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19节

  “而在天文学观测中,人类就发现了很多光都被弯曲了。”

  “而在光弯曲的地方就一定存在很大质量的物质,这个物质我们称之为暗物质。”

  “现在科学家已经知道了暗物质的位置,之后只要通过中性氢和一氧化碳的谱线速度和流量分布就可以去研究暗物质的属性。”

  “如果破解了暗物质的密码,那我们的基础科学就会得到重大突破。”

  “换句话说,就是曾经的经典力学可以升级到量子力学,在未来量子力学也可以升级成为一种新的物理学。”

  “那时候人类科技自然就会跨上一个台阶,没准在未来那些科幻片的场景全部都会被实现。”

  “如果我们研究透了暗物质,人类就可以实现星际穿越。”

  “要知道,现在星际旅行最大的困难就是燃料问题。”

  “普通的运载火箭几乎90%的重量都是燃料,要是以现阶段的科技去做星际级别的航行,那真是痴人说梦。”

  “但在未来,如果我们的基础科学实现了突破。”

  “就可以将暗物质转化成能量,那就解决了星际航行的燃料问题。”

  “因为在宇宙中,85%的物质都是暗物质。”

  “这个数量就相当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到了那时,整个宇宙都会变成飞船的加油站。”

  “如果飞船没有燃料了,那就去加点暗物质。”

  “从地球角度讲,我们也不用为能源发愁了。”

  “能源不够,去宇宙中抓点暗物质回来,什么都有了。”

  李世民:要不是主播告诉朕,朕还不知道天文研究居然如此重要。

  他们大唐有专门研究天文的钦天监,而且还是颇为重视的。

  毕竟天文事关历法,只有搞清楚天体运行的规律,才能颁布精准的历法。

  而有了准确的历法,老百姓的农业生产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他对天文的重视程度,也就仅此而已。

  而现在主播告诉他,天文的重要性事关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

  基础科学的突破全在天文上面,而突破基础科学可以极大的推动科技的进步。

  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实现星际旅行都不成问题。

  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星空中旅行,他光是想一想就热血沸腾。

  毕竟谁都想去探索一下神秘的宇宙星空,他同样也不例外。

  而要做到这一切,就要回归到对天文的研究。

  只有研究透了天文知识,人类的科技就会取得大爆发,从而实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场景。

  直到此时,他才终于明白后人为什么要建造一个巨大无比的天眼。

  研究天文,仪器至关重要,而天眼无疑是最厉害的天文仪器。

  “基础科技进步后,说不定人类就可以制造出虫洞。”

  “简单说一下虫洞的原理,可以想象前面有一座山。”

  “如果要从山的甲地翻越到乙地,就必须爬过这座山。”

  “但如果直接挖开一个隧道,很容易就能从甲地到乙地。”

  “虫洞的原理也是这样的,它相当于把空间折迭起来。”

  “一般情况下,我们坐飞机从北京到巴黎需要10小时。”

  “但如果这两个城市之间造了一个虫洞,那么就可以瞬间从北京到巴黎。”

  “而要完成这个科技,就必须得掌握两种技术,也就是虫洞的两个洞。”

  “一个是黑洞,也就是入口。”

  “它需要把物质吸进去,所以在入口就必须得用质量特别大的物质。”

  “第二就是白洞,这个洞是朝外喷东西的。”

  “既然是喷东西,就必须得用没有质量甚至是负质量的物质。”

  “目前地球上还没有找到这两种物质,但如果基础理论实现突破后,在宇宙中找到这两种物质不过是小菜一碟。”

  “那时候时空穿越、瞬间移动,真的可以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中国天眼到今天为止能顺利运行,离不开一位科学家南仁东。”

  “在90年代的时候,南仁东放弃了在日本的高薪,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

  “南仁东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巨型天文设备。”

  “但是要建造这么大的天文设备,第一个难题就是选址。”

  “因为这个设备的条件很苛刻,它必须得接收到宇宙中传来的信号。”

