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03节

  “李世民赢得了多少荣誉,李建成就要承受多少诋毁。”

  “在很多人眼中,李建成早就成了那个不成器的哥哥。”

  “甚至有传言说,父皇李渊已经私下允诺要改立李世民为太子。”

  赵匡胤:一个战功卓著的天策上将,一个大唐的太子储君,两人早已命中注定会走向你死我活的结局。

  他身为皇帝,自然再清楚不过皇位的诱惑力有多大。

  李世民通过一场场战争的胜利,帮助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

  完全可以说大唐能够统一天下,全都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

  对于战功赫赫的李世民而言,让他放弃大唐的皇位之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同样的,李建成身为大唐太子,又是李渊的嫡长子,天然就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要让李建成放弃皇位,拱手相让,这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唐统一天下后,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玄武门之变也成了必然。

  “焦虑的可不止李建成一个人,他手下的文管集团里没一个不焦虑的。”

  “难道这只是太子李建成和二皇子李世民个人之间的战斗吗?”

  “不,这是李建成集团和李世民集团之间的战争。”

  “赢的一方鸡犬升天,输的一方就只剩升天了。”

  “为了整个集团的明天,李建成集团里一个人终于出手了,他就是时任太子洗马的魏征。”

  “太子洗马可不是给马搓澡的,而是太子的助理加导师。”

  “魏征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后来还辅佐二皇子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不过此时的魏征还是李建成阵营的人。”

  “魏征给李建成出主意,想要稳住太子之位,主要分两步。”

  “第一步,抢军功。”

  “第二步,枕边风。”

  魏征:虽说我现在是皇上的人,但当初是李建成的手下,自然也要帮助李建成出谋划策。

  他回想起给李建成担任太子洗马的时候,尽管钦佩当今皇上的卓越军功,但也不得不出手对付皇上。

  毕竟他那个时候是李建成阵营的人,理所应当的帮助李建成坐稳太子之位。

  他给太子李建成出的两个主意,可以说是正中要害。

  那个时候秦王之所以如此耀眼,稳稳地压过太子李建成一头,主要是因为秦王军功卓著。

  所以他要太子李建成做的第一步,就是同样要去立军功。

  唯有如此,才能让老百姓看到太子李建成也可以建功立业,不输秦王李世民分毫。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知道太子李建成就算立了军功,也不可能在军功方面的成就盖过秦王李世民。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太子李建成要是不去立军功的话,那就更没有机会了。

  “可这时候天下已定,没有多少仗可打,根本就没有机会立军功。”

  “好巧不巧,属于李建成建功立业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当初李世民一战擒双王,把河北地区的反王窦建德抓回长安给杀了。”

  “窦建德的老部下刘黑闼(ta)接替窦建德,在河北拉起了反唐大旗,誓要为窦建德报仇血恨。”

  “李世民带兵前去平叛,辛苦对峙一年以后,刘黑闼兵败逃去了突厥。”

  “不过这刘黑闼在突厥仅仅安生了一年,竟然联合突厥一起卷土重来。”

  “对于李建成来说,这是个好机会。”

  “魏征赶紧劝说李建成抓住这个天赐良机,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就没有了。”

  “李建成去向李渊请战,李渊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当即就同意了李建成的请求。”

  “于是太子李建成夺过了李世民的平叛总指挥之职,率领大军去往河北平叛。”

  “在魏征的建议下,李建成采用剿抚并用的策略。”

  “仅仅用了两个月,就平定了刘黑闼之乱,河北之地重归大唐。”

  “李渊很开心,使劲夸赞了李建成一番。”

  “就连长安城的百姓都说,原来不止二皇子李世民能打仗,太子李建成也很能打仗。”

  “李建成自然是喜笑颜开,这次不仅向大家证明了自己,还意外的得到了一位强有力的政治盟友,也就是他的四弟李元吉。”

  “李元吉当时也被派去河北平叛了,在这个过程中,李建成和李元吉达成了统一战线,两人一起联手打压李世民。”

  李渊:老二去平叛,结果第二年敌人就卷土重来,就连老二都没有彻底摆平的事,要是太子可以搞定,那战功可就大了,也有助于老大坐稳太子之位。

  随着老二立下泼天大功,他自然知道太子肯定会慌张的。

  毕竟老二越厉害,老大的太子之位就越不稳。

  老大和老二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不希望看到两人兵戎相见的一天。

  也正因如此,他才选择让太子去平叛,借此机会立下战功。

  只要太子可以胜利凯旋归来,凭借着战功可以制衡老二的威望。

  “这下军功有了,该第二步枕边风了。”

