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15节

  “便是为此,若曹丞相知我故意献歹计于子桓公子,又知我李藐是子健公子的人,哈哈…曹丞相应该高兴才对呀!他会感慨…子健公子你终于长进了!”

  “而只有那时,子健公子才离那世子之位更近了一步啊!”

  李藐的话脱口。

  曹植与杨修一时间愕然住了。

  这…

  杨修不由得心头喃喃:

  ——『李先生将曹丞相看透到如此地步么?』

  曹植则暗道:

  ——『若非得李先生,怕是…直到终点,我也无法将甄嫂嫂从二哥手中夺回!』

  要知道…

  曹植的夫人,清河崔氏崔琰的女儿,不过才亡了一年。

  名义上是因为衣装过于华美,曹操登台看到后,认为她违反了穿着朴素的禁令,故而将她赐死!

  当然,事实的真相远不止于此…

  但曹植不在乎。

  ——他从来在乎的,只有嫂嫂啊!

  ——只有那惊鸿一瞥,只有那短暂相识,却让他…或者说是他们…深深的陷入相思的“甄宓”、甄姬啊!

  曹植本无心于世子…

  可为了嫂嫂…他不得不勇敢且坚韧的踏出这一步,纵前路是刀山,是火海!

  他尤记得,他第一次见到甄宓时。

  那是大军攻破邺城,父亲命二哥将她幽禁起来。

  甄宓心中害怕…

  而这时…她听到了一首清冷、柔和的琴曲。

  那时候的甄宓诡异的听了一阵,忍不住开门,走到小院,正看到了曹植席地而坐,膝头放着琴,正在月色下闭目弹奏。

  甄宓问曹植,“公子为何在我门前弹琴?”

  曹植尤自记得,他那时的回答!

  他是一边弹琴,一边微笑着说:“我白日里就注意到姑娘了,城中还在清查戒严,时有杀伐刁斗之声,怕姑娘害怕,故而只能抚琴以伴姑娘清梦!”

  曹植更清楚的记得,甄宓脱口说出了曹植弹奏的曲谱。

  “公子弹奏的是《漪兰操》——”

  《漪兰操》相传是孔子所作。

  琴曲似诉似泣,如怨如愤,在兰的身上寄托了孔子全部的思想感情…是一首优美的兰诗,也是一首幽怨悱恻的抒情曲!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甄宓款款吟出…

  曹植笑着回道:“原来姑娘还是知音啊,虽遭逢离乱,心有感伤,然而兰也不改其高洁馨香,这首曲子,不正是比喻姑娘么?”

  “妾亡国罪俘,生死皆掌握在他人之手,谈何高洁?”

  甄宓的话中带着哀腔。

  曹植郑重的道:“姑娘放心,我会保护你,绝不会让人羞辱伤害你的!”

  谁知道…

  这一番话后。

  不过几日,曹操就将甄宓指婚给了曹丕;

  而把清河崔氏的女儿指婚给了他曹植!

  从这一天…他曹植就注定,必须踏上这刀山,与他的二哥争夺这世子之位!

  既为了世子之位…

  也为了他嫂嫂的归属啊!

  曹魏,总是爱人妻的!

  曹操如此、曹丕如此、曹植亦是如此!

  但其中,唯有曹植最是钟情!

  所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所谓——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

  …

  …

  …

第238章 让这箭,先飞一会儿,咻——

  得胜桥上,依旧有络绎不绝的说书人,讲述着这时局下一个个英雄,或可歌可泣,或日暮途远,或悲怆落幕的故事。

  每个时代的百姓,都一样,会对武力排行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

  会对这些人物的生平、故事无比好奇。

  这也是得胜桥说书能成为江陵城一道独特风景的原因!

