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12节

  这些人,都是跟着王贲南征北战的精锐,借出去了粮草,可没有一个人怪罪王贲。

  领头的副将,带着哭腔道:“将军,莫要说什么浑话,粮食没了,可以让人去打鱼,可以吃草根,大不了吃些树皮,只待我等坚持下去,大王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的。”

  王贲心里一阵感动,可这冬天时节,黄河哪里能打到这么多鱼,哪里有这么多树皮和草根给你充饥?

  叹了一口气,王贲喝道:“都起来吧。”

  眼下,毕竟没有到最困难的时候,保不准大王真的有办法呢?

  将士们刚起身,就听见远处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城墙众人顿时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衣衫褴褛的斥候,骑马疾驰而来。

  衣着上可以看出,这是秦国的斥候。

  那人到了城下,一拉马绳,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简大声道:“快开门,传大王的王令!”

  王贲不敢含糊,立刻让人开了城门,自己下了城墙迎了上去。

  他知道,这封竹简是大梁城最后的希望了。

第16章 王贲的决断

  虽然运粮来的机会渺茫,可毕竟来了王令,也许会有转机。

  众将士颇为期待,不知道这竹简内,到底写了些什么命令。

  从信使手中接过竹简,王贲吩咐道:“快,扶下去,安排些吃的。”

  能从函谷关到这大梁城,这一路不知遇到多少危险。

  安妥了信使,王贲这才打开了书简。

  一旁的将士们,盯着将军的脸,期盼着会有转机发生。

  可拿着竹简的王翦,脸上没有悲喜,却露出了惊疑的神情,只一会功夫就合上了竹简。

  王贲心中重重吐出一口气,道:“大王有令,若真守不住这大梁城,可撤回大秦。”

  将士们并不意外,可这条命令,将军的怎是这般表情?

  “将军,那粮草是否可以运到?”副将赶忙问,谁也不想丢了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梁城。

  王贲摇摇头,把竹简递了过去,道:“自己看吧。”

  副将连忙接过,摊开竹简看了起来,一旁的其他几人也跟着凑近瞧着。

  可才一眼功夫,其中就有一人惊呼道:“什么?大王竟让我们去袭击运粮队?这上哪去伏击?”

  那人站在外围,只瞟到了其中一句,顿时嚷了起来。

  “嚷什么?没看到上面写着,是伏击陈郢运往函谷关的运粮队。”副将呵斥了一句,“昨个不是斥候来报,楚军有一队人马去了陈郢,兴许是去调集粮草。”

  “哪里是一队?斥候不是说了,人数太多看不清,这几日早晨雾气大,看的不真切。搞不好有好几万呢!”

  “我们不是怕死,可这不代表我们直接去送死,我情愿与这大梁城共存亡!”

  “对,我们愿意与这大梁城共存亡!”

  人群渐渐嘈杂起来,副将也没了继续看的心思。

  “吵什么?”王贲瞪着众人,这群人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将领,他知道众人不怕死,可眼下,除了大王这个计谋,也就只有逃回秦国的选择。

  虽说他严密封锁了消息,项燕并不知道大梁城粮草不足,可若是项燕打不下函谷关,再回头打自己这大梁城,到时候该怎么办?

  王贲不觉得自己可以守得住,这大梁城内的百姓哪里禁得起两场长期的围困战?

  到时候,还不是只能按大王说的办,退回大秦。

  可这和丧家之犬何异?

  想到这里,王贲的脾气上来了,顿时喝骂道:“死都不怕,还怕楚军?我们怎个不能去截个粮道?这信里不是说了很清楚,打不过咱再退回秦国也无妨,大王都这般说了,你们还有什么可嚷的?”

  众人低头不语,在王贲发火的时候,可没人敢触霉头。

  “再说了!”王贲提高了音量,“你们是想去拼一把,还是等着项燕发个善心,不会来打咱?”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这些秦国的将领,对于函谷关的牢固是有信心的,就算项燕出马带了四十万大军,也攻不下来。

  也就是项燕作为楚国人,不知函谷关布防的情况,想要去试上一试。

  到时候,函谷关打不下来,不就只有大梁城可以打了?

  谁叫大梁城背靠黄河,围起来容易呢?

  众人叹息,王贲见没人反驳,于是降低了音量,“再说了,你们也不看看,到底是谁下的令,大王的计谋能害了咱?”

  可就在这时,一旁看完书简的副将开口惊呼道:“不是啊将军,这……这计谋署名的,是……是……”

  见副将支支吾吾,半天憋不出一个字,王贲喝道:“是什么是?莫不是那李斯出的计谋?”

