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14节

  吴佩孚:好小子,我就知道你会图谋不轨,果真被我说中了。

  不想他这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按耐不住了,公然发动兵变,简直岂有此理。

  湖南的军阀众多,大都有自立之心,他是非常清楚的。

  可他之所以没有出手对付这些军阀,主要是没有那个精力。

  他之前虽说是反冯玉祥联军的总司令,但手中并没有兵权,没有人听从他的号令。

  还是他原先的心腹悍然发动兵变,架空了萧耀南的权力,才使得他重新掌握实权。

  重掌兵权后,他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冯玉祥报仇雪恨,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顾及其他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没有处理湖南林立的军阀,这才让唐生智抓住机会兵变自立。

  不过即便没有时间处理,他还是在临出发前做了安排。

  那就是让第三师师长叶开鑫盯着唐生智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什么异动就要当机立断处理掉唐生智。

  却不曾想唐生智铤而走险,直接发动兵变,不仅驱逐了高官赵恒惕,就连叶开鑫也被一并罢免。

  “听闻湖南有变,吴佩孚一面拉拢叶开鑫,任命其为讨贼联军湘军总司令,一面从湖北抽调兵力护送赵恒惕回长沙主持大局。”

  “面对吴佩孚派来的大军,唐生智瞬间被打得找不着北,被迫放弃长沙,退守衡阳。”

  “挨了一痛揍,唐生智心想谁还没个后台,便与白崇禧取得了联系。”

  “别眼睁睁地看我受欺负,赶紧的,过来帮学长报仇!”

  “唐生智是保定军校一期生,白崇禧是三期生,两人很早就认识了。”

  “见唐生智主动求援,白崇禧随即帮忙带话。”

  “5月,国民政府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了先打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

  “既然要先打吴佩孚,北伐军就必须从湖南走。”

  “于是蒋介石便做了个顺水人情,派出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第八旅为北伐先遣队,入湘援唐。”

  “先遣队虽然兵力不多,实际也就是两个团4000余人。”

  “但这4000人战斗力爆棚,瞬间就把叶开鑫打的是叫苦不迭。”

  “6月2日,看到北伐军武德充沛,必能改天换月。”

  “唐生智在衡阳宣誓加入北伐军,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

  “当月,唐部完成改编。”

  唐生智:我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北伐军的胜算更大,我自然要加入了。

  其实这个时候,他除了加入北伐军,再没有其他办法了。

  他原本还以为自己有些筹码的,哪里知道吴佩孚派来的大军那么能打,直接把他打懵逼了。

  那个时候,他就明白必须要找靠山了,要不然迟早被吴佩孚清算。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北伐军,其实力不是吴佩孚大军可以比的。

  他在北伐军并非没有人脉,白崇禧就是他和北伐军联系的桥梁。

  白崇禧刚刚加入广东国民政府,成为北伐军举足轻重的一员大将。

  而他是白崇禧的学长,凭借这一层关系,获得北伐军的帮助不是多么困难的事。

  事实也正是如此,蒋介石派来了四千人的北伐先遣队。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只有这么点人的时候,他是有些不满的,不认为这区区四千人就可以帮他解围。

  可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这四千人的战斗力真是生猛,打得叶开鑫丢盔卸甲。

  也正是因为见识到了这四千人的北伐先遣队的厉害,他才决定加入北伐军的,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

  毕竟仅仅一个北伐先遣队就如此勇猛,可想而知整个北伐军的实力有多么强大,统一全国也不在话下。

  “这时的北伐军共八个军,约10万人。”

  “其中第一军下辖18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军长何应钦。”

  “第二军下辖11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军长谭岩凯。”

  “第三军下辖8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军长朱培德。”

  “第四军下辖13个步兵团,两个炮兵营,军长李济堔。”

  “第五军下辖8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军长李福林。”

  “第六军下辖9个步兵团,两个炮兵营,军长程潜。”

  “第七军下辖18个步兵团,两个炮兵营,军长李宗仁。”

  “第八军下辖22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军长唐生智。”

  “从各军编制可以看出,别看唐生智入伙晚,但他的实力并不弱。”

  “所以北伐战争打响后,他不仅是第八军军长,还兼任中路前敌总指挥。”

  “估计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缘故,荣升前敌总指挥的唐生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仿佛就像开挂了一样,出尽风头。”

  “6月上旬,北伐先遣队首先在衡阳西北金兰寺地区,击退叶开鑫一部的进攻。”

  “随后又在湖南安仁北面的露田、龙家湾地区,击退吴佩孚军四个团的进攻,稳住了防线,先遣队旋即转守为攻。”

  “7月初,叶挺独立团、第七军第八旅和第八军在安仁、衡阳地区集结后,分三路向长沙挺进。”

