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49节

  但目前他们大汉最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是察举制,顾名思义就是大汉各个地区的官员选出当地的人才推荐给朝廷。

  察举制远远不能满足朝廷对人才的需求,而且察举制也有很大的缺陷。

  那就是各地官员对举荐人才拥有很大的操纵权力,这里面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乱象。

  由于各地官员举荐人才的数量有限,这就导致名额基本上被各地的士族占据,普通人根本就得不到举荐名额。

  长此以往,就会使得朝廷的官员基本全都是士族出身,使得士族集团越做越大,严重影响朝廷的决策。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被举荐的人才只会对各地的官员感恩戴德,会认为是各地官员给了他们飞黄腾达的机会,而不会感激朝廷对人才的重用。

  察举制长此以往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堵死了普通人的路,使得各地官员和当地大族勾结,进而危害朝廷的统治。

  他作为大汉的皇帝,自然清楚察举制的缺陷。

  可没有办法,除了察举制,也没有其他好的人才制度。

  但现在不一样了,武则天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众多名臣,这让他看到了人才选拔的好办法。

  要是他们大汉也可以搞科举考试制度,那想必可以给朝廷培养一大批的人才。

  刘彻:@武则天,朕的大汉也需要科举制度,女皇能否给朕说一说科举制度的详细内容,朕也好参考一下。

  武则天:@刘彻,科举制度内容繁多,朕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武帝还是询问主播吧,可以请主播详细介绍一下科举制度,朕正好也可以看看后面朝代的科举制度是怎样的,说不定可以借鉴一二。

  刘彻和武则天的对话,引起其他各朝皇帝浓厚的兴趣,他们也想知道科举制度。

  毕竟一个王朝想要繁荣昌盛、长治久安,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们身为帝国的掌权者,自然希望朝堂的人才越多越好。

  嬴政:主播,朕对科举制度也很感兴趣,不知道主播可否详细告知?

  汉宣帝刘询:朕时常感慨朝廷可用的人才太少,希望主播可以说一说科举制度其中的奥妙。

  赵顼:朕的大宋虽说也有科举制度,但朕也想知道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有何不同,期望可以从中参考一二。

  朱元璋:科举制度发展到咱的大明,已经很完善了,咱更想知道后世官府是怎么选拔人才的,要是可以从中有所启发,那就最好不过了。

  雍正:朕对后世的官员选拔比较感兴趣,不知道主播可否详细说一说。

  见各朝皇帝这么积极,苏晨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致。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朝,后面朝代一步步发展完善,最终科举制度到清朝达到巅峰。

  后面随着清朝灭亡,科举制度也彻底走向终结,迎来了全新的科学人才培养制度,直到如今政府的公务员制度。

  “既然大家踊跃要求,那主播下播后搜集一下科举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的相关视频,明天上午播放给大家观看,有需要的可以认真看一看。”

  各朝皇帝听到主播这么说,心里松了口气,这样最好不过了。

  还没有施行科举制度的朝代,比如大秦,大汉,三国等,则对科举制度很感兴趣。

  后世的公务员制度也想了解一下,说不定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制定出属于自己朝代的人才制度。

  至于已经有了科举制度的朝代,例如隋朝,唐朝,宋朝,明朝等,他们除了想知道更加完善的科举制度,还有对后世的公务员制度同样兴趣浓厚。

  苏晨见大家没问题了,就继续讲述武则天的施政措施。

  “武则天在政治方面的措施除了重用人才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那就是广开言路。”

  “武则天非常重视广开言路和求言纳谏的重要性,她认为君主的过失如果不及时被谏言纠正,将危及国家和社稷的安危。”

  “武则天虽然政令严明,刑罚严峻,但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

  “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宽容,免予追究。”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

  “因此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武则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开通言路,使人们可以自由地提出谏言和冤屈,开放朝堂的登闻鼓就是一条开通言路的措施。”

  “凡有谏词或冤屈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到朝堂击鼓,朝廷将受理并上奏,以保证下情上达,了解更多的谏言。”

  “此外武则天还命令铸造了意见箱,分为四个面,用于收集人们对朝政的赞颂、批评、冤屈和军事机密等方面的意见。”

  李世民:其他的不说,武则天广开言路这一点,做得还是非常正确的,颇有朕的风范。为君者,就是要有容人的肚量,敢于直面臣子的谏言。

  皇帝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会犯错,这个时候就显得谏臣的重要性。

  皇帝犯错要是没有臣子直言敢谏,那对于国家,对于老百姓来说,那就是一场灾难。

  严重一些的话,很可能就如前朝隋炀帝杨广一般,弄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想到这里,他不禁看向端坐于案台前的魏征。

  正是因为有魏征时刻提醒他的言行,他才能时刻保持警醒。

  虽说魏征很多时候挺烦的,他恨不得堵住魏征的嘴,但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有魏征这面镜子,他才能及时纠正自己的过错。

