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09节

  这下子,大家才完全相信主播所说的,土豆的亩产量确实比红薯要高。

  大家还沉浸在土豆的幻想中,苏晨继续介绍起土豆。

  “土豆的种植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适合多种土质,但是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的杀质土壤最为合适。”

  “土豆既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但是要注意的是,土豆要是发了芽,会产生毒性,就不能吃了。”

  “土豆的储存要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一般来说,在地下挖个地窖存放最合适。”

  “主播最后说一下大家关心的亩产量问题,今天售卖的土豆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带领团队研发出来的高产品种,已经经过市场多年的检验,放心可靠,土豆的亩产量高达7000公斤,大家要是种植的话,轻轻松松亩产一百石。”

  亩产量一百石,听到这个数字,各朝古人激动得面红耳赤,呼吸急促。

  一百石是什么概念,没有人不清楚。

  各朝大多数时候的粮食亩产量是一石多一点,一百石亩产量就相当于用一亩地种出了一百亩地的粮食。

  这个数字是很吓人的,大家光是想一想就头皮发麻。

  各朝的老百姓已经深陷土豆带来的美好幻想中,作为普通的老百姓,谁家没有几亩土地。

  可是由于赋税的问题,这几亩土地也只能让一家老小饿不死,想要天天吃饱饭都是奢想。

  但现在土豆的出现,给了大家无限的幻想空间。

  各朝老百姓在心里算了笔账,要是自家可以种植土豆,交完赋税,一家老小从此之后可以吃饱饭,并且还是一日三餐的那种。

  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便除去一日三餐,还能剩下大量的粮食,从今往后都不用担心忍饥挨饿的问题。

  一想到这种美好的未来,各朝古人激动得快要发疯。

  不仅是各朝的老百姓,就是各个皇帝也是被震惊得大气不敢出,已经被土豆的亩产量完全吓傻。

  嬴政自从当皇帝后,就一直很沉稳,任何事不喜形于色。

  而土豆的亩产量之逆天,完全吓到他了,令他当场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红薯的八十石亩产量就已经让他惊骇欲绝,一百石亩产量的土豆一出来,彻底让他破大防。

  哪怕是有人说找到了长生不老之药,他都不会像这般震惊。

  主要是亩产一百石的土豆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极限这才让他一下子情绪失控。

  他相信,要是他的大秦全部种上土豆,那时候大秦富强成什么样子,他完全不敢想象。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一定要得到土豆,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得到。

  哪怕自己抢不到,他就不相信整个大秦那么多人没有一个人抢到。

  刘彻:一百石亩产量的土豆,要是能够抢到,大汉的富裕将无法想象,就是年年派兵攻打匈奴也是负担得起的。

  看着那一串串的土豆,他眼馋极了,垂涎三尺。

  土豆此刻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农作物,完全就是仙粮,可以让大汉全天下的臣民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土豆,大汉就有了数之不尽的财富,那他可以肆无忌惮的派兵出征匈奴,再也不用担心国库能不能支撑得起战争的花费。

第135章 被忽视的御寒神器

  苏晨说出土豆的亩产量后,直播间的弹幕瞬间消失了。

  各朝古人都沉浸在一百石亩产量土豆带来的震撼中,根本就没有心思和主播互动。

  足足过了大半晌,弹幕再次疯狂刷屏,全都是大家的求购意愿。

  曹操:主播,土豆现在买吗,孤已经等不及了?

  杨坚:不知道主播准备了多少土豆,朕担心抢不到。

  李世民:朕已经做好抢购的准备,所以,主播什么时候开始售卖土豆?

  弹幕密密麻麻的,放眼望去,全都是要买土豆的。

  苏晨早已经猜到会是这种情形,倒也没有多吃惊。

  面对各朝古人的热情,苏晨只能做作安抚,让大家不要操之过急。

  “卖货马上就开始,大家不要着急,主播把剩下的农作物种子介绍完就立马开卖。”

  “接下来的棉花也非常重要,大家不要错过,主播先给大家看看什么是棉花。”

  苏晨找出棉花的短视频,快速播放给大家观看。

  一粒棉花籽种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枝干越长越高,一直长到成年人胸口处才停止生长。

  然后看到侧枝长出一个又一个的果实,直到成熟后,果实绽开,一团团雪白的棉花煞是好看。

  视频播放完后,各朝古人大都面面相觑,主播这么重视的棉花原来就是这个啊!

  一些见多识广的古人更为诧异,这棉花不就是白迭子吗?这有什么稀奇的?

  李世民:后世人把白迭子叫棉花,白迭子确实软绵绵的,叫棉花也恰如其分。

  赵匡胤:皇宫后花园每年都会种植棉花,盛开之时确实好看,只是棉花用来观赏的,怎么听主播的意思,棉花有什么朕不知道的用途,而且还是很重要的用途。

  朱元璋:棉花,咱最熟悉不过,咱前两年还下令全国广泛种植呢!

