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41节

  特里维西克的火车压坏轨道,拉投资失败,就不再研究了。

  乔治斯蒂芬森却不断摸索,一直拿到了铸造铁轨的专利。

  当他发现锻造铁轨更优越时,立刻建议采用,损失专利收入也在所不惜。

  比起手拿专利,打压后辈的瓦特,他的境界要高很多。

  他的儿子罗伯特斯蒂芬森也很能干,他没上过学,小斯却接受了正规的教育。

  小斯水平不亚于他,又有理论加成,父子配合相得益彰。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达林顿到斯托克顿铁路通车。

  这是两个不出名的小镇,一个有煤,另一个靠近入海口,是当时矿山铁路的常见形式。

  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大力挖矿,这些附属矿山的铁路发展迅速。】

  李世民:英国之所以发明创造不断,恐怕和这个专利有很大关系。

  专利这个词,他已经听到好多次了。

  一开始没当回事,不了解其中的含义。

  现在提到的次数多了,他也就意识到了专利的重要性。

  之前讲到瓦特发明蒸汽机时,就有时不时的提到专利。

  现在这个视频,又有几次提到专利一词。

  发明蒸汽火车的特里维西克放弃研究后,变卖了手中的专利。

  现在乔治斯蒂芬森也说到铁轨的专利情况。

  看到这里,他大致也明白专利是怎么一回事了。

  有人发明创造出一个新的东西后,就可以去申请专利,其他人就不能制造这个新东西。

  专利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还能利用这个专利赚钱。

  正可谓一举两得,令他都不得不佩服想出专利制度的人。

  英国之所以有各种发明创造,其中专利起了很大作用。

  正因为有专利的保护,英国的老百姓才能无所顾忌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从而使得社会发展进步。

  和英国专利制度一比,他的大唐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足。

  哪个商人要是有什么独门绝技,保管藏得死死的,根本就不可能拿出来示众。

  为了鼓励大唐老百姓也能大搞发明创作,他或许也可以制定属于大唐的专利制度。

  【乔治斯蒂芬森出生的时候,英国已经有几百公里马拉轨道。

  斯蒂芬森多次拜访投资者,在工程师和资本家的联合推动下,决定采用蒸汽机车。

  有许多人反对,认为这违反教义,火车黑烟会破坏农田,让奶牛不出奶,要求用马拉货车。

  作为妥协,铺设轨道时没用枕木。

  而是将两根铁轨分别铺在石头基础上,运留马匹行走的空间。

  斯蒂芬森为项目准备的蒸汽火车运动号,和他之前的前辈特里维西克的新城堡号相比,改进了很多。

  连杆直接和车轮相连,省掉了齿轮组,采用两个气缸交替运动,避免了曲轴的死角。

  省掉巨大飞轮,在锅炉外包木材做了隔热层,减少热损失。

  他发现把废蒸汽排进烟囱,能够更好的拔风。

  他加高的烟囱,锅炉燃烧更火爆。

  隆重的通车仪式后,火车出发了,许多村民围观。

  斯蒂芬森操纵运动号蒸汽机车,牵引着满载煤炭、面粉和450名旅客的列车,总重达90吨,浩浩荡荡的启程。

  路上除了两次抛锚外,一切顺利,最快时达到24公里每小时。

  在火车刚出发时,一辆马车试图比比速度,没过多久就被抛在后面。

  这次铁路总长不过40公里,影响也不大,但这是一次极好的练兵。

  他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

  一个投资更大,更有影响力的新项目在向他招手了。

  蒸汽火车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的拉开。】

  各朝的老百姓看到运动号蒸汽火车第一次试车就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不由得纷纷露出欣喜的表情。

  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虽说和马车的时速差不了多少,但要知道蒸汽火车可不是马车需要休息。

  蒸汽火车只要一直添加煤炭,就能一直行驶在铁轨上,不知道疲累。

  而马车可远远不行,一般驾驶十多公里就需要休息一下,让马匹恢复体力。

  这样一对比的话,蒸汽火车的优势远比马车大得多。

  就好比从杭州到武汉,乘坐蒸汽火车的话,不用一天半就可以到达。

  可要是乘坐马车来往两地,算上晚上睡觉休息的时间,怎么着也需要三五天才能到达。

  如此强烈的对比,让各朝古人对蒸汽火车的前景非常看好。

  而且蒸汽火车和马车相比,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运载量完全不是同一个层次。

  运动号蒸汽火车可以运输90吨的货物,这得需要上百匹马车才能完成。

  而且更加关键的是,蒸汽火车可以一次性运送数百上千名旅客,这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各朝的商人已经从蒸汽火车中看到了极大的商业价值,恨不得想要立马开通蒸汽火车。