  “此时的李渊,已经年近六十岁了,不服老的他一茬一茬的搞起了黄婚恋。”

  “不过李渊找的可不是老太太,他的小老婆们是一个比一个年轻,一个比一个漂亮。”

  “这些小老婆们想的很明白,这李渊也活不了多少年。”

  “等李渊死后怎么安身立命是她们最迫切的,所以她们需要在皇子中押宝,给自己在未来找个新靠山。”

  “这就给李建成创造了机会,他开始使劲讨好李渊的嫔妃。”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李建成的小妈们开始在李渊面前使劲说李世民的坏话。”

  “魏征的两步走起了不小的作用,李渊心里越来越偏向李建成了,国家的大小事物都先交给太子处理。”

  “李建成此刻是志得意满,在他看来,皇位已经在向自己招手了。”

  李渊:朕心里原本就偏向太子,有没有枕边风都没有影响。

  太子是嫡长子,一直是他看重的储君人选。

  不管是为了江山社稷,还是为了正统礼法,他都会支持太子登上皇位。

  大唐本就刚刚建立,要是轻易改换太子,容易造成江山动荡。

  再说了,老二虽然打仗厉害,太子打仗同样不差。

  只不过在老二的光辉下,太子的战功有所不及,但不代表着太子一无是处。

  所以,他心中皇位的继承者一直是太子。

  “就在李建成以为胜券在握时,一场阴谋正在悄悄酝酿。”

  “公元624年,正值盛夏酷暑,李渊带着家眷去铜川的仁智宫避暑。”

  “长子李建成,因为能力强,就被留在了长安监国。”

  “这一天,两个人匆忙的赶到仁智宫,说有要事必须要当面向李渊禀报。”

  “两人一见到李渊就直呼大事不好,直言太子李建成要造反。”

  “李渊虽说震惊,但有些不敢相信太子会造反。”

  “毕竟他再过几年就会把皇位传给太子,根本就用不着谋反。”

  “尽管李渊不相信此事,但还是让两人把话说清楚。”

  “这两个报信的人都是太子府的人,前几天太子命令他们两人运送一批铠甲到庆州,送给一个叫杨文干的人。”

  “而杨文干原本是太子的守卫,前些日子被提拔做了庆州的都尉。”

  “庆州的位置很特殊,就在李渊这次出行目的地仁智宫的北边。”

  “这两人对李渊说,太子密谋想趁皇上在仁智宫玩的时候,和杨文干来个南北夹击,让皇上早点去安享晚年。”

  “李渊不太相信,太子毕竟是亲儿子。”

  “可好巧不巧的是,这时又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了一个人,叫做杜凤举。”

  “杜凤举出来作证,言明太子李建成就是要谋反。”

  “三人成虎,这下李渊也不敢肯定了,派人把太子叫到仁智宫来审讯。”

  嬴政:这幕后黑手一看就是李世民,太子李建成疯了才会选择造反。

  他才不会相信漏洞百出的言辞,太子李建成根本就没有必要造反。

  现如今的情况是李渊支持太子上位,太子的最大对手就是李世民。

  太子原本就处于弱势,要是这个时候造反,和李渊站在对立面,那太子真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要是说太子先下手为强,派兵去攻打李世民,那还有可能。

  至于造李渊的反,同时面对李渊和李世民的双重打击,除非太子李建成疯了。

  三个人同时指证太子谋反,其中两人还是太子府的人。

  这只能说李世民也没有闲着,很早就把势力的触角伸到了太子府。

  “太子李建成倒是听话,一路乖乖来到仁智宫向李渊当面谢罪。”

  “铠甲确实是他送给杨文干的,但他真没有干谋反的事。”

  “私运铠甲在唐朝本就是大罪,李渊就下令先软禁了李建成。”

  “为了进一步弄清真相,李渊让手下的大臣宇文颖去庆州把这个杨文干押来,和太子来个当面对质。”

  “可万万没想到,去押人的宇文颖走到庆州和杨文干一拍即合,俩人一起还真就起兵造反了。”

  “这下李建成就算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李渊听说杨文干真的造反,立马暴怒,马上叫来二皇子李世民。”

首节 上一节 203/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