  “此后几天,娄底、湘乡、宁乡、浏阳、李陵、湘潭陆续被攻克。”

  “7月11日,也就是广东北伐军主力正式开拔的第三天,先遣队进占长沙,迫使叶开鑫率残部退守汨罗江北岸。”

  李世民:这个唐生智之前碌碌无为,没想到加入北伐军之后直接起飞了,转眼间成了战无不胜的名将。

  吴佩孚随便派来的人马就把唐生智打得找不着北,他还以为唐生智此人甚是平庸。

  不曾想加入北伐军后,仿佛激发了斗志一般,直接崛起了。

  短短数天,接二连三的攻克城池,哪里有一点之前庸碌的样子。

  照这种情况下去,他觉得唐生智此人的潜力还不止于此,大概率还会取得更高的战绩。

  到了那个时候,北伐军内部怕是会出现新一轮的内斗。

  毕竟唐生智有反叛自立的前科,就说明此人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现在要是唐生智取得一系列的战绩,在北伐军中的威望也将急剧攀升,必然会助长唐生智内心深处的野心。

  当然了,他非常清楚,唐生智的野心有多大,这要取决于其接下来在北伐战争中的表现。

  但是按照唐生智越打越猛的现状来看,他猜测唐生智接下来恐怕会取得更大的战绩,从而为唐生智膨胀的野心增添更多的筹码。

  “就在北伐军高歌猛进的时候,吴佩孚还在北方与冯玉祥的国民军死磕。”

  “面对湖南传来的告急电,吴佩孚不为所动,表示南口一日不下,则本总司令一日不南返。”

  “对此,曹锟很不能理解,就派人劝说吴佩孚放弃南口军事,早日回武汉部署湘鄂防务。”

  “但吴佩孚不买老大哥的账,坚持不南下。”

  “吴佩孚认为国民军已经扛不住了,只要自己再加一把力,定能取得大胜。”

  “事实上,吴佩孚的判断没错,国民军真的坚持不住了。”

  “8月,在吴、张、阎三路大军40万人猛攻下,国民军放弃张家口退往绥远。”

  “然而,吴佩孚忘了一点,国民军控制的地盘战略纵深很大,一时半会儿不可能被围歼。”

  “而同时期的北伐军已经完成了休整,正在筹划第二阶段战役。”

  “见自己玩脱了,吴佩孚只好留下一部分兵力与奉军、晋军继续追击国民军。”

  “然后抽身南下,回武汉部署防务。”

  “吴佩孚南下期间,给孙传芳拍去电报。”

  “催促孙传芳动员闽、赣两省军队进攻广东,另派一支精兵由赣入湘,以抚长沙之背。”

  “在吴佩孚看来,孙传芳是他的小弟,他对孙传芳有知遇之恩。”

  “要是没他的提拔,孙传芳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现在他让孙传芳来帮忙,这小子不敢不来。”

  “然而孙传芳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吴佩孚虽然重用过自己。”

  “但如今之成就,是自己打下来的,自己与吴佩孚仅有互相利用的关系,无所谓知遇之恩。”

  “现在曹锟倒了,吴佩孚又一蹶不振,此后直系便唯他独尊了。”

  “所以孙传芳收到电报后,便选择了按兵不动,对两湖战场一副坐观成败的态度。”

  朱棣:现在越看越觉得反冯玉祥联军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仅身为主帅的吴佩孚看不清战场形势,就连联军盟友孙传芳也是目光短浅。

  作为联军主帅,判断战场形势是最基本的。

  战略纵深这种问题在一开始就应该重点留意,而不是到了危急关头才想到此事。

  都快要陷入敌方的两面夹击之中,还不能看清形势。

  如此做派,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根本就不可能。

  当然了,相比于吴佩孚,他对孙传芳的短浅目光更为不屑。

  双方原本就是盟友,都有同一个敌人,在这种危急关头更应该齐心协力才对。

  可偏偏到了如此地步,还要选择坐山观虎斗,按兵不动看着盟友遇难。

  如此愚蠢的行为,他都已经可以预料到孙传芳最终的悲惨结局。

  北伐军刚刚到来,正是根基不稳的时候。

  这时候吴佩孚和孙传芳双方要是通力合作的话,很有可能会扭转乾坤,可偏偏目光短浅的孙传芳错失了绝佳时机。

  “这时候的吴佩孚手上还有十余万人,孙传芳约二十万人。”

  “如果两家联手,趁北伐军立足未稳,是有可能逆转战局的。”

  “但孙传芳选择做观成败,这对北伐军而言,只能用撞了大运,形势一片大好来形容了。”

  “8月12日,北伐军总司令部移驻长沙,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分三路进军。”

首节 上一节 314/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