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3节

  《王朝灭亡最核心的原因是土地兼并》

  《皇帝的能力一代不如一代,衰落是必然的》

  《财富过度集中,最后就会被推翻重建,财富不一定是钱,也可以是土地,是生存的所需》

  《气候变化只是导火索,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是根本原因》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命脉》

  《儒家文化不是根本原因吗?》

  《最主要的应该是土地集中在小部分人手中把,在农耕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

  《儒家文化决定的》

  《了解历史,剖析历史,通过经验避免不正确的事再次发生,才是学习历史的意义》

  嬴政:朕的大秦目前还没有出现这四种现象,倒是可以提前制定一些政策预防一下,免得步入后尘。

  刘彻:后世人对儒家的恶意这么大吗?可儒家确实好用啊!可以用来稳定局势和人心。

  李世民:不知道朕的大唐灭亡是不是这四个原因导致的。

  赵构:北宋确实是被外族消灭的,而且看样子朕的南宋最终也被元朝取代了。可这事也不好解决,朕又打不过那些金人,朕能怎么办。反正距离南宋灭亡还长着呢,倒是不用操心,就算是操心也是后人操心的事。

  儒生:这后世人怎么回事,到底是有多不待见我们儒家,这都骂了多少次了,各个王朝能够延续一两百年,还不是多亏了我们儒家吗?要没要我们儒家帮忙,天下怎么可能稳定。

  崇祯:哎!王朝灭亡的四个现象,朕的大明全都有,这可让朕如何是好,也不知道后世人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各朝地主阶级:王朝灭亡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们干的,明明就是当朝皇帝昏庸丢了江山,和我们又不相干。

  【在这四大周期率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导致富者田园阡陌,贫者无立足之地,农民没饭吃只能造反。汉朝末期的黄巾起义,唐朝后期的黄巢起义,北宋末期的方腊起义,元朝末年的朱元璋,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张献忠,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起义。】

  曹操:要是没有黄巾起义,哪里有我如今的权势。

  东汉末年百姓:后世人说的很对,我们也不想造反,可没有饭吃,不造反只能等死,我们也没有办法。

  李世民:是这个黄巢推翻了大唐统治吗?想当初朕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大唐,没成想有朝一日朕的大唐也会被人推翻。

  还没开始造反的黄巢看着自己是大唐的掘墓人,一下子陷入了深思。

  他虽然早就对朝堂不满,但还没有造反的想法。

  如今看来,倒是可以开始准备行动。

  既然后世人都知道他的名字,那想必他带领的农民起义取得了成功,顺利推翻了大唐。

  宋徽宗赵佶:方腊?感觉名字有点熟悉。

  蔡京:陛下,前段时间上奏的造反头子就是他。

  方腊:没想到我也历史留名了,还真是不错。记得之前北宋过后就是南宋,应该是起义失败了,那还造不造反了,算了,先不想这些,还是赶紧逃命重要,估计这会皇帝要捉拿我。

  忽必烈:朕建立的大元就是被这个朱元璋推翻的吧!

  朱元璋:后世人分析得很有道理,要不是土地兼并,咱一家活不下去,也不会想着造反。

  崇祯:李自成,张献忠。能被后世人知道名字,想来这两人闹出的动静应该很大,要是现在找到他们处死,不知道会不会让现在的局势好一点。

  李自成:好消息是我出名了,坏消息是皇帝肯定不会放过我,现在逃跑应该来得及。

  张献忠:没想到我也能有史书留名的那一天,即便是死也值得了,也不枉白活一辈子。

  乾隆:这天平天国又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听着像是洋人那玩意。

  【每一个王朝到了后期都会面临土地兼并,无法解决农民没地可种。因为政府的财政及其依赖于农民的税收,中央没了税收来源,财政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导致统治力下降,军阀割据和外族入侵的现象也就相继出现。】

