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96节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实至名归,理应受万世敬仰。

  “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

  “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五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

  “一些郡城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

  “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

  “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为瘟疫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占十分之七。”

  “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和病人相谈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

  “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

  “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

  “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

  “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

  “从此他勤求古训,博览全书。”

  “刻苦研读《素问》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书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

  “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

  “张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难回。”

  “于是他就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

  “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这部著作在公元210年左右完成而大行于世。”

  “然而,如此光耀的历史人物,却未见《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记载,只在民间传说或后人野史笔记中有所提及。”

  “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

  “到了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金匮要略》就是《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

  “《伤寒杂病论》系统概括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为中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伤寒杂病论》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苏轼:张仲景虽然未见于正史记载,但并不代表他不存在。

  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凭借其流传后世的《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在民间广为流传,冠以医圣之名,得以名垂青史。

  然而,张仲景在医学领域所做的贡献如此之大,却没有被《三国志》这样的正史记载。

  而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名医华佗和董丰,却在《三国志》《后汉书》中留有大段记载。

  董丰的杏林春暖,使杏林也逐渐成为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

  堂堂东汉三大名医,其中二人都有史书传记,唯有医圣张仲景没有见于正史。

  在后人编纂的《长沙市志》中有关于张仲景的记载,建安十三年,是年长沙瘟疫流行,太守张仲景医术,坐公堂为庶民义诊,活人甚众。

  民间传说则是流传大街小巷,随便问一个人,都如数家珍。

  仿佛张仲景就是家人,就在眼前,是敬重的亲人也是崇拜的圣人。

  据《长沙市志》记载,张仲景在建安十三年时,仍为长沙太守。

  这一年,恰好是曹操刘备争夺荆州之际。

  曹操败北后,刘备拿下江南四郡,长沙郡也划归刘备掌控。

  蜀汉221年建国,263年灭亡。

  张仲景于219年病逝,即便张仲景能见于史书,也应该在三国志的《蜀书》中,而不会在《魏书》中。

  但可惜的是,关于蜀国官员的史料,却极度匮乏。

  像张仲景这样的地方官员,晚年又辞官隐居乡间,专心著述。

  不被蜀汉、曹魏两国史家记载,也就正常了。

  不过同时代的华佗入史书,却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功成名就的神医,华佗却经常感到后悔。

  只因当时社会对医者颇有偏见,以至于医者地位普遍不高,远不如士族。

  华佗虽然名声在外,却依旧向往仕途之路。

  华佗从一开始给县吏等地方小官看病,逐渐变为郡守这样的地方大员。

  最后得以通天,以一介白丁乡野医者的身份接触到了曹操。

  可惜伴君如伴虎,曹操头痛,华佗要开颅救治。

  触怒疑心很重的曹操,最终下狱而死。

  华佗常年游走于官宦之家,名声鼎盛,被载于史册也就不难理解了。

  反观张仲景,主要活动范围在长沙一带,游走在百姓大众之中,最后隐居著述。

  结交的汉末名人,也不过建安七子之一的王仲宣而已,没有身在朝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未能显名于世。

  陈寿编写《三国志》,本就惜字如金。

  张仲景只是一个乱世的太守,况且大堂行医的行为,也被当时士大夫所不齿,不被载入正史完全可以理解。

  《三国志》等正史未记载张仲景事迹,但他的医学成就却常见于魏晋隋唐时期的典籍中。

  最早提及张仲景的,当是西晋太医令王叔和。

  张仲景和王叔和两人相距不过数十年,可见王叔和的话应当颇为可信。

  同时代另一位医学名家皇甫谧,也对张仲景推崇备至。

  加之皇甫谧为史家出身,本就掌握不少典籍,所知张仲景人与事迹绝非是捕风捉影。

  王叔和与皇甫谧所处的时代,距离汉末三国时代不过几十年。

  他们在著作中不约而同地提到张仲景,并将其视为不逊于华佗的一代名医。

  可见,张仲景不是虚幻的,更不是传说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为民众解除病痛顽疾的医圣。

第342章 画圣吴道子

  唐朝之所以被称之为盛世,除了强盛的国力之外,跟文化上的繁荣也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唐朝文化,最先想到的便是唐诗。

  事实上,繁荣的唐文化不仅仅有唐诗,还有美术。

  说到唐朝的美术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吴道子。

  唐代第一大画家,画史尊称吴生,被奉为画圣。

  另外吴道子还创造了支配民间画坛一千多年的民间传统画派,时至今日民间画师仍尊他是祖师爷。

  “吴道子,又名道玄,著名画家。”

  “吴道子出生于大唐,是河南禹州人,故里在山底吴村。”

  “他画史尊称吴生,因为性格狂放,人们又称为吴疯子。”

  “他少年时失去父母,家中贫穷,为了生存,就从画师学徒。”

  “吴村靠近洛阳,村里的手艺人常去城里谋生。”

  “因长期处于劳动人民之中,少年时的孤独,养成了他放浪不羁的性格。”

  “他曾向当时的著名人物张旭和贺知章学习书法,但未有学成,又去学画。”

  “吴道子自幼爱好书画,年轻时因向民间艺人学习,画就了多种风格。”

  “他擅长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花卉等,无一不精,尤其擅长肖像画和人物画表现。”

  “据记载,他画人能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容貌神情分别画得相当准确,生动传神。”

  “相传洛阳坊市有卖饼者,被几个恶少强索钱财,那人跑到深巷躲避起来。”

  “恶少找不到人,便大骂不止。”

  “吴道子见状忿忿不平,就在大街上把卖饼者的饼画成一副三头六臂的鬼神,吓得那些恶少抱头逃窜。”

  “吴道子不满二十岁时,画业初成,很有名气。”

  “当时有一位叫韦嗣立的官员,闻名于两京,后受唐中宗册封为逍遥公。”

  “韦嗣立举进士时,主张办学,提倡六经、六行、六艺,好结交诗人和画家,吴道子年仅二十岁时投在他的门下。”

  “吴道子在韦嗣立手下为小吏时,描绘蜀道山水,创造了水墨写意山水画这一画科。”

  “吴道子曾跟随韦嗣立到过四川,对四川的秀丽山水一定感触颇深。”

  “他后来开创了中国水墨写意山水画,与当时富丽山水画相比,自成一家。”

  “绘画史上常说的山水之变,便起于吴道子随韦嗣立的四川之行。”

  苏轼:写诗杜甫第一,作文韩愈第一,书法颜真卿第一,绘画则是吴道子第一。

  古往今来著名画家众多,但只有吴道子一个人被称为画圣。

  纵观历史,凡是能被尊称为圣的人,无不是在某领域取得傲人的成就。

  被尊称书圣的王羲之,将中庸之道融入书法之中,将书法艺术推向顶峰。

  被尊称诗圣的杜甫,集诗歌之大成,体现忧国忧民思想,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首节 上一节 496/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