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62节

  “杨素把情况一条条写下来回复杨广,宫人误把回信送到了杨坚的寝宫,杨坚看后极为愤怒。”

  “天刚亮,宣华夫人出去更衣,被杨广逼迫,宣华夫人拒绝了他才得以脱身。”

  “宣华夫人回到杨坚的寝宫,杨坚奇怪她神色不对,询问什么原因,宣华夫人流着泪说太子无礼。”

  “杨坚愤怒捶着床,大骂杨广是一个畜生,对自己改立太子之事悔之晚矣,认为杨广的品性并不足以将国之大事托付于他,并且认为独孤皇后的立嗣建议最终误事误国。”

  “于是杨坚叫来侍疾的大臣,说要召见儿子,大臣要叫杨广来,杨坚说是杨勇。”

  “大臣出了杨坚的寝宫,起草敕书。”

  “杨素知道后,就把消息告诉了杨广。”

  “杨广假传杨坚的旨意将起草敕书的大臣逮捕,关进监狱。”

  “杨广迅速调来东宫的士兵来保卫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并派心腹进入调度指挥,命令手下进入仁寿宫伺候杨坚,后宫的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去。”

  “随后不久,杨坚在大宝殿驾崩,在位23年,终年64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

  独孤皇后:哎,臣妾被骗了。

  她一直以为逆子德行高尚,哪里想到这一切都是虚假的,连她都被蒙骗过去了。

  原以为逆子当了皇帝暴露出来的残暴性情就已经是极限了,可万万没想到,她还是低估了逆子的下线,居然为了皇位干出大逆不道的恶行。

  杨坚:杨广这个畜生,真是胆大包天,连朕都敢杀害,无君无父的逆子。

  虽然现在杨广已经不是太子,可一想到原先的历史中,自己居然是被亲儿子动手杀害的,他整个人气得浑身颤抖。

  尽管他那个时候已经病危,估计也没几天可活,但逆子也不能干出如此大逆不道的罪行。

  逆子欺骗皇后,勾搭他的妃子,最后动手弑父。

  他真是瞎了狗眼,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逆子的品行低劣到如此地步。

  想到这里,他越想越气,觉得不能就此罢休。

  尽管逆子现在没有做这些罪行,但他也要加以惩处,方能以解心头之恨。

  杨坚:来人,把晋王杨广贬为庶人,重打三十大板,赶出宫去。

第188章 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时期的老百姓对他们的陛下格外尊崇,发自内心的敬重。

  他们早就受够了混乱的天下,希望快点出现一个明君结束这一切。

  而隋文帝的出现带来了天下和平,让全天下的老百姓能够安定下来,免受战乱之苦。

  更为重要的一点,在隋文帝英明的治理下,他们实现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他们心目中,他们的陛下的确当得起千古一帝的称号。

  但雍正对此有很大的异议,这就千古一帝了?

  他并不是否定隋文帝的功绩,但以隋文帝的功绩,还不足以成为千古一帝。

  想想他费力不讨好的实施官绅一体纳粮政策,可谓是史无前例的壮举。

  可即便这样,他都没好意思夸赞自己是千古一帝。

  雍正:主播,朕想问一下,杨坚凭什么能入选千古一帝?

  在之前天幕播放六位千古一帝视频时,他就有满肚子的疑问。

  如今正好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杨坚,他也借此机会细细询问一番。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

  在他看来,除了唐太宗李世民,其他的配不上千古一帝的美誉。

  可奈何后世人对千古一帝的评判标准和他所认为的不一样,他对此也毫无办法。

  不仅是雍正,各朝很多皇帝对此也有疑问。

  有一些皇帝自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越隋文帝,但千古一帝的名头被隋文帝占去了,这是让他们最忿忿不平的地方。

  尤其是乾隆对这个意见最大,凭借他开创乾隆盛世的功绩,千古一帝怎么着都该有他一席之地。

  可现在居然还比不过一个二世而亡的隋朝,这让他大为不解。

  纵观隋文帝杨坚的一生,除了统一天下开创隋朝,其他的就没有拿得出手的。

  后世所追捧的科举制度,在隋朝不过是起步阶段而已,距离他们大清的科举制度差远了。

  杨坚原本还在气愤的处置杨广,可一看弹幕,苗头有些不对。

  有几个其他朝代的帝王居然质疑他的功绩,这让他大为恼火。

  光是结束三百年混乱的局面,带给天下老百姓太平安定,仅此一点就足以当得起千古一帝的称号。

  杨坚:奉劝某些人认清现实,与其诋毁朕,还不如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苏晨一看形势不对,再这样下去恐怕要骂起来。

