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18节

  江夏的支援更是完全指望不上。

  不过,大抵…于禁、刘晔、高览、曹彰均第一时间赶至许都,由大将军夏侯惇统筹派遣,于禁、刘晔往江夏接替死去的文聘,抵抗关羽进攻,高览、曹彰则迅速的支援樊城,在樊城外埋伏。

  曹操更不会想到的是,襄樊这边,张辽、高览、曹彰之外,曹丕与曹植也卷了进来。

  甚至,因为曹植私自调动于禁的汝南兵马,如今樊城的埋伏比曹操理想中的还多上一些。

  “哈哈哈哈…”

  此刻的曹操将这些娓娓讲述,他怅然的笑出声来。

  俨然…

  曹操是胸有成竹。

  他的这份计划,不仅是要将荆州的颓势挽回,他更要诛灭关家军,他更要生擒关羽。

  除此之外,曹操根本就没有回去,白日里送别时的是他不假,可大军开拔之后的,就未必是真的曹操了。

  曹操生性多疑,他的身旁,岂会没有养一些“替身”!

  至于真的曹操留在汉中,他的目的…

  则依旧是从汉中南下,米仓道尽头处的巴中,以及荔枝道尽头处的涪陵。

  这两处若攻下来,那紧随而至的便可两面夹攻剑门关,兵锋直指向成都。

  曹操细细的把这些告诉张郃、告诉徐晃。

  而听着曹操的话语,徐晃与张郃只觉得胸口跌宕起伏。

  谁又能想到…

  荆州曹仁将军的晕厥,非但没有成为大魏的掣肘与灾难,反倒是在曹丞相如此缜密的部署下,愣是是将大难转变成一个战机。

  由此可见,戎马三十多年的曹操,他的统率是一流,他的诡计、他的谋略亦是上上之选。

  此刻,曹操的话还在继续。

  “孤特地让替身在南下的过程中多露脸…就是为了让蜀中的细作看清楚,看真切了,将孤离开汉中的消息告诉那大耳贼,料想那刘备势必会掉以轻心,会卸下涪陵与巴中所有关隘的防护,他又岂知,我早已在这孤山中埋伏了数万人马,就等着他卸去防护…”

  “昔日韩信出蜀,用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今日孤入蜀,用的照样是此计!”

  话说到这…

  徐晃张口问道:“那丞相何故命妙才将军在军营中多设灶子呢?末将只听说过增兵减灶,以此迷惑敌军,还从未听说过减兵增灶的道理啊,这不是…让那蜀中的细作以为?我军兵马并未减少么?”

  “哈哈哈…”听到徐晃的质疑,曹操当即大笑,“你们不了解诸葛孔明,孤在他身上吃了不少亏,这诸葛孔明性格冷静,做事严谨,若然…孤一切都做的天衣无缝,那在诸葛孔明的眼中才是最大的破绽!”

  “所以…”张郃恍然大悟,“丞相是故意增设火灶,以此迷惑那诸葛亮,让他以为丞相只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罢了,如此这般…这诸葛孔明才不会阻止那大耳贼卸下关隘的防护。”

  “对!”

  今日,曹操的心情大好。

  在他看来,他的部署万无一失,如今只等收网的时机了。

  “哈哈,荆州战场,利用孤回援的时间,迫使云长急于求成,陷入孤设下的十面埋伏之计,巴蜀,亦是因为孤的离去,卸去防备。”

  “待得时机成熟…这孤山中数万将士便由伱二人统领,孤要你二人直取那巴中与涪陵!人言巴蜀、巴蜀…没有‘巴’何来‘蜀’,若此二城归于孤,成都不过是唾手可得!”

  呼…

  随着曹操这般细致的讲解。

  张郃与徐晃是越发的佩服他们的这位主公。

  他的睿智,他的布局,他将这星罗棋盘中每一个点都算到了,仿佛每一个人都是他的棋子一般。

  仿佛这局势的被动,也完全在他的掌控中一般。

  都说人越老越妖!

  这句话,在曹操的身上显露无虞。

  徐晃与张郃都很庆幸,这样可怕的人是他们的主公,而不是对手。

  他们曾经投对了,何其庆幸?

  “主公放心,只待蜀中防护撤去,我与公明势必率这支孤山中的兵马一往无前,攻下那巴中与涪陵,然后从背后攻破那剑门关,遥望成都,一举荡平此大耳贼寇!”

  张郃当先表态。

  徐晃亦是重重的抱拳,“主公放心,此战必胜!”

  “哈哈哈…”看着两名爱将如此信心满满,曹操的心情愈发晴朗,他忍不住吟道:“圣人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哈哈…孤却要说,何必做什么选择?荆州孤所欲也,益州亦孤所欲也,两者岂不能兼得?哼,孤统统都要!”

  “哈哈哈哈…荆州是孤的,那碧眼儿的首级是孤的,益州也是孤的,孤要生擒云长,让云长知道谁才是这世上的英主,孤要让那大耳贼与诸葛村夫无路可走!哈哈哈!”