  广开言路对于朝堂政治清明具有莫大的积极作用,他是能做到这一点。

  但他也知道,很多皇帝做不到这一点,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是听不进臣子的谏言。

  也正是因为如此,武则天一介女流可以做到这一点,才显得尤为可贵。

  “武则天除了政治方面的措施,在经济方面也有不小的建树。”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推行了均田制政策,并采取抑制豪强多占土地破坏均田的措施。”

  “同时武则天鼓励逃亡户还乡开垦定居,同时几次下令解放奴婢,放回土地。”

  “还建立严格的赏罚官员制度,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及升迁的根据。”

  “武则天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组织农学专家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对安定的,在奖励农桑政策的刺激下,水利事业发展迅速,农田灌溉面积扩大,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户口由唐高宗时期的380万户,增加到武则天时期的615万户。”

  武则天时期的大唐百姓对女皇还是非常拥戴的,只要可以让他们老百姓的生活变好,那就是好皇帝。

  他们老百姓不在乎谁当皇帝,更不在乎是男人还是女人来当皇帝。

  他们唯一关心的一点,就是当朝皇帝是不是对老百姓好,有没有让他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正如主播所说的,大唐在女皇的统治下,民生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好了,那么他们老百姓就会拥戴女皇。

  李治心里很不是滋味,户口增加了近一倍,这对他而言是一个打击。

  大唐在他的统治下,户口也才380万户。

  可到了媚娘统治的时期,老百姓户口却增加到615万户。

  老百姓数量的显著提升,足可以看出媚娘的执政能力比他强多了,这多少让他有些挂不住面子。

  不过一想到媚娘最后以皇后身份和他合葬在一起,媚娘现在所做的也算是帮他治理大唐江山,他就释怀了。

第177章 施政方针

  各朝古人听完主播所说的,纷纷对武则天改观不少。

  原本在大家看来,武则天一个女人登基称帝,肯定会把大唐治理得一团糟。

  毕竟政治斗争和治理国家是两码事,武则天能够成为一代女皇可见政治斗争极为厉害,但一个女人治理国家可就难说了。

  可大家没想到,武则天在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施政措施居然都挺好,搞得像模像样。

  苏晨说完了武则天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施政举措,继续讲述其他方面的。

  “武则天在文化方面也颇有建树,在执政时期,广开言路,提倡文化,使得文化发达。”

  “武则天本人虽然推崇佛教,但对儒家和道家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三教融合,都得到了良好发展,她还派人把三教的精华汇为一本《三教诸英》。”

  “武则天非常重视官员文学修养,选拔才学俱佳的北门学士,提高了官僚阶层的文化素质。”

  “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她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了考试内容,二是改变了考试方法,三是增加了录取人数。”

  “武则天同时采取奖罚办法来推动文化的发展,朝臣如不能作应制诗便难以参与朝会,而有文才者,则可官至宰辅。”

  “武则天自己博览群书,兼通文史,常常带头作诗吟风诵月,或组织文士编撰书籍。”

  “在武则天的影响下,诗文创作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诗人才子。”

  “这些诗人才子一改南北朝以来绮靡浮华的宫体诗风,开始转向描写现实生活的诗文创作,为开元时期唐诗高峰的到来开拓了道路。”

  “此外,武则天亲自主持编撰的书籍达千余卷之多,其间还涌现出史学人才。”

  李隆基:虽然朕不想承认,但朕不得不公正的说,正因为有皇奶奶在诗文方面打下的基础,唐诗才能在朕这个时期达到巅峰。

  要是没有皇奶奶积极推动诗文的发展,他的开元盛世也不可能涌现一大批闻名天下的诗人。

  如果没有这些著名诗人创作的一首首名篇,那么他的开元盛世必然会黯然失色。

  李白,杜甫,王维,贺知章,孟浩然,高适,刘禹锡,王昌龄,韩愈,张九龄等等,在他的开元时期能够接二连三的涌现这些诗人,离不开皇奶奶的功劳。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盈眶。

  女皇陛下确实推动了诗歌的发展不假,可他想要的并不是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而是希望可以得到女皇的重用,好让他报效国家,得以施展心中的抱负。

  可无奈的是,怀才不遇的他遭受到的只有一次次打击,他多么希望可以实现理想。

  武则天:@陈子昂,你写的诗很好,看来也是一个才子,你来皇宫,朕要见你。

  陈子昂看到女皇的弹幕,满脸激动,他知道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终于来了。

  女皇陛下这么看好他写的诗,以女皇陛下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他相信女皇陛下一定会重用自己的。

  他马上就要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他开心的。

  陈子昂:@武则天,小人这就来皇宫。

  这一幕看得其他诗人羡慕不已,他们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机遇呢!

  尤其是李白,他也同样怀才不遇,可玄宗陛下一直不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随便弄个虚职给他就算是打发了。

  再看看别人陈子昂,两人同样是诗人,可陈子昂获得女皇的赏识,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他是知道女皇最重视人才,现在陈子昂已经给女皇展示了自己的才能,迎接陈子昂的必然是飞黄腾达。

  这一刻,他不禁万分羡慕陈子昂,要是玄宗陛下也能像女皇一样重视人才就好了,那他也不至于埋没一身的才华无处施展。

首节 上一节 149/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