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39节
记得他在北伐的过程中,遇到了粮食供应不足的困扰。
为了解决粮食运输的办法,他这才制作出木牛流马。
对于后世惦记他的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他还是比较骄傲自豪的。
毕竟以后世的繁荣昌盛程度来看,拥有很多比木牛流马厉害百倍的东西。
可如今后世并没有还原出木牛流马,这让他不得不感到自豪。
“诸葛亮随刘备到益州之后,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稳固政权、改善民生。”
“首先是开源,壮大财源基础。”
“生产上,诸葛亮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保重农业生产,又大力发展桑蚕放牧养鱼等副业。”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重视工业发展,提倡百姓织锦致富。”
“诸葛亮积极开拓蜀吴之间的蜀锦贸易,使经济成为蜀吴同盟的重要支柱。”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规范户籍,组织移民垦荒,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诸葛亮还实行盐铁国家专营,确保财政收入。”
“除了开源,诸葛亮也重视节流。”
“蜀汉政权建立伊始,便遭遇了大旱。”
“诸葛亮颁布禁酒令,好节约粮食供民众所需。”
“诸葛亮还压缩军队和政府编制,减少财政开支。”
“另外,诸葛亮还让部分军队去屯田开荒,令军队粮食自给,以便减轻财政开支。”
“另外,诸葛亮以身作则,强调官员将士应节俭生活,水平与普通百姓相同即可。”
“同时,诸葛亮还改革奢靡的丧葬风俗,强调薄葬,减轻民众经济负担。”
“诸葛亮协助刘备在全蜀范围推行直百五铢钱,用面额较大的新钱直百五铢钱替换旧钱汉五铢钱。”
“即差不多大重量购买力却高出了很多倍,因而实际上是一种对于民众的财富掠夺。”
“在平定蜀地南部少数民族叛乱之后,诸葛亮采用不留兵、不运粮这一政策,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三国时期之后各个朝代的成都老百姓听到这里,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无以言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诸葛亮担任丞相期间,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力,以诚待人,做事公道。
凡是精忠报国、济世安民的人,即便是诸葛亮的仇人,也会加以赏赐。
触犯国法、玩忽职守的人,即便是诸葛亮的亲信,也会给予处罚。
诸葛亮精通各项事务,善于找到问题的要害与关键。
而且,诸葛亮讲究名副其实,言行一致,对于那些虚伪狡诈的人绝不录用。
施行的刑法政令虽然很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这是因为他做事公正和劝解告诫明确的缘故。
也正因如此,诸葛亮在整个蜀国赢得了普遍的敬畏,更是赢得了他们成都老百姓的爱戴。
“在三百多字的《隆中对》中,诸葛亮精辟地分析出了三分天下的发展趋势。”
“并具体提出了自己的战略主张,兴复汉室、建立蜀汉政权,成为了后来蜀汉政权的立国之纲。”
“《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散文佳作,情真意切地劝说后主刘禅继承先祖刘备中兴汉室的宏图大志。”
“希望后主刘禅励精图治选用贤能,让蜀汉政权北定中原,一统天下。”
“《为后帝伐魏诏》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皇帝刘禅名义书写的诏书。”
“表明北伐之战是正义之战,希望曹魏君臣顺应天道,弃暗投明,投降正义之军。”
“目的就是鼓舞蜀汉军民北伐士气,让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共击外敌。”
“《诫子书》是劝说儿子立志学习、淡泊明志,切勿怠慢浮躁。”
“《诫子书》还被纳入中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是广大中小学生必学古文。”
“除此之外,还有《临终遗表》《南征表》《弹李严表》《街亭自贬疏》《与孙权书》《称董厥》《司马季主墓碑铭》等百来篇作品。”
“文风自然、娓娓道来,感情真挚,语言精简明净。”
“诸葛亮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书作品,显示出三国时期蜀汉独有的文学成就。”
诸葛亮:《诫子书》成了后世学子的必学文章,没想到我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能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是他准备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却不想流芳百世,多少让他有些受宠若惊了。
