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50节

  “在军事方面,武则天继续实行唐以来的府兵制,将军权牢牢控制在中央。”

  “同时重视选拔军事将领和对军事人才的培养训练,并提倡戍边军队实行屯田,为武周政权建立了雄厚军事实力,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武则天统治下,军事人才辈出,战功卓著谋略超群者不可胜数。”

  “武则天在统治期间有效地维护了政治局势的稳定,并成功平定了叛乱,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武则天在军事上展现出超卓的见识,迅速平定了徐敬业等人的叛乱,并在与反对势力作战中取得了快速胜利。”

  “这不仅归功于武则天任用的优秀将领,也证明了她在军事方面具备一定的才能。”

  “此外,武则天还加强了国家的边防,改善了与西北各民族的关系。”

  “武则天延续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展现了非凡的胸怀和魄力。”

  “在平定叛乱,促进统一的过程中,武则天采取了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军力损失。”

  “武则天废除了御史监军制度,鼓励将领们发挥才能,以便取得胜利,同时避免将领们过于威权。”

  “武则天的军事政策巩固了统治,展现了国家的威严。”

  嬴政:这么看来,武则天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也不错,身为一个女人能在军事上有所建树,足以说明武则天确实很优秀。

  能够用军事手段保持政局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宁,除了武则天确实具备军事方面的才能,还有就是军事人才的不可或缺。

  他要是没有记错,武则天除了发展科举制,还首创了武举制。

  这些战功卓著谋略超群的军事人才,想必就是通过武举制培养出来的。

  现在他不仅对科举制感兴趣,同样也对武举制感兴趣。

  就是不知道主播明天播放的人才培养制度的视频,有没有包括军事人才方面的。

  李世民:降则抚之,叛则讨之,这个策略是不错,的确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军力损失。但怎么能废除御史监军制度呢,废除了这个制度确实可以充分发挥将领的才能,但也容易造成将领没有人监督,从而导致将领拥兵自重,进而危害大唐的江山社稷。

  他似乎已经想象到节度使没人监督,从而越做越大,最后到不可控的地步。

  开元盛世之后的安史之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节度使权力太大,进而成为拥兵自重的军阀。

  他不知道节度使做大和武则天废除御史监军制度有没有关系,但想必不管是武则天,还是李隆基,在看过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后,肯定会对这方面有所行动,抑制军事将领的权力过大问题。

  “武则天对突厥的态度表现出了以安抚为主的策略,并在关键时刻重用名臣良将。”

  “武则天采取了灵活的政策,根据情况决定是采取抚慰还是讨伐的策略。”

  “武则天并没有一味地用武力解决问题,而是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

  “武则天的策略和军事部署最终使得突厥在她的统治下渐渐退却,终止了对唐朝北方的侵扰。”

  “武则天利用吐蕃(bo)君臣矛盾,承认吐蕃占据青海的事实,以换取吐蕃放弃西域。”

  “之后吐蕃赞普掌握实权,与武则天议和,大唐与吐蕃的关系得以缓和。”

  “唐高宗李治时期吐蕃入侵并占领了西域的安西四镇,李治两次派遣大军试图收复四镇,但都以失败告终。”

  “692年,西州都督唐休璟上书请求武则天收复安西四镇,武则天立即批准,并派遣大军击败吐蕃,成功收复西域安西四镇。”

  “武则天收复安西四镇和设置北庭大都护府,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版图完整,重新畅通了中原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武则天时期的大唐百姓对女皇在军事方面的策略感到非常满意,没有让老百姓伤筋动骨的去打仗。

  大唐主要面对两个外敌,突厥和吐蕃,这也是大唐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外患。

  他们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当朝皇帝丝毫不顾及他们的死活,动不动就打仗。

  一旦打仗,必然劳民伤财,受伤的还是他们老百姓。

  来个一两次还可以,打仗次数多了,他们也吃不消。

  好在他们的女皇陛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没有动不动就打仗。

  最终采取各种策略,成功解决了突厥和吐蕃的侵扰问题,维护了大唐边境的安定。

  李治:媚娘做得不错,把朕丢失的西域成功收复了。

  当初吐蕃出兵占领西域的安西四镇,他一怒之下发兵收复西域,可最终无可奈何的失败而归。

  而且还是接连发兵两次,可依旧没有收复西域,这是他心中一直存在的遗憾。

  现在得知媚娘成功收复西域的安西四镇,他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

  “武则天在外交方面的政策思路灵活,根据形势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为唐朝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武则天时期的对外活动深入而广泛,对外政策根据当时的形势进行调整,使得唐朝能够延续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且为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武则天逐渐停止了自太宗、高宗以来的大规模对外军事用兵。”

  “根据当时的形势做出及时的决策,保证唐朝的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停止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的用兵,将注意力转向恢复国内稳定和边疆的巩固。”

  “武则天在周边地区贯彻羁縻(jimi)体制,以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她在东北亚和中亚构建起以唐朝为主导的羁縻体制,这种体制由内及外,以羁縻府州控制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东亚国际秩序。”

  “武则天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而对其他远离的地区持消极态度。”

  “对波斯和大食的关系采取了两面策略,一方面帮助波斯复国,另一方面保持与大食的友好关系。”

  “与朝鲜和日本的关系较为积极,保持了稳定的联系。”

