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85节

  大清的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变法维新是必然的。

  但想到那些守旧派用祖宗之法不可变来阻拦变法,他觉得有必要留下一道圣旨,让晚期的大清皇帝不必顾忌祖宗之法。

  尽管他也知道这道圣旨能发挥的作用有限,但总归可以帮助后面的大清皇帝减轻一些阻力。

  他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其他的就只能靠后代子孙的努力了。

  毕竟他能影响的也就只有自己活着的时候,大清未来的结局如何就看后代子孙的造化了。

  “同时还没有进入政治权力中心的康有为,继续依靠民间力量制造舆论。”

  “当时正值在各省举人又一次进京考试之机,他鼓动举人联合各省学会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政党雏形保国会。”

  “当时保国会第一次大会会场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康有文发表了极富激情的演讲,列强联手瓜分中国,中国国土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

  “当今中国人犹如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只能供人驱使,听人宰割。”

  “在这奇耻大辱,奇惨大痛面前,期待大家激励精神,重新振作,联合四万万民众卧薪尝胆,以图保国保民保教。”

  “在康有为极富感染力的演讲之下,听众无不为之动容,民间改革呼声至此到达高潮。”

  “随着保国会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守旧派对康有为的诽谤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妖言惑众,僭越妄为,包藏窝心,结党营私,顽固派不断上书指责康有为。”

  “有害于政治稳定,亡国也轮不到你康有为去保。”

  “根本上顽固派无法理解康有为把国家危亡当作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企图发动舆论的号召。”

  “同时洋务派张之洞发布《劝学篇》呼吁正人心,辟邪说,封建纲常不能动摇,封建制度不能改变,中国的圣教是中华之根本。”

  “李鸿章则加紧迫害帝党成员,甚至此时一部分守旧派已经开始预谋要尽逐帝党,废除光绪。”

  “然而后党打击帝党越狠,帝党的不安和自卫的心理也就越深,他们就越发加紧联合改良派。”

  “1898年6月11日,光绪经过慈禧的同意之后,发布了《明定国是诏》,定下了国家改革方针。”

  “时局艰难,大家团结一心,发奋图强,一起变法维新,维新变法艰难启程。”

  康有为在保国会第一次大会上发表的演讲,经过主播重新讲述出来,顿时让光绪时期的大清老百姓为之动容。

  晚晴的老百姓只知道要改革,至于为什么必须要改革,则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现如今从主播口中知道了康有为演讲的内容,他们不禁连连点头,只觉得康有为说的太有道理了。

  要想不当奴隶,不当牛马,不任人宰割,就唯有变法图强。

  中国只有通过改革变法强大了,他们老百姓才能不被别人欺负。

  这一刻,全体国人呼吁变法改革的呼声达到最高潮,令改良派为之欣喜。

第244章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于戊戌变法最终的结局,各朝的统治者早已经预料到。

  他们身为统治者,最是清楚推动变法的难度有多大,说是举步维艰也不为过。

  毕竟一旦要变法改革,就势必会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引来众多反对派的阻扰。

  他们身为各朝的统治者,想要改革变法都尚且困难重重。

  而维新派一没有实权,二没有政治经验,三没有足够多的支持者。

  就这样劣势的条件,想要戊戌变法成功无异于痴人说梦。

  变法改革可不是儿戏,而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维新派很显然不是反对派的对手。

  不过尽管戊戌变法最终惨淡收场,但各朝的统治者非常清楚也并非毫无收获。

  至少戊戌变法激起了晚晴老百姓对清政府的不满,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运动进程。

  各朝的皇帝隐隐有一种感觉,随着晚晴老百姓越发不能忍受清政府的懦弱无能,迟早有一天会群起而攻之的。

  “光绪发布了《明定国是诏》,定下了国家改革方针。”

  “六天后,光绪终于见到了康有为,也是唯一一次召见。”

  “这时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康有为在等待光绪召见时,和荣禄有过谈话。”

  “荣禄三十多岁就已经是朝中大官,是有些看不起康有为的。”

  “荣禄询问康有为,以你的大才,有什么补救时局的方法吗?”