  一时间,爽然的笑声响彻于石洞之中。

  俨然,已经六十岁的曹操,今时今日…他将他一生擅长的谋略布局,发挥到了巅峰。

  诚如,这些年他打过来的每一场仗,布下的每一个局。

  普通的诸侯还在做选择题时,曹操就已经——什么都要!

  渐渐地,曹操的笑声落下,取而代之是他的眼芒向东南…

  他太渴望知道,他布下的这个星罗棋盘,一个个棋子,如今都摆放的如何呢?

  而那最关键的关云长这枚棋子,他可否如期而至的…进入了那层层埋伏之中?

  ——『呵呵…玄德啊玄德,昔日青梅煮酒,你一句‘圣人讯雷风烈必变’,从孤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一次,孤这次决不会让你再度溜走。』

  ——『云长啊云长…孤赐给你的赤兔马?也骑十年了吧,是该连本付息的还给孤了吧』

  …

  …

  樊城,夜已深,街道上本已封禁。

  唯独能看到一些兵士正在紧张的筹军备战,丝毫不见半点慌乱,一切井然有序。

  “嘎吱”、“嘎吱”的声音由远及近,是一辆马车正徐徐驶过。

  在这样封禁的夜晚,能有如此马车,如此行在街道上的,料想…也不会是普通角色。

  马车中坐着的是李藐与刘桢。

  在刘桢的安排下,李藐总算逃出了江陵,来到了樊城…此刻,虽是深夜,却忍不住隔着窗子,向外眺望。

  一如…无比畅想与期待,来到这里后,他的“新生!”

  “——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明灯曜闰中,清风凄已寒,哈哈,汉南(李藐)初来乍到,定是有诸多感慨吧。”

  刘桢吟出的是他写的诗,原本是赠给五官中郎将曹丕的。

  现在吟出来,赠给李藐倒也恰逢其时。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呵呵…我李藐出来了,我再也不用受那对关家父子的折辱了,我是如获新生,早晚有一日,我会将这对关家父子狠狠地踩在脚下。”

  与刘桢吟出的原创诗词不同,李藐吟出的诗就不是他原创的。

  而是此前,关麟特地赠给他的一本诗集,精选名篇诗词三百首。

  用关麟的原话就是,“想要左右曹魏势力的世子人选,那首当其冲是接近世子的候选人,曹操、曹丕、曹植,乃是北方文人的翘首,对诗词均是异乎寻常的狂热,故而接近他们最便捷的方式,还得是诗词!”

  李藐尤自清楚的记得,当初他接过关麟这份《三百首》时,本是不屑一顾…

  他以为,论吟诗作赋,他也行…根本就不需要这些。

  可随着展开这《三百首》,他发现他草率了…

  这其中的诗句…高过他的何止是一个级别?简直是蝼蚁与大象相比,简直是萤烛之火与浩日争辉。

  于是,除了对关麟更佩服的五体投地外。

  不用几日,李藐便将这《三百首》倒背如流。

  而关麟的意思是,这些诗词并未问世,到曹魏后,就说是李藐原创的即可。

  如今…随口吟出,李藐自是信口拈来。

  “好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先生不愧是大才啊!”

  刘桢连连佩服,“正巧子桓公子明日即将抵达樊城,待得他忙完了大事儿,我将李先生引荐与他,想来,他看到李先生定无上欣喜。”

  唔…

  ——『曹丕明日会来樊城?』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藐当即就琢磨出味道有些不对劲儿了。

  这段时间,他虽困于江陵,等待时机与刘桢赴北…

  可襄樊、江夏的战况,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随着曹仁的晕厥,曹纯的死,紧随而至的是文聘、满宠、吕常、牛金这些魏将悉数战死。

  来此的路上,李藐与刘桢谈论到此时,听刘桢说,如今的襄樊…只剩下司空掾属主簿赵俨主持大局,局势岌岌可危。

  原本,李藐并不在意这些,他又不是来当将军的,怎么着也轮不到他去守城。

  退一万步讲,他要做的是潜入敌军后方,从内部瓦解曹魏。

  但…

  偏偏,刘桢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提及——曹丕明日会来樊城…

  这多少就有些意味深长了。

  “丕公子不是在许都城留守么?怎生会来这边…”

  李藐做出漫不经心的样子,随口问道。

  刘桢丝毫没有戒备:“何止子桓公子来,据他予我的消息,子文公子、子健公子都会来,想来与解这荆州困局有关吧!”

  “噢…”李藐做出一副恍然的模样,有那么一瞬间,他的眸光突然犀利了一下。

  不过很快,他感慨道:“久闻中原与北方文坛,盛赞‘三曹’与‘建安七子’,若是子健、子桓两位公子齐聚,倒是可以与他们切磋一番,也看看中原的才子与荆州比如何?”

  李藐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傲气。

  刘桢笑道:“你啊…在这里可不比荆州,还是收敛一些的好。”

  “哈哈哈…公干是建安七子之一,当知…文人哪个不傲的?”李藐笑着抚须,“我虽非建安七子,但也一样就这性子,怕是难收敛了,否则也不会得罪那关家父子,被其辱至惶惶如丧家之犬…”

首节 上一节 318/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