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96节

  “大战期间,承担拱卫京师任务的武卫军、甘军、毅军和武卫中军均损失惨重,唯有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保存了实力。”

  “因而到了战后,清廷手上唯一有战斗力的部队就只剩下袁世凯的武卫右军了。”

  “当编练新军的计划又一次被提上日程时,袁世凯便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1901年,袁世凯接替死去的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

  “上任伊始,袁世凯拟定了新军的番号和营制,并获得朝廷批准。”

  李鸿章:老夫的死期快到了吗?想来应该是病逝的吧!

  算算时间,他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也就只有几个月而已。

  骤然得知自己的死讯,他心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

  自己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他再清楚不过,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这才能平淡的面对。

  如今大清王朝是多难之秋,他还有太多的放不下。

  就比如袁世凯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加速清王朝的灭亡,让原先历史上清王朝灭亡的时间提前到来。

  李鸿章:太后,依老臣之见,最好是下道懿旨安抚袁世凯,千万不能把袁世凯逼反了。

  他这也是无奈之举,对于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这件事只能冷处理。

  毕竟现在清政府唯一有战斗力的部队就只剩下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了,唯有安抚袁世凯才是上上之策。

  逼反袁世凯的后果,清政府难以承受。

  慈禧此刻也冷静下来了,知道李鸿章说的没错,现在朝廷的实力不足以和袁世凯翻脸。

  想到此处,她当即让人给袁世凯发送电报进行安。

  “根据章程,新建陆军兵力增加,更名为常备军左镇,后又更名为常备军第一镇,常备军第一镇的首任统制为王英楷。”

  “王英楷是袁世凯组建北洋军的早期骨干,早在1895年就加入了新建陆军。”

  “由于兵力增加,新建陆军原有的五级指挥体系随之增加至七级。”

  “即14人为一班,三班为一排,三排为一队,四队为一营,三营为一标,两标为一旅,两旅为一镇,一镇下辖步兵两旅。”

  “另有直属炮队一标,马队一标,一个锱重营、一个工程营。”

  “全镇官长及司书人等748名,兵丁10436名,夫役1328名,共计12512人。”

  “常备军左镇编练期间,清政府从京营八旗中选出三千人交给袁世凯训练,袁世凯以此创练京旗常备军。”

  “1903年10月,日本和沙俄在东北发生严重冲突,战争一触即发。”

  “为了确保京师安全,清政府在京师设练兵处,统筹新军编练。”

  “并令各省成立督练公所,负责训练新军,打算一共在全国编练36镇新军。”

  “京师练兵处的总理是庆亲王,袁世凯为会办,也就是部门二把手。”

  “不过庆亲王不懂练兵,也懒得管事,因此北洋的实际练兵大权仍然掌握在袁世凯的手中。”

  袁世凯:我的崛起之路如今听起来,依旧让人振奋。

  听到主播讲述他当初编练新军的崛起之路,他的脸上露出无比欣慰的笑容。

  他如今能成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在军营的那段时光功不可没。

  要不是他在编练新军的过程中,不断的安插自己的人手,哪里能牢牢的掌握北洋新军。

  就在他感慨自己的崛起之路时,手下给他带来了太后的懿旨。

  看完太后发来的电报,他微微一笑的同时,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电报的内容说的是朝廷不会追究还没有发生的事,让他不要多想,好好效忠朝廷。

  对于这个结果,他也是乐见其成。

  虽说凭借手中的北洋新军,他即便和朝廷闹翻也不会惧怕。

  但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愿意和朝廷翻脸。

  既然朝廷愿意息事宁人,当做没有发生这事,他自然也很乐意。

  思考一番后,他也让人给朝廷回了电报,表示依旧会效忠朝廷。

  “这个时候,朝廷的政策是允许从原有的旧军,也就是防军、练军、绿营中挑选精兵编入新军。”

  “于是袁世凯便对保阳马队各营,元字马步等营、淮军、肃毅亲军等部进行裁改归并,编成一协、二标、六营,开赴马场训练。”

  “待训练结业后,这支新军被冠以常备军右镇之名,后更名为常备军第二镇,常备军第二镇的首任统制是吴长纯。”

  “吴长纯是袁世凯老上司吴长庆的族弟,早在淮军时期就与袁世凯结识。”

  “常备军第二镇还在编练期间,日俄战争爆发。”

  “为了确保京师安全,常备军第一镇和第二镇主力开赴山海关。”

  “但两支主力北调后,后方又出现空虚。”

  “为了填补兵力真空,袁世凯从山东、河南、安徽三省征募兵丁11883人,迅速编练出常备军第三镇。”

  “该镇的首任统制是段祺瑞,绰号北洋之虎。”

  “之后,袁世凯从武卫右军先锋队和常备军第二镇中各抽掉一部分兵力。”

