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51节

  “因此,武则天称帝对当时的政局、政情和政风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韦后:?

  太平公主:主播指的公主是谁?

  李隆基:试问哪个皇子不觊觎皇位?

  武三思:我怀疑主播在点我。

  大唐老百姓听完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的确如主播所说的。

  女皇去世后,中宗李显登基,可随后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最终以失败告终。

  还不到三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又发动政变诛杀韦后。

  又过了两年,李隆基再次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

  短短几年,一连发动四次政变,震荡的局势看得老百姓惊叹连连。

  不过虽说政变不断,但好在只是上面在震荡,他们普通老百姓没有受到影响。

  对于李唐皇室发动政变,他们老百姓早已经见怪不怪,可以非常淡定的看着这一切。

  毕竟政变是李唐皇室的传统,大家早已经习以为常,丝毫不感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说起来,太宗皇帝就是通过玄武门政变上台的。

  后来太宗皇帝的太子李承乾也有样学样发动政变,只不过可惜政变失败,皇位落到高宗李治手中。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发动政变改朝换代,成为一代女皇。

  这么看下来,他们老百姓对于政变已经麻木。

  要是李唐皇室的权力交替不发动政变,他们老百姓反而不习惯。

  对于主播所说的负面影响,武则天自己不觉得有什么。

  她既然选择登基称帝,就已经考虑到了会对政局带来负面影响,但她丝毫不在意。

  至于在她去世后,中宗和睿宗时期的政局如何震荡,她已经管不到了。

  现在的她,最关心的还是后人如何看待她登基称帝的行为,是支持还是诋毁,又或者是毫不在意。

  武则天:主播,朕想知道后人的评价是怎样的?

  “关于女皇陛下的这个问题,各个时代的人评价都有所不同,有赞扬的,也有批评的。”

  “就比如号称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卢照邻就评价武则天居中行正,具备谦和的品质,且在教育和行政上都表现出了公正和明智。”

  “再有唐代文学家沈既济认为武则天统治天下二十多年期间,无论是公卿还是百官,没有一个不以文学才华著称的,这种风气逐渐形成并广泛传播。”

  “唐朝文学家的崔融认为武则天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认为武则天具有超乎常人的英才远略,高度评价了她的历史功绩。”

  对于卢照邻和沈既济对武则天大加赞美,唐朝之后的古人还不觉得有什么。

  可崔融的评价如此之高,大家只觉得崔融是一个马屁精。

  这个崔融可是武则天称帝时期的文章四友之一,就在武则天的朝堂任职,舔着脸把武则天夸到天上去了,一点读书人的尊严都不要了。

  “五代时期的政治家刘昫在《旧唐书》里写到,武则天是一位拥有出色才能的女性,她施展权术、纲纪严明,制定了一系列政治、法律和军事改革,使唐朝政治得到了较为长期的稳定。”

  “刘昫认为武则天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对武则天的评价是多维度的,既有赞扬,也有批评。”

  “刘昫也指出了武则天的一些问题,就比如过于专横和专制,削弱了地方政治力量和社交自由。”

  刘昫:我编撰史书力求公正严明,好的一面要写,不好的一面也要写下来。

  他对武则天的看法总体上是正面的,除了主播提到的优缺点,其实还有一些。

  就比如武则天崇尚节俭,爱民如子,大力支持农业生产,降低赋税,加强民生建设,使河西区域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大规模的恢复。

  这是武则天执政期间做出的成就,这是无论如何也抹杀不了的。

  当然了,除了积极正面的,还有一些主播没有提到的负面评价。

  就比如武则天设立特务机构对政治异见者及其家人的监视和迫害,使得唐朝社会普遍感到压抑和沮丧。

  武则天脸色颇为平静,对于刘昫编撰的《旧唐书》也比较认可。

  关于对她的赞美和批评,都比较公允,没有一味的抹黑,这就足够了。

  “北宋的赵匡胤也肯定了武则天的治国才能,对武则天的总体评价是非常正面的。”

  赵匡胤:主播这点说的没错,武则天虽然滥用刑罚,但她能够重用狄仁杰这样的能臣,也足以看出她善于治国。

  “北宋政治家欧阳修认为武则天篡夺君位是一项严重的罪行,但是欧阳修并没有完全抹去武则天的功绩。”

  欧阳修:我编撰的《新唐书》将武则天列入了本纪,也是收到司马迁所写《高后纪》的影响。

  在他看来,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例子,如司马迁所写的《高后纪》,吕氏篡汉虽然不是合法的统治者,但他们执掌国家政权后,并没有受到彻底否定。

  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对武则天也没有一味抹黑。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高度赞扬武则天善用人才,狄仁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司马光:武则天滥用权力收买人心,但不得不说她确实很有能力,让天下的英杰贤才全都为她所用,这一点还是值得称赞的。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多次贬责武则天,大骂武则天是为祸大唐的毒瘤。”

  朱熹:本就是这样,老夫也没有胡说八道,武则天趁着大唐衰弱,趁机篡夺大唐江山,任用酷吏大兴冤狱,为了扫清称帝障碍,大肆诛杀李唐宗室,这一桩桩一件件,不是毒瘤是什么?

