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15节

  “第四军、第七军、第八军组成中路军,由唐生智指挥,直取武汉。”

  “第二军、第三军组成右翼军,在醴陵、攸县集结,由朱培德指挥,负责警戒江西的孙传芳军。”

  “第六军和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师组成左翼军,由蒋介石指挥,为总预备队。”

  “三天后,战斗打响,中路军突破汨罗江防线,然后一路北上攻克岳阳。”

  “吴佩孚军溃不成军,纷纷退入湖北。”

  “8月22日,叶开鑫残部万余人和吴佩孚急调来的一个混成旅。”

  “在粤汉铁路上的丁四桥要隘布置防线,企图凭险固守。”

  “8月26日,北伐军第四军集中六个团的兵力向丁四桥发起攻击。”

  “激战期间,双方互有胜负,丁四桥几度易手。”

  “吴佩孚担心丁四桥守不住,亲临前线督战,下令退却者杀无赦。”

  “同一天,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抵达前线,也下达了决一死战的命令。”

  “8月27日拂晓,张发奎亲率第四军第三十五团从正面奋勇冲杀。”

  “北伐军视死如归,前仆后继。”

  吴佩孚:孙传芳实在是可恨,忘恩负义也就算了,目光也如此短浅,害得我面临如今的窘境。

  要不是他的知遇之恩,孙传芳根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可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丝毫不知道感恩,他当初的提拔都喂了狗了。

  再说了,他让孙传芳行动并不仅仅只为了他自己,也同样是为了孙传芳。

  可孙传芳这小子丝毫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就为了独尊直系势力,选择袖手旁观,以至于错失了联手对付北伐军的绝佳时机。

  要是他和孙传芳联手,北伐军肯定不会像如今这般顺利推进。

  而他也不会遭遇大败,被曾经的小弟打得溃不成军。

  一想到曾经的小弟纷纷和自己作对,一个不顾及往日情分选择作壁上观,一个加入敌军往死里攻打他,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恰在此时,叶挺独立团迂回至吴军侧后,突然发起猛攻。”

  “吴军腹背受敌,被俘2000多人,余部狼狈退守贺胜桥。”

  “8月30日,第四军和第七军一部攻打贺胜桥。”

  “战前,吴佩孚从后方调来两个师增援,并再次下达死命令。”

  “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军官退缩者,一律在阵前处以极刑。”

  “吴佩孚打仗没什么技巧,一向靠蛮劲取胜。”

  “正所谓不怕硬的就怕横的,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

  “别人蛮横,他不要命,也正是因为敢玩命,所以他才被称为名将。”

  “然而,吴佩孚这次却遇到了钢铁般的对手。”

  “他吴佩孚敢玩命,第四军和第七军也敢玩命,而且比他还更横。”

  “在这场搏命之战中,北伐军表现出的惊人的英勇气概让吴军胆寒。”

  “战斗期间,吴军督战队一连砍杀九名团、营长,但无济于事。”

  “见阵线崩溃,吴佩孚只得长叹一声,率残部退至江夏部署防线。”

  “1926年9月1日,北伐军向江夏发起进攻。”

  “江夏距离武昌也就五十里,不能再失,于是吴佩孚再次率督战队到前线乱砍乱杀。”

  “吴军上下早就恨透了督战队,见战也是死,退也是死。”

  “溃兵们心一横,拔枪就向督战队射去,打死吴佩孚身边的副官一人,打伤卫士二人。”

  “吴佩孚看到人心涣散,自己的三板斧不管用了,只得带着溃兵退入武昌城。”

  韩信:打仗不怕死固然重要,但行军布阵也同样重要。

  在他看来,吴佩孚被称之为名将,有些侮辱名将这个词。

  想要成为名将,指挥作战绝非仅靠蛮劲,也并不是要把士兵培养成死士。

  在战场上敢玩命固然可以取得一时的胜利,但想要取得一世的胜利根本就不可能。

  毕竟你作战不怕死,总会遇到比你更加不怕死的对手。

  到了那个时候,战败也就是可以预见的。

  吴佩孚一味让督战队到前线乱砍乱杀,更加让他看不起,这是无能将领的表现。

  如果打仗只靠督战队逼着将士死战就可以胜利的话,那胜利未免太过容易。

  士兵也是人,也同样会害怕,尤其是战场形势不利的情况下。

  要是在局势本就接近溃败的情况下,还要采取督战队这种高压方式,那士兵临阵倒戈也就是必然的。

  所以吴佩孚手下的士兵临阵造反,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就以吴佩孚的统率能力来说,他是极为不看好的,断定此人最后的结局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退守武昌之初,吴军第八师师长刘玉春哭丧着对吴佩孚直言。”

