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05节

  李渊:哎,这是何苦呢,亲兄弟为什么非得走到这一步呢?

  自从大唐建立之后,他一直最苦恼的就是两兄弟之间的矛盾。

  眼看着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他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就害怕有一天两人会兵戎相见,可最后到底还是发生了。

  他时常在想,要是当初不让三兄弟进宫当面对质,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玄武门之变的惨剧发生。

  毕竟要是不给老二找到机会的话,根本就走不到这一步。

  不过随后他摇了摇头,两兄弟相残的事没办法避免。

  即便没有这次机会,还会有下一次机会的。

  除非两兄弟其中有一人放弃争夺皇位,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公元626年7月2日的一个清晨,十几个士兵埋伏在玄武门外。”

  “此刻只等待一个人的发令,他们的将领正是唐高祖之子李世民。”

  “这一天对李世民而言,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

  “李世民挑选了最得力的尉迟敬德等九员大将与他同战,而他对战的目标就是自己的亲兄弟,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李建成和李元吉策马进宫,当他们走出玄武门的时候,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现在安静得出奇,李建成和李元吉感觉到情况不妙,赶紧掉头打算逃回东宫,但为时已晚。”

  “挡在玄武门前的是那个他们无比熟悉的身影,二皇子李世民。”

  “此刻李世民人马具甲,端坐在马上,安静的盯着他们两个人。”

  “先打破沉静的是李元吉,仓皇之间,李元吉欲拉弓射杀李世民。”

  “然而慌乱之下,一直以勇武箭术著称的李元吉,居然连续三箭不中。”

  “而此时的太子李建成什么都没有做,只是眼睁睁的看着李世民,看着这个从小和自己玩到大的亲弟弟拉满弓弦射向了自己。”

  “也许直到此刻,李建成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亲弟弟会要了自己的命。”

  “李世民当场将太子李建成射死马下,李元吉逃向了武德殿,被李世民的亲信尉迟敬德一箭射死。”

  尉迟敬德:皇上对我有救命之恩,我自然要为皇上效力。

  不仅是皇上想要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就连他也迫不及待的想要除掉这两人。

  当初这两人赠送他一车金银器物,想让他背叛皇上。

  遭到他的拒绝之后,这两人就把他视为眼中钉,想要除掉他。

  后来这两人刺杀他不成,又向太上皇诬告他,把他关进监狱准备问斩。

  要不是皇上再三请求,他早就丢了性命。

  所以不管是为了当初的皇上,还是为了给自己报仇,他在玄武门之变中格外卖力。

  也正因为如此,在后来的论功行赏中,他才能被认定是头功,获得皇上的大量赏赐。

  “玄武门开战的消息很快传开了,李建成麾下的东宫将领们马上率兵攻向玄武门。”

  “玄武门久攻不下,东宫将领们杀红了眼,下令转攻李世民府,死也要拉上李世民一脉陪葬。”

  “李世民集团的精锐,此刻都在玄武门,府中只剩老弱妇孺。”

  “危急时刻,又是尉迟敬德及时赶到。”

  “此刻的尉迟敬德化身真正的门神,手提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人头挡在府门前,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

  “士兵们看到老大的人头无心再战,纷纷做鸟兽散去。”

  “此刻的李渊正在宫中的池塘上泛舟,只见尉迟敬德带着一群全副武装的兵士立在岸边。”

  “李渊大惊之下询问原因,尉迟敬德说是太子和齐王两人作乱,已被二皇子诛杀,二皇子特派他来保护皇上。”

  “面对尉迟敬德的逼宫,此时的李渊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询问身边的大臣。”

  “身边的大臣反应很快,也非常识时务,说二皇子功高盖世,把国家交给二皇子实在是太让人放心了。”

  “李渊也反应了过来,连忙说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夙愿。”

  “几天后,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又下诏全国军政不分大小,全由太子决定。”

  “又过几天,朝中所有的重要官职都换成了李世民的人。”

  “为了表彰很忙的尉迟敬德,李世民下令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家中所有的珠宝黄金都赏赐给了他。”

  “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被迫交出了兵权,并下诏退位。”

  “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改年号贞观。”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朕虽然心中有愧,但朕不会后悔。

