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65节

  而这些概念所支配的并不是某个具体事物,而是整个经验世界。

  甚至更进一步来说,世人或许从未见到过真正的白,所见到的不过是白的概念而已。

  原因很简单,概念是为了区别不同事物而存在的。

  白之所以是白,是因为它不是黑。

  当想要确认这究竟是不是白的时候,必须先确认黑,而确认黑又需要通过确认其他颜色。

  换言之,世人永远在确认白的道路上,却始终无法真正触碰到它。

  或许正是因为公孙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经验的学问,而当时的世人尚未学会完全地从概念层面思考问题。

  因此,战国之后,名家迅速地走向了没落。

  “从这些例子看,名字学派确实有混淆事物的诡辩嫌疑。”

  “但在两千多年后,人们发现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是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立场,属于逻辑哲学的范畴。”

  “而且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类似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本体理论,这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一个独特贡献。”

  “另外,公孙龙提出的坚白石学说,也与同时代的希腊柏拉图的共相理论惊人的相似。”

  “公孙龙构造了一个相当丰富的关于语言本身的哲学理论,他的成就并不比亚里士多德逊色,是中国逻辑学理论大厦的真正奠基人。”

  “但可惜的是,由于公孙龙的学说不是帝王之术,对封建王朝的统治没有贡献。”

  “再加上哲学理论过于深奥,被当时的诸子百家认为是以名乱实的诡辩之术,并加以抨击。”

  “所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名家学说就开始边缘化。”

  “而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名家学说更是销声匿迹了。”

  “公孙龙的学说现在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

  “他形而上学地割裂了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把一般和特殊的差别片面夸大,结果导致了形而上学的诡辩。”

  “但这并不影响公孙龙,对中国逻辑学的巨大贡献和影响力。”

  “他正确揭示了形式逻辑概念论,几乎所有的丰富内容和最基本的思维规律。”

  “并开始把名实问题作为真正的逻辑问题来研究,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而不再是伦理政治的附庸。”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孙龙是中国逻辑学的鼻祖。”

  梁启超:公孙龙所创立的逻辑学说,可以说是他对中国古代思想史最伟大的贡献。

  在诸子百家中,名家是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产物。

  他们的辩论,具有反传统的精神,是为新的政权服务的。

  但由于他们认识的角度不同,因此观点有所不同。

  公孙龙片面夸大了认识的某一方面,强调事物差别的一方面。

  他们所强调的这方面有精辟的思想,但是这些认识却受到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限制。

  他们的错误是世人认识发展史上不可避免的,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正是对他们的批判总结。

  公孙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但他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却对中国哲学思想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孙龙观察事物,虽然把个别与一般用‘离’的观点绝对化。

  只见离而不见合,不符合辩证法的‘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的观点。

  但他能够开辟逻辑领域,建立逻辑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百家争鸣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多数学派看重研究政治伦理,大多不懂逻辑学。

  甚至不承认这门学问,往往以政治伦理观念来批评公孙龙的逻辑思想。

  直到近代世人才公开承认公孙龙辩学对象逻辑的问题,并加以重视。

第328章 阴阳家邹子

  在诸子百家中,阴阳家的创始人是邹子。

  阴阳家存在时间虽短,但其学说贯穿整个中华历史。

  邹子总结春秋战国之前的五行说和阴阳说,将二者融合一起,形成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阴阳五行思想。

  汉代以后,阴阳家作为一个学术流派逐渐消失。

  但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却被儒家与道家进一步发展吸收。

  阴阳五行学说,以如今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自有其糟粕迷信的一面。

  不过,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古代中国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

  “他是战国时代的超级偶像,列国争相追捧。”

  “他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目光放眼世界。”

  “邹衍,战国末期齐国人。”

  “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为谈天衍,又称邹子。”

  “邹衍将前人的经验总结起来并发扬光大,提倡阴阳五行学说,成为阴阳家学派的创始人。”

  “邹衍曾游学稷下学宫,以学问扬名于齐。”