  “大帅,一切都不成了,您赶紧走吧,免得将来被俘受辱。”

  “吴佩孚黯然说道,我绝不放弃武昌,我宁肯死在战场上,也比死在床上好。”

  “刘玉春见吴佩孚坚守不退,主动表示。”

  “大帅不能死,您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刘玉春愿代大帅死守武昌,为大帅战死,死也瞑目。”

  “也不知道吴佩孚是不是故意的,一通豪言后,他就带着卫队坐火车跑了,留下刘玉春在武昌等死。”

  “9月3日,第四军向武昌发起进攻,遭到吴军顽强抵抗,伤亡甚重。”

  “两天后,蒋介石指挥第一军第二师再次对武昌发动进攻,依旧无果。”

  “见吴军防线稳固,蒋介石只好对武昌采取封锁围困策略。”

  “第四军和第一军攻打武昌受挫的时候,唐生智指挥第八军渡过长江,拿下汉阳、汉口。”

  “拿下汉阳、汉口后,唐生智飘了。”

  “老蒋,伱不行啊,一个小小的武昌城都拿不下,我看你那个总司令位置应该让我来坐。”

  “看到唐生智公开和自己叫板,蒋介石悔得肠子都青了。”

  “自己当初干嘛要把第四军和第七军交给那厮指挥,这两支劲旅自带攻城拔寨属性,根本不需要另设总指挥。”

  “这下好了,风头都让唐生智抢了。”

  蒋介石:悔不当初,就不应该给唐生智崛起的机会,现在反倒让他成了北伐最大的受益人。

  他在苏联的扶持下,接手国民革命军,成为总司令。

  他也知道自己资历尚浅,远远不能让众人信服。

  于是他想借着北伐立威,让大家知道他蒋介石是有能力领导国民革命军的。

  北伐的进展也很顺利,接连取得战场的胜利,打得敌军溃不成军。

  他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但无奈的是风头都被唐生智抢走了。

  唐生智原本只是一个他毫不在意的小角色,可却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一系列战绩,以至于声望有隐隐超过他的迹象,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他是想在北伐战争中立威,赢得大家的敬重,可不是想给唐生智做嫁衣的。

  现在唐生智公然挑衅他的权威,让他下不来台,他都后悔死了。

  目前为今之计,就是用战绩提升自己的威望,把唐生智死死压在下面。

  “蒋介石吃了亏,一时半会又拿不出成绩压唐生智一头,只好另谋他去,决定找孙传芳出气。”

  “于是蒋介石便留下第四军继续围困武昌,自己带着第一军和第七军去江西收拾孙传芳去了。”

  “然而非常尴尬的是,蒋介石刚到江西没几天,武昌就被拿下了。”

  “10月10日,武昌城内的守军打开城门迎接北伐军入城。”

  “当日,独立团首先攻占蛇山。”

  “北伐军占领武昌,两万多守军投降,刘玉春被俘。”

  “刘玉春这个人虽然是敌人,但作为军人他是合格的。”

  “所以事后,蒋介石以刘玉春不失为忠勇军人,下令优待,无罪释放。”

  “两湖之战,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而原本只是小角色的唐生智则一飞冲天,成了北伐的最大受益者,其声望竟然隐隐有盖过蒋介石的苗头。”

  “眼看唐生智有了制衡自己的实力,蒋介石当然不甘心。”

  “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蒋介石决定亲自带队打孙传芳。”

  对于吴佩孚的主力被消灭,完全退出了争霸天下的战场,北洋时期的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吴佩孚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都听说过吴佩孚这个大军阀。

  现在这个闻名天下的大军阀被打败了,也就预示着战乱很快将迎来终结。

  北洋时期军阀混战,他们老百姓早就受够了,无时无刻不期盼着战乱快一点结束。

  他们只希望有一个人能带着大家结束军阀混战的时代,至于是谁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而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国民革命军问鼎天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

  如今蒋介石带领国民革命军打败了吴佩孚,消灭剩下的军阀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格外轻松,总算看到了战乱结束的希望。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大家不知道等待了多少年,遭受了多少苦难,好在总算要苦尽甘来了。

第257章 桂系名扬天下

  蒋介石为了提升影响力以便抗衡唐生智,亲自带着大部队去打孙传芳。

首节 上一节 315/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