  【唐朝与明朝都是农民起义、军阀割据以及外族入侵,三重打击下走向灭亡的。农民聚众揭竿而起,推翻统治,建立新的王朝后,却又进入了新一轮的轮回,又是土地兼并,农民起义,新王朝建立。】

  【因为战争消灭大量人口,荒地较多,所以新王朝鼓励农工修养生息,经济繁荣。最后又是土地兼并,农民起义循环往复,每一个王朝的建立者虽然在初期尚能打击土地兼并维持农民的权益,但是久而久之,随着政权能力的下降和新一代官商阶层的形成,以前的轮回又会再次上演。】

  《有些农民是被逼破产而卖地,而不是为了打工主动破产》

  《土地兼并的本质是财富兼并,这个问题貌似永远也无法解决》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的死结,永远也解不开》

  《很多有识之士也都意识到土地问题,可想要改革却无从下手,最终只能以失败落幕》

  《大明才叫惨,什么天灾人祸全都遇上了,最后让大清捡了漏》

  《平衡是万事万物存在的根基,打破平衡就得重建》

  《土地平分,承租制,不准许私人买卖,有效杜绝兼并。不让赤贫发生,不让财富永有,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王莽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这项政策虽然好,但改革阻力太大,最终还是失败了》

第21章 土地兼并

  刘邦:朕的大汉才刚刚建立,倒是还不用着急,土地兼并只能交给后人去解决。

  王莽:看来后世人很认可朕的新政,不过确实土地改革的阻力太大,所以也是新政失败才导致朕的新朝灭亡的吗?

  李世民:土地兼并确实会危害国家的稳定,可想要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难于上青天,一旦动土地问题势必会遭到强烈抵抗,到时候朕的大唐也会陷入混乱。

  崇祯:大明到如今的地步,土地兼并确实占很大一部分原因,可想要动土地问题却千难万难,恐怕朕一提这个问题,所有的大臣都会阻拦。

  【那么土地兼并为何在中国古代史上始终无法消除呢?它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存在呢?】

  【通俗的讲,土地兼并就是地主利用各种手段将农民的土地兼并,让农民成为无地的无产者。这些游民没有土地后,要么作为佃农依附于地主,帮地主打工,要么就沦为游民,成为王朝的不稳定因素。】

  【虽然土地兼并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方式还是用经济手段进行兼并。或许有人问,农民怎么会傻到将土地全部卖给地主呢?毕竟钱是死的,土地是活的吗?】

  【地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财富,地主要是按照市场价收购地,要花多少钱?没错,在风调雨顺的时节,土地兼并往往不会大规模发生。】

  【但是一旦遇到天灾那就不一样了。一旦天灾来临,地主由于家大业大,那自己生产的粮食虽然减产,但养活自己一家子完全没有问题。就算不够,还可以从未受灾的地区购买粮食。而普通的农民由于土地和钱比较少,一旦收成不好,就很快陷入饥饿的境地。】

  【那么面对窘境的农民要想生存只有两个选择,一呢,是作为流民跑到外省乞讨为生。二呢,就是向地主借钱借粮。只要是正常思维的农民都会选择后者。】

  【但是借钱从来不是没有代价的,中国历代的私人放贷利率都是相当高的。根据王安石的记载,宋朝年间的放贷利率达到了70%,按照今天国家的规定,年利率超过36%就算是高利贷了,足以见到古代的高利贷是多么的可怕。】

  【虽然利率高的吓人,但是农民为了缓解燃眉之急,往往不得不吞下这个苦果。在借到粮食和银子之后,农民或许可以度过灾年不至于饿死。】

  【但是很快地主的要债人就会上门讨债,而且刚刚度过灾年的农民往往一贫如洗、身无分文。此时的农民除了将土地抵押给地主之外,那别无他法。如果情况再糟糕一些,农民自身就会卖掉自己,沦为地主的佃农,成为地主的打工仔。】

