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17节

  “在加伦和白崇禧的帮助下,蒋介石制定了以截断南浔路歼灭孙军主力为主,不急于夺取南昌的计划。”

  “11月3日,战斗打响,北伐军气势如虹,前仆后继。”

  “11月7日,外围战斗结束,南昌沦为一座孤城,城内仅剩三千残兵败将。”

  “11月8日,蒋介石下令攻城,城内残敌投降。”

  “同一天,白崇禧率领由第二、第三、第七军组成的追击部队,迫使孙传芳军三个旅投降。”

  “至此,江西战役胜利结束。”

  “整场战役,北伐军死伤近两万,团长约半数牺牲,损失严重。”

  “但战果十分丰厚,总计缴获了五万余支枪,二十多门炮,五十余挺机关枪,俘虏团长以下七万人,歼灭了孙传芳的大部分精锐。”

  “打了这么漂亮的仗,蒋介石随之也洗刷了自己的污名。”

  “但问题在于,第一军的贡献不大。”

  “不仅不如第四军和第七军,就连第二军、第六军也不如。”

  “由此,也导致了一个问题。”

  “不仅唐生智要拆蒋介石的台,其他军长,尤其是李宗仁也产生了取蒋而代之的想法。”

  “这为后来桂系逼宫、蒋桂分裂埋下了伏笔。”

  唐生智:自古以来,想要让下面的人心悦诚服,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之前在暴打吴佩孚的战役中,蒋介石表现平平,远不如他亮眼。

  也正是那个时候,他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把蒋介石赶下台,他自己来做总司令这个位置。

  接着又在剿灭孙传芳的江西战役中,他再一次看到蒋介石的能力不足问题。

  一开始蒋介石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攻打南昌坚城,可依旧被孙传芳部队打得抱头鼠窜。

  虽然后面蒋介石攻下了南昌城,迫使城内残敌投降。

  但要论功劳,蒋介石的第一军并没有多大的贡献。

  要论对这场战争胜利的贡献,蒋介石根本就排不上号,远不如其他几个军长将领。

  在如此情况下,蒋介石的战绩根本就不能威震其他将领。

  既然蒋介石没有带领大家的能力,那他自然想要取而代之了。

  “当然,现在还不是内斗的时候,所以接下来北伐军的重点任务还是打击孙传芳。”

  “孙传芳那头损失了大部分主力后,也遇到了吴佩孚当初的窘状,这就是典型的上行下效。”

  “孙传芳是怎么背刺吴佩孚的,他的下级就怎么背刺他。”

  “见人心涣散,孙传芳只好求助于吴佩孚。”

  “因为孙传芳的部下,如福建督理周荫人、南京卫戍司令周凤奇等人都是吴佩孚的信徒。”

  “吴佩孚说话比孙传芳好使,不过这时的吴佩孚日子也不好过。”

  “北伐军围攻武昌前夕,吴佩孚逃离战场,跑到了河南信阳。”

  “当时的河南以及直隶南部名义上还归吴佩孚统治,这些地方林林总总大约还有20万人。”

  “看账面数字,吴佩孚实力犹在。”

  “可是这些兵马只是名义上归吴佩孚指挥,真正能调动的可战之兵少的可怜,并且河南的实力派军阀靳云鄂也不听吴佩孚指挥。”

  “论派系,靳云鄂也是直系,不过他不是吴佩孚的嫡系。”

  “并且在讨伐冯玉祥的问题上,他也与吴佩孚有分歧。”

  “吴佩孚为了打冯玉祥,可谓是倾其所有,靳云鄂公开叫板自然没有好果子吃。”

  “如此一来,吴佩孚、靳云鄂二人也就结下了梁子。”

  “之前吴佩孚兵强马壮,靳云鄂不得不忍耐。”

  “现在吴佩孚狼狈不堪,靳云鄂决定报复。”

  嬴政:这上行下效还真是讽刺,前有孙传芳背叛吴佩孚,后面孙传芳的下级就有样学样。

  有什么样的将领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士兵,这话说得一点也没有毛病。

  说来说去,孙传芳落得如此境地,也是自己活该。

  要是一开始就和吴佩孚联合抗击北伐军,也不至于落得被北伐军逐个击破的下场。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孙传芳战败后面临人心涣散的局面,他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兵强马壮的时候,部下自然没有什么不该有的异心。

  可一旦战局不利,昔日被压制的矛盾就会暴露出来,有人背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就比如靳云鄂,原先有矛盾分歧不得不忍耐下来。

  但吴佩孚一旦遭遇大败,靳云鄂定然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就在吴佩孚进入河南后,靳云鄂曾下令,凡通过他防区的军队一律缴械,吴佩孚的卫队因此被缴械。”

