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46节
为了对付一只狐狸精,结果放进来一头猛虎,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正在被武昭仪打压的王皇后听到这里,整个人欲哭无泪。
一想起之前愚蠢的决定,她就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
萧淑妃是失宠了,可武昭仪得宠的势头比当初的萧淑妃更甚。
此刻的她,悔得肠子都青了,千不该万不该,就不该让武昭仪进宫。
杨坚:还是李家人会玩,在尼姑庵都能玩出花来。
感业寺是佛门清修之地,可他没想到李治都能在佛祖的见证下整出个孩子来。
武则天一个尼姑都能干出这等大胆的勾当,也难怪后面敢篡夺李唐江山自立为女帝!
雍正:武则天在感业寺怀孕的情节,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王皇后和萧妃失宠,对武则天进行诬告。”
“但李治没有听信,唯独信任武则天。”
“王皇后虽然失宠,但李治并未有废后的想法。”
“655年,武则天生下了长女安定公主。”
“在安定公主出生后一个月,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
“王皇后离开后,李治与武则天却发现女儿遭到杀害。”
“询问周围的人,他们都称王皇后刚刚来过。”
“武则天于是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李治认定是王皇后杀害了公主。”
“而王皇后无法自证清白,李治开始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
听到这里,各朝古人吵翻了天,对于此事分成两派。
一派是认为王皇后太恶毒,连一个月大的婴儿都下此狠手,真是丧尽天良。
另一派则认为王皇后是被人陷害的,毕竟一个正常人不会蠢到这种地步的。
哪怕再怎么想杀害公主,也不会大摇大摆的跑去亲自动手,怎么着也得背后动手。
两方争论不休,吵得不可开交,恨不得打起来。
李世民:朕怎么看都觉得其中有问题,凶手不像是王皇后干的,反倒像武则天干的。
他怎么也不相信身为一个皇后,居然愚蠢到这种起步,跑到武则天寝宫害死婴儿。
毕竟寝宫都有宫女太监,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王皇后来过寝宫。
这样一来,王皇后就相当于告诉大家,是她害死孩子的。
所以这种推论漏洞百出,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孩子是别人害死的,正好栽赃嫁祸给王皇后。
根据目前来看,最大的嫌疑就是武则天。
毕竟案发地点在武则天的寝宫,别人也很难混进去,只有武则天才有这个机会。
而且整件事情的最大受益人就是武则天,所以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武则天。
可他一想又觉得不对,公主是武则天亲生的,怎么可能有母亲亲手害死自己的孩子呢?
虎毒不食子,哪怕武则天再心狠手辣,也不可能杀害自己的孩子。
这不禁让他疑惑,那孩子是谁害死的,难不成是第三人?
第172章 废王立武
武媚娘生下安定公主,王皇后来看过公主后,公主就遇害了。
对于此事,各朝古人纷纷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有认为王皇后心思歹毒的,也有认为王皇后是被人陷害的,说什么的都有。
唐高宗李治看到大家在直播间发表的各种评论,也不禁深思安定公主是不是被王皇后害死的。
毕竟前脚王皇后刚来,后脚公主就暴毙了,王皇后的嫌疑是最大的。
记得当初看到安定公主暴毙的那一刻,他怒火攻心,找来王皇后对峙。
但王皇后无法自证清白,这也让他认定王皇后就是害死公主的凶手。
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此事透着蹊跷。
王皇后是不是凶手不好说,毕竟大家说的不错,王皇后不会愚蠢到跑去武媚娘寝宫杀害公主。
如今看来,王皇后更像是被人陷害的,背了这口黑锅。
至于幕后的凶手,他下意识的看了看身旁的皇后武媚娘。
要说此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现在的皇后武媚娘。
他当初看到公主暴毙的那一刻,直接就认定王皇后是罪魁祸首,根本就没有怀疑过武媚娘。
一是那时他并不喜欢王皇后,所以打心底不相信王皇后的话。
二是他深爱着媚娘,更不会怀疑媚娘下此毒手。
三是媚娘是安定公主的亲生母亲,他不相信一个母亲会对自己刚生下来的孩子下毒手。
所以,他自始至终没有怀疑过媚娘。
可现在看到各朝古人的各种议论,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件事情。
他不得不怀疑是媚娘亲手杀害自己的孩子嫁祸给王皇后,就是为了扳倒王皇后,进而自己坐上皇后的宝座。
现在看来,武媚娘也确实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要说之前他还不相信武媚娘会对自己女儿下狠手,但在他知道武媚娘最后篡夺大唐江山登上皇位后,他就不这么认为了。
一个女人当皇帝本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武媚娘连篡位登基这样的事都有胆子干出来,杀害自己的亲生孩子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此处,他用深邃的目光注视着一旁的武皇后。
李治:媚娘,告诉朕,到底是不是你干的,看着朕的眼睛说。
武媚娘:陛下,其他人如此想法,臣妾不在意,因为谣言止于智者,可臣妾万万想不到就连陛下也听信如此荒谬的谣言,安定公主是臣妾怀胎十月生下来的,臣妾怎么可能害死自己的孩子呢!