  “到魏国,受到魏惠王出城迎接的尊敬。”

  “到赵国,平原君待之以宾主之礼。”

  “到燕国,燕昭王亲自为他在前面扫尘,听他讲学,执弟子礼。”

  “与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风餐露宿的待遇相比,邹衍堪称战国时代的超级偶像。”

  “而其创立的阴阳家,不仅被司马迁称为稷下学派诸子百家之首。”

  “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谈六家要旨》中也把阴阳家放在了首位。”

  “由此可见,阴阳家的地位和影响力。”

  “不仅于此,日本风靡一时的阴阳师也是起源于先秦的阴阳家学派。”

  “日本在唐朝时期向中国派遣遣唐使,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学习而去,阴阳师开始逐渐流行于日本。”

  “不仅日本百姓从阴阳师那里获得艰苦生活的安慰,而日本天皇也从阴阳师那里获得精神上的安宁和社稷上的保障。”

  “在日本蒙昧时期,阴阳师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所以阴阳家不仅在中国,也在日本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并流传至今。”

  “而以邹衍为首的阴阳家学派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思想核心就是依靠阴阳五行为核心的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

  庄子:巧言善辩并非长久之事,公孙龙就是一个例证,终究是被邹衍断了生计。

  巧言善辩能够逞一时之能,背后却让人唾弃和反感。

  那些一味靠巧言善辩为进身之计的人,终究逃脱不了被冷落的命运。

  公孙龙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本来属于平原君豢养的门客。

  因为公孙龙善于作白马非马的辩论考证,平原君尊他为座上宾。

  因此公孙龙自然认为自己要高出他人一头,于是就开始利用自己巧言善辩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邹衍途径赵国,平原君请他与公孙龙就白马非马这一观点展开辩论。

  这本来也是一个荒谬的辩题,邹衍立即拒绝与公孙龙辩论,并阐述了自己观点。

  邹衍认为,所谓辩论,应该区别不同类型,不相侵害。

  排列不同概念,不相混淆。

  抒发自己的思想和一般概念,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理解,而不是困惑迷惘。

  如此,辩论的胜者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胜者也能得到他所追求的真理,这样的辩论是可以进行的。

  如果用繁文缛节来作为凭据,用巧言善辩来互相诋毁,用华丽词藻来偷换概念,吸引别人使之不得要领,就会妨害学问的根本道理。

  那种纠缠不休,咄咄逼人,总要别人认输才肯住口的作法,有害君子风度,他邹衍是绝不参加的。

  邹衍一席话赢得了在座人齐声叫好,公孙龙从这以后就被平原君贬退了。

  公孙龙的人品被邹衍彻底揭穿,他单纯倚仗的巧言善辩站不住脚了。

  因为公孙龙的巧言善辩是一种不分是非的辩论,是荒谬的行为,导致别人不愿与之为伍,受到冷落也就成为必然了。

  “所谓的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行。”

  “所谓的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

  “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

  “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邹衍最早把阴阳和五行概念结合起来,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阴阳五行生克学说。”

  “黄帝之时是土德,因为木生土,所以代替黄帝所建的朝代夏朝就是木德。”

  “因为金生木,所以代替夏朝的商朝就是金德。”

  “因为火生金,所以代替商朝的周朝就是火德。”

  “因为水生火,所以代替周朝的秦朝就是水德。”

  “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做解释。”

  “在那个诸侯相互讨伐的战国时代,邹衍的这一学说受到各国诸侯的承认和欢迎。”

  “这种历史观把历史看作常变的,把新王朝的兴起看作五行相生的必然结果,适应了建立新的统一王朝的政治需要。”

  “后来秦始皇把五德终始说,作为秦王朝吞并诸侯国统一天下的理论依据。”

  “董仲舒将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与儒学相结合,开汉代儒学阴阳五行化的先河。”

  “这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且几乎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而由于其消极负面的影响,阴阳学说助长了迷信思想的盛行,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从此自称奉天承运皇帝。”

首节 上一节 465/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