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6节

  他信心满满的入京科举,哪怕不能高中状元,也能榜上有名,可哪知道居然这么倒霉,被牵连入狱。

  还好天幕来得及时,否则他就要按照历史原有的轨迹过完悲惨的一生。

  自从亲人去世后,家境败落,他就把全部的希望放在科举上。

  为此每日挑灯夜读,就为了出人头地考取功名。

  好不容易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解元,正是他春风得意,想要一鼓作气进京考取功名之时,后世人却告诉他进京是一条不归路。

  伤感之余,却也让他庆幸不已。

  他本身就已经够悲惨了,要是再被牵连入狱断送前程,那他这一生也就完了。

  他从天幕上了解到,他凄惨的一生从进京赶考开始。

  不过只要避开明年的科举,后年再去科举应该就没事了吧!

  随后他又想到这天幕全天下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会儿牵连他入狱的徐经应该也看到了,保不准徐经也会避过明年的科举。

  所以最保险的办法,科考之前先打听一下徐经有没有参加,必须和徐经错开科举才行。

  至于他的画,他也看到了后世人对他画作的评论。

  他的画在生前不值钱,死后倒是价值连城,这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要是在生前值钱,那他还可以换取银两,不至于生活如此穷困潦倒。

  死后值钱的话,那就和他关系不大。

  而且相比于作画,他对考取功名更感兴趣。

  既然已经知道了历史的走向,他只要改变这一切就可以踏上考取功名当官这条路。

  他相信,以自己的实力,只要不被卷入科场舞弊案,考取功名对他而言轻轻松松。

  文徵明,祝枝山,徐祯卿:我们这算是沾了唐兄的光青史留名吧?

  他们三人与唐伯虎平时素有往来,关系还不错。

  现在看到他们三人因为唐伯虎的原因,而得以在历史上留名被后世人所熟知,他们还是非常感激唐兄的。

  徐经:好了,我知道了,明年不去考科举,免得重蹈覆辙。

  弘治皇帝:看时间,唐伯虎是朕这个时期的才子。既然被后世人如此推崇,想必才华很出众,那朕就赐个官给他。

  【第四位,沈万三。

  元末明初的沈万三家境殷实,父亲寄希望于他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考取功名当官,然而事与愿违,沈万三百般苦读屡试科考却榜上无名。

  无奈之下,他只得跟随父亲学习经商,利用自己的商业才智,在商界里经营的风生水起,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富豪,就连明朝新帝朱元璋都要向他请求资金帮助。】

  《商界奇才,富可敌国》

  《太有钱了也不好,最后被朱元璋满门抄斩,没收家产》

  《沈万三和朱元璋就不是一个时期的》

  《聪明了一辈子却看不清大形势,最后招惹朱元璋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沈万三完全可以把家产充公,即保存了朱元璋的颜面,也保护了自己的命》

  大明。

  原本看到自己富可敌国名传后世,沈万三笑得合不拢嘴。

  可当他看到后世人讲述他的结局时,他被吓得面如死灰。

  他怎么也想不通怎么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局呢!

  他不过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商人,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攒下这偌大的家业,他可从来没有招惹过陛下,怎么就惹来满门抄斩的下场呢!

  难道是陛下看他太有钱,看上他的家财了,这才找了个借口灭门抄家?

  他越想越觉得是这个原因。

  冷静过后的沈万三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现在是生死存亡最关键的时刻,一个弄不好就是满门抄斩的劫难。

  思索片刻,他终于下定决心,就按照后世人说的办法,把全部的家财送给陛下,乞求陛下放过他们一家。

  和满门抄斩相比,赚再多的钱也没有。

  只要能保全自己一家,散尽家财不算什么。

  再说了,以他在商业上的聪明智慧,即便散尽家财,全家老小过上富裕的生活还是轻而易举的。

  朱元璋:咱最后抄了沈万三的家?

  他早就听说过沈万三的大名,只不过目前还没有想要抄沈万三家的打算,想来应该是以后做的决定。

  既然他以后决定了抄家,那要不然现在就抄家吧?

  想到这里,他正要下旨派人去抄沈万三的家。

  这时,小太监进来禀报。

  “陛下,沈万三说是要把所有家财送给陛下。”

  朱元璋听完一愣,没想到这个沈万三这么识趣。

  既然如此,那就饶他一命。

第53章 《聊斋志异》!《本草纲目》!