他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深切的表达其中。
“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在执政初期与樊建商讨讨伐孙吴政权时,曾表达出自己对于诸葛亮赏罚之信的欣赏。”
“并说如果能得到诸葛亮的辅助,自己治国也不会这么劳累了。”
“同时,司马炎还命人编纂《诸葛亮集》并将其作为国家政典之书。”
“唐太宗李世民也深受诸葛亮的影响,将诸葛亮当作为臣的标杆,让群臣效仿。”
“从中可以看到,后世一些帝王治国多少都受到诸葛亮的影响。”
“后世大臣在协助帝王治理国家的时候,也常效仿诸葛亮。”
“例如十六国中前秦苻坚重用的大臣王猛为宰相时,当时的人都说王猛是诸葛亮那样的人物。”
“北宋大臣庞籍也推崇诸葛亮,并向宋仁宗谏言,治国应采用诸葛亮威之以法的治国理念。”
“另外,在治国实践中,诸葛亮所创建或改造的官职中,有一些成为了后世的定制。”
“比如,其创建的灵活性较强的军师将军等官职被晋朝所沿用。”
“另外,丞相府长史职权在诸葛亮时期开始扩大,并开始兼职其它职位。”
“魏晋南北朝长史沿袭蜀汉时期职权,并进一步扩大,甚至出现了长史兼职地方太守的现象。”
“诸葛亮推行廉政,对中国后世政治影响深远,勉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贤臣廉臣。”
朱棣:诸葛亮是一个精通治国之道的良才,堪和管仲、萧何这类杰出的政治家相匹敌。
其实不仅是他,其他历代帝王也同样推崇诸葛亮。
之所以如此,除了诸葛亮善于治国、善于治兵、勤勉理政、为官清廉。
诸葛亮最让他们这些帝王看重的一点,就是诸葛亮的忠君思想。
他推崇诸葛亮,是为了把诸葛亮树立为天下人学习的楷模,意在告诉天下读书人。
无论皇帝是英主还是庸主,是明君还是昏君,臣子们都要像诸葛亮那样无条件的忠君。
“诸葛亮平定蜀地南部后,对该地实行温和的安抚政策,使其深受当地少数民族喜爱。”
“东晋时期,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开始神化诸葛亮,并在唐朝达到了顶峰,此时许多少数地方武侯祠陆续建立起来。”
“明清时间,中国西南各县、乡镇几乎都各有一座武侯祠,西南各地方志皆有诸葛亮相关事迹的记载。”
“西南少数民族也流传着各种关于诸葛亮的传说,比如佤族流传着诸葛亮教他们筑房、种植水稻的故事。”
“可见,诸葛亮已经深入西南历史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1934年,英国侵入云南昭通、临沧时,班洪老佤王组织武装力量抵抗,并共同盟誓说坚决抵抗侵略,效忠阿祖诸葛亮。”
“在诸葛亮的影响下,中国西南与中国内地逐渐形成了互相依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诸葛亮治理蜀国的能力固然让人敬佩,但苏晨认为,诸葛亮的品格更为宝贵。
诸葛亮的品格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
一是忠贞,这个忠是忠于理想、忠于事业。
加以升华,就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
二是智慧,这种智慧是大智慧。
这种智慧还包括军事智慧、科技智慧以及更深刻的人生智慧。
忠诚、敬业、自强、公正、廉明、勤政、淡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贤臣的所有美德集于诸葛亮一身。
成就了诸葛亮的伟大人格和精神魅力,成为所有时代衡量为官者贤愚忠奸的标尺。
虽然诸葛亮的肉体生命早已不在,但他的精神生命光耀千秋。
诸葛亮的名字,已经变成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深深地影响着今天、乃至明天的中国社会。
第268章 超长待机司马懿
对于诸葛亮这样的忠臣,各朝各代的帝王就没有不喜欢的。
除了各朝的统治者,各朝古人也同样被诸葛亮的智慧与忠贞所折服。
只是有些惋惜,诸葛亮还没有完成遗愿就撒手人寰了。
说完诸葛亮的功绩后,苏晨再对诸葛亮的提问给予解答。
“相信三国时期的你们对有哪些谋士非常感兴趣,主播现在说一下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十大谋士。”
“诸葛亮是十大谋士之一,现在主播给大家介绍另一个非常著名的谋士。”
此话一出,三国时期的众人纷纷竖起耳朵,尤其是各自阵营的文臣武将。
毕竟能够名列十大谋士,那就说明被后世人认可,足以说明此人的厉害之处。
况且这也是一个扬名天下的机会,被天下人所熟知。
而苏晨接下来要说的是司马懿,其聪明才智不在诸葛亮之下,只是名声却与诸葛亮天差地别。
司马懿辅佐了曹魏四代君主,见证了曹氏家族从兴盛走向衰亡。
司马懿退蜀征吴,平定辽东,为曹魏政权的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也为其孙司马炎以晋代魏一统中国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世人称司马懿的军事智慧在曹操与诸葛亮之上,也是曹魏政权最显赫的权臣。
然而早在曹操在位时,便发现其有狼骨之相,必会干预政事,但最后还是让司马懿夺权成功了。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