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62节

  他们哪个不是攻城掠地、开疆拓土的猛将?

  所以谁去教导他们?

  谁能教导他们?

  更别提他们这群叔伯服不服管束,会不会惹出乱子。

  甚至朱标都不用想,一旦开办洪武军事学院,他们这群叔伯绝对会闹翻天,然后各种借口推脱,绝对不可能报道。

  “开国六国公,哪个不能教导他们?”

  朱棡的嘴角倒是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道。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是六国公政务繁忙,而且身兼要职,真的有时间去教导咱们的那些叔伯?”

  朱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但还是挑起眉头道。

  大明的开国六国公,特别是现在还是大明开国初期,所以他们都身兼重任。

  而且即便是他们能同意,他们家老爷子也不可能同意。

  毕竟将这些将领,全部送进洪武军事学院,虽然对未来有所益处。

  但对于现在的朝堂政治体系,肯定会造成不小的冲击。

  所以不仅仅是要考虑长远问题,也要考虑眼下的问题。

  不能真的只顾头,不顾屁股。

  “六国公只是震慑,而对于叔伯们的军事造诣,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确很强。”

  “所以洪武军事学院,只有军事理论,但实践出真知,所以能教导的东西很少。”

  “可问题是开办洪武学院的初衷,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嘛?”

  “也就是恪守军纪,让他们明白,身为军人的天职那是守土保国,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这是当务之急。”

  “然而往长远看来,军事学院的设立,也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大明提供军事人才。”

  “从而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军事力量的控制和统一指挥,减少地方势力对军队的私人影响,从而巩固皇权和国家的统一。”

  “还有促进军事的技术创新,集中资源进行军事科技的研究与教学。”

  “比如火器的改良与使用、新型战术的开发等,加速军事技术的进步和在军队中的普及。”

  “再者,将礼法与军事相结合,便可以塑造出既有高度纪律性又忠于大明的军人,加深军队对大明的认同感和国家使命感。”

  “而且还能推动军事教育,减少不稳定的因素,所以你们想想,这几乎是百利而无一害。”

  面对两兄弟的疑问,朱棡又是缓缓出声道。

  说白了,就是淮西勋贵的能力很强,但素质普遍不高。

  可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大明不仅仅需要能力很强的将领,更需要的是素质与能力相同的将领。

  所以淮西勋贵要么更进一步,拥有几乎堪比后世的军事素养,要么就可以提前退休。

  毕竟已经登上了这一艘船,所有的改革就已经注定,那大明就是无路可退。

  要么奠定千年王朝的极盛,要么就是如历史,三百年而过的大明江山。

  但是读过那段残酷历史的朱棡,绝对不会这般轻易的放弃。

  所谓的奠定,只是为了强盛。

  可是这强盛,绝对不能是昙花一现,而是要长此以往,哪怕是日后中原沦陷,大明倾覆,也得是我们自己人在争。

  而不是异族入侵中原。

  心念所至,朱棡又是看向了东北方向,眼中又是泛起一抹难以平复的复杂,还有恨意。

  不管是建州女真、还是小岛扶桑。

  大明也势必东出,特别是扶桑。

  不灭倭寇,誓不归还!

135.第134章 义惠侯刘继祖的挣扎,洪武皇帝的狠辣。

  135.

  凤阳,义惠侯刘继祖府邸。

  “义惠侯,让您的儿子,跟我们走一趟吧?”

  锦衣卫陆风星夜疾驰赶到凤阳,天还未亮,便是已经到了义惠侯府邸,并且看向刘继祖,轻声道。

  “阁下是?”