  他那个时候发动玄武门之变,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也同样是为了他的部下。

  玄武门之变早已经过去,他需要放眼未来,治理好这个国家,造福天下臣民。

  大唐江山来之不易,唯有加倍珍惜,才能对得起好不容易拿下的江山。

第210章 贞观之治

  听完玄武门之变的来龙去脉,大唐贞观时期的老百姓一个个神色复杂。

  原来他们的皇上经历了这么多,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心狠手辣,而是被逼无奈。

  之前他们得知皇上弑兄杀弟夺取皇位,心中隐隐有些愤懑。

  虽说他们对那时皇上的卓越军功充满敬佩,但怎么也掩盖不了皇上手足相残的事实。

  尽管皇上下令全国老百姓不许议论玄武门之变,但依旧阻止不了他们对皇上的不满。

  但是现在他们听了主播详细的讲述,才发现他们皇上也是有苦衷的。

  毕竟到了那个地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在那种被逼入绝境的情况下,他们皇上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情有可原的。

  当即就有无数老百姓发弹幕表示对李世民的理解支持。

  李世民看到天幕上铺天盖地的弹幕,全都是对他的支持,此刻心中深受感动,眼眶泛红。

  他还以为主播讲述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大唐天下臣民会对他口诛笔伐。

  可万万没想到,出乎他预料的,居然全都是对他发动政变的理解。

  这一刻,他无比欣慰,心中沉重的枷锁终于放下。

  要知道,自从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他心中压力山大。

  他不愿意提及这段往事,也害怕老百姓非议他。

  但现在,天下老百姓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他也终于可以摆脱心理负担。

  此时此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勤政爱民,让大唐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就不得不说贞观之治。”

  “也正因为李世民开创的贞观盛世,才使得李世民的名声如日中天,成为各朝各代皇帝的榜样。”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称帝,改元贞观。”

  “下面主播给大家重点说一说贞观之治,看看李世民都做了哪些政绩。”

  “登基之后的李世民面临的是因隋末战乱而百废待兴的大唐王朝,如何开创贞观之治,重整破碎不堪的大唐山河便成当务之急。”

  “李世民善于纳贤由来已久,早在武德四年,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就创办了文学馆,广泛搜罗贤才文士。”

  “馆中集有十八学士,既有以诗赋文章名世的虞世南、褚亮、许敬宗等,又有以经史学问著称的孔颖达、陆德明、姚思廉等,还包括了极富政治军事才干的房玄龄、杜如晦、杜淹等人。”

  “十八学士组成了李世民的智囊团,不仅帮助他成功夺取皇位,而且成为日后贞观之治的核心人员。”

  “然而,从秦府到皇宫,李世民此时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朝廷环境,这险峻的局面来自当时朝廷中的三种人。”

  “有人知道是哪三种人吗?”

  主播的互动取得的效果不错,很快就有人在弹幕上进行了解答。

  李治:一种是高祖皇帝时期的旧臣,这些人都出身于关陇贵族,或者是山东士族。

  关陇门阀的思想的特点就是保守,特别是对老百姓有一种畏惧的情绪。

  最后他的父皇重用这些关陇门阀,给他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花费了他好大气力去打压他们。

  赵匡胤:第二种就是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他的这些部下。

  要说李世民那个时候的幕僚,一个个名气都很大。

  尤其是其中一个最有名的人物,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的房玄龄。

  不过这些人才虽然善于出谋划策,但是他们对当时整个社会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朱元璋:第三种人就是来自民间的力量,特别是那些跟随李世民参加起义的山东地区的势力。

  也正因如此,这些人对山东地区的情况很了解。

  尤其是玄武门之变的动乱结束后,对他们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

  所以说,他们能够非常正确的分析形势,给李世民提出宝贵的意见。

  “没错,三位帝王说的很对,李世民当时面对的正是这三种人。”

  “面对复杂的局势,李世民如何让这三类出身不同的人为其所用?”

  “在李世民登基后不久,他下令召见一位大臣,这位大臣正是玄武门事变中,坚定站在太子李建成一边,并为其出谋划策的魏征。”

  “李世民严厉地质问魏征,为何要离间他们三兄弟。”

  “魏征却神色自若地说,太子要是早听我的,就不会有今天的杀身大祸了。”

  “大臣们都为魏征捏了一把汗,然而李世民却很欣赏魏征的率真,理解他的忠其所事。”

  “不但不再追究旧怨,而且马上重用魏征。”

  “感激于李世民的知遇之恩,魏征从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世民听取了魏征的建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于是贞观年间形成了兼听纳谏的良好风气。”

  “除魏征外,当时经常进谏的大臣还有王珪、戴胄、马周、张玄素等人,以及他的妻子长孙皇后。”

首节 上一节 205/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