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47节

  魏文侯拜子夏为师学习儒家学说,子夏在魏文侯后面的变法里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

  但子夏的另一位门生却成为变法的核心人物,也就是变法的开山鼻祖李悝。

  李悝虽然师从儒家,但是却玩起法家那一套。

  李悝在魏国毗邻秦国的西北边境上的担任过地方官,后来因为多次和秦军作战,得到了魏文侯的赏识。

  二来是由于子夏的关系,魏文侯了解到李悝法家的思想。

  据说李悝搞改革始于一段对话,魏文侯询问李悝怎么才能治理好国家。

  李悝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应该让付出劳动的人有所收获。

  让立下功劳的人得到封赏,任用有才能的人。

  该奖赏的就必须要兑现,该处罚的就必须处罚。

  魏文侯可以说是战国初期的一代贤主,不仅赏罚分明,而且任用能人。

  可是依然还在纳闷,为什么魏国的百姓对自己还是怨声载道。

  李悝回答的干脆利落,因为国内还有放纵享受富贵的人。

  贵族们什么事情都不干,只倚靠着祖辈的功勋。

  不仅身居高位,而且还肆意挥霍国家钱财。

  所以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应该取消贵族们的高额俸禄,用省下来的钱招募人才。

  李悝一句话刺破了魏国的毒瘤,魏文侯醍醐灌顶。

  两人一拍即合,李悝变法被提上日程。

  任何改革都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李悝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口号,明显得罪了魏国一众贵族。

  但是李悝的身后是魏文侯,贵族们再恨李悝,也只能默不作声。

  魏文侯之所以如此支持李悝,是因为法家学说的核心就是为了强化君权。

  法家对法律格外看重,将法律做为国家的根本。

  在战国这样乱世的背景下,李悝就是要树立一个强有力的君主,这当然是魏文侯最为喜欢的。

  魏文侯清楚,如果对贵族们的权利坐视不管。

  就会制造出一批特权阶层,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很大的威胁。

  演变到最后,就会重演三家分晋的局面。

  魏文侯能够审时度势,大力支持李悝变法。

  这是李悝能够在战国初期第一个赶上变法风口,并取得不错成绩的重要原因。

  李悝得到魏文侯的大力支持后,立刻开足马力,站在变法风口扬帆起航。

  “当上相国不久,李悝便和魏文侯针对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进行了一番探讨。”

  “李悝认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任用有才能的人,同时根据履责情况正确赏罚。”

  “魏文侯疑惑自己赏罚一向很得当,为什么百姓却不是很支持?”

  “李悝毫不客气地指出,那是因为有不劳而获的贵族子弟。”

  “这些人仰仗着祖上的功劳享受优厚俸禄却对国家毫无贡献,不如用这些人的俸禄来招募各方人才。”

  “不得不佩服,李悝的观点,非常具有前瞻性,而魏文侯也对李悝的观点赞不绝口。”

  “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李悝以魏国变法总指挥的身份。”

  “对魏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揭开了战国变法运动的序幕。”

  “李悝的变法主要包含,政治制度,法治,经济。”

  “政治制度的改革方面,李悝义无反顾地废除了自商周以来实施了一千多年的世卿世禄制。”

  “用这些不劳而获之人的俸禄来招募贤才,建立起一整套封建制的官僚制度。”

  “帮助新兴地主阶级进入国家的统治机构,进而上升为统治阶级。”

  “法治改革方面,李悝通过总结吸收他国经验。”

  “结合魏国具体情况,制定了维护新兴地主利益的统一法律《法经》。”

  “《法经》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规定,规定贵族群体犯法也要受到法律制裁。”

  “对影响百姓生活的偷盗、抢劫、伤人、害命等行为,《法经》进行了明确定罪,规定了从轻、从重等法律适用的基本法则。”

  “让魏国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管理,为百姓的安稳生活解除了后顾之忧。”

  “经济改革方面,为了充分发掘民众的耕田积极性。”

  “李悝明令废除了井田制,开始承认土地私有。”

  “这一改革,开了战国时期确认土地私有制的先河。”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深远。”

