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04节

  首先一个,就是天命。

  比起儒家的相关思想来,墨家主张非命。

  即不相信命运,富贵与贫贱更不是上天注定。

  门第贵族组成的秩序,就此被非命打的粉碎。

  而从非命引申开来的,就是墨子的尚贤主张。

  所谓统治者,应当由老百姓来选择他们心目中的贤。

  甚至哪怕是手工业者与农民,只要有才能,就应当被推举。

  而更颠覆的是,尚贤就连统治者也没有放过。

  所谓高高在上的天子,在墨子看来,也可以由老百姓来选择。

  各级官员可以尚贤,天子也可以尚贤。

  这新颖的主张,俨然挑战着当时的等级制度,被君王打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比起这一类颠覆理念的政治主张,墨子与儒家更对立的,还有三表法的哲学理念。

  在认识事物的问题上,墨子提出了三表观念。

  即历史经验,所见所闻,国家百姓利益。

  任何一件事物,都要以这样的标准来考评。

  诸子百家种种政治主张,面对这三表,自然针尖对麦芒。

  而在墨子的身后,后期的墨家,更把墨子的三表论进一步深化。

  在事物的论证上,墨家发展出了推理模式。

  也就是通过假设,比喻,推理,类比等方法,获取事物的真相。

  这全新的思维模式,对于后世中华文明的发展来说,都是悄然的助推。

  然而,放在当前的时代,这样的墨家,却注定不会被他这样的统治者接受。

  比起儒家的理念来,墨家恰恰站在了君王统治的对立面。

  特别是当大一统的国家政权建立后,独尊儒术成为了主流,墨家的空间自然也越来越狭窄。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他已经知道了科学的重要性。

  对于墨子的思想主张可以弃之不用,但墨子的科学成就却可以继承下来。

第297章 《齐民要术》

  在中国古代社会,读书做官是人们最大的追求。

  至于搞科学方面的技术研究,在大家看来是不务正业的,总归会受到嘲讽。

  由此可见,古代社会出现科学家有多么的难能可贵。

  说到中国古代的伟大科学家,就不得不提北魏时期的贾思勰(xie)。

  而贾思勰在科学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编写出了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的内容极其丰富,反映了北魏时期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其中有许多技术到如今还在应用。

  《齐民要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北魏以前农业生产技术。

  初步建立了农业科学体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

  《齐民要术》包含了贾思勰重要的生产理论,即强调在农业生产中要重视天时、地利、人和。

  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来保障农业生产,是战国农家的主要思想之一。

  贾思勰将天时、地利、人和综合起来考虑,并且突出人力的作用。

  这不仅是对战国农家思想的传承,也对后世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齐民要术》中引用大量古代的农书、杂著,参考前人的农学研究成果。

  广泛收集民间的谚语、歌谣,访问有经验的老农,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亲自进行观察试验。

  《齐民要术》全面地总结了农业方面的经验,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农书。

  “贾思勰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北魏青州寿光县人。”

  “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喜欢读书、学习。”

  “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成年以后,贾思勰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每到一地,贾思勰都非常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

  “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

  “中年以后,贾思勰回到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活动,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约在北魏533年至东魏544年间,贾思勰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作《齐民要术》。”

  “全书共十卷九十二篇,十一万多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范畴。”

  “卷首有序和杂说各一篇,序是全书的总纲,杂说则被认为是后人所作。”

  “《齐民要术》主要内容有土壤耕作和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园艺和植树技术,包括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

  “动物饲养技术和畜牧兽医,农副产品加工和烹饪技术等。”

  “书中引用了一百多种古代农书和杂著的内容,使一些遗失著作的部分内容得以保存下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李世民:说起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农书巨著,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齐民要术》全书共九十二篇,分成十卷,书前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

  正文大约七万字,注释四万多字,共十一万多字。

  引用前人著作有一百五十多种,记载的农谚三十多条。

  全书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

  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

  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另外,书前的自序、杂说各一篇。

  其中的自序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

  书中收录秦汉时期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

  不过让他比较惋惜的是,《齐民要术》中援引近200种汉晋重要农书现在已经全部失传了。

  “据史料记载,贾思勰曾任北魏青州高阳郡太守。”

  “因其生活的年代正值北魏由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走向经济衰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战乱频仍。”

  “贾思勰深感恢复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生活对巩固政权实为必要。”

  “他十分注重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

  “自高阳太守卸任后,贾思勰就开始致力于农学研究,足迹遍及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

  “贾思勰的突出贡献,在于建立了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齐民要术》全书结构严谨,从开荒到耕种。”

  “从生产前的准备到生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酿造与利用。”

  “从种植业、林业到畜禽饲养业、水产养殖业,论述全面,脉络清楚。”

  “在学科类目划分上,书中基本依据每个项目在当时农业生产、民众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和轻重位置来安排顺序。”

  “在饲养动物方面,先讲马、牛,接着叙述羊、猪、禽类。”

  “多是按照饲养、繁衍、疾病医治等项进行阐说,对水产养殖也安排一定的篇幅作专门载说。”

  “叙述的农业技术内容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适宜。”

  “除此之外,贾思勰还将动物养殖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齐民要术》有6篇分别叙述养牛马驴骡、养羊、养猪、养鸡、养鹅鸭、养鱼。”

  “书中已注意到饲育畜禽等在群体中要保持合理的雌雄比例。”

  “养羊篇提出10只羊中要有2只公羊,公羊太少,母羊受孕不好。”

  “公羊多了,则会造成羊群纷乱。”

  “对养鹅、鸭、鸡、鱼等都提出了雌雄相关的比例关系。”

  “鹅一般是3雌1雄,鸭5雌1雄,池中放养雌鲤20尾则配雄鲤4尾。”

  “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贮藏技术。”

  “酒、酱、醋等可能发明很早,但详细严谨揭示其制作过程,以《齐民要术》为最早。”

  “在作酱法中,首先叙述用豆作的酱,但也记载了肉酱、鱼酱、虾酱等的制作方法。”

  宋应星:《齐民要术》成书的时间为东魏时期,它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基础的。

  北魏之前,北方处于一种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一百多年以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

  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随之从屡遭破坏的萧条景象中逐渐恢复过来,得到发展。

  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尽管如此,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也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贾思勰为官期间,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

  每到一处,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贾思勰曾经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各种实验,饲养过牲畜、栽种过粮食。

首节 上一节 404/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