  “武则天的对外政策注重稳定和统一,一方面通过停止对外军事用兵和建立羁縻体制,注重维护周边地区的稳定,另一方面对其他地区并不主动寻求联系。”

  武则天时期的对外政策从进攻转向防御,各朝古人看法不一。

  一些人认为这项举措很好,可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不用因为大规模对外用兵而造成劳民伤财。

  但各个朝代也有一些人认为,武则天保守的对外政策丧失了大唐的尊严。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有万王之王的称号,大唐之所以受到四海八荒的臣服,全是靠李世民一兵一卒打出来的威严。

  彻底把周边国家打怕了,所以其他国家才对大唐畏之如虎。

  可现如今武则天主动收缩军事力量,大唐的威严也会跟着收缩。

  长此以往,周边国家不会再尊敬大唐,而那个万国来朝的大唐也必然会成为历史。

  当然了,各朝的老百姓都是站在武则天这边。

  毕竟从他们老百姓的角度出发,他们只想安居乐业,一点也不想打仗。

  武则天也知道对外政策的调整必然会引得一部分臣民不满意,但她丝毫不在意。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江山长治久安,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

  相比于大规模对外用兵维持大唐的颜面,她更关心大唐实际上得到的利益。

  只要可以保证唐朝的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她不在意那些虚的。

  事实证明,她及时调整对外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她夺取大唐江山登基称帝,原本国内的局势就不稳定,要是再沿用太宗、高宗时期的大规模对外用兵政策,恐怕她刚刚建立的新政权就要土崩瓦解。

第178章 李唐皇家的著名传统

  苏晨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五个方面讲述了武则天做出的贡献,各朝古人听完不禁纷纷对武则天竖起了大拇指。

  武则天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她当女皇期间所做的政绩可一点也不比其他皇帝差。

  在宋朝之前,儒家正统思想还没有完全占据统治地位,大家对于女人当皇帝觉得还好,没什么大不了的,因此对武则天做出的这些功绩感到钦佩。

  但从宋朝开始,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后,贬低女性的风潮在社会蔓延。

  这也使得宋明清这些朝代的人连带着对武则天也不待见,认为武则天是祸国殃民的妖后。

  但即便是这些朝代刻意贬低武则天,但听完主播讲述武则天做出的贡献后,也不得不佩服一代女皇。

  武则天当政期间,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做得差的地方。

  苏晨讲述完积极的一面,随后又开始讲述消极的一面。

  “武则天称帝对当时政治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她的行为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导致政局变得复杂多变和动荡不安。”

  “徐敬业在扬州起兵一方面是因为失职怨气和割据野心,另一方面则是武则天图谋称帝的行为为他提供了借口。”

  其他朝代的古人可能感触不深,但身处武则天称帝前夕的大唐臣民能够深刻感受到政局的诡异动荡。

  武则天为了称帝做了一系列的安排,各种反对力量也在暗流涌动,整个社会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动荡。

  而作为底层老百姓的他们,面对这种诡异的局势充满恐惧,害怕上面的动乱烧到他们身上,使得他们遭受无妄之灾。

  不过让他们安心的一点,就是他们已经知道最后的结局,太后登基称帝造成的动荡没有危害到他们。

  “武则天为了称帝,采取了利益收买的手段,大量投机取巧之人涌入官场。”

  “许多奸诈小人为了迎合武则天称帝的野心而附和她的乱政,严重败坏了官场和社会风气,佞媚之风和虚伪之风开始盛行。”

  “同时为了称帝,武则天采取了恐怖手段镇压反对派,任用酷吏,奖励告密,滥杀无辜,这对贞观时期相对开明的政治风气产生了相当消极的影响。”

  身处这一时期的大唐官员可谓是叫苦不迭,每天都活在诚惶诚恐之中,就怕哪一天突然被酷吏抓去监狱大刑伺候。

  甚至于都不敢随便和其他官员说话,以免被太后误会勾结反对派,到时候受到牵连被酷吏盯上。

  总之,这些官员希望这波风潮快点过去,他们早就受够了酷吏政治。

  相比于活在酷吏政治中恐惧的大唐官员,大唐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恨不得太后多重用一些酷吏。

  老百姓看得很明白,当今太后重用酷吏,主要是对朝廷公卿和李唐宗亲不利,对于他们老百姓来说是有利的。

  当今太后为了称帝,重用酷吏打杀那些反对派,为称帝扫清障碍。

  而他们是普通老百姓,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并不会反对太后,所以太后的酷吏自然危害不到他们。

  而且再说了,太后的酷吏想要打击那些反对派官员,大都是从贪污腐败入手。

  贪污腐败的官员被消灭了,受益的自然是他们老百姓。

  再加上太后施行的酷吏政治,使得各地官员谨小慎微,也不敢欺压百姓、贪污腐败,他们老百姓这段时间活得那叫一个轻松。

  只是让他们老百姓有些遗憾的一点,就是太后成功登基称帝后,就把那些酷吏杀了平息官员的众怒。

  他们作为普通老百姓,还是希望太后称帝后可以时不时来点酷吏,敲打一下官员,免得官员肆无忌惮的欺压老百姓。

  “武则天为了称帝挥霍了大量社会财富,并鼓励后妃、公主、皇子和外戚觊觎皇位的野心。”

  “武则天去世后,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时期政局频繁震荡,政变不断,这与武则天称帝的影响密切相关。”

首节 上一节 150/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