  “吴佩孚闻讯勃然大怒,要调集兵马与靳云鄂火拼。”

  “靳云鄂毫不示弱,指示手下兵变,吓得吴佩孚仓皇逃至郑州。”

  “看到人心涣散到这种地步,吴佩孚无奈,也只好把大哥曹锟请出来收拾残局。”

  “曹锟到了郑州后,先当众怒斥了吴佩孚一通。”

  “然后找来靳云鄂,说大家都是一家人,劝靳云鄂应该以大局为重。”

  “可常言道,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曹锟下野两年了,影响力远不如当初。”

  “这时候出山也就是走走形式,没啥实际意义。”

  “后来靳云鄂在盐城设立司令部,扬言要反攻武汉。”

  “但靳云鄂日日言反攻,却日日按兵不动。”

  “而就在此时,张作霖也落井下石,派兵占领保定,吞掉了吴佩孚留在直隶的几万人马。”

  “随后五万奉军还陈兵于黄河北岸,准备随时接管河南防务。”

  “这就是军阀,有利用价值的时候称兄道弟,一看没用了马上踩上一脚。”

  “1927年2月,眼看直系分崩离析,大势已去。”

  “曹锟离开河南,回到天津又做起了寓公。”

  “曹锟走后,靳云鄂作死,表示河南是自己的地盘,奉军要敢南下,将坚决还击。”

  “吴佩孚一看,这都啥时候了,军阀之间还斗来斗去。”

  “无奈加上无助,吴佩孚索性也躺平了,随便靳云鄂瞎折腾。”

  吴佩孚:盟友盟友不可靠,部下部下也不可靠,现在彻底完了,想要翻盘都没有机会了。

  自从和北伐军对战失败后,他就知道自己已经大势已去了。

  在这种军阀林立的混乱世道,唯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立足。

  一旦凭仗没了,也就意味着威慑力没了,昔日拥有的一切也将荡然无存。

  不过他尽管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自己失势后,全都来踩一脚,依旧让他感到心寒。

  就比如张作霖,当初他们两人称兄道弟,一起联手攻打冯玉祥。

  现在他战败元气大伤,张作霖就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他数万兵马。

  张作霖如此小人行径,他只有深深的唾弃。

  还有靳云鄂同样让他无助,连当前基本的形势都看不清楚,他对此无话可说。

  北伐军攻城拔寨,一路北上,势如破竹,都快打到家门口了。

  这种危难时候,不想着找援手共同对敌,反而军阀之间斗来斗去的,他是彻底没脾气了。

  “几个月后,吴佩孚离开河南,前往重庆寻找四川军阀杨森的庇护。”

  “吴佩孚离开前夕,奉军对郑州发起攻击。”

  “靳云鄂手头都是一帮乌合之众,打不过奉军,只好转头投靠了冯玉祥。”

  “1926年9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

  “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加入国民党,其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

  “虽然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北伐军,但他既然加入了国民党,也就能够代表国民政府。”

  “见奉军下场与国民政府开战了,困守南京的孙传芳眼前一亮,立即派人到北京巴结张作霖。”

  “不久后,孙传芳又给张作霖拍去电报。”

  “为今之计,只有张大帅才有能力统一咱们北洋诸军,大帅,我孙传芳跟定您了。”

  “张作霖和孙传芳是有仇的,当初要不是孙传芳发动浙奉战争,郭松龄也不可能有机会反叛,搞得张作霖是元气大伤。”

  “不过张作霖是明白人,他知道这时候的头号大敌是北伐军。”

  “所以孙传芳拍去马屁电文后,张作霖随即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并派安国军副司令张宗昌率直鲁联军南下增援。”

  张作霖:要不是大敌当前,我真想把孙传芳一起给灭了。

  对于孙传芳此人,他是恨得牙痒痒,恨不得乱枪打死。

  自从直奉大战后,他的奉系势力达到巅峰,成为全国最强的势力。

  要是按照这种形势发展,他是最有希望横扫其他军阀,统一全国建立新政权。

  可孙传芳发动浙奉战争,策反郭松龄,使得他实力大损,直接由盛转衰,再也不复先前的威势。

  而孙传芳这个始作俑者,他是做梦都想报仇雪恨的。

  当孙传芳发来电报想要投靠他,说实话他是不想接纳仇人的。

  可理智告诉他,北伐军这个大敌当前,他和孙传芳无论有什么恩怨都应该摒弃。

  原本北伐军的实力就如日中天,稳稳压过全国其他军阀势力。

首节 上一节 317/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