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2节

  不仅是秦始皇,各个朝代的皇帝全都是脸色慎重的注视着仪仗队。

  这样充满士气的军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画面还在继续。

  一个正方形的国旗护卫队大踏步走了过来,最前面的三人是代表着海陆空的护旗手。

  其中身穿绿色军装的护旗手扛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两边则是手拿机枪的海空护旗手。

  仪仗队每走一步都很整齐,昂首挺胸,眼神非常坚定,每踏一步,靴子发出整齐划一的响声。

  仪仗队走到了国旗台前面,他们立即停住了脚步,三位升旗手走上了国旗台,手拿着国旗的护旗手把红旗绑在绳子上面。

  当《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全场的时候,其中一位护旗手把国旗朝着南边用力一挥,红旗迎风飘扬,和太阳一起升上了湛蓝的天空。

  随着红旗升起,现场的人群都激动的唱起了国歌。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这样的视频就会激动得热泪盈眶》

  《去现场看过升旗,非常震撼,这会是伴随我一生的记忆》

  《金秋十月迎国庆,朝阳照耀国富强,绽放烟花普天庆,放飞白鸽红旗飘,国泰民安笑开颜,国庆佳节齐祝福,祝祖国再创辉煌,繁荣昌盛永不巧》

  《红旗是烈士鲜血染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每次看到这样的仪式就会泪流满面》

  《这是只属于中国人的安全感和自豪感》

  《这是我们国家的军队,看着就特别帅》

  《一定要去天安门看一次升国旗仪式》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通宵等待只为亲眼看到国旗清晨升起,奋力争先只为距离那一抹神圣的中国红更近,这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仪式感》

  《第一次去北京看升旗仪式,在附近酒店4点就起来了,那种期待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

  《现场看升旗,我怕我会忍不住哭出声》

  《在屏幕前我比现场还激动,这种热泪盈眶是外国人理解不了的》

  《这就是中国人爱国精神!中国人的信仰!》

  《为什么我手机调的是静音,在升旗的瞬间还能听到国歌声,好神奇》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听到国歌,我心里一激动,汗毛也会竖起来》

  《看到升国旗的那一幕,眼泪汪汪的》

  《全世界也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愿意排队半宿,就为了看一眼升国旗》

  《我刷哭了,只有中国人才懂这份心情,不同的身份,同一个祖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祖国爱的深沉》

  嬴政:不仅后世的军人令人震撼,就连普通老百姓的爱国之心也令人震撼,也难怪后世能够安居乐业,有这样的军队和老百姓,何愁国家不强大。

  刘彻:后世人的爱国精神真是令人震撼,仅仅只是一面红旗就让这么多百姓心潮彭拜,要是朕大汉的子民也能这么爱国就好了。

  诸葛亮:这军队气势,这百姓民心,足以看得出后世人生活在多么幸福的环境里。

  三国百姓眼神复杂的看着天幕,后世人对他们的国家有多么热爱,他们看得一清二楚。

  甚至不少百姓看到后世人在红旗升起来的那一刻感动得泪流满面,后世人对他们的国家到底是有多么热爱才能达到这种程度。

  三国百姓无比羡慕后世人的安居乐业,他们也想有这么安稳的环境,能够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

  多年来的战乱让无数百姓都已经麻木了,随时都有可能死亡的乱世令他们绝望,他们想要结束这一切,早点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

  李世民:百姓对国家如此热爱,真是让朕羡慕啊!不过也能理解,后世人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也难怪他们热爱国家。等什么时候朕把大唐治理得国富民强,那时候相信大唐的老百姓也会像后世那般热爱大唐。

  赵顼:哎!这后世老百姓对国家如此热爱,真是让人羡慕啊!朕的大宋百姓能够不骂国家,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朱棣:这天安门不就是朕大明皇宫的承天门吗?没想到承天门过了几百年还能在后世绽放光彩。后世在承天门举行升旗仪式当真是一步妙招,如此一来可以极大的增强百姓的爱国情怀,这个升旗仪式好,朕可以借鉴一下,搞一个大明版的升旗仪式。

  乾隆:这天安门是皇宫重地,闲杂人等是严禁靠近的,怎么能让这么多百姓一窝蜂的聚集在正门口,这成何体统。

第19章 历史周期率

  苏晨刷完升旗视频后,很快就刷下一个视频。

  视频的标题一出来,各朝古人还一脸疑惑,可一些灵敏的人则是神色紧张的盯着天幕。

  特别是各朝的皇帝心神一紧,打起十二分精神注视着天幕。

  【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周期率#历史#历史知多少#认知】

  关于王朝周期的问题,一直就是各朝代文武群臣都很困惑的问题,尤其是皇帝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大家也都很疑惑,为什么在历史中王朝都没有超过三百年的。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人知道。

  历来有无数仁人志士想要寻求答案,可一直不得其法。

  大家迫切的想知道王朝循坏的根源,这样一来他们才好想办法解决问题,打败王朝不超过三百年的魔咒。

  因此视频的标题一出来,无数文人屏住呼吸,想看看后世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一点应对方法。

  【为什么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就没有大一统的朝代在持续时间上超过300年,以至于黑格尔甚至做出中国没有历史,只有对过去不断重复的判断。】

