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61节

  而且凭他一人,又怎么可能与朝廷相抗衡?

  毕竟朱元璋给的,也能收回去。

  这恩情,也会有用尽的一日。

  就比如今日,难不成仅凭这一点点微末的恩情,还想道德绑架朱元璋一辈子?

  这不可能,也不现实。

  所以想保住老刘家的基业,唯有将这个儿子交出去,要不然就是雷霆震怒之下,族灭人亡,哪有丝毫回寰的余地?

  “陆大人,本侯的儿子,会死么?”

  沉默良久以后,刘继祖又是开口询问道。

  眼中也是闪过一抹希冀之色。

  就算是到了此时,刘继祖还在想为自家儿子求一条生路,这就已经属于是无药可救,难以饶恕。

  “锦衣卫已经在凤阳取证,您的儿子能不能活着,本官不知道。”

  “但若是他的那些恶行,且证据确凿,那您的儿子是儿子,百姓的儿子就不是儿子。”

  “朝廷要是宽纵了他,这对于百姓公平么?”

  “奸淫掳掠,淫人妻女,无恶不作,恶贯满盈,您凭什么会觉得朝廷会放过他?”

  陆风看向已经无药可医的刘继祖,又是轻声笑道:“而且如果证据确凿,只怕是您都会被问责,毕竟如果没有您的权势,您的儿子,凭什么可以逍遥法外?”

  “本侯明白了。”

  刘继祖藏在袖袍下的双手,又是紧紧的握了握,便是一字一顿道。

  “抓人。”

  陆风轻轻挥了挥手。

  身后的锦衣卫,便是蜂拥而出,直接扑向了义惠侯府上,压根不给刘继祖丝毫的情面。

  随后,陆风看向刘继祖拱了拱手,便也是踏进了议义惠侯的后院。

  而刘继祖望向眼前这一幕,除了觉得有些无力,也只有满腔的愤慨。

  “父亲放心,二弟已经被儿子送出了家门,锦衣卫暂时找不到他。”

  “但您必须上京一趟,因为唯有恳求陛下,才能给二弟一条活路。”

  “只要你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陛下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也不会大做文章。”

  至于站在刘继祖身旁的刘英,却是贴着刘继祖的耳朵,低声道。

  “可是胡惟庸那里?”

  刘英的话音响起,刘继祖的眼前顿时一亮,但又是闪过一抹担忧道。

  胡惟庸现在虽然不是侯爵,但也是贵为大明伯爵,而且还是中书省右丞相,所以只要胡惟庸还在追究,不管是怎么劝,朱元璋都不会同意。

  “银子。”

  “胡惟庸并不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他这个儿子的品性,也是恶贯满盈。”

  “所以这个儿子死了,胡惟庸应该也不心疼,而无非是我们银子没有给够,不足以让胡惟庸心动。”

  “那唯有破财免灾,毕竟我们得罪不起胡惟庸,更得罪不起朝廷。”

  刘英的眼中闪过一抹沉思道。

  “那给胡惟庸准备多少银子合适?”

  刘继祖也是猛的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道。

  “既然三千贯宝钞不足矣,那就三万贯宝钞,我想足以喂饱胡惟庸了。”

  刘英又是想了想,便是开口道。

  三万贯宝钞,买当朝相国之子的一条命,而且是已经死了的人,应该足以。

  “多备一点,备足五万贯宝钞,为父今日就入京,面见陛下,还有胡惟庸。”

  刘继祖的眼中闪过一抹肉疼,但还是下定决心道。

  可是一个儿子,还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儿子,真的就这般重要?

  重要。

  因为这是极其重要的传承,绝对不能割舍的传承。

  毕竟你要明白,古代能活到七十岁就已经是高寿,正如俗语所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而且在古代,由于生活条件、医疗水平等因素,人们的平均寿命普遍较短。

  所以这一个儿子的金贵,特别是权贵之家,还是嫡子,那只会更加的重视。

  况且还要开枝散叶,这样才能维持一个家族在当地的兴旺。

  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管是刘继祖,还是胡惟庸都想保下自家不生气的儿子。

  “大人,翻遍了,都没有找到刘琦。”

  义惠侯府后院之中,锦衣卫几乎是翻过来找寻,都没有找到刘琦,便是纷纷回到陆风的身边,回复道。

  “那么大个人,还能跑了不成?”