  【第五位,蒲松龄。

  蒲松龄出生于清朝的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地主家庭,19岁的时候,他以县试,府试,院试三场连中第一的成绩考中秀才,从而名声大噪。

  蒲松龄的父亲本以为天才儿子能够重振家门声亡,但没想到至此之后,蒲松龄就再也没考中,他屡次落榜,直到71岁才成为贡生。

  而在此期间,为了维持生计,养家糊口,他只得常年在外坐馆授徒。

  此外,他还曾在宝应、高邮等地做过一段时间的幕宾。

  郁郁不得志的蒲松龄选择用妖魔鬼怪的演义暗讽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他也于1679年著成了中国历史上鬼怪巨著《聊斋志异》,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一生考举,并不为名利,而是不想负了夫人》

  《就是看了他的鬼怪故事,害我现在还胆小》

  《蒲松龄被严重低估了,妥妥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晚上一个人看聊斋志异,都觉得背后发凉,可见蒲松龄老先生的笔下功夫之深》

  《写的是鬼故事,其实就是世人的另一面》

  大清。

  蒲松龄:我编写的《聊斋志异》只是讲妖魔鬼怪的故事,什么讽刺社会黑暗和不公,完全没有这回事,请不要过度解读。

  他看了看刚刚完成的鬼怪故事《聊斋志异》,再看看天幕上后世人的评价。

  此刻的他很纠结,想着还要不要把《聊斋志异》刊印出版。

  这本鬼怪小说表面上讲的是妖魔鬼怪的故事,深层次讲的是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可你知道归知道,但不能讲出来啊!

  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聊斋志异暗讽社会黑暗不公,这还让他怎么刊印出版。

  一旦《聊斋志异》流传到市面上,官府不得找他麻烦啊!

  难道这部鬼怪巨著永无得见天日的可能吗?

  可他又心有不甘!

  他现在已经知道自己科举考试屡次落榜,直到71岁才成为贡生,所以他也不准备再继续科举了。

  既然知道后世人喜欢他的小说,而他也将因为鬼怪小说而流芳百世,那他还不如安心创作小说,这样还能名垂千古。

  但是他创作深受后世人喜欢的讽刺社会黑暗的鬼怪小说怕是不能出版,以免被官府找上门。

  为了不被官府找麻烦,又能名垂千古,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那就是生前创作的鬼怪小说在死后刊印出版,这样他的小说巨著也能流传到后世,而他也将载入史册,千古留名。

  康熙:讽刺社会黑暗和不公?简直胡说八道,朕的大清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哪里来的黑暗和不公?

  他正准备派人捉拿蒲松龄治罪,可一想到《聊斋志异》的著成时间是1679年,他就放弃了。

  按照后世人的时间换算,现在才是1678年。

  也就是说,《聊斋志异》明年才编成出版到市面上,这个时候也没有借口治蒲松龄的罪。

  随后他就吩咐太监,等《聊斋志异》出现在市面上,就立马捉拿蒲松龄。

  【第六位,李时珍。

  李时珍年少时有神童之称,年仅14岁时便考中秀才,然而他却在乡试中屡受挫折。

  李时珍也很努力,第一次科举没有上榜后,他又继续参加第二次。

  在第二次参加科举时,他还以为用功劳累过度,得了骨蒸病,一直高烧不退,险些搭上小命。

  然而第二次还是没中,但他继续努力,把希望放在第三次考试上,结果依然是名落孙山。

  先后三次榜上无名,让他也耗费了近9年的时间。

  已经23岁的李时珍彻底对科举灰了心,他决心放弃八股文,放弃科考,转而跟父亲专心学医。

  十几年后,他因为医术精湛而被举荐进入太医院。

  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参考800多种医书,花了29年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著工作。

  这部旷世之作共有52卷近200万字,里面记载药物1892种,搜集独特药方11096个,并绘制了1160幅详细的插图,为中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惜现在版本的本草纲目,已不是几百年前的本草纲目了》

  《一辈子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一件事,而且是利国利民的事,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功在千秋,令世人敬仰》

  《感谢李时珍,用尽毕生,为我们后世人留下如此宝贵的本草纲目》

  《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李时珍胸怀百姓,胸怀大爱》

  《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时候是中年丧父,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编写完本草纲目之后在刊印出版上也花了大量的时间,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看到出版后的本草纲目》

首节 上一节 46/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