  “所以造的地方得是人烟稀少,且面积巨大的山谷。”

  “南仁东团队就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寻找山谷,当时很多地方连路都没有修。”

  “但南仁东团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找遍了300多处山谷后,终于找到了大窝函。”

  “单单为了选址,南仁东就用了13年。”

  “而中国天眼从选址建造到调试,一共用了20多年。”

  “因为这是全世界第一个500米口径,且可调节的射电望远镜,所以没有先例。”

  “在建造的过程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碰到困难不言而喻。”

  “可惜的是南仁东教授用了22年主持建造了中国天眼,但他却在天眼刚运行不到一年的时候就病逝了。”

  “有的人一生只干一件事,并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国士无双。”

  各朝各代的老百姓在听到南仁东的事迹,一个个顿时唏嘘不已。

  用22年时间建造天眼,却在天眼刚运行就去世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尽管他们这些老百姓不懂天眼,但也知道天眼对一个国家来说极为重要。

  而就是这么一个大半辈子时间花费在天眼上的人,还没来得及多欣赏自己的心血就去世了,这怎么能不让他们感慨呢?

  这样的人是值得他们敬佩的,就正如主播所说的国士无双。

  当然了,南仁东的事迹固然让他们钦佩,但让他们感触最大的却是天眼的作用。

  他们也知道天眼很重要,但也没有料到会如此重要。

  天眼事关天文,天文事关基础科学,而基础科技进步可以制造出虫洞。

  只要掌握了虫洞技术,就可以从一个地方瞬间到达另一个地方。

  光是想一想这种瞬间穿梭的神奇功能,他们就不禁热血沸腾。

  那可是传说中神仙才会的能力,可现在普通的凡人将来有一天也可以做到,想想都激动不已。

  而直到这一刻,他们才深刻的意识到天眼的重要性。

第306章 南水北调世纪工程

  看过后世一系列的超级工程,各朝古人无不感慨万千。

  每一项超级工程都让他们深感震撼,就更不用说短短几十年建造了如此之多的基建工程。

  要知道,新中国刚刚建立那会,全国可谓是一片破败。

  但却在如此短时间就取得了如此逆天的成就,不得不说后世子孙的艰苦奋斗让他们敬佩。

  嬴政:我大秦能和后世超级工程相媲美的,恐怕也只有万里长城了。

  为了抵御边疆的敌人,他下令全国总动员修建万里长城。

  虽说万里长城的建造难度远不如后世超级工程艰难,但要论壮观宏伟的话,丝毫不逊色于后世的。

  一想到万里长城是他大秦的超级工程,他就不免有些得意。

  甚至于,要是严格来说的话,都江堰也可以算得上是他大秦的一项超级工程。

  都江堰的规模庞大,造福万千老百姓。

  更为重要的是,按照主播所说的,都江堰一直到后世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这也就是说,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都在惠及老百姓。

  从这个时间跨度来说,都江堰称得上超级工程的美誉。

  对于秦始皇所说的,苏晨也非常的认可。

  万里长城号称世界八大奇迹,自然属于超级工程。

  万里长城突出一个长,有一项超级工程也可以用长来形容,那就是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4350公里,其长度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有人说,南水北调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可以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并称的四大奇迹建设工程。”

  “也有人说,它不过是为了一部分人享受生活,而牺牲了另一部分人的分配工程。”

  “北方无数喝到了清水的同胞,觉得这是改变他们生活的伟大工程。”

  “而供水地的一些同胞,却觉得自己因为这个付出了太多而没有得到。”

  “南水北调真的有必要吗?它到底是利是弊?”

  “中国不仅只是地大物博,还有资源分布极度不均。”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但另外一个事实却是,辽阔的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极度不均匀的国家。”

  “从每年的降雨量就可以感受到,南方经常暴雨连连,而北方则是干旱连连。”

  “北方水量不足,连连大旱。”

首节 上一节 419/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