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0节

  大宋所有皇帝:……

  大宋的皇帝一个个心塞极了,后世人对大宋的恶意太大了,一穿越到大宋,就想着把他们弄死,他们就真的这么遭后世人厌恶吗?

  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后世人穿越过来是想帮大宋变得强大的吗?

  大宋所有的皇帝中,当属宋太祖赵匡胤是最痛心的。

  他解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他的功绩不说比得过秦皇汉武吧,但他也为华夏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后世人怎么能一杆子打翻所有人把他也弄死呢?

  他也知道自己不争气的子孙后代丢尽了大宋的颜面,但这也不是他能决定得了的,他就是想干涉也干涉不了啊!

  大明。

  朱元璋:这后世人一个个就这么热衷于造反吗?当初咱是活不下去要饿死了才不得不造反,后世人带着三大神书穿越,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干嘛非得想着造反。

  他有些不能理解后世人的想法,看天幕上视频里的描述,后世人的生活过得很好,可谓是衣食无忧,要吃有吃,要喝有喝。

  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了,怎么内心还不安分呢!

  当初他要是能有衣食无忧的好日子,打死他都不愿意造反。

  后世人要是带着三本神书穿越回古代,轻轻松松当一个富家翁,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富贵日子。

  但他看得出来,后世人显然不满足这样的好日子,非得有更大的野心造反改朝换代。

  他深刻的认识到,不管过多长时间,不管是古人还是后世人,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人心中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有了眼前的还不满足,还想着要更多。

  李时珍:要是能有一本《赤脚医生手册》就好了,正好可以完善我编著的《本草纲目》。

  和所有的名医一样,看到《赤脚医生手册》的那一刻,他所有的目光都被《赤脚医生手册》吸引。

  光从后世人对《赤脚医生手册》的介绍就能够看出,这本医学巨著有多么伟大,对老百姓有多么的重要。

  他要是可以得到这医学圣典,一定可以造福全天下的百姓。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有朝一日他能得到这本《赤脚医生手册》。

  虽说听起来很荒谬,后世人的东西怎么会落到他的手上呢?可他就有这种感觉。

  毕竟都出现了天幕这样神奇的事,得到后世的东西也不是不可能。

  宋应星:咦!没想到我编著的《天工开物》也这么有名,那我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他没想到还能有他的事,着实令他喜出望外。

  他当初编撰《天工开物》,一是为了给后世留下知识,二是希望借此史书留名。

  如今看来,他的愿望最终是实现了。

  他的《天工开物》里面详细记载了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大唐当时的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极大的促进大唐的发展。

  确实如后世人说的,带着他的《天工开物》去唐朝,以李世民爱才如命的性格来说,的确可以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第46章 泰山封禅的六位皇帝

  【泰山封禅的六位皇帝】

  【泰山封禅被帝王们一向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耀,尽管皇帝们都心向往之,可是奈何诸多万般原因,真正封禅于泰山的帝王只有六位。

  所谓的泰山封禅,就是来源于古代皇帝的封禅祭祀,封禅祭祀就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神的仪式。

  泰山封禅是为了什么?

  泰山封禅是泰山的一个鲜明文化,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泰山经过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帝王和百姓长此以往的朝拜,泰山因此扮演着一种统治地位象征,在人民心中泰山也变得高山仰止。

  泰山封禅,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象征着君权天授。

  因此,当提及诸多名山之时,人们对泰山始终有一种朝圣之心。

  在古时候,皇帝都自称天子,统治天下是代表上天的授意,封禅是表示皇帝在反馈上天。

  封禅于泰山是有条件要求的,在古时候只有达到了两个条件才能封禅,一是太平盖世,国家繁荣,二是上天降下福泽。

  国家繁荣代表着皇帝励精图治,统治有方,上天降下福泽代表着上天对于太平盛世和帝王功业的认可,之后帝王要向上天反馈,那便是封禅仪式。

  中国有五岳名山,其中最高峰当属泰山,最接近上天,因此封禅规格也是五岳之最。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六位帝王是如何泰山封禅的。】

  《直到有一天宋朝有个老六也去了泰山封禅》

  《后世大臣:皇帝陛下文治武功,雄才大略,请泰山封禅。后世皇帝:泰山封禅?晦气》

  《刘邦没钱搞,李世民觉得浪费,朱元璋瞧不起大宋,这三个最厉害的皇帝反倒没上去》

  《朱元璋朱棣:我不能去,去封禅就让人唠一辈子》

  《泰山封禅可以理解成作为天子的皇帝将功绩告诉上天,其实就是任务报告》

  《朱元璋封禅紫金山这件事情说明了,真的是人挑地方,而不是地方挑人》

  《洪武帝朱元璋完全有资格封禅,收复自五代以来丢失的燕云十六州,完成大一统,驱除鞑虏恢复汉家衣冠,很大的功绩了》

  嬴政:只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禅?看来后面朝代的皇帝不行啊!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居然在朕的后面只有五位皇帝泰山封禅。

  嬴政不禁连连摇头,对后面的帝王颇为失望。

  泰山封禅要不是随随便便的,要有莫大的功绩才可以去。

  他就是统一了华夏,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伟大成就,这才得以去泰山封禅。

  自他之后,华夏两千多年的历史居然才只有区区五个帝王去泰山封禅,可见后代的帝王质量有多差。

  泰山封禅有那么难吗?

  只要干出大功绩就行,怎么后代的帝王连这个也做不到吗?

