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86节

  “裁撤冗官,就是断了大量官僚的生存路。”

  “裁军节银,那些封建军阀就不会干。”

  “而从光绪的角度看,你们这些人,都把我的话当成什么东西了,我已经要求国家团结一心,一起改革,但这些人只是应付。”

  “随着改革条例的不断发布,改革派和光绪越发感受到守旧派对改革的阻扰和掣肘。”

  各朝的统治者很能理解光绪的想法,国是统治者的国,而不是老百姓的国。

  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他们身为王朝的统治者,最要紧的是考虑如何保住属于皇家的国。

  身为封建王朝的皇帝,他们天然就和光绪站在一边。

  毕竟在皇权至上的王朝,和老百姓分享手中的权力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至于康有为宣传的民权和议会,无疑是在瓜分统治者手中的权力,自然不会获得统治者的接纳。

  如果将来某一天他们的朝代也遭遇光绪面临的情况,恐怕也是和光绪一样的想法,不愿意分割半点权力给老百姓。

  至于光绪遭遇守旧派的阻挠,他们到并没有觉得意外。

  毕竟光绪本就没有实权,再加上改革触动到守旧派的利益,反对派阻拦再正常不过。

  “光绪越发失去耐心,终于爆发。”

  “发话如果有意阻扰,不顾大局,则必当予以严惩。”

  “改革和守旧,光绪和慈禧的矛盾到达了临界点,终于在九月份开始全面爆发。”

  “当时改良派很多都是小官,上书皇帝都要代递,很多守旧派大臣不愿意代递。”

  “在一次改良派王照代递上书被保守派拒绝之后,康党报告给光绪。”

  “光绪知道后大怒,光绪早已经下令鼓励民间上书,保证言路通畅。”

  “守旧派大臣这是阻挠言路,破坏变法,藐视皇帝权威。”

  “9月4日,愤怒的光绪第一次没有报告给慈禧,自己擅自做主。”

  “把不愿意代递王照奏折的守旧派礼部六堂官罢免,并次日让四个改良派入军机处。”

  “这些被罢免的官员本来就是后党心腹,随即跑到慈禧身边哭诉,请求严惩康有为,请太后训政。”

  “对官员任命这种大事,慈禧是非常敏感的。”

  “慈禧的权利都来源于在关键位置安插的自己人,罢免官员就是削减慈禧权利。”

  “而慈禧可是历经两次政变,是对权力极其敏感的人。”

  “对于慈禧,虽然未必反对维新。”

  “但保住自己的权利是第一,国家危亡是其次。”

  “光绪现在可以罢免礼部六堂官,明天就可以罢免工部七堂官,后天就是吏部八堂官。”

  “这行为动了慈禧的根本利益,政变的导火索已经埋下。”

  刘彻:光绪还是冲动了,擅自做主没有考虑到后果。

  像礼部这种重要位置的官员,毫无疑问会被慈禧牢牢掌握。

  一个统治者的权力来源就是让朝堂关键位置的官员听命于自己,如此才能牢牢掌握权力。

  而慈禧之所以在幕后掌管全局,就是因为朝堂的关键位置都是她的人。

  现在光绪冲动之下,一言不合就要替换重要位置的官员。

  这种举动,无疑于会让掌握实权的慈禧敏感,认为光绪这是在削减自己的权力。

  原本光绪和慈禧两人关系就不好,现在光绪又触动了敏感的权力之争,不出意外慈禧肯定会反击的。

  “此时守旧官僚也看准形势开始行动了,守旧派的老狐狸们对改良派的围剿是一步一步进行,一点一点准备的。”

  “分化光绪和慈禧,撬动太后是其步骤的最终一步。”

  “早在改革开始之前,就已经聚集了一批守旧派势力商量废立光绪了。”

  “帝党翁同龢早已在改革开始之初就被罢官回家,甚至对于弹劾康有为的奏折,也是分批次一步一步递出。”

  “这些久经官场的保守派思想落后,但玩政治可都是人精。”

  “他们知道如何在正确的时期用什么样的语言怎么影响鼓动慈禧,如何在关键时刻递出致命一击,这些官场斗争的艺术早就被他们练就得炉火纯青。”

  “他们有条不紊的准备,就等待着一个机会。”

  “在守旧派官僚一步一步展开行动的时候,改良派也开始他们的行动了。”

  “康有为一心想要进入权力中心,几番上书要求开设议政机构,任用改良派成员,其目的是架空守旧官员。”

  “在罢免礼部六堂官,引入改良派进入军机之后。”

  “感觉良好的改良派立即提出开设议政机构,让维新派进入。”

  “9月14日,光绪正式向慈禧提出了这一建议。”

  “这时已经有人陆续向慈器报告了康党乱政,被各种谣言搅得极度敏感的慈禧,听完当场爆发。”

  “慈禧当然无比清楚,开设议政机构是康党想要揽权。”