  “南宋官员胡致堂还给武则天罗列了九大罪状,认为武则天造成的祸乱亘古未有,但是他也没有全面否定武则天,对武则天的任贤和才干仍作了肯定。”

  武则天不禁冷笑连连,她何德何能,以至于后人给她编排这么多罪状。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北宋和南宋对她的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

  北宋的以正面评价居多,比如赵匡胤,欧阳修,司马光。

  可到了南宋,对她的评价以抹黑为主。

  比如朱熹骂她是大唐的毒瘤,这个胡致堂骂她造成亘古未有的祸乱。

  对于南宋众人对她的评价,她不屑一顾,丝毫不在意。

  她要是没有记错,南宋就是那个被外族打得偏安一隅的窝囊朝代。

  如此屈辱的南宋,她都不带正眼瞧的,南宋的人更加没有资格评价她。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极力贬低武则天,他认为,即使在史书中,也很难找到比武则天更为邪恶的人物。”

  胡应麟:我翻遍数千年的史书,找不到一个比武则天还邪恶的人,甚至就连赵高、王莽、董卓、曹操、朱温、秦桧这些人都比不上武则天邪恶。

  武则天:呵呵!

  她懒得理会这等无知之人,只会一味的贬低抹黑,不知道的,还以为灭了他的九族呢。

  当然了,如果胡应麟是她这个时代的人,敢说这些话,她不介意灭了对方九族。

  “明代文学家李蛰(zhe)对武则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在近古以来的帝王中,没有像武则天一样善于识别人才、专注于培养人才、关心人民福祉的帝王。”

  李蛰点了点头,他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一个好的帝王应该注重识别人才、爱护人才、造福百姓,而武则天正是这样一位明君。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许多贤才都得到了重用,如娄师德、郝处俊、姚崇等人,他们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而且他最敬佩的梁公狄仁杰,也因为得到武则天的眷顾和礼遇而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

  尽管宋碌刚正不阿,时常惹恼武则天,但也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

  这些表明,武则天是一个善于赏识并尊重贤人和君子的明君。

  朱元璋:呵呵,这个李蛰是在说咱不如武则天吗?

第179章 教员对武则天的看法

  武则天万分感慨,同样是明朝的文学家,怎么对她的评价犹如天壤之别。

  一个把她贬低到十八层地狱去了,一个把她夸赞到三十三重天去了。

  不过虽说明代文学家李蛰给予她非常高的评价,她也非常欣赏,但她也有自知之明,实在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坦然接受。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称武周政权为伪周,大骂武则天是嗜杀的淫妇,认为武则天的罪行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王夫之:我虽然这样说,但心里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他之所以大肆诋毁武则天,只因他对满清异族统治极其不满,可却又无能为力。

  于是就借古讽今,通过鞭挞历史上的篡夺之君武则天来讽刺满清。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史书中对武则天的私生活进行了评价,认为武则天有男宠很正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赵翼:本来就是,历代皇帝都嫔妃成群,而武则天身为女皇,宠幸的男侍前后不过数人,没什么好指责的。

  “清代翟(zhai)蔼(ai)将武则天不仅仅视为一个母后,而是一个真正的帝王,他的这种评价展现了对于女性执政者的尊重和对于才智的重视。”

  翟蔼: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性,能够以一个妇人之力掌控天下,且统治时间长达二十余年,这是非常不易的。她的才智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统治者。

  “清代词人王庆澜评价武则天治理国家能力和成就,在历史上独一无二。”

  “同时王庆澜也提到武则天曾经使用过狄仁杰和梁宝等人,表达了对她的明智和善于任人唯贤的赞赏。”

  “除此之外,王庆澜认为武则天独善其身,但是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挑衅而生气,这也说明了她的胸怀和气度。”

  王庆澜:虽然武则天是女人,但也不能否定她的功绩,做得好的地方还是要夸赞的。

  “另外也有一位清代词人程应权对武则天进行了赞美,他认为武则天在执政期间,创造了许多奇迹,是一个非常卓越的统治者。”

  程应权:武则天的才华和能力超越了很多英明的君主,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他对于武则天非常钦佩,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能够登基称帝,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武则天的聪明才智。

  更何况武则天当了皇帝后,她的一系列政策极大的促进了大唐社会的发展,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很多皇帝干得都出色。

  以至于武则天去世后,后来的继承者也在模仿她,但是却很难达到武则天的高度。

  “除了古代的文人对武则天的各种评价,近现代也有很多名人评价武则天,就比如最出名的教员。”

  “教员觉得武则天不简单,甚至是很了不起,在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

  “教员看过一些野史,把武则天写得荒淫无度,认为此事值得商量。”

  “教员认为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武则天:朕虽然不知道教员是谁,但教员说得非常对,朕很赞同。

  之前宋明清时代的人对她或是赞美,或是贬低,她都没有太过在意。

首节 上一节 151/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