄德公这等擎天之柱,乃天不亡我大汉也!”

  刘备忙也起身,想要谦逊几句。

  孔融却忽然解下自己腰带,哗啦一声撕裂,从中取出了一道帛书。

  “天子有诏,大司马大将军刘备接旨!”

  孔融神色由敬重变为肃穆,高举着那道衣带诏大喝一声。

  这突然其来的戏剧性一幕,把刘备看得不由一愣。

  天子的旨意不是已经宣读过了么,怎么又冒出了一道旨意来?

  这道旨意,还是偷偷摸摸的藏在了孔融的玉带之中?

  想不通归想不通,孔融圣旨都拿出来了,不接也得接。

  刘备当即收敛心神,躬身迎旨。

  孔融便将那衣带诏缓缓展开,深吸一口气后,朗声道:

  “大将军刘备诛贼讨逆,功在国家,朕感念尔匡扶社稷之功,赦封尔为楚王,以彰其功!”

  “望尔勿忘初心,当以匡正朝纲为己任,率关东义士讨灭袁曹二贼,早日迎朕还于旧都!”

  孔融钟鼓般清厉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宣读出了这道衣带密诏。

  府堂内,关羽,张飞等众文臣武将,霎时间一片沸腾,皆是惊喜万分齐望向了孔融手中那道诏书。

  刘备则是神色惊异,满脸的难以置信,恍惚愕然的眼神,仿佛以为自己听错了。

  就连萧方,此刻也是神色为之一震,眼中闪过一道意料之外的惊喜。

  不过惊喜一瞬后,萧方旋即明白过来。

  长安那位傀儡天子,这是想借给老刘封王这等重封,来笼络激励老刘,与曹操和袁绍死战,好早日将他解救出来,令他成为名符其实的天子。

  这样一道封王诏书,曹操当然不可能允许了,半个字都不可能放出长安。

  所以,孔融是偷偷摸摸,将这诏书藏于衣带之中,借着替曹操来宣慰拉拢老刘,挑唆老刘跟袁绍全面开战的机会,将这道密诏带来寿春。

  萧方笑了。

  不得不说,老刘还真是天命眷顾,这道封王诏书,来的还真是时候。

  就在刚才,老刘还以没有天子明诏为由,拒绝了他们这帮人进位为王的请求。

  萧方还正头疼着,该如何说服老刘,让老刘名正言顺称王。

  孔融后脚就来了个雪中送炭。

  你老刘不是要天子的诏书么,现下天子的诏书就摆在眼前,明明白白的要封你为楚王。

  你还有什么理由再推辞?

  你敢推辞,岂不反倒成了抗旨?

  这可是天子要封你为王,这个王的含金量和合法性,岂是袁绍那种自欺欺人,自表为王的所谓王爵可比?

  天下之人,哪怕再看你老刘不顺眼之人,又怎有脸对你老刘的称王,有半个字的闲言碎语?

  “主公!”

  萧方一步上前,欣然一拱手:

  “今有天子诏书在此,主公进位为王,乃是名正言顺!”

  “方等再请主公,奉诏进位为王!”

  关羽等众人,顿时反应了过来,尽皆轰然起身。

  “我等拜请主公,奉诏进位为王!”

  “我等拜请主公,奉诏进位为王!”

  大殿之中,劝进之声是此起彼伏。

  刘备看看萧方,再看看群起劝进的众人,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玄德公,你乃大汉擎天之柱,又是皇族宗室,还是天子钦定的皇叔。”

  “以你的血统功绩,进位为王乃是理所当然,天下人无人敢有异议。”

  “再说了,这是天子的诏命,你既身为臣子,又岂能抗旨不遵?”

  “玄德公,接诏吧。”

  孔融也语重心长的劝说,将那道衣带诏,交在了刘备手中。

  刘备略有颤抖的双手,接过了那道诏书,再次低头细看,确认了上面每一个字都是真真切切存在。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楚王”二字。

  现下他所据三州之地,皆为楚地,天子也特意封他为楚王。

  “楚王,楚王…”

  看着那两个字,刘备眼中的犹豫与顾虑,正在一点一滴的消逝。

  他的初心,确实是匡扶汉室,尽一个刘氏子孙应尽之力。

  然人非圣贤,孰能完全无私?

  他从未否认过,自己匡扶汉室的公心之外,还有封侯拜相,谋一个光宗耀祖前程的私心。

  现下,雄踞三州之地,有萧方关羽等众豪杰英雄的拥戴劝进,又有天子的明诏在此,为什么还要推辞?

  为何不敢直面自己的那份私心?

  最后一丝顾虑,烟销云散。

  刘备深吸过一口气后,眼神已是决然坦荡。

  于是他接过圣旨,理了理衣冠,向长安方向缓缓一拜:

  “臣刘备,领旨谢恩。”

  “承蒙天子倚重,臣定当率关东豪杰义士,讨灭袁曹二贼,再兴我大汉社稷!”

第294章 称王,建国,大封群臣!孤要起倾国之兵北伐,收复中原!

  萧方笑了。

  关羽,张飞众人,尽皆也如释重负,长松了一口气。

  大殿之内,瞬间一片欢腾,众人无不是欢欣鼓舞。

  这份欢欣中,自然以公心为主。

  看着自家主公答应进位为王,身为臣下,自然是由衷为之欣慰。

  而主公建国称王,就有了在王国之内,封官许爵的权力。

  身为臣下,自己的官职爵位,亦能随之水涨船高,众人焉能不为之欣喜。

  总之老刘称王,乃是双赢之事,大家伙自然是欢欣鼓舞。

  “若方所料不错的话,天子这道衣带诏,必是瞒着曹操不得已而为之,曹操必不知晓。”

  “孔少府若是回长安,曹操盛怒之下,只怕定会对孔少府下杀手。”

  “方以为,孔少府也别回长安了,就留在寿春辅佐主公吧。”

  萧方出于善意,想要挽留住孔融。

  一方面是出于为孔融的安全着想,另一方面孔融乃圣人之后,又是天下闻名的大儒,他留下来也能算得上是为老刘撑牌面。

  孔融一听,却正色道:

  “我既是奉天子之命出使,纵然自知回长安难逃曹操毒手,我亦当回长安向天子复命。”

  萧方眉头微皱,便劝慰道:

  “孔少府对天子的忠,自然是世人皆知,即使你不回长安,大家也都知道。”

  “明知回长安是必死之局,却还要回去送死,那就是迂腐了。”

  “孔少府若真忠于天子,忠于大汉,就该保得有用之身,留下来辅佐主公,用实际行动来匡扶大汉,而非执着于舍身取义的虚名。”

  萧方三言两语间,将孔融竟问到无言反驳。

  刘备亦重重点头,神色决然道:

  “文举兄你是为了送这道天子封我为王的密诏,才冒险前来寿春,若因此令你为曹操所害,备还有何颜面称这个王?”

  “文举兄若执意要回长安,那就请文举兄将这道衣带诏一并带回便是,这楚王备不称也罢。”

  刘备顾念着孔融生死安危,只能以拒绝进位为王相“要胁”,阻止孔融回长安送死。

  话说到这份上,孔融自然没理由再执着回长安。

  略一沉吟后,只得苦笑一声,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融就留下来,辅佐玄德公成就匡扶汉室的大业便是。”

  刘备这才松了口气,便是哈哈一笑,当即下令设宴,盛情招待孔融。

  “玄德公,若融猜测不错,这位莫非就是传闻中,那位神机妙算的萧景略?”

  正事做完,孔融这才好奇的询问起了刘备。

首节 上一节 375/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