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67节

  然而,当时的楚国政治混乱,制度腐败。

  身处乱世,哪怕范蠡空有一身济世之才。

  却也因为无人举荐,满腹才华,无处施展。

  最后只落得寄情山水,等待时机。

  直到好友文种的出现,让范蠡的命运有机会翻盘。

  文种听说范蠡是一个奇人后,就赶来拜访范蠡,打算一探究竟。

  文种询问范蠡,有一只鸟,想要飞出去,但却不知往哪飞。

  范蠡明白文种这是要考自己,于是询问这只鸟准备飞多远,百里,千里,还是万里。

  文种说道百里之地,蛀虫早被吃光了。

  范蠡立马明白,直接言明此鸟报负远大,当在万里之遥。

  在范蠡的心中早已决定离开楚国,另谋出路。

  之后范蠡取来一张地图,分析楚,吴,越三国形势。

  楚越之间是互相扶持的关系,如果扶持越国,便是帮助楚国。

  最后,范蠡和文种两人决定投靠越国。

  谋生存求发展,唯有理清局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才能找到逆风翻盘的机会,而范蠡无疑就是找到了这样的机会。

  于是,范蠡和好兄弟文种一起离楚入越,受到越王的重用,从而被任命为大夫。

  但在越王勾践即位之后,范蠡面临一场人生危机。

  勾践因误信传言,率先发兵攻吴,结果大败。

  为了保护越国,范蠡大胆进言,让勾践假意投降,等待转机。

  之后,君臣二人同甘共苦,忍辱负重,终于在三年之后开启归国之路。

  经过十多年的时间,越国日益壮大,最终范蠡率兵攻破吴囯。

  “勾践入吴后,白天做吴王的马夫,晚上栖身于坟旁石屋。”

  “这些行为损害勾践国王尊严的行为,经常使勾践思想绝望。”

  “范蠡多方开导,说明古时圣贤王者都会遭遇苦难的境遇,蒙受耻辱。”

  “但他们都能泰然自若的处置,最终结果都是得到天下。”

  “同时范蠡在一切场合下,均与勾践保持君臣礼节,维护勾践的尊严。”

  “在吴国的三年里,范蠡成为勾践最信任的谋士。”

  “在吴国为奴三年后,勾践和范蠡离开吴国,返回越国。”

  “他们刚踏上国土,范蠡就开始为越王谋划复兴越国的计划。”

  “内政方面,遵从自然规律,不误农时,开辟田野。”

  “发展生产,充实府库,让利于民,增强国力。”

  “同时繁殖人口,扩大兵源,开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外交方面,继续保持卑微弱小的形象,顺从吴国的势力。”

  “同时交好齐国,亲近楚国,依附晋国。”

  “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公元前486年,勾践认为国力已经足够充沛,准备起兵伐吴。”

  “范蠡认为时机不到,告诫勾践强行征战不会有好结果,建议继续等待时机。”

  “公元前484年,吴国发动对齐国的战争。”

  “勾践率领臣子去朝见吴王,并为吴王及其手下的臣子们都准备了礼物。”

  “进一步表现自己的顺从,麻痹吴国人,而吴国人对这一切感到非常开心。”

  刘彻:越国之所以能在短短时间就富国强兵,多亏了范蠡的经济思想。

  范蠡号称商圣,在搞经济方面有着极强的天赋,帮助越国富国强兵。

  范蠡主张以农为本,农商共举,同时发展农、林、牧、副、渔、工、商各业的经济思想。

  范蠡动员越国百姓进行开辟荒地,使越国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越国复兴奠定经济基础。

  全面发展生产,使越国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范蠡认为钱财只有在不断流动中才能增长,静止会导致资本死亡。

  在国家层面,要放行商业经济。

  在个人经营方面,要营运钱财,使钱财增多。

  范蠡还认为国家经济是一个整体,从农产品丰歉收的循环中,推断出其他货物的行情。

  因为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会影响整个市场,而农民作为市场的主要交易者,收成好坏影响购买力的强弱。

