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832节
襄平已被围困半年之久,汉军丝毫没有退兵的意思。
此前偷袭河阳城失败,让他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他自然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一旦公孙康覆灭,汉国的兵锋必然会指向他。
在这样的局势下,他又怎能有好胃口去享受这些美酒佳肴?
忽然。
高延忧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走了进来。
高尚武心中一紧,脱口而出:
“难道,公孙康那厮已守不住了?”
高延忧赶忙拱手行礼,说道:
“刚收到消息,汉军已连攻多日,但均未能破城!”
高尚武听闻这才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暂时落了地。
紧接着,他眼中又闪过一丝困惑,说道:
“襄平城的粮草,现下应该早已耗光,辽东军哪还有力气抵挡汉军的猛攻?”
曹宇也满脸疑惑,奇道:
“按照我们的估计,公孙康确实应该已粮尽,又如何抵挡汉军如此猛烈攻击?”
高延忧长叹一声,说道:
“据可靠消息,公孙康是将襄平一城的百姓给……”
说到这里,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高尚武和曹宇已省悟,二人霎时间脸上满是惊悚之色,仿佛看到了世间最恐怖的事情。
“公孙康倒有些手段啊!”
高尚武眼神闪烁,心中对公孙康的做法既感到震惊,又有一丝复杂的情绪。
但话到口边,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为君王,若赞同这种有损天和做法,实在有失身份。
于是,他连忙改口道:
“就算是这样,就那点粮草,他还能撑多久,早晚必为汉军所破!”
曹宇回过神来,也长叹一声:
“一旦公孙康完了,萧方大军必定来攻我们,到那时,我们可就危险了。”
高尚武摇头叹息,眼中满是忧虑。
“高句丽虽地势险要,但与辽东相比情况也有所不同。
萧方攻灭辽东国后,必然也是精疲力尽。
但到那时,他若敢来攻打我高句丽,大王您可派人袭劫汉军粮草,看他能如何!”
曹宇听了,连忙开解道:
“所以,大王其实不必担忧过度。”
高尚武听闻,忧色渐渐散去,心中似乎有了一丝底气。
良久。
高尚武猛地一拍案几,说道:
“你言之有理,既是如此,本王何必再在此处耗费精力。”
“传本王之令,撤军吧!”
…
襄平,汉营之中。
萧方得知高尚武撤兵的消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
高尚武撤了,这就意味着他放弃了襄平,放弃了公孙康。
“高尚武竟然弃公孙康而去,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
马谡感慨道。
萧方却冷冷一笑,解释道:
“高尚武以为高句丽皆为山地,我大汉王师难以攻下,这才撤兵。”
“他这是自以为是,却不知此举已将公孙康逼入绝境。”
马谡连连点头,说道:
“那高尚武应该是知襄平已无救,所以才撤回高句丽,无非是想保住自己的实力罢了。”
马谡道破了高尚武的图谋。
萧方却并不在意,沉声道:
“现下我们最要紧之事,乃是要将襄平拿下。”
马谡思索片刻,拱手道:
“公孙康之所以死守襄平,是认为高尚武会来救他,若公孙康得知高尚武抛弃了他,必然会军心大乱,崩溃在即。”
“所以,谡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从此处下手。”
“言之极是!”
萧方点头赞同,遂道:
“那就把这个消息传入襄平城吧,让公孙康断了外援的念想。”
于是,萧方下令将土墙拆掉,故意留出一道缺口。
此举便是为了让高尚武撤回的消息,能够顺利传入襄平城。
不仅如此,萧方还设下埋伏。
他料定公孙康若得知消息,定会想要趁机逃跑,到那时,便将他围杀,让他插翅难逃。
围墙拆除之后,城头的辽东军看到汉军撤围,顿时长松了一口气,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公孙康目睹汉军撤围,心中既激动又充满了猜疑。
他皱着眉头,喃喃自语道:
“萧贼忽然撤围,到底在耍什么阴谋!”
说着,他看向众臣,问道:
“你们怎么看?”
众臣皆一脸茫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柳子坚,你如何看?”
公孙康将目光投向了谋士柳毅。
第704章 襄平乃我公孙氏根基所在,吾岂能轻易舍弃?
柳毅神色肃穆,双手稳稳抱拳,身躯微微前倾,拱手说道:
“以臣愚见,这定然是那萧方久攻襄平不下,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才故意在城防之上打开一个口子。”
“其用心之险恶,昭然若揭,不过是妄图让我们误以为有机可乘,从而心生弃城突围之念。”
“一旦我们弃城而出,便正中其下怀,他便可趁机一举攻下襄平。”
一旁的诸位将领听闻,有的微微颔首,有的面露沉思之色,随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一时间,帐内响起了一片附和之声。
此时,汉军如汹涌潮水般对襄平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战鼓擂动,喊杀声震耳欲聋,汉军士兵们一波又一波地朝着襄平城冲去。
然襄平城城墙高大坚固,城上的辽东军也拼死抵抗,汉军始终未能将其拿下。
萧方此举,在众人眼中,明显是想先给辽东军一个看似能突围的缺口,让辽东军以为有机可逃。
待辽东军弃城而出后,再利用其慌乱,趁机一举攻下襄平。
从常理推断,这也算是合情合理的战术安排,毕竟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出此奇招也并非没有可能。
众将领见此情形,心中皆有所动,纷纷向公孙康进言,劝其趁此机会突围而出。
“大王,如今汉军故意打开缺口,这或许是我们突围的绝佳时机啊!
若不趁此机会突围,待汉军回过神来,我们可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一位将领急切地说道。
“是啊,大王,襄平城虽坚,但汉军势大,长久坚守下去,恐怕凶多吉少啊!”
另一位将领也附和道。
公孙康面色冷峻,毫不犹豫斥退了众人:
“本王心意已决,决不弃襄平而去!”
“襄平乃我公孙氏根基所在,岂能轻易舍弃!”
诸将领见公孙康态度坚决,如盘石般不可动摇,不敢再言语半句。
“父王,即便你执意要死守襄平,也应当先向外求援啊。
如今襄平被围,消息难以传出,若不尽快求援,待城中粮草耗尽,军心涣散,襄平迟早都要被汉军攻陷!”
公孙渊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急切进言道。
公孙康听闻,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忧虑。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