  不过他也很好奇还有哪五个帝王去泰山封禅了。

  这时候他不禁想起刚刚看过的华夏五千年历史视频,里面就有介绍几个影响深远的帝王。

  刘邦,刘彻,刘秀,杨广,李世民,宋朝屈辱的几个皇帝,成吉思汗,朱元璋,朱棣。

  可是这么一看,好像又不对。

  杨广暴虐导致大隋灭亡,也不可能去泰山封禅。

  他看后世人说刘邦,李世民,朱元璋,朱棣都没有去泰山封禅。

  至于宋朝的那些皇帝就更不可能了,大宋是一个屈辱的朝代,哪里有脸去泰山封禅。

  剩下的就只有刘彻,刘秀,成吉思汗这三位帝王。

  但他也注意到了一点,好像宋朝有一位皇帝去泰山封禅,导致大宋后面的朝代没有帝王去泰山封禅,也就是说成吉思汗也不在封禅之列。

  这让他颇为不爽,大宋那是什么情况,他从之前播放的视频中知道得一清二楚。

  丧权辱国的大宋朝,怎么还有帝王那么不要脸去泰山封禅呢!

  原本他为自己去泰山封禅彰显功绩而骄傲自豪,现在得知大宋有皇帝去泰山封禅,一下子跟吃了苍蝇似的恶心。

  他统一天下,做出了伟大功绩才去泰山封禅,后面的大宋皇帝是怎么好意思去泰山封禅的。

  一想到自己和大宋皇帝都去过泰山封禅,他就无比膈应。

  “哼!真是晦气!”

  不过他很好奇剩下两位去泰山封禅的帝王是谁。

  刘彻和刘秀的功绩去泰山封禅也够格,大宋皇帝去泰山封禅多少有些不知好歹了。

  那剩下的两位帝王呢?

  他想了半天也没有头绪,也就不再多想了,反正等会就知晓答案了。

  刘邦:朕也想去泰山封禅,可无奈刚刚建国一穷二白,没有钱去啊!

  刘彻:去泰山封禅的帝王里面应该有朕吧?按照后世人的说法,朕消灭了匈奴,给大汉带来了长久的和平,应该是有资格去泰山封禅的。

  刘秀:真不巧,朕光复汉室,前不久才刚去泰山封禅。

  李世民:朕想去泰山封禅被魏征拦住了,可不是朕觉得浪费不想去,现在看来,朕后面也没去成,真是有些遗憾啊!

  魏征:陛下没去泰山封禅是正确的,幸好没去成,没看到后世人说大宋皇帝去了之后晦气吗?

  李治:要是知道大宋的皇帝去泰山封禅,朕就不去了。

  李隆基:朕正准备去泰山封禅呢,现在好了,没想到大宋的皇帝把泰山封禅的名声搞臭了,那现在朕还去不去了,真是纠结啊!

  赵匡胤:是哪个不肖子孙跑去泰山封禅了?真是恬不知耻,怎么好意思的,连朕建立大宋都没敢去泰山封禅,怎么朕的后代子孙脸皮厚成这样,一点也不像朕。

  宋真宗赵恒:完了,完了,等会朕又要被骂了,等会天幕上介绍朕去泰山封禅的时候,估计铺天盖地的都是骂声。

  宋神宗赵顼:哎!又要遭受无妄之灾了,去泰山封禅的又不是朕,希望后世人指着一个人骂就行,不要殃及鱼池,朕是无辜的。

  朱元璋:哼!想起来都生气,本来最理想的封禅之地是泰山,可偏偏宋真宗把泰山封禅的名声搞臭了,害咱不得不换去紫金山封禅。

第47章 秦皇汉武

  【第一位就是始皇帝嬴政,秦始皇实现了前无古人的千秋功业,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修筑长城抵御外敌,他的功绩确实称得上是卓著。

  但其好大喜功,目空一切,对自己前无古人的功绩骄傲自满,自认成就盖过三皇五帝,便自称皇帝,并举行了第一次有历史记载的泰山封禅。

  秦始皇登上皇位后的第三年,就决定了要封禅于泰山,便带领了众多大臣前往泰山进行封礼。

  在那时,峄山作为秦始皇的第一站,他要将他的丰功伟绩记录在石碑上并立于峄山之上,借此来表彰自己,也以此来向齐鲁大地展示秦始皇的千秋功业,也以此来告诉世人,自己封禅是当之无愧的。

  峄山作为秦始皇的第一站,只是一个开胃菜,重头戏是行至泰山之巅进行封禅大典。

  在进行之前先传召众多齐鲁的朝臣学士,对封禅的诸多事宜进行商议谏言,此时有学士上千建议道,封禅,指的是要到泰山之巅向上天祭祀,到泰山脚下祭拜地神,前者谓封,后者谓禅。

  随后又道,为了表示皇帝对泰山的敬重之情,不得乘车至泰山顶上祭祀上天。

  即使要坐车,也要乘坐蒲草包裹轮子的车,避免压坏泰山,这与上古时期的祭祀上天和祭拜山神如出一辙。

  这与秦始皇想要展现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想法背道而驰,秦始皇龙颜大怒,封禅大典不允许儒生们参加,只带领着自己的亲信大臣往泰山上去,随着自己的意愿开辟道路上山,在泰山之巅上立了碑,进行了封禅大典。】

  【第二位封禅的便是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派兵北上驱除外敌匈奴,向东征服朝鲜,为汉朝的江山版图做出了卓越功勋。

  而且鼓励通商,派人出使西域,打通了与西方世界的联系。

  可是刘彻暴力,狂妄自大,一人独裁,晚年乐于战争,导致民生凋敝,叛乱四起。

  汉武帝封禅是在元封元年三月,他率领了大臣们向东而去,目的地泰山之巅玉皇顶。

首节 上一节 40/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