  所以范蠡主张在根据商贸发展情况,储存别人当前不需要,但是下一步迫切需要又不为人所重视的东西。

  例如灾害过后,要有预备作舟船的生意。

  水灾过后,车将成为特别需要而又缺乏的商品。

  夏天要预备冬天贩卖的皮毛商品,冬天要预备夏天贩卖的葛麻商品等。

  范蠡认为所经营的物品必须质量完好,货币资本不能停滞,而应让其不断流动。

  采购物品对于易于腐蚀、腐烂的东西不要长期存储,不能一味贪图高价。

  最好是通过商品的数量多少,来预测其价格的上涨或是降低。

  某一商品价格太贵了,会有人大量生产或运回来而造成积压而跌价。

  商品价格要是太贱了,又会因为无人生产和运输,而造成价格回涨。

  当商品价格昂贵时,应将自己的存货像粪土似地抛售,不能留着等待更高的价格。

  当市场商品价格低贱时,需要像金玉等宝贵物品一样立刻收购。

  总之要使货物与货币像流水一样经常地流转和运行,才能达到获取较高利润的目的。

  范蠡的种种经济理论,对他的大汉也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为了攻打匈奴有足够的钱财,让桑弘扬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桑弘扬的经济改革之所以如此成功,为他提供了充足的军费,就是因为桑弘扬借鉴了范蠡的经济思想。

  “范蠡的这一系列战略方针发挥了作用,吴王认为越国已经不足以担心,于是开始享乐、纵欲、扩张、试图称霸天下。”

  “吴国经过连年征战之后,于公元前484年,在艾陵击败齐国军队。”

  “公元前482年,吴国与晋国在黄池举行会盟。”

  “吴王将精兵强将都带在身边,而只留下老弱兵力和太子守城。”

  “此时范蠡认为等待的时机到了,于是建议勾践起兵伐吴。”

  “越国调动五万精锐军队,击败吴国军队,并且杀掉了吴国太子。”

  “同年年底,吴国和越国讲和。”

  “公元前479年,楚国也开始进攻吴国,和越国形成对吴国的夹击之势。”

  “于是范蠡认为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向勾践建议。”

  “抓住机会就像救火一样,必须非常迅速,否则转瞬即逝。”

  “于是越国再次举兵进攻吴国,军队一直进攻到五湖。”

  “公元前478年,吴国在吴淞江迎战,双方在吴淞江两侧列阵。”

  “在后面的战斗中,越国军队击败吴国。”

  “公元前475年,越国军队将吴国军队以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

  “此时范蠡认为吴国军队仍然具有强劲的力量,于是劝解勾践继续等待合适的决战机会,采取围而不打的战略。”

  “围困三年之后,在公元前473年,吴国军队崩溃。”

  “此时吴王试图套用越王当年的办法,向越王求和,表示归顺。”

  “范蠡发现勾践动了恻隐之心,于多次劝谏他必须当机立断,不能留下后患。”

  “在多次陈述利害均不起作用后,范蠡越过勾践。”

  “直接带领军队击溃吴王的姑苏宫,逼得吴王自杀,彻底消灭吴国。”

  李世民:越国之所以如此顺利的消灭吴国,范蠡的美人计功不可没。

  越王勾践和范蠡在吴国为奴三年返回越国后,范蠡就一直想着如何对付吴国。

  范蠡听说吴王夫差好色,除了用兵之外,也可以施展美人计。

  于是,勾践采纳范蠡建议,便让文种到全国各地挑选美女。

  文种对越王忠心耿耿,毫不怠慢。

  文种与随同跑了许多地方,但没有选到一位美女。

  后来在返回途中的一个山脚路边,忽然发现两个砍柴女子长得非常标致,貌若天仙,楚楚动人。

  其中一位就是沉鱼落雁的楚国人西施,因为父亲被吴王杀害,自己流落到越国。

  文种说明来意,西施想到消灭吴王可为父报仇,当即答应。

  文种把西施带回来,越王夸赞西施天香国色,一定能让吴王夫差倾倒。

  然后,越王把西施交给范蠡教练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以及怎样行刺等等。

  俗话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范蠡一见到西施,便一见钟情。

  期间范蠡除了对西施一丝不苟精心指导外,常常暗送秋波,卿卿我我。

首节 上一节 367/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