  闻言,陆风的眼中闪过一抹思索,便又是泛起一抹冷笑道:“浪浪子纵然不在家,也该在凤阳,如果连凤阳都不在,那这义惠侯府满门,也就不用再留了。”

  说话间,又是一股极寒的杀意倾泻而出,使这本就寒冷的天气,更是愈发的雪上加霜。

  “陛下口谕,若无刘琦身影,义惠侯府难逃干系,举族上下,满门抄斩。”

  陆风清朗的声音传出,刚刚赶来后院的刘英,眼中瞬间露出一抹难以言喻的惊骇之色。

  “刘公子,陛下的口谕,已经很明白了。”

  “你只有一炷香的时间,如果本官见不到刘琦,满门抄斩,斩尽杀绝。”

  陆风缓缓转过身,便是看向了匆忙赶来的刘英,轻声道:“不要质疑这道陛下口谕的真实性,在我大明,还没有人敢假传圣旨。”

  “我这就是派人去找!”

  刘英的眼中满是焦急之色,便是连忙躬了躬身,随后匆忙退下。

  至于先前的所有谋划,什么求得朱元璋的原谅,拿银子给刘琦买命都是成了一场空谈。

  现如今看来,朱元璋绝对是两手准备。

  那要是今日不交刘琦,义惠侯府上下,当真是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所以到了此时,刘琦这个蠢货肯定是保不住了,要不然就会牵连全家。

  还是得赶紧找回来,而且只有一炷香的时间。

第135章 大明首创的生育补助,人口增长才能使大明走向顶峰。

  “回禀殿下,义惠侯之子刘琦已经捉拿归案,现在于凤阳审问。”

  “所有涉案之官吏,也都是对罪状供认不讳,其中牵扯甚广,不仅仅是义惠侯刘继祖,还牵扯出诸多士绅豪强。”

  “所犯案子,更是五花八门,但无一例外,都是与欺诈民生有关的,其罪难容,罪不容诛。”

  “还有就是缉拿刘琦归案时,义惠侯府上下多有隐瞒,严刑逼供之下,府中侍卫扛不住,也已经供认。”

  “至于义惠侯应该会在今日下午抵达京师,毕竟他的年龄已大,又是舟车劳顿,所以并没有锦衣卫快。”

  前往凤阳的锦衣卫小旗,看向眼前的晋王朱棡回禀道。

  “应该是来为自己的儿子求情,这几乎都不用想。”

  朱棡倒是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如此罪责,视百姓如猪狗,要是饶恕了,我大明律法何在?”

  坐在一旁的朱标,眼中都是泛起一抹冷然道。

  “传命,这些士绅豪强若是有杀人犯法的勾当,杀。”

  “至于附庸帮凶者,全部贬为苦役,也是一个都不要放过。”

  “其家族,均属受益者,抄没其家产,发配西安、岭南、北平。”

  “还有涉案之官吏,若有枉法者,不饶,杀。”

  “可若只是贪赃者,打五十大板,家产充公,也是贬为苦役,绝不轻饶。”

  “但是给孤记住,一切要证据确凿,至于其家属,就不要为难了,就当给后面开个好头,也可以稳住这些贪官。”

  “让他们明白,贪赃枉法,只占贪赃,可免死,但不免罪。”

  “而若是枉法者,不论轻重,该杀则杀,绝不饶过。”

  朱棡又是低下头看向锦衣卫,轻声道。

  “遵命。”

  锦衣卫连忙抱拳道。

  “这也是圣旨。”

  朱标也是抬起眼眸,轻声道。

  “遵旨。”

  这名锦衣卫的瞳孔一缩,便又是抱拳道。

  “去办差吧。”

  朱棡摆了摆手,这名锦衣卫方才退下。

  “这还真是一个大好时机,正愁没有机会对淮西士绅动手。”

  “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朱棡又是抬起头,似笑非笑地看向朱标道。

  “李恒,传旨锦衣卫,彻查淮南以西的所有地区,就以国法为先,一个都不要饶过。”

  “若有不服者,锦衣卫可当机立断,以枉法罪论处,杀。”

首节 上一节 161/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