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36节

  “刘备和诸葛亮相遇的两种说法不管哪一个是真的,但两人谈论的《隆中对》却广为流传,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后世学生的必背篇目。”

  “刘备和诸葛亮在隆中相见后,刘备向诸葛亮询问计策。”

  “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帝之命,皇上失去大权。”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伸张大义重振天下。”

  “但自己的智慧谋略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

  “不过我志向仍未熄灭,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面对刘备的提问,诸葛亮向刘备陈述了三分天下的计谋。”

  “自董卓擅政以来,各地豪杰并起,占据多个州郡的数不胜数。”

  “当初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

  “然而,曹操最终能打败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

  “不仅依靠的是天时,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

  “只可以把孙权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

  “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

  “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

  “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

  “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

  “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将军是汉室宗亲,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搜罗天下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

  “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

  “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

  “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

  “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精辟地分析出了三分天下的发展趋势,并具体提出了自己的战略主张。”

  “兴复汉室、建立蜀汉政权,成为了后来蜀汉政权的立国之纲。”

  刘备:妙啊!真是妙啊!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了水,匡扶汉室有望啊!

  哪怕他刚刚听过诸葛先生的《隆中对》,可再一次听到三分天下的大计,依旧让他不甚欢喜。

  他深知以自己的才智想要匡扶汉室,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必须拜访天下名士才行。

  也正是抱着这个原因,他大老远跑来隆中三顾茅庐,请求诸葛先生出山。

  刚才诸葛先生给他讲述的三分天下策略和主播所讲的一模一样,这让他对诸葛先生敬佩不已。

  虽然以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演绎的情节来看,实际的发展情况和隆中对有明显的差别。

  但这并不能说明隆中对的计策就是错的,只能说事情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他之所以看重诸葛先生,并不在于隆中对的谋划最后有没有实现。

  而是通过隆中对,他切实感受到了诸葛先生的才华横溢。

  而他所寻找的正是这样的谋士,以诸葛先生的聪明才智助他匡扶汉室大有希望。

  尤其是历史轨迹已经改变,天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州牧刘璋派遣法正去请刘备帮忙攻打占据汉中的张鲁,诸葛亮与关羽镇守荆州。”

  “214年,诸葛亮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自己带领张飞、赵云沿着长江向西攻去,攻克了巴东、巴西、德阳等地,后来与刘备在成都附近汇合。”

  “诸葛亮又协助刘备占领益州,并驻守在成都此时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

  “刘备外出时,常留下诸葛亮镇守成都。”

  “因刘璋软弱宽和,蜀地民风涣散,所以诸葛亮刚入蜀地就实行严法以正风气。”

  “时任广都长蒋琬经常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刘备要处罚他,被诸葛亮以蒋琬是安定社稷的能臣为由加以劝阻。”

  “221年,刘备登基称帝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

  “222年,刘备要进攻东吴政权,诸葛亮没有劝住。”

  “223年,刘备病重,在白帝城召见诸葛亮托付后事,说如果刘禅难以扶持,诸葛亮可自己取而代之。”

  “223年5月,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并兼任益州牧。”

  “蜀汉政权大小事务皆由诸葛亮决断,主簿杨颙劝谏诸葛亮不应该大小事务都亲自处理。”

  “诸葛亮十分感谢杨颙的提醒,杨颙去世后,诸葛亮哭了三天。”

  “同年,南中几个郡县都叛乱了,诸葛亮以刚刚经历先帝大葬为由没有发兵平叛。”

  “诸葛亮还派遣使者去往东吴政权缔结姻亲,增进蜀吴友好关系。”

