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47节

  一是朝堂确实需要媚娘来主持大局,二是独揽大权的太后多得是,最后只要把权力还给儿子就行。

  只是最后他没有想到媚娘的野心,不仅仅当一个独揽大权的太后这么简单,甚至是想当史无前例的女皇。

  不过现在他既然已经知道结局,那么就不可能再让媚娘的野心无限膨胀。

  “684年,唐中宗想任命皇后韦氏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并给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职。”

  “宰相裴炎坚决反对,李显一怒之下说出愿意把天下送给韦玄贞的气话。”

  “武则天察觉到李显对自己不满,试图建立他的政治势力,因此废黜李显为庐陵王,并将其迁往房州,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称为唐睿宗。”

  “睿宗即位后,并不参与朝政,而是被安置在别殿,皇帝职权仍由武则天代行。”

  “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同时令旗帜皆从金色,官服颜色、职省名称一并改易,赐宫城名为太初宫。”

  “武则天安排李旦下诏追封武则天的五世祖、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等五人为太尉或太师,提升了武则天家族的爵位,同时建立了武氏五代祠堂。”

  “武则天想要称帝的野心引得英国公徐敬业公开反对,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

  “宰相裴炎借机向武则天建议将政权归还给李旦,以平息叛乱。”

  “然而,武则天以谋反罪将裴炎在洛阳都亭驿处死,并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很快时镇压了徐敬业的叛乱,使中央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刘彻:好吧,朕收回之前说过的话,难怪李治不愿意把大权交给新皇李显,这个李显简直是一个无能的昏君,怎么能把大唐江山交给岳父韦玄贞一个外人呢,哪怕是气话也不行。

  此刻他总算理解李治要把权力交给武则天的原因,摊上这么个儿子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哪怕说的是气话,这个气话也太离谱了,要是李世民听到,还指不定气成什么样呢!

  这大唐江山可以说是李世民一手打下来的,现在他的孙子李显却要送给岳父,想想还真是荒谬,说李显是史上第一昏君都不为过。

  刘彻:@李世民,啧啧啧,你有一个好孙子啊!

  李世民心情原本就糟糕,看到汉武帝的嘲讽更加气愤了,恨不得打死李显这个不肖子孙。

  说话不过脑子,什么话都说。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现在可倒好,这个不肖子孙守都不守,直接要送人。

  他现在有点理解武则天为什么要抢夺儿子的皇位,碰上这么个窝囊废,还不如直接自己来干。

  李世民:@李治,你是怎么教儿子的,就教出来这么个玩意儿?

  李世民:@李显,还有你这个混账东西,朕辛辛苦苦打下江山,伱就要送人?

  李治:@李世民,父皇,儿臣管教不严,还请恕罪,儿臣也不知道显儿这么糊涂。

  李显:@李世民,@李治,皇爷爷,父皇,我这是说的气话,这都是宰相裴炎的错,请皇爷爷和父皇,我肯定不会把江山给岳父的。

  嬴政:确实,把大唐江山给母亲总比给岳父好得多。

  李世民:……

  李治:……

  李显:……

  武则天看到先皇争论不休,没有理会,只是心中感慨不已。

  并非她要抢儿子的皇位,实在是儿子不争气,她也是无奈之举。

  祖宗打下来的大唐江山不容易,既然李唐子孙守不住,就让她这个李家儿媳妇来守吧!

  但凡儿子争点气,她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685年,武则天发布命令,不再需要派人守卫朝堂的登闻鼓,只要有人击鼓,御史就可以接受诉状并上报。”

  “五月,武则天颁布诏令,允许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向朝廷自荐,以求被任用。”

  “686年,武则天下诏把政权交还皇帝李旦,但李旦知道母亲并非真心想要交还政权。”

  “于是李旦上疏辞让,请求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代行皇帝职权。”

  “武则天为了广开言路,在洛阳宫城前摆放铜盒子,用来随时接纳天下人的自荐、检举、伸冤,这一举动对稳定当时的朝政起了重大作用。”

  “武则天为监察宗室与大臣,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

  “凡是告密之人,大臣不得私自审讯,朝廷都会向其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

  “告密者无论身份贵贱,即使是农夫,武则天都会亲自接见。”

  “如果告密内容符合旨意,就会得到特殊提拔,破格升官。”

  “即使告密内容并非事实,也不会受到惩罚,因此四方告密者纷纷涌现。”

  “很多人通过告密被授予官职,整个社会形成了酷吏政治。”

  “被告者一旦被抓进监狱,酷吏们则使用各种酷刑审讯,能活着出监狱的人极少。”

  “随着告密之风的日益兴起,被酷吏严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渐增多。”

  “于是朝中大臣人人自危,见面也不敢多说话,每次上朝前,都要和家人诀别。”

