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83节

  “关于张首辅的死因,主播也不太清楚,学术界至今有不同的看法。”

  “后世学者王世祯在编撰《嘉靖以来首辅传》中记载,认为张居正服用房中药后致使体内燥热,又饮寒剂导致腹泻成痔,从而脾胃虚弱不能进食,痔疮拔去不久因肛门排便不顺而复饮寒剂,致使腹泻难止且大肠被排出体内。”

  “明代文学家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记载,张居正死于服用过多的海狗肾而体内燥热。”

  “近代史学家朱东润在《张居正大传》中记载,认为张居正的死因是割除痔疮后致使脾胃衰弱,最后过劳而死。”

  张居正:……

  主播一说完,张居正老脸通红,脸臊得厉害,尴尬至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深深的后悔了,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刚才就不应该多嘴。

  现在好了,全天下都知道他的丑事,他都没脸见人了。

  小万历饶有兴趣的瞥了一眼张居正的屁股,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

  他以前倒是没有发现这一点,看来是张先生掩饰得太好了。

  张居正被小皇帝盯得浑身不自在,差点逃离现场。

  这么私密的事被公之于众,尤其是当着小皇上的面,这顿时让他颜面大失。

  不过唯一欣慰的是,既然已经知道病逝的原因,那他可以提前规避这一点。

  综合三人的死因判断,最可能的情况就是他痔疮犯了之后,又服用过多的房中药导致的。

  看来,他以后要注意保养身体,尽量少一些房事。

  只要平时可以多注意,他相信自己不会那么早去世,最少也可以多活几年。

  “张居正病逝后,主播继续讲讲张居正死后的遭遇。”

  “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张居正生前所举荐的潘晟。”

  “万历罢免潘晟的官职,表明了张居正的失宠。”

  “同年十二月初八日,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弹劾冯保十二大罪状,于是万历查抄冯保家产并将冯保发配南京孝陵种菜。”

  “万历十一年,南京刑科给事中阮子孝又上疏弹劾张居正,云南道御史羊可立弹劾张居正构陷辽王。”

  “同时辽妃上书为辽王辩冤,于是万历于次年下令剥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并查抄张居正府邸。”

  “张居正长子张敬修屈打成招后自缢身亡,二子张嗣修投井自杀未遂后发配边疆,三子张懋修被发配到烟瘴地而死。”

  “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后万历在舆论的压力下中止进一步的迫害。”

  “终万历一朝,没人敢再提及张居正。”

  “张居正在世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

  “后都御史邹元标等人于天启年间倡议为张居正平反昭雪,直到崇祯即位后为张居正彻底平反。”

  冯保:好你个李植,我没有找你麻烦,你还敢告我的状,伱给我等着。

  辽王:这里面怎么还有本王的事,本王和张首辅不熟,不要什么脏水都往本王身上泼。

  邹元标:张居正一代首辅,呕心沥血的改革让大明局势好转,却不曾想死后被清算至此,本官也是看不下去,这才到处奔波为张居正平反昭雪。

  各朝古人听到张居正凄惨的结局,一个个心思各异。

  各朝的老百姓纷纷为张居正打抱不平,大都觉得万历是一个昏君。

  张居正为大明江山做了那么多,帮助大明朝廷解决了困境,可最后却要被万历皇帝清算。

  至于各朝的文武大臣,一个个内心警醒。

  自古以来,改革者都没有好下场,张居正的遭遇让他们更加坚信了这一点。

  张居正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脸色落寞至极。

  尽管早已经得知死后被清算的结局,可再次从主播口中听到家人悲惨的遭遇,还是让他心如刀绞,痛彻心扉。

  他为了挽救大明江山,不惜得罪地主阶级推行改革,可到头来却落得这般田地。

  张居正:主播,我想询问一下,我和皇上的关系还算和睦,可为什么还是遭到皇上的清算?

  苏晨从张居正发送的弹幕就可以感受到此时的张居正有多么落寞,他非常能理解张居正此刻的感受。

  毕竟从君臣关系来说,张居正这个臣子当得很称职,缓解了大明的危机。

  从师生关系来说,张居正教导万历非常用心,就连教材都是他亲自编撰的。

  现在得知万历在张居正死后大肆清算,也难怪张居正一时无法接受。

  “张居正在生前备受万历皇帝的荣宠与信任,可以说是君臣关系和谐的典范。”

  “张居正和万历皇帝之间的关系,即是君臣,也是师生关系。”

  “但是张居正死后不久,万历皇帝便着手清算张居正,将其抄家。”

  “其实,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信任、言听计从、礼遇不断等,都只是表象。”

  “在这表象之下,是万历皇帝内心深处对张居正的日益不满。”

  “而张居正本人,也屡屡触碰到君王的大忌。”

  “张居正死后之所以被万历皇帝清算,主要是由六点原因造成的。”

  张居正闻言,不由得为之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刚才听到了什么?