  【地主只要通过灾年时的一点点投资,就可以在灾后大发横财,而拥有自己田地的自供农则彻底沦为依附于地主的无产者。】

  【但是,这样一项弊政为何迟迟没有改善呢?按照常理,统治者为了自保也应该加以抑制。但事实是,历代都有有识之士针对土地兼并问题进行相关改革,但由于官绅地主阶层的阻挠,这些改革纷纷走向失败,无以成功。】

  《其实和土地没有关系,那时候的士绅阶级太保守只知道土地,他们会占有垄断一切生产资料,把财富积累到自己手里,看看他们一直在这么干》

  《税收制度问题,所以要征财产税,直接税》

  《直接税,直接激化矛盾,不可能实施的,具体要实施的时候,已经是王朝末年了,被迫使用只会加速灭亡》

  《土地兼并问题恰恰是因为封建制度解体太早导致的,真封建也就不存在土地兼并问题》

  《历史上很多的政治家想要改变土地兼并的现象,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可惜都失败了》

  《土地兼并只是表象,真相是士绅阶层不受抑制的利益扩张》

  《虽然是叫土地兼并,那只是因为土地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准确的说应该叫生产资料兼并》

  《现在想想雍正的摊丁入亩这个政策确实好,谁田多交的税也多》

  《古代统治者想要维持统治必须依靠士绅集团,为此需要给予利益输送,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对社会财富的掠夺越来越多,直到社会无法维持,全面崩盘》

  很多没有土地的百姓非常感同身受,天幕上的后世人完全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原本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他们种的粮食交完税也就刚够一家人吃。

  可一旦年景不好,粮食歉收,他们就只能和村里的地主借粮借钱。

  要是偿还不上,就只能把家里的土地给地主抵债。

  很多地主非常不满后世人对他们的诋毁,觉得后世人故意抹黑他们的形象。

  他们的土地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又不是抢来的。

  明明都是那些农民自愿卖给他们的,怎么能说逼迫的呢?

  再说了,要不是他们在灾年施以援手,借给农民粮食和银子,那些农民早就饿死了。

  说起来,他们还是那些灾民的救命恩人。

  李世民:土地兼并问题确实不好解决,至少现在大唐是不需操心的,可也要早做打算,后世人夸赞雍正的摊丁入亩政策,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具体说说,朕也好借鉴一下。

  王安石:民间的放贷利率高得离谱,完全不给百姓活路,应该制定政策加以限制。

  雍正:不错,连后世人都知道朕的摊丁入亩政策好,那说明朕的政策是没问题的,可以坚定推行下去。

  说起来,雍正还有些苦恼,他的摊丁入亩政策一出,就遭到了很多文武大臣的反对,就连那些皇室宗亲也是大力反对。

  他原本还有些犹豫,要不要继续推行摊丁入亩,好平息朝廷的纷争。

  可如今看来,倒是不用了。

  连后世人都认可他的摊丁入亩,那就说明他的政策是没有问题的。

  想必那些大臣也看到了后世人说的话,知道摊丁入亩是完全可行的,阻力应该会小很多,不会再坚决反对了。

第22章 羊就是牛

  【为什么说养猫的人睡觉不敢露脚,这回首掏的速度!#记录猫咪日常#傻猫的日常#你的猫孩子也是这样玩吗】

  画面中主人躺在床上,把脚藏在被子里,一旁的小花猫不停的往被子里掏。

  《为什么猫都喜欢攻击脚》

  《哎……自从养了猫,洗完澡再也不敢裸着满屋子走,几十年的裸睡更是戒了》

  《猫猫,来我家,我让你摸,滚过来,求你了》

  《宠物医生10年,猫咪如果经常这样,一定要重视起来,这是海诺斯症状,千万不要觉得好玩》

  《那一天忘记盖脚,结果就是去了一千》

  《太真实了,为啥啊,它不嫌臭吗》

  《怀疑我家猫咪是足控》

  《要知道,单单是摸,还不至于这么恐惧,它不光摸,它还掏,不光掏,它还挠》

首节 上一节 13/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