李治见媚娘情真意切的表情,一时也分辨不出媚娘有没有说谎。
想到这里,他不禁看向主播,来自后世的主播应该知道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
李治:主播,朕想问一下,安定公主到底是谁害死的?
此话一出,各朝古人也纷纷望向主播,他们也想知道孩子是王皇后害死的,还是被武则天害死的。
苏晨对于这个问题查找过资料,但发现历史并没有记载安定公主的死因。
“安定公主究竟是怎么死的,这事一直都有争议。”
“成书于五代时期的《旧唐书》和《唐会要》只记载了安定公主的暴卒,并没有说明死因。”
“不过在我们后世有一部专门讲述武则天的电视剧,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传奇》,里面就有安定公主的情节。”
“王皇后看望安定公主离开后,武则天趁着没人,亲手把公主掐死,又盖上被子掩饰。”
“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死。”
“李治惊问侍从,侍从都说王皇后刚来过,于是李治认定是王皇后杀害了公主。”
“当然了,武则天杀害亲生女儿的剧情是电视剧编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没人知道。”
武则天一看情况不对,立马出来解释,免得天下老百姓信以为真。
武则天:朕身为一个母亲,怎么可能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呢,大家不要听信谣言。
李治:@武则天,最好是这样。
武则天:……
各朝古人对于公主被谁害死一事争论不休,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是王皇后害死的,毕竟王皇后刚看完孩子就死了,要说和王皇后没关系根本不可能。
也有人说是武则天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孩子,为了皇位杀死自己的孩子在历史上也有发生过。
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第三人干的,正好王皇后看完孩子后,杀死孩子栽赃嫁祸给王皇后。
在大家各抒己见的时候,还是秦始皇嬴政站出来为武则天说话。
嬴政:依朕看,肯定不是武则天杀害自己的孩子,就连儒学文人编撰的《旧唐书》也没有说明孩子是被武则天杀害的,那就说明肯定不是武则天所为。
嬴政:儒家读书人最是迂腐,肯定看不惯武则天一个女人当皇帝,可想而知一定会在史书中极尽抹黑武则天,要是武则天真的害死自己的孩子,以儒家那些读书人的尿性,肯定把武则天抹黑得面目全非,怎么可能只是在《旧唐书》中轻描淡写的说安定公主暴毙呢!
他深刻知道儒家读书人睚眦必报的性子,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读书人可没少在史书中抹黑自己。
各朝古人听完秦始皇所说的,大都觉得很有道理。
连一向看不惯武则天的读书人,都没有把安定公主的死因归咎到武则天身上,那就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
武则天:@嬴政,多谢始皇仗义执言,朕不胜感激。
嬴政:@武则天,好说好说,朕最是看不惯那些读书人抹黑他人。
看到在史书上名声极为不好的两位皇帝惺惺相惜,各朝很多读书人一脸无语,怎么还怪罪到他们读书人头上了,也不看看自己做了什么。
苏晨见大家不再争论,继续讲起武则天的高光时刻。
“655年,李治得知王皇后与其母柳氏大行巫蛊之术,非常愤怒,将柳氏赶出皇宫,并计划将武则天由昭仪晋封为一品宸妃。”
“然而,该计划遭到元老大臣的强烈反对,并没有成功。”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李治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
“李治非常不满,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便与武则天密谋打击元老大臣的势力。”
“于是,武则天开始成为李治政治上的盟友,而李治大力奖赏那些支持废王立武的大臣。”
长孙无忌:老夫之所以一直反对废王立武,就是看出了武媚娘这个女人不是善茬,果然被老夫说中了吧!
皇上年幼,被一个女人迷惑了双眼,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武媚娘这个恶毒的女人登上皇后宝座,这对大唐江山社稷是祸非福。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