  于是连忙阻止,以防骂战升级,扰乱他的直播节奏。

  “大家不要吵了,安静一下,听主播说一句。”

  “之前有一个盘点千古一帝的视频,里面总共提到了六位千古一帝。”

  “那个视频是我们后世的一个博主自己制作的视频,仅代表那个博主的观点,不代表后世普遍的观点。”

  “那个视频别说是你们,在我们后世也有很大争议,有很多人认同,也有很多人不认同。”

  “其实在我们后世,大家公认的千古一帝只有三个,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

  “至于其他的,争论很大,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被主播提到的三个帝王脸色大喜,感觉脸上倍有面子。

  他们是公认的千古一帝,可见其含金量。

  嬴政:朕统一天下,成为始皇帝,凭此功绩足以成为千古一帝,后世人评判得很公正。

  刘彻:朕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大汉的国号也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朕这个千古一帝当之无愧。

  唐太宗:朕对内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扩土,开创贞观之治,铸就大唐盛世,成为后世公认的千古一帝,没什么好意外的。

  杨坚:虽然不是公认的千古一帝,但也有很多人认同朕为千古一帝,朕已经非常满意了。

  赵匡胤:能把朕列为千古一帝,已经很出乎朕的预料了,有争议也属正常,毕竟朕也知道自己没有完全统一天下,这一点确实做得不够。

  朱元璋:咱驱逐蛮元,恢复汉家天下,这样的功绩成为千古一帝毫无争议,怎么后世还有人争议?

  “刚才有人质疑隋文帝杨坚为什么可以入选千古一帝,虽然这事有争议,但还是有不少人认可的。”

  “主播给大家讲讲隋文帝杨坚的为政举措,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如此推崇杨坚。”

  “主播先从政治上的政策来说,杨坚在执政期间做了很多政治方面的政绩。”

  “其中最出名的是吏治改革,在中央行政制度上,杨坚废除北周六官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隋朝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和补充,既能保证政令的实施,又能避免专权独大的状况出现,对君主专制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杨坚又在尚书省下设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六部,每部设尚书,用以执行政令、处理政事。”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

  “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

  “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以及科举考试。”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

  “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

  “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王朝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隋朝之后朝代的官员无不点头赞同,他们朝代所沿用的六部制度就是来源于隋朝。

  从政治制度这方面来说,隋文帝杨坚确实做出了很大的功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是各朝六部的官员,他们能做到如今的官位,这其中还有杨坚的贡献。

  赵匡胤:隋文帝制定了三省六部制度,一直沿用到如今,连朕也不得不钦佩杨坚的智慧。

  刘彻:三省六部制,六部分管全国不同的事物,确实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不久前知道了科举制度,现如今又来一个三省六部制度,他不由得面露喜色。

  他只是听了听主播对三省六部制简单的描述,就已经深知其中的奥妙之处。

  三省六部制度不仅可以分工明确,让官员处理政事更有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皇权统治。

  也难怪隋朝之后的朝代会如此推崇三省六部制,就连他也被三省六部制深深的吸引,恨不得立马进行改革,也在大汉朝堂设置三省六部制。

  “杨坚施行的吏治改革除了在中央层面,在地方行政制度上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

  “杨坚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三级制变为州县两级制,撤消境内500多郡。”

  “通过裁汰冗官,精简机构,杨坚进一步为国家节省开支,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控制地方,杨坚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

  “官吏的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招聘幕僚的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

  宋神宗赵顼: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得不说,这些改革很成功,一直到朕的大宋都在沿用这些制度。

  隋文帝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措施,令他钦佩不已。

  他当了大宋皇帝之后,才深刻的明白想要实施改革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就好比他一直支持王安石变法,反对派的阻力很大,令他都有些动摇。

  也正因为变法难度大,才导致原先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改革的难度之大。

  所以他非常佩服隋文帝施行的改革,这需要莫大的决心,可不是说说而已。

  更厉害的是隋文帝的这项改革还成功了,甚至于还能深远的影响后面的朝代。

首节 上一节 162/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