  嬴政:可以说《法经》是法家成员心中的圣典,更是华夏法学思想的鼻祖。

  李悝虽是法家的开山鼻祖,但是骨子里流着儒家的血。

  刑罚只是手段,要维护体恤百姓才是国家强盛的王道。

  春秋时期的法律成为维护贵族,欺压百姓的工具。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春秋时法律的核心思想。

  那个时候的大臣们都是有地有兵的贵族,什么时候看国君不顺眼了,就要造反弑君的。

  而李悝的《法经》在惩戒贵族方面,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比如说相国与将领接受行贿,身边的人员全部要诛杀,导致当时魏国的官吏每天都是胆战心惊。

  李悝的《法经》不光维护公平正义,更保护了老百姓的权益,这是春秋时期的法律里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老百姓的期望很简单,就是平平安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是百姓最挂念的事。

  在刑罚中,对百姓私有财产的侵犯称为盗,对百姓的人身伤害称为贼。

  只有让老百姓有安全感,能踏踏实实地工作,国家才能稳定繁荣。

  《法经》里对坏人的惩罚,那是相当的严格。

  比如杀人犯,不光要抄家,还要让妻子为奴。

  对于偷盗的人,要砍掉脚。

  私自翻越城墙,如果是一个人就杀头,如果十人以上直接灭族。

  有不法聚众行为超过五日,可以立即诛杀。

  李悝之所以要这么残忍的惩罚这些人,是为了维护魏国的安定。

  当时的魏国是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决不能重回春秋时期那种三天两头造反作乱的局面。

  只有国君腰杆子硬了,国内造反势力才不敢造次,老百姓才能安宁。

  一个国君要行王道,首要任务就是惩治盗贼。

  儒法合一是李悝法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李悝做到了。

  李悝通过变法让魏国实力大增,吹响了变法的第一声号角。

  其余诸侯国看到魏国如此迅速崛起,纷纷效仿,法家一时之间成为整个战国的主流。

  “同时,李悝清楚地意识到,魏国地处中原。”

  “疆域不大,人口众多,亟待解决的是老百姓填饱肚子的问题。”

  “毕竟物质充足了,国家才能对外征战,开疆拓土。”

  “但是土地面积就这么大,没有什么新技术新种子。”

  “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让农业发展迅速取得质的飞跃呢?”

  “李悝不是农业专家,也没有从种植技术方面下手,而是盘算起了土地的利用率问题。”

  “李悝算了这样一笔账,魏国一共有九万顷土地。”

  “除去山泽、屋舍之外,还有六万顷农田可供播种。”

  “如果老百姓勤勉耕种的话,亩产可以增加三斗左右。”

  “如果老百姓消极怠工的话,亩产会减少三斗。”

  “也就是说,土地利用得充分与否,可以产生一百八十万石的差额。”

  “为了把土地所产生的效益发挥到极致,李悝想出了‘尽地力’这一绝招。”

  “一是地里面不能种植单一作物,得混合着栽种五谷。”

  “主打一个东方不亮西方亮,做两手准备,应对天灾人祸。”

  “二是地里面不能种树,避免树木叶子遮挡了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

  “三是官府要真正起到作用,遇到恶劣天气时,要迅速组织百姓抢收庄稼。”

  “避免老百姓因为个人力量单薄,而让庄稼烂在地里头,造成巨大浪费。”

  “四是不能浪费一点可以耕种之地,适合种田的种田,不适合种田的就种菜种水果。”

  “同时大力发展养殖副业,尽一切可能提升农民收入。”

  “除了尽地力,李悝还提出了平籴(dí)法。”

  “也就是官府在丰收的年份向百姓平价收粮,防止商家压价导致谷贱伤农。”

  “歉收的年份,官府再平价将储备粮卖出。”

  “防止商人趁机哄抬物价,导致饥荒。”

  “通过这些方法,魏国的农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了魏国的强国之本。”

  “魏国的国力也在迅速提升,短短几年已经出现了富国民强的新气象。”

  “成功地迈入了战国七雄之列,为后来称霸百年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李悝的这些变法举措,后来更是被商鞅原封不动的搬到了秦国。”

首节 上一节 547/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