  皇上对他的言听计从和礼遇不断,全都是表面功夫?

  其实皇上对他的真实感受是日益不满?

  他不可置信的看向身旁的皇上,眼中满是不能理解。

  他非常想当着皇上的面问一句,主播所说的都是真的吗?

  他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对他不满,难道是因为他管教太严厉了吗?

  可是自古以来,严师出高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皇上能够早日成才。

  而且更令他惊讶的是,皇上之所以对他清算,原因居然有六点,这让他大为不解。

  万历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确实如主播所说,他早就对张先生大为不满了。

  他表面上之所以对张先生言听计从,主要是迫于对方的威势。

  张先生的一些行事,一而再再而三的令他不满,他早就受够了。

  “第一点,张居正劝万历皇帝躬行节俭,自己却不以身作则。”

  “张居正经常以国库亏空、民生凋敝为由,规劝万历皇帝生活要躬行节俭。”

  “万历刚继位的头一次元宵节,由于万历年纪尚小,小孩子都比较喜欢热闹,因此打算在元宵办个灯会。”

  “对于一国之君而言,元宵办个灯会,并不算什么大事。”

  “然而,张居正还是以节俭为由规劝了小万历。”

  “小万历依旧童心未泯,不情不愿的说可以把灯会的规格降低一下。”

  “结果张居正还是固执己见,小万历只得取消灯会,然而内心的不爽是可以预见的。”

  “万历有一些计划,比如修宫殿、裁新衣等。”

  “张居正都是本着能省则省的意思,就连夜晚时候皇宫需要照明的费用都全部被减免了。”

  “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真的是十分苛刻的,皇帝的吃穿用度毕竟和寻常人不一样。”

  “就像是自己看中一件衣服,明明有能力买但是家人坚决不让,这种感觉其实是差不多的。”

  万历:本来就是如此,朕刚刚登基,办一个元宵灯会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张先生偏偏横加阻拦。

  他自然也是知道国库没有多少银子,但哪怕库银再少,总能拿出举办元宵灯会的银子吧!

  一个元宵灯会又能花费多少银子,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他这个愿望呢?

  张居正:皇上从这里就开始记恨上了吗?

  他一时有些无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之所以没有同意皇上的意见,一是国库确实没多少银子,二是希望皇上可以节俭,以免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他拒绝皇上后,自然也看出了皇上的不高兴。

  但他并没有当一回事,毕竟小孩子被拒绝了不开心也很正常。

  但现在经过主播这么一说,他这才恍然大悟,明白其中的关键。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哪怕他再怎么把皇上当成学生教导,也不能忘记了学生原本的身份。

  既然如此,那就适当满足皇上的要求,在严厉的同时也要和蔼可亲。

  唯有如此,才能让皇上感受到他的好,避免死后被清算。

  张居正:陛下,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是元宵佳节了,到时候臣举办一个元宵灯会可好?

  万历:张先生,这是真的吗?太好了,朕到时候也要参加灯会。

  看到小皇帝脸上灿烂的笑容,张居正好像有些明白了。

  他以前对皇上太过严厉,以至于好久都没有看到皇上如此开心的笑容。

  “张居正让万历生活节俭,但他本人却生活奢侈,并且还收受贿赂。”

  “史书记载张居正生活奢侈的,无不是来源于一次他回乡的经历。”

  “张居正回乡奔丧时,沿途官员给张居正制作了一个三十二人才能抬得动的大轿子。”

  “轿子里面不仅仅是可以坐,还可以睡,甚至还能上厕所,还有专门的仆人照料,沿途的茶水接待,就是皇帝也没有这么豪华。”

  “由于古代道路太窄,轿子太大,所以为了让轿子通过。”

  “从北京到湖北江陵的沿途都大兴土木、毁坏农田,修建了一条特别宽敞的道路。”

  “每到一地一城,沿途官员都会早早等在道路旁,跪迎张居正,见识这顶三十二人抬的轿子。”

  “张居正沿路的吃食也很讲究,他独爱鸡舌羹,常常要取上百只鸡的舌头,才能做出这一份菜。”

  “后来这些传入了万历皇帝耳中,张居正让他节俭生活,但自己倒好,回个乡就这么大阵势。”

  “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令万历皇帝非常气愤。”

首节 上一节 183/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