  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可以说,有关他们的事迹,是说书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此刻讲的,正巧是“一吕二赵三典韦”中“一吕”的故事。

  却不是吕布,而是吕布手下的悍将。

  说书人的声音接踵而出。

  倒是得胜桥下的一方茶铺。

  灵雎扮演成那茶摊掌事的侄女儿,在此跑堂…本在忙前忙后,很快进入状态。

  可随着说书人讲起“吕布手下悍将”的故事,她不由得驻足,注意力全部转移到那说书人的话语中。

  “——吕布麾下有三大猛将,曹操只收服其中两人,最厉害的那个却誓死不降!这个誓死不降的乃是高顺!”

  “世人只知吕布手下有八健将,却不知道,高顺的本事要在这八健将之上。他手下一支七百人的陷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经,此高顺前往沛县攻打刘皇叔,二爷、三爷纵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却被此高顺击败!无愧于吕布手下第一悍将。”

  听到这儿,灵雎微微一怔。

  ——『高顺叔叔么?』

  她不由得回想手下,那些原本是父亲心腹之人,他们提及过的。

  高顺将军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是父亲最信任的将军之一。

  …当年父亲手下部将郝萌反叛,父亲带着母亲第一时间逃到了高顺叔叔的军寨!

  也是高顺叔叔平定了这次叛乱。

  但…

  哪怕是如此忠诚,但父亲却始终没有重用他。

  ——『或许,父亲虽勇武无敌,却不适合做一个主公吧?』

  心念于此,灵雎又回想起。

  手下提及过的,高顺劝父亲时的那番言辞恳切的话语。

  ——“凡破家亡国的人,不是因为没有忠臣明智的部下,而是担心他们不被重用啊。”

  ——“将军做事情,不肯慎重考虑,时常出现失误,说话做事总是有差错。失误的事情难道可以一再发生吗?”

  想想父亲最后的白门楼殒命,灵雎心头喃喃。

  ——『或许,高顺将军劝的是对的,我…我当避免父亲的差错,做事慎重思虑…万一做错的事,也要及时更改,不能像父亲一般一错再错…寒了忠贞之士的心,惹得‘亲者痛’而‘仇者快’!』

  因为听说书人讲述“高顺”的故事,灵雎心里产生了一些波动,生起了几许感动。

  说书人的故事还在继续。

  “——倒是世人最疑惑的,乃是吕布的第二号悍将臧霸,他为何会投降曹操?”

  “——话说回来,此臧霸可是大有来头,相传童渊童子康有三徒一外甥,三徒中,老大乃西川都督枪祖张任、老二乃宛城侯枪王张绣、老三乃关门徒弟赵云赵子龙,一个外甥则是‘懒泼将军’臧霸臧宣高。”

  “——这臧霸为人忠肝义胆,一身好本事,赵子龙会的枪法,他七、八都会,但是从吕布手下转投曹操后,却只肯拿俸禄,从不想干实事!张辽想提拔他,他也不肯!”

  “于是,他便成了曹操手下最看不顺眼,又无可奈何的一文一武,文的是‘外国忠臣’徐庶徐元直,武的就是这‘懒泼将军’臧霸臧宣高!可既如此,当初他臧霸何必投曹操?直接学那高顺,慷慨赴死,留下一忠贞侠名?不好么?”

  这…

  随着说书人的话,灵雎不由得摇了摇头。

  说书人说臧霸是童渊外甥,灵雎不知道真假。

  可说说他转投曹操后,只肯拿俸禄,从不干事…也不尽然。

  臧霸叔叔可是帮曹操立下过不少大功的…

  且手下泰山兵,相对于独立,只听臧霸叔叔的,臧霸叔叔的封地琅琊国…更是曹魏的国中之国!

  而之所以臧霸叔叔投曹操的原因,没有人比灵雎更清楚。

  父亲吕布白门楼殒命后,父亲手下的这些从雁门时起,就跟随着他的兄弟,需要有一处安身之所啊!

  愿意投降曹操的归于张辽;

  不愿意投降曹操,只能由臧霸收编,安顿在琅琊郡,成为独立的“泰山军”中的一员!

首节 上一节 415/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