  说起来,棉花的用途还是他无意中发现的。

  前两年,他在后花园闲逛时,一下子就注意到了盛开的棉花。

  他从小就是农民,经常和农作物打交道,在看到雪白棉花的那一刻,他就意识到棉花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也是从那时起,原本观赏用的棉花被他推广到全国广泛种植。

  这两年,用棉花制作的棉衣,棉裤,棉被才开始出现。

  现在主播重点说到棉花,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主播的用意。

  他不禁好奇,大明棉花的亩产量不到一石,就是不知道主播售卖的棉花亩产量可以达到多少。

  大明之前的古人一个个疑惑不解,他们的时代有棉花,一般大户人家多多少少都会在后花园里种植一些,不明白主播重点说到棉花有何用意。

  大明之后的古人则是恍然大悟,一瞬间就理解了主播的意思。

  棉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穿上棉花制成的衣服可以御寒,不用担心冻死在寒冷的冬天。

  苏晨看到大家一下子就认出了棉花,一点也不意外。

  棉花很早就传入了华夏,只不过大家把棉花当作普通的观赏花。

  一直到大明朝,朱元璋无意中发现棉花的保暖用途。

  从那时起,棉花才开始被老百姓重视。

  在古代冬天,由于普通老百姓本就贫穷,根本就没有什么用来御寒的东西,对抗寒冷天气只能硬抗。

  抗不过去就只有冻死的份,大冬天冻死人是非常普遍的事。

  可即便大明推广了棉花,依旧有很多老百姓消费不起。

  只因为大明的棉花亩产量只有八十斤左右,如此低的产量,价格自然也就贵了。

  “相信大家已经认出来什么是棉花,棉花的用途一直被大家忽视。”

  “在我们后世,棉花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们身上穿的衣服很多就是棉花纺织而成的。”

  “棉花的保暖性非常好,做成棉衣、棉裤、棉被用来预防冬天的寒冷,最适合不过了。”

  “主播等会售卖的棉花是科学院专家研发的高产品种,亩产量可以达到500公斤。”

  苏晨的话让很多古人为之一愣,大感意外。

  在大家的印象中,棉花是用来观赏消遣的。

  现在听主播的意思,棉花原来也可以用来制成衣物御寒保暖。

  很多老百姓想到这里,一个个颇为激动。

  他们经常可以在野外看到棉花,当初没有过多在意。

  现在得知了棉花的用途,大家的心思瞬间就活跃起来。

  要是可以多弄些棉花的话,那冬天的寒冷不再可怕,再也不用担心冻死在大冬天。

  李世民:真是想不到,普普通通的一朵棉花,居然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朕以前居然没发现。

  赵顼:经主播这么一提醒,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朕以前仔细观察过棉花,那一团团的棉絮好像确实可以用来纺织成布料,只是朕那时候没有太在意。

  朱元璋:太好了,亩产500公斤,这足足是咱大明的十多倍,要是大明可以种上这种高产棉花,用不了多久,大明百姓就可以穿上保暖的棉衣,再也不怕被冻死了。

  “除了这些主粮种子,主播还准备了蔬菜种子和水果种子,都有上百种之多。”

  “像一些比较常见的蔬菜种子都有准备,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辣椒,吃起来刺激味蕾非常的辣,冬天吃的话可以抵御寒冷。”

  “生菜,小白菜,大白菜,香葱,大蒜,生姜,萝卜,洋葱,茄子,豆角,南瓜,黄瓜等等。”

  “水果也有一百多种,苹果,梨子,橘子,桃子,橙子,香蕉,菠萝,荔枝,葡萄,西瓜等等,这些种子都是农科院研发的高产种子。”

  苏晨一边介绍,一边给大家展示图片,让大家可以直观感受瓜果蔬菜。

  各朝古人看到这么丰富的瓜果蔬菜,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很多都是大家从来没有见过的。

  当然了,相比于这些瓜果蔬菜种子,大家还是更愿意抢到高产的主粮种子。

  见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苏晨也要开始卖货了。

  “好了,所有的农作物种子都介绍完了,接下来就是售卖环节。”

第136章 徐家村

  各朝古人原本还在讨论各种新奇的瓜果蔬菜,听到主播要开卖,一个个立马安静下来。

  大家全都屏气凝神,眼睛死死盯着直播间,不肯错过一分一秒。

  农作物种子事关每一个人,必须拼尽全力抢到。

  尤其是五种高产主粮种子,这才是大家最希望得到的。

  其中又以红薯和土豆最受欢迎,这两种主粮的亩产量太过逆天,每个人都想得到。

  嬴政此刻紧张万分,手心都在冒汗,可见心中有多么忐忑。

  五种主粮种子,他势在必得,一定要抢到。

首节 上一节 109/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