  “康有为说非变法不可,荣禄说一两百年的变法,怎么可以一夜之间瞬变。”

  “康有为讥讽道,杀几个一二品大员,这个法就变了,荣禄听完脸色大变。”

  “这段话虽然是谣传,但在当时广为流传。”

  “康有为的的狂妄让自己遭受了额外的保守派的憎恨,康有为已经成了保守派官员的眼中钉。”

  “在康有为和保守派两方心中,这场改革就是一场你死我亡的斗争。”

  “康有为向光绪陈述,中国在外国的逼迫和分割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非变法不能自强。”

  “变法之后,西方各国经过了三百年才富强起来,日本维新三十年就强了,中国完全三年就可以自立。”

  “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驭万国,以皇上之圣明,下决心变法,那富强轻而易举。”

  “光绪很激动,觉得康有为说的很有条理。”

  嬴政:果然是不懂政治的书生鼓吹家,如此大言不惭,也难怪最终失败。

  他从未见过如此愚蠢之人,在一个一品大员面前狂言要杀一品大员。

  原本康有为等变法派就已经面临那么多官员反对,不想着怎么在其中斡旋推动变法的开展,反而大言不惭的要砍杀别人。

  他原本还对康有为抱有好感,毕竟是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可如今看来,他高看了这个口不择言的书生。

  即便想要除掉反对派实行变法改革,但也不能明着说吧,尤其是当着一品官员的面。

  如此狂妄无知,除了引来保守派的憎恨,没有其他任何好处。

  他从这里就能看出,康有为的政治能力极低,成不了大事。

  虽有一片变法救国之心,但没有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也算是喜欢空谈的书生的通病了。

  “康有为顺势提出办银行,废八股,译新书,养人才,并推荐任用年轻人来实行改革。”

  “此后康有为不断上奏折,在短短三个月中提出了改革方案,包括和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各方面。”

  “在政治方面,建议废除妇女缠足,开资政院,立宪法,设议会。”

  “在经济方面,要求保护工商业,奖励创新,铸铁路。”

  “在军事方面,废止拉弓等武试,要求重练陆海军,全面向日本、德国学习。”

  “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出废科举,译新书,派留学生,开新校。”

  “光绪皇帝在此阶段也非常勤政,当时几乎每天都有新政的颁布,表现了光绪变法救国的迫切和决心。”

  “光绪还积极召见改良派成员,听取建议,基本上按照康有为的建议,在经济、军事、文教各方面废旧立新。”

  “住在颐和园的慈禧也表达说,没有违反祖宗制度,伱可以自己定夺。”

  “这让光绪更加放开了手脚,光绪和康有为此时内心无比兴奋。”

  “整个古老的中华帝国被希望之光所笼罩,前方敞开的是辉煌的走向强国的道路,然而保守派把他们从美梦中拉了下来。”

  李世民:废除科举?这怕是要捅娄子了。

  对于康有为提出来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不禁失望的摇了摇头。

  还以为康有为有什么高明的见解,结果让他大失所望。

  不说其他的,仅仅废除科举制这一条,就要引得万千读书人口诛笔伐。

  他也明白康有为废除科举的用意,无非就是想要学习西方的教育知识。

  虽然学习敌人的优秀知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身实力没什么问题,但康有为恰恰忽略了政治方面的觉悟。

  原本康有为的维新派没有什么实权,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结果现在直接得罪全天下的读书人,这完全就是自寻死路。

  直接把上千年的科举废除了,那些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怎么办,这不是直接断了他们的仕途吗?

  可想而知,康有为等维新派宣布要废除科举的那一刻,肯定会引起全天下读书人的围攻。

  变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推进,尤其是像废除科举这种干系重大的政策改革。

  即便想要废除科举,也应该给天下读书人过渡的时间才行。

  就他总体感觉,康有为变法操之过急,完全没什么政治经验。

  “光绪和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其实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是要把中国变向何处去的关键问题上有着严重分歧。”

  “光绪当然清楚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当然不想做亡国之主。”

  “但是对于清政府,国家危亡的国不是中国人民的国,而是满清政府。”

  “光绪要保的是自己的统治,并非中国人民。”

  “当时农民暴动频发,会党斗争,回民起义,还有革命派的广州起义,清朝统治摇摇欲坠。”

  “从这个角度出发,光绪想要拉拢当时的改良派巩固自己的权力。”

  “而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宣传的民权,开议会这些,完全不在光绪的考虑范围之内。”

  “康有为的变法是要变封建的中国为资本主义的中国,而光绪只是在封建的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没有想把中国引进资本主义。”

  “在用变法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层面上,光绪和慈禧是一致的。”

  “从这个意义上,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部分守旧官僚妥协的产物。”

  “而即使是这种妥协,也遭遇了守旧派官员的激烈抵抗。”

  “虽然光绪鸡血满满,想要大干一场。”

  “但是地方官员,除湖南巡抚认真办理外,其余都找各种借口并不执行,或者做做样子,或者持观望态度。”

  “当时废八股令下,那些醉心科举苦读几十年的士子们立即出来反对。”

首节 上一节 285/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