  “又从青州、德州、沧州、密云等地抽调驻防八旗军,合编为常备军第五镇,常备军第五镇的首任统制是张怀芝。”

  “张怀芝与王英楷一样,1895年加入新建陆军,也是袁世凯组建北洋军的早期骨干。”

  “在编练常备军第五镇的同时,袁世凯如法炮制,从常备军第一、第三镇抽调兵力,又从江南调来南洋自强军,合编为常备军第四镇。”

  “常备军第四镇的首任统制是王士珍,号称北洋之龙。”

  嬴政:也难怪袁世凯能够权倾朝野,逼迫清帝退位,编练新军的时候就疯狂安插自己的人。

  他已经见识到了清政府的愚蠢,但没想到愚蠢到连练兵权都全权交给袁世凯了。

  自古以来,兵权都是重中之重,必须牢牢掌握在统治者手里。

  把所有的新兵交给袁世凯编练,让袁世凯随意安排自己的人手,也只有愚蠢无知的清政府才能做得出来。

  这完全就是摆明给袁世凯拥兵自重的机会,最后尾大不掉推翻清政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仔细想想清政府派了皇亲国戚压制袁世凯,只是那个清朝王爷自己无能完全不管事,这才给了袁世凯掌控兵权的机会。

  这么一看的话,连皇室宗亲都这么无能,清朝灭亡也就不奇怪了。

  “随着北洋常备军一、二、三、四、五镇陆续组建,袁世凯的地位扶摇直上。”

  “由此,慈禧开始担心,北洋新军都是汉人,会动摇国本。”

  “于是慈禧便要求袁世凯与铁良共同操办,扩充先前组建的京旗常备军。”

  “1905年6月,京旗常备军经过两轮扩编,由原本的3000人扩编至12494人,达到了一镇编制。”

  “同一年,清政府调整番号,将北洋新军第一镇番号授予以旗人为主的京旗常备军,汉军旗人凤山为北洋新军第一镇首任统制。”

  “由于第一镇番号被抢走,所以原常备军第一镇便更名为北洋新军第二镇。”

  “原常备军第二镇改为北洋新军第四镇,原第四镇改为第六镇,第三镇和第五镇番号不变。”

  “就这样,北洋六镇全部编练完成。”

  刘彻:别人连五镇常备军都组建好了,这会才担心动摇国本,可惜太晚了。

  他只能说慈禧有点小聪明,但不多。

  袁世凯都已经把五镇常备军的军官都换成了自己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要是所料不错的话,袁世凯最后能够逼迫清帝退位,肯定就是靠的这五镇常备军。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非常好奇另一个时空的慈禧和袁世凯会不会打起来。

  毕竟主播已经告知了袁世凯最后灭亡了清王朝,慈禧知道消息八成不会饶了袁世凯。

  但袁世凯也不是软柿子,手上有编练新军时留下的人脉,不见得会怕了慈禧。

  要是慈禧和袁世凯打起来,那怕是热闹了,让本就动荡不安的清王朝更加混乱。

  但他猜测打起来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两败俱伤也只能便宜了虎视眈眈的列强。

  “北洋新军成军的同时,地方各省也在陆续编练新军。”

  “截至1911年,全国新军共有军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

  “由于环境不同,地方新军和北洋新军是各有所长。”

  “地方新军,尤其是南方各省在组建新军期间,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和留学生任军官。”

  “如云南新军的蔡锷,山西新军的阎锡山,福建新军的许崇智。”

  “这些知识青年读过书,见识广,敢于持有不同政见。”

  “不同于旧军官兵,愚昧效忠皇权。”

  “由于南方新军官兵敢于持有不同政见,因此很多人秘密加入了革命党。”

  “北洋新军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但在战斗力方面要强于地方新军。”

  “而北洋新军第二镇作为袁世凯的老班底,成军时间最早。”

  “故而战斗力最强,兵员相对较多,装备也是全国最好。”

  光绪:南方新军暗中勾结革命党,北洋新军的袁世凯狼子野心,当真是天要亡我大清!

  此刻的他万念俱灰,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清朝的末日。

  之前主播言明袁世凯逼迫他退位,灭亡了大清朝,就已经够让他绝望了。

  一想到大清朝在他的手中灭亡,他就无颜面对大清的列祖列宗。

  原本他还想着事情没有到那一步,说不定还会有转机。

  毕竟虽说袁世凯手里掌握着北洋新军,但朝廷在地方各省编练的新军未必不能抗衡袁世凯。

  但现在得知连地方新军都暗中勾结了革命党,此刻他是彻底的面如死灰,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他哪怕在深宫中,也素有听闻过革命党的事情,知道革命党无时无刻不想着推翻大清王朝。

  现在属于朝廷的军事力量少之又少,想要翻盘已经不可能了。

  “不过随着另一只新军的组建,第二镇装备最好的头衔很快就旁落了。”

首节 上一节 296/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