  李隆基:依朕看,刘备白帝城托孤,直言刘禅不才,诸葛亮可却而代之,并不是在收买人心,而是确有此意。

  刘备临终前准许诸葛亮可以将刘禅取而代之,诸葛亮自己来做蜀汉的皇帝。

  很多人会认为刘备是在收买人心,好让诸葛亮备受托孤之恩,将来倾尽全力辅佐刘禅。

  但他却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刘备的确有让诸葛亮取而代之的想法。

  他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

  一是国家的存续,远比谁做皇帝更加重要。

  夷陵之战的失败,导致刘备的出征队伍几乎全军覆没,许多文臣武将战死,刚刚建国的蜀汉元气大伤。

  刘备败退回白帝城的时候,并非东吴无力继续追击。

  而是陆逊担心曹魏会攻击东吴,因此才撤了回去。

  也就是说,刘备战败后,几乎没有足够实力抵挡东吴的进攻。

  几乎没有能力在白帝城自保,因为战败造成的损失太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对蜀汉的未来十分担忧,和东吴已经敌对,和曹魏又是死敌。

  如果这两家联合攻击蜀汉,那么该如何是好?

  如果说自己死后的接班人刘禅是一个有能力的人,那么也许还能挽回这个烂摊子。

  要是刘禅无才,那自己一生的心血岂不是付诸东流。

  而诸葛亮是一个有能力治国安邦的人,如果取而代之。

  那么诸葛亮可以挽回蜀汉当前的局面,使国家得以存续。

  二是汉室已然衰落,民心早已失去。

  东汉末年是汉代史上最腐败衰落的时期,也是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时期。

  作为国家基础的百姓,被掌权的那一小部分人统治着。

  当他们被压迫得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们不是走向死亡,就是走向全面爆发。

  张角三兄弟就是看清楚了这一点,于是创立太平道,笼络信徒,发动黄巾军起义。

  从这时候开始,原本被压榨的百姓连被压榨的资本都没有了。

  因为他们要么死于战火,要么死于逃亡途中。

  只有一部分人可以找到一块新的土地,重新过日子。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百姓们开始不相信朝廷。

  老百姓开始隐隐觉得汉室已然衰落,已经走上了末路。

  实际上确实如此,即使是黄巾军之乱被压制,朝廷也对各地的割据势力无可奈何,最后还被曹操掌握。

  从黄巾军之乱发家的刘备,对此一目了然,心中自然明白汉王室已经失去了民心。

  刘备虽然自称是汉王朝的继承人,但是自己也在夷陵失败了,仅存的民心又失去了一部分。

  这种情况下,与其让刘禅继续守着汉家名份,然后支持刘禅的人越来越少。

  倒不如让诸葛亮创立新朝,给予百姓一个新的希望,这样才对得起当初相信自己,追随自己的人。

  三是刘禅难以治理国家,不如做个安乐侯。

  刘备阅人无数,自然从幼小的刘禅身上,看出了儿子是否有才能。

  实际上,从后来历史发展来看,刘禅虽然说不上是昏君,但绝对是无才无能之辈。

  刘备也是清楚这一点的,所以他在临终前,不禁为刘禅的未来担忧。

  蜀汉要完成振兴汉室,北定中原的目标是十分艰难的。

  就连刘备这种人杰,统御着许多才能不下于他的文武人物,都不容易完成目标,刘禅就更加不可能。

  如果因为刘禅的无才无能,导致国家衰落,甚至覆灭,那么刘禅的下场必定凄凉。

  与其如此,倒不如将国家交给诸葛亮。

  而刘禅离开权力中心,做一个安乐侯,想必也是刘备愿意看见的。

  也正是基于这三个原因,他才会认为刘备对诸葛亮的托孤之言,也不一定是在收买人心。

  也许在刘备丧失斗志和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时,心中可能真的想将国家交给诸葛亮。

  “225年2月,诸葛亮率兵攻打南中雍闿等叛军。”

  “马谡劝谏诸葛亮此次出兵应以攻心安抚为上策,诸葛亮虚心纳谏。”

  “7月,诸葛亮诛杀叛军首领,南中地区领袖孟获收容雍闿残部与诸葛亮对抗。”

  “诸葛亮七纵七擒最终让孟获心悦诚服,归顺于蜀汉政权。”

  “诸葛亮没有在南中驻兵,还给孟获等南中地区一些有名望的人任命官职。”

首节 上一节 336/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