  此刻的副将都有点怀疑这王令的真假,竹简上的名字,他到了嘴边却怎么也念不出来,这太过天方夜谭了啊!

  见不是李斯,王贲继续试探性地问:“赵高?”

  刚才他看的急切,也未看到最后文字。

  那副将只是摇头,嘴上却还是说不出口。

  想到这里,王贲眼睛一亮,既然不是大王身边的文官,那肯定是武将。

  蒙恬、李信肯定不是,吃了败仗,估摸还在自家反思呢。

  脑海中一个一个名字浮现,王贲却也有些激动,瞪大了眼睛,扬起了嘴角道:“是……”

  见王贲这般模样,副将以为他猜到了人,卡在嘴边的人名也终于说出了口:“是……子婴!”

  “子婴?子婴!!!”人群先是疑惑,紧跟着是震惊。

  子婴是谁?

  在场的众人,可都是王贲的老部下,这名字太熟悉了,以前将军不打仗时,就念叨着自己这个外甥。

  不能开口说话,这也愁坏了这个大舅,许多将领也是搜了不少的土法子给王贲。

  可子婴身为大王的长孙,哪能用这些个土法子。

  当听到自己外甥名字时,王贲也是愣住了,在众人惊呼两声后,王贲还未反应过来,又问了一句:

  “谁?”

  副将指着竹简道:“将军,这计谋是子婴献的!那探马肯定是细作,得派人抓起来啊!”

  众人与副将想的一致,大王怎会传个三岁孩童的计谋,来让他们出城迎敌,这一定是细作。

  王贲这时候才看清竹简最后的名字,子婴!

  自己外甥的名字,他当然认得,可与这些激动的将领不一样,他伸手打断了吵闹道:“探马肯定没问题,有腰牌。这王令……兴许……也没问题。”

  虽然觉得匪夷所思,可这条计谋,还真有一定几率可以成功,并非空穴来风。

  “没问题?”副将颇为激动,虽然子婴是你外甥,可他才三岁啊。

  三岁的孩子能有啥好主意?

  副将还想说些什么,却看到王贲凌厉的眼神,顿时低头不语。

  嘈杂的声音也渐渐安静,半晌后,王贲道:“都别争辩了,王令清清楚楚地写着,那就一定是有子婴参与。既然大王这般安排,我等照做就好。”

  “将军,该不会真的按这上面的行事吧?”

  见还有人质问,王贲怒目道:“怎的?你有啥好方法?”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摇头。

  “这几日各个方位的斥候出去这么多,收到了这么多的讯息,陈郢那边却是有异动,还真不好说是不是调运粮草。”

  “试一试总没错,那项燕料定我等不敢出击,我们就来一次奇袭!”王贲说着,捏紧了竹简。

  副将见状也不反驳,连声道:“将军,陈郢若运粮至函谷关,要经过一处峡谷,若快马轻骑,三日便可到。”

  对于下属的表现,王贲很是满意,点头道:“那还等什么?让所有骑兵集合,咱也去截个道!”

  “诺!”

  ……

第17章 子婴的计划

  众将士得了令,立刻各自去召集士兵,一边走,还一边嚷道:

  “若真如小公子言,咱得了粮草,回头得给他磕一个!”

  “得磕,得磕!”

  “废什么话,平日里见了小公子就不行礼了?”副将笑骂着,撵走了这帮人。

  王贲看着内心一阵暖意,这帮子弟兄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一路征战,能相信一个三岁小儿的言论,这都是看在王贲的面子上。

  于公于私,王贲还想带着这帮子弟兄走的更远。

  毕竟,六国一统的宏愿还未达成啊!

  望着远处的黑暗,王贲内心忍不住嘀咕道:“子婴,但愿真的如你所说……”

【厌世小说中 转站一9 4 8 3 2 4 0 92】

  ……

  咸阳城,王宫内。

  自从上次冲撞了国夫人后,子婴就不需要每日去请安。

  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虽想着,多和自己大父亲近亲近,可嬴政政务繁多,子婴也不能天天扑在那里。

  而平日里,嬴政也没有时间来看望自己。

  六十万大军的全国总动员,需要嬴政批复的事务太多。

  想起在大父书房内,看到六国的舆图后,子婴心中激动万分。

  因为他看到了匈奴以及南越,子婴也试探性地问了几句,这些地方在嬴政看来,不过是蛮荒之地,并不太在意。

首节 上一节 12/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