  【东西两汉加起来400年出头,是因为两汉实际上是2个王朝,只不过都叫汉朝,中间还间隔了17年的王莽新朝,即使像宋这样合起来300多年的,中间也经历了北宋和南宋的变动,强大的唐朝也只有289年。】

  《黑格尔说的一点也不极端》

  《西方也没有历史》

  《欧洲的历史更是乱七八糟》

  《秦朝14年,西汉210年,东汉195年,西晋51年,东晋103年,隋朝37年,大唐289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元朝98年,明朝276年,清朝276年》

  《前期超过三百年是因为夏商周的历史不全》

  《宋朝320年,超过了300年,南宋北宋没有发生权力的更迭,只是进行了迁都》

  《南宋可不只是迁都,政治体系已经崩溃了一次,南宋形成了一个新体系》

  嬴政心塞的看着天幕,这么多王朝,就他的大秦王朝只有14年,连其他王朝的一个零头都没有。

  胡亥这逆子实在是太可恶了,把他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败光了,把他贬为庶人真是便宜他了。

  时间长的也有近300年,就他的大秦只有区区可怜的14年,让他怎么看怎么不爽。

  不过还好,现在历史的轨迹已经变了,他的大秦不可能再二世而亡。

  刘彻:所以朕现在所处的时代是西汉?210年只能说中规中矩,至少比秦朝隋朝这样的短命王朝好多了。

  王莽:什么?朕的新朝只有17年?虽说已经知道新朝会被下一个朝代取代,但也没想到这么快吧,只干了17年就没了,如此说来,朕的新政失败了,要不然也不会只有17年就终结了。

  刘秀:只有195年?虽说比不过唐明清这样的长寿王朝,但至少比那些短命王朝好多了。朕只能顾着眼前的,管不到后代那些不肖子孙。罢了,不肖子孙不争气弄丢了江山,朕也无可奈何。

  曹操:东汉过了就是西晋,这个西晋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听着也不像孙权或刘备建立的政权,难道是横空杀出来的哪路英雄统一了乱世?

  刘备:西晋?完了,复兴汉室到底还是破产了。

  孙权:西晋的意思是天下没有被曹操或刘备所得?我和曹操刘备打得这么激烈,最后便宜了他人?

  司马懿:没想到曹操刘备孙权打得这么凶,最后天下被别人拿了,只是有点可惜这个西晋只有51年,不过后面又延续了103年的东晋,也算不错了。

  司马炎:51年?朕建立的晋朝就只有51年吗?为什么这么短命?

  杨坚看到他的隋朝只有37年的时候,眼睛一黑,差点昏死过去。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他刚刚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只有37年。

  明明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大有一副盛世的雏形,怎么会这么短命呢?

  他之前还嘲笑秦始皇只延续了14年,万万没想到他的大隋也没比大秦好到哪里去。

  37年,一看他的大隋和大秦一样也是二世而亡。

  果然太子杨勇不适合当皇帝,必须要废太子改立杨广。

  李世民:没想到朕的大唐延续了289年,是所有王朝里时间最长的,真是令人意外。

  李隆基:这么一直观对比,朕的大唐居然还是时间最长的。就是不知道后世人能否找到王朝300年局限性的原因,朕也好从中吸取教训,看看能不能改进之后让大唐延续的时间更长。

  北宋赵顼:北宋只有167年吗?算算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只能延续两三代人。

  南宋赵构:152年?还好还好,时间还长着呢,至少不是朕这一代亡国,可以安心享受荣华富贵,不用担心南宋在朕的手中灭亡。

  朱元璋:276年也很好了,在所有的朝代里也算长寿的。希望后世人可以告诉咱王朝不超过300年的原因,咱也好想想办法采取措施,虽说不能让大明万万年,但至少可以让大明多延续一些年。

  崇祯:完了,大明真的亡在朕的手上,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朕不想当亡国之君,朕不想对不起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

  崇祯看到大明只有276年时,整个人无比绝望,一脸死灰。

  原本他就一直担心大明亡在他的手上,可没想到真是这样。

  一想到他是大明的亡国之君,是朱明皇朝的罪人,他的心绞痛难受。

  不过他并不打算自暴自弃,而是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后世人身上。

  目前唯一可以帮他的就是天幕上的后世人。

  他早已经看出来了,天幕上经常会播放一些关于历史的画面。

  他希望可以看到关于大明末期的那段历史,看看大明末期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有这样,他才可以从中找出对策,避免大明王朝走向末路。

  雍正:后世人接下来应该就要说明王朝300年魔咒的原因了吧?他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大清没有超过300年。

第20章 王朝灭亡的原因

  【这是什么原因呢?】

  【凭心而论,虽然黑格尔说的话过于极端,但是古代中国的历史中,隐约的有着某种规律。】

  【中国历代王朝的衰落总逃不过4个现象,土地兼并导致贫富不均,气候变化导致农业减产,外族入侵导致统治崩溃,特权阶层腐化导致行政低效。】

  【这4个现象交相辉映,宛若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不管多少改革家呕心沥血,却都逃不过这相同原因导致的死亡。】

首节 上一节 12/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