  一旦可以开通蒸汽火车,不管是运输货物,还是运输旅客,都可以带来极大的便利。

  【工业革命中,利物浦与曼彻斯特迅速发展,运输量翻了几十倍。

  美国棉花先到利物浦,再用马车转运,成本很高。

  运河被私人垄断,价格长期谈不拢。

  利物浦最后提出修铁路,斯蒂芬森受邀成为工程负责人。

  这动了运河公司的蛋糕,他们各种造谣,诸如房屋烧毁、孕妇流产、奶牛发疯等。

  很多老百姓阻拦测量队,他们只好晚上工作。

  在技术报告会上,运河公司雇人挑毛病,发现斯蒂芬森报告中一座桥算错了标高。

  当时儿子不在,斯蒂芬森文化有限,把工作交给了小年轻,结果满盘皆输。

  报告被否了,斯蒂芬森惨被扫地出门。

  斯蒂芬森很郁闷,写信让儿子回来。

  好在达林顿铁路的成功运营慢慢恢复了声誉,铁路公司又来请他。

  斯蒂芬森父子终于重回项目,项目继续进行。

  一个沼泽地成了斯蒂芬森的心病,差点被逼疯。

  他穷尽办法,甚至想到浮桥。

  最后用原始手段,埋下大量焦油桶、灌木和石块,总算解决了问题。

  现代技术可以抽油换田,但在200年前确实很困难。

  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大量的技术创新。

  经过重重磨难,铁路终于完工了。】

  刘彻若有所思的看着这一切,一个新事物想要发展,就必然会触动原有的利益团体。

  就正如斯蒂芬森所面对的,想要修建铁路,可却遭到运河公司的阻拦。

  毕竟铁路和运河属于竞争关系,修建铁路必然会侵犯运河公司的利益,也难怪运河公司会横加阻拦了。

  像这种因为利益冲突爆发的矛盾,他在朝堂见得太多了。

  一个新政策的制定,就无可避免的会引起原先利益集团的抵触,他也见怪不怪了,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不过铁路修建的事倒是提醒了他,大汉要是修建铁路的话,恐怕也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抵触,这是他需要格外注意的。

  毕竟一旦大汉全国联通铁路的话,必然会改变原有的运输格局,得罪一部分人的利益。

  但是他倒也没有太过担心,相信有自己强势推广,没有哪个不开眼的胆敢横加阻拦。

  他对蒸汽火车异常重视,所以肯定不会允许有人阻拦铁路的修建。

  蒸汽火车不仅可以连接大汉境内各个州郡,极大的增强朝廷对全国各地方的控制。

  更重要的一点,他还指望铁路修到边境。

  如此一来,蒸汽火车就可以运送大量的士兵到边境去攻打匈奴。

  【这时达林顿铁路通车已经三年了,火车和马车仍然在拉锯中。

  反对派依旧认为蒸汽机车比不上马车,快过19公里时速就会翻车。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观念,铁路公司决定重金比赛征集,地点在已经完工的雨山段,史称雨山机车竞赛。

  这是技术的比赛,也是新旧观念的较量,很多人兴奋了,提出各种方案。

  有人提出减小摩擦的方法,一根丝线就能拉动汽车。

  有的计划用易爆的氢气,还有人提出不用燃料就能跑的永动机。

  靠谱的少,异想天开的多。

  但影响很大,宣传效果达到了。

  斯蒂芬森父子准备好了火箭号机车,老斯没上过学,但小斯受过正规教育,还能教父亲理论。

  父子俩大致有分工,老斯修铁路,小斯造火车。

  比起他们以前造的版本,火箭号的改进在这些方面。

  其一是小斯发明了火管锅炉,高温烟气通过25根管子,锅炉效率很高。

  其二是根据老斯的经验,把废蒸汽排进烟囱,加高烟囱,促进煤的燃烧。

首节 上一节 241/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