  各朝古人看得明白,武则天做这么多动作,都是在为了改朝换代做准备。

  虽然武则天已经独揽大权,但想要以一个女人的身份登临皇位,遇到的阻力必然很大。

  想要成功实现终极一跃,那就必须控制整个朝堂,把反对自己的大臣全部踢出朝堂,如此一来就没有人可以阻止称帝。

  而告密之风无疑很好的实现了这一点,酷吏的凶残让所有大臣都不敢反对武则天,甚至于私下讨论都不敢。

  身处这个时期的朝堂官员可谓是苦不堪言,每天都要小心翼翼的过活,生怕说错了哪句话被酷吏抓去监狱严刑拷打。

  太后的野心昭然若知,全天下臣民都知道太后想要废了儿皇帝,自己登基称帝。

  除了一些敢于直言的大臣,绝大多数大臣都已经妥协,任由太后改朝换代。

  没有办法,太后权力滔天,远不是他们可以对付的。

  而且还有一点,反正武则天称帝后最后会还政于唐,他们也没有必要强行阻止。

  “688年,武则天谋夺李唐江山的野心昭然若知,引起唐朝宗室诸王不安,纷纷起兵对抗。”

  “琅邪王李冲和越王李贞起兵讨伐武则天,但很快被武则天镇压,受此牵连的十位李姓诸王被处死。”

  “侄子武承嗣派人在一块白色石头上凿出‘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作为祥瑞献给武则天,由此拉开了武则天改朝换代的序幕。”

  “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率领一万多人,拆毁乾元殿,建造明堂,称为万象神宫。”

  “690年,僧人法明编撰《大云经》,称武则天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

  “官民、宗戚、异族首领、和尚、道士向武则天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的要求,李旦请赐姓武氏。”

  “武则天废黜唐朝,建立周朝,大赦天下,将都城迁至神都洛阳,改元天授,尊称自己为圣神皇帝。”

  李世民脸色很难看,倒不是因为武则天改朝换代,毕竟很早就知道了这一点,早已经心平气和的接受了。

  让他愤恨的一点是李唐子孙被武则天大肆诛杀,还没有登上皇位就诛杀了十位李家子孙。

  可想而知武则天登上皇位后,为了政权的稳固,肯定大肆株连李家子孙,很可能被武则天杀了个精光。

  一想到他那么多的子孙被武则天诛杀,他不禁一阵痛心,心都在隐隐抽搐。

  李治:男宠薛怀义?哼!

  他一脸气愤,媚娘还没有当上皇帝就有男宠,这要是当了皇帝,还不得大开男宠版的三宫六院。

  媚娘当了皇帝,他倒没有那么生气,可找男宠给他戴绿帽子,可着实把他气得不轻。

  要知道主播所说的,全天下臣民都看得到,这让他的脸面往哪里放?

  李治:@武则天,就一个?没多找两个?

  感受到李治的阴阳怪气,武则天老脸有些挂不住,像是做了亏心事似的,硬是默默不语不回应。

  各朝古人看到武则天扫清一切障碍,最终登临皇位,一个个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一个女人,从才人做起,到皇后,再到太后,最终成为皇帝,这一路的经历当真是传奇,让无数人钦佩。

  尽管很多读书人不认同武则天一介女子登临皇位,但不得不佩服武则天的能力。

  能以女子身份夺取皇位的,纵观整个历史,也就只有武则天独一份。

  大汉吕后听着武则天一步步登临皇位的过程,心中钦佩不已。

  这让她不禁若有所思,说不定等刘邦去世后,凭借着她的权势和手段,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第175章 神龙政变

  武则天从一个弱女子,最终成为一代女皇,这段传奇的经历令各朝古人叹为观止。

  在武则天时期之前的古人,从未想过一个女人能有这么大的成就。

  不管武则天登临皇位后执政能力如何,仅凭此一点就足以名垂千古。

  至于武则天时期之后的人,则大都深感意外,没想到史书记载的妖后还有这么一段传奇的故事。

  李世民:主播,武则天最后是怎么还政于唐的,是传位给儿子平稳过渡的吗?

  “过程可以说是惊险刺激,武则天当了十五年皇帝,最后在一场著名的政变中结束了武周政权,天下再次回到李唐手中。”

  “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太子之位,多次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

  “宰相狄仁杰对犹豫不决的武则天说,姑侄和母子相比,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么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

  “自此后,武则天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立为皇太子。”

  各朝古人纷纷赞同狄仁杰所说的话,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侄子再亲,也没有儿子亲,有好东西肯定要给儿子,这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如此一来,武则天当初抢夺儿子的皇位似乎显得有些多余,最终还是要把皇位还给儿子,整个过程似乎有些多此一举。

  原本武则天就是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做不做皇帝照样权倾朝野,根本就没有必要迈出最后一步。

  大家不由得感慨,可能这就是身为一个女人的局限性。

  因为武则天是一个女人,她登临皇位成为唯一女皇,可以得到大家的敬佩。

  可同样的,因为武则天是一个女人,她最后不得不把皇位传给儿子,还政于唐。

  “晚年的武则天开始怠政和贪图享乐,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的联系减少,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

  “而二张兄弟却逐渐突破男宠的限制,插手朝政,男宠的介入引起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的紧张,朝廷政权也因此陷入动荡,人心不稳。”

  “张易之与张昌宗二人倚仗女皇的宠信,专权跋扈,朝廷百官都畏之如虎。”

首节 上一节 147/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