  刘继祖明显有点摸不着头脑,便是出言询问道。

  义惠侯虽然位列侯爵,但却并不在朝廷部署之中,而且还是豪强地主出身。

  纵然能明白朝廷大势,但也是一知半解,根本无法走入真正的核心集团。

  所以对于锦衣卫,刘继祖虽然明白其恐怖,但也不是发自内心的震颤。

  “锦衣卫指挥同知,朝廷正三品,陆风。”

  陆风取下腰间的令牌,高高举起,依旧淡声道。

  “原来是陆大人当面。”

  刘继祖闻言,脸上顿时升起一抹笑容,便是拱了拱手道。

  他自身乃是侯爵,自然不用对一个正三品的官吏,卑躬屈膝。

  可是这锦衣卫的正三品大臣,不容刘继祖小觑。

  况且,义惠侯终究是朝廷的恩赐,份属于恩侯,并不是功侯。

  那刘继祖就要小心对待锦衣卫,毕竟锦衣卫的身后,可不仅仅是朝廷,而是代表皇室。

  特别是风头最盛的秦王,乃是锦衣卫的一把手。

  “何言不必如此,卑职有公务在身,还请让令公子跟卑职走一趟吧。”

  陆风的态度依旧淡然,仿佛并不为之所动。

  “陆大人,不知道本侯的儿子,犯了什么错?”

  “竟然劳驾锦衣卫星夜赶来凤阳?”

  刘继祖的面色虽然一沉,但也仅仅是刹那间,就掩饰了过去,随即还是一脸笑意的看向陆风道。

  “你儿子的过错,你这个当爹的不知道?”

  陆风似笑非笑的看向刘继祖道。

  此言一出,刘继祖也是明白了过来,无非就是胡惟庸之子的死。

  因为除了胡桐之死,刘继祖也想不到他儿子还能惹什么祸?

  竟然能劳驾锦衣卫出手。

  “陆大人,胡相国之子乃是意外,而且我们双方均已和解,为此,本侯更是奉上了三千贯宝钞,用于平息此事,难道还不够么?”

  刘继祖想了想,便是看向陆风开口道。

  胡惟庸之子胡桐与刘敬祖之子,的确是意外碰撞,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纵然是闹到圣前,也不会要了刘继祖之子的命。

  而且刘继祖已经做出了赔偿,胡惟庸还想要干什么?

  真想要将他刘继祖这位恩侯,得罪到死?

  虽然是朝廷一品大员,但他刘继祖好歹也是义惠侯,更是对当今陛下有过恩情。

  岂能因为死了个儿子,就抓着这件事不放?

  “侯爷的话说的还真是轻巧,死的又不是你的儿子,您当然能花银子解决。”

  “可正德伯却死了儿子,那若是死的是您儿子,正德伯给您三千贯宝钞,您愿不愿意了结此事?”

  陆风瞥了一眼刘继祖,便是嗤之以鼻道。

  胡惟庸好歹也是堂堂中书省右丞相,兼有辅国之任,更是正一品大臣。

  近日又是封伯正德,又岂能遭受如此大辱?

  所以三千贯宝钞就想抵了这条人命,只怕是这点银两,连办个丧事都不够。

  那胡惟庸岂能罢休?

  更何况,刘继祖之子真的就只犯了这点事情,那朝廷还不至于大动干戈。

  而且陆风身为锦衣卫指挥同知,自然知道其中隐秘,只是不愿意与义惠侯刘继祖翻脸而已。

  “正德伯?”

  刘继祖的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之色。

  朝廷什么时候多出了一个正德伯?

  但又是一瞬间,刘继祖的瞳孔又是一阵猛缩。

  那这几乎都不用猜,肯定是右丞相胡惟庸封爵。

  虽然只是封的伯爵,但大明朝的公侯伯,岂有那么容易获封?

  所以,该死的小混账,这次只怕是真的捅出了大篓子。

  “胡丞相与国有功,陛下恩典,封爵正德伯,以彰显其功。”

  “所以侯爷就不要让卑职为难了,让您的儿子跟我们走一趟吧。”

  “只要所查属实,朝廷自会依法办理,但若是侯爷横加阻拦,阻挠锦衣卫抓人审问。”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纵然勋贵,也可先行抓捕审问。”

首节 上一节 162/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