  “此时在慈禧眼中,光绪正在步步蚕食自己的权利,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光绪被康党所迷惑,这样下去,清王朝会失人心,将会亡国。”

  “慈禧重重的撂下一句话,你要是再坚持,小心你的帝位可就不保了。”

  “面对慈禧赤裸裸的威胁,光绪皇帝极受震动。”

  康有为:变法的败局已经显露,是我没有考虑全面,以至于到了如今这地步。

  随着维新变法的推进,他越来越感受到想要借助光绪这个无权无势的皇帝来推进这场巨大的改革,简直是在白日做梦。

  他也是慢慢认识到实权是在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守旧派手中,而他们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人,还没有实权,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持他们进行变法。

  他现在有些后悔了,没有好好利用慈禧不反对变法的有利因素,反而走到了慈禧等守旧派的对立面。

  他的不成熟以及激进的变法内容,最终激怒了慈禧太后,引来了守旧派的强烈反抗。

  他不禁猜测,要是能考虑到顽固派的承受能力,稳切而不激进的话,改革或许会走向另一个结果。

  不过现在说这些太晚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已经不可挽回。

  “第二天光绪发布了一条极为沮丧的密诏,要求杨锐带出去。”

  “现在慈禧反对辞退旧官僚,如果变法实行下去,朕位可能不保,希望康有为他们出谋划策。”

  “此时京城已经开始疯传,康党预开议政殿,后与帝不相容。”

  “新旧势力已经是剑拔弩张,北京城硝烟弥漫。”

  “第二天,9月16日,光绪又向康有为发了两份诏书。”

  “一个明诏,让他速去上海督办官报,显然这是给慈禧看的。”

  “此时康有为自称收到第二个密诏,光绪向他解释了叫他去上海办报的原因,有不得已的苦衷,爱惜身体,将来为朕效力,朕有厚望。”

  “收到皇帝密诏的康有为痛哭流涕,并准备开始行动了。”

  “康有为等人经过商议,既然圣上帝位不保,有两种方案可以挽回局势。”

  “一是求助于日英帝国主义,二是武装政变干掉慈禧太后。”

  “这时维新派的目光锁定在了袁世凯,袁世凯曾经驻兵高丽,知道外国事情,和日本人打过交道。”

  “也曾加入康有为办的强学会,现在正在天津小站,训练的又是新式陆军,似是一个倾向改革的人。”

  “袁世凯与康有为等改良派也有过来往,并盛赞康有为有悲天悯人之心,经天纬地之才。”

  “康有为觉得拥有兵权可以救光绪的,就只有袁世凯一个人了。”

  袁世凯:我一个前途大好的有志青年,才不愿意和维新派搅合在一起。

  一开始光绪皇帝要任用康有为变法,慈禧太后没有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他秉承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跟维新派接触。

  他倒也不是说支持变法,变法不变法的和他也没有关系,只要不侵犯他的利益就行。

  可随着光绪和慈禧的矛盾越来越大,他就再也没有和维新派走动了。

  毕竟一边是没有实权的光绪和不懂政治的康有为,一边是深谙政治斗争掌握实权的慈禧。

  既然光绪和慈禧闹矛盾,他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选择站队慈禧再正常不过。

  “9月16日和17日,在康党的上书要求之下,光绪接见了袁世凯。”

  “当时袁世凯还是荣禄的直接下属,光绪言明嘉奖袁世凯训练新军有功。”

  “并使袁世凯脱离荣禄,直接对光绪负责。”

  “此时似乎光绪还完全不知道康有为武装政变的意图,而康有为、梁启超听到消息,拍案叫绝。”

  “天子圣明,袁世凯现在必定是喜而图报,皇上是在给我们暗示,让武装政变继续下去。”

  “康有为、梁启超冒险决定一边向英国、日本求救,一边鼓动袁世凯。”

  “此时正值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以布衣身份来华,伊藤博文是推动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

  “而当时的东亚局势是日本和英国结盟对抗俄国,康有为的外交主张一直是连英国和日本来抗衡俄国。”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又是效仿日本,对伊藤博文是极致推崇。”

  “早有聘请伊藤博文为改革顾问之意,光绪也有此意,准备20日召见伊藤博文。”

  “听到此消息的保守派觉得时机已经到了,9月18日下午,后党成员上奏慈禧。”

  “言明康有为排斥老官僚,培植党羽。”

  “现在伊藤博文来京,将要专政权柄。”

  “后党官员言明祖宗所传之天下,将要拱手让人,慈禧听完震动。”

  “18日,光绪从颐和园回宫。”

  “当日下午,慈禧收到奏折,当即决定第二天回宫。”

  “就在慈禧决定回宫的当天,康有为的政变也开始了。”

  晚晴时期的老百姓听到光绪和康有为要聘请伊藤博文为改革顾问,瞬间一片哗然,纷纷斥责康有为勾结敌人。

首节 上一节 286/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