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833节

  他心中明白得很,就算拿百姓的粮食作为军粮,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总有吃完的时候。

  到那时,粮草断绝,士兵们饥饿难耐,军心必将涣散,襄平城即便不战也必然会被攻破。

  死守襄平,本是为了那一丝渺茫的希望,希望援军能及时赶到,希望能有转机出现。

  可倘若连这丝希望都已破灭,那死守又有什么用呢!

  良久后。

  公孙康缓缓点头,低沉说道:

  “渊儿所言极是,那你们之中,谁愿意去求援?”

  “臣愿突围出城,前往求援!”

  柳毅毫不犹豫站了出来。

  紧接着,诸将领也纷纷慷慨激昂,表示愿意前去求援,帐内顿时响起了一片请战之声。

  公孙康眉头紧锁,如乌云密布的天空。

  他目光锐利扫视着众人,心中清楚得很,这班人不过是想借着求援的名义逃离襄平城罢了。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安危,却全然不顾公孙家的兴衰。

  “哼,一群贪生怕死之辈,大难临头,却个个只想着保命!”

  公孙康心中暗自骂道,脸上却不动声色。

  随后,他的目光缓缓落在了儿子公孙渊的身上。

  他一拍公孙渊的肩膀,沉声道:

  “渊儿,这个求援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你心思缜密,定能完成此重任。”

  公孙渊当即应命,他抱拳道:

  “父王放心,儿臣定不负父王所托!”

  柳毅在一旁暗自叹息,他知公孙康这是不放心他们这些将领,所以才让自己的儿子出城求援。

  计议已定。

  公孙渊带着一队亲卫,趁着夜色,悄然来到城门处。

  他们小心翼翼打开城门,如同鬼魅一般,悄然准备突围。

  入夜时分,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打破夜的宁静。

  公孙渊带着亲卫们,悄无声息从缺口处逃了出去。

  一路上,公孙渊暗暗庆幸,竟未遇到任何阻拦。

  他心中暗自高兴,马不停蹄直奔高句丽而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一定要尽快搬来救兵,解救襄平之围。

  连着奔波了数日,公孙渊一行人风餐露宿,疲惫不堪。

  但为了襄平的安危,他们一刻也不敢停歇。

  终于,公孙渊抵达了高句丽的国都。

  高句丽国王高尚武得知公孙渊求见,不禁大吃一惊,心中暗思:

  襄平被围得水泄不通,竟还有人能逃出来,这其中必有蹊跷。

  思前想后许久,高尚武赶忙召公孙渊入宫。

  大殿之内灯火通明。

  公孙渊满脸期盼,却又难掩心中的焦虑。

  就在这时。

  高尚武缓缓入内。

  公孙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抱拳道:

  “大王,襄平如今已是危在旦夕,随时都有可能被攻破。

  汉军围城日久,城中粮草渐尽,士兵们士气低落,百姓们也人心惶惶。

  请大王发兵救援我公孙家啊!

  若大王能出手相助,我公孙家定当铭记大王的恩情,日后必当厚报!”

  说着他屈膝一拜,额头贴在了地上。

  “起来吧!”

  高尚武上前将公孙渊扶起,他看着公孙渊憔悴的面容,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同情。

  “本王何尝不想救你们啊,之前本王便有心相助,还冒险偷袭河阳城。

  只可惜未能成功,如今襄平局势危急,本王也是心急如焚啊!”

  高尚武长叹一声,满脸无奈说道。

  公孙渊心中稍感安慰,忙是拱手道:

  “大王仁义,我公孙家感激不尽,如今襄平全靠大王相助了。”

  高尚武微微点头,接着问道:

  “襄平城粮草应该早已吃光了吧,听闻汉军围城甚紧,你们究竟是怎么还能撑这么久?”

  公孙渊心中一阵刺痛,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道:

  “大王,实不相瞒,为了守住襄平,我父王不得已以百姓来…”

  高尚武听闻,不禁眉头深皱,摇头一声叹息,脸上露出不满的神情。

第705章 辽东国气数已尽,公孙渊,降汉才是你唯一出路!

  公孙渊听闻,心中隐隐作痛。

  其实,他一直不同意公孙康以百姓作为军粮。

  在他看来,百姓是国家的根基,若失去了民心,即便守住了襄平,又有什么用呢?

  但他也明白,倘若不那么做,襄平城恐怕早就被攻破了。

  他们公孙家上下,也都会死在萧方的铁骑之下。

  公孙康为了公孙氏的基业,不惜背负这千古恶名,实在是无奈之举。

  高尚武的埋怨,让公孙渊心中很是不满。

  但他不敢表露出来,只是说道:

  “我父王为守住襄平,实在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当时情况危急,若不如此,襄平城早已落入汉军之手,我公孙家也将万劫不复。

  如今只盼大王能发兵救援,解我襄平之围。”

  “不知大王什么时候,才会发兵救援呢?”

  公孙渊目光急切看着高尚武,心中充满了期待。

  高尚武听闻,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

  他缓缓踱步,眉头紧锁,心中思绪万千。

  他退回内城,本就是已经放弃了去救公孙康的打算。

  在他看来,襄平被汉军围得如铁桶一般,救援难度极大,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可他万万没想到,萧方竟然会打开一个缺口,放公孙渊前来求援。

  这着实让他感到十分为难。

  两家毕竟有盟约在先,他若不救,便是背盟之举,日后必将声名狼藉。

  可要是救吧,他又实在没有信心击退萧方的大军。

  萧方用兵如神,麾下士兵勇猛善战,他高句丽的军队虽也不弱,但与汉军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就在高尚武进退两难之际,突然计上心头。

  他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咱们既是盟国,本王岂能见死不救?”

  “只是本王需等将士们休整完毕,将粮草、军械等物资准备妥当,便会立刻发兵救援。

  这段时间,还望公孙公子耐心等待。”

  高尚武信誓旦旦说道。

  “谢陛下!我公孙家定当永世不忘大王的大恩大德!”

  公孙渊听闻,赶忙跪地叩首,感激涕零,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声响。

  高尚武赶忙上前,将公孙渊扶起,他拍了拍公孙渊的肩膀:

  “你不必多礼,本王定当尽快发兵。”

  公孙渊怀着满心的感激,离开了大殿。

  他在高句丽官员的安排下,住进了一座豪华的府邸。

  他吃饱喝足,满心期待着能早日南下解救襄平。

  每日,他都会站在府邸的高处,遥望南方,心中默默祈祷着援军能早日到来。

  连等了数天,却始终不见高尚武有任何动身的迹象。

  公孙渊心中焦急万分,他几次求见高尚武,都被无情地拒绝。

  每次去求见,得到的回复都是高尚武公务繁忙无暇见他。

  除此之外,高句丽的军队也不曾有集结的动静。

首节 上一节 833/8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