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63节

  因为他还没算明白,究竟值不值得?

  “你不用在那里算了,相信我,只要人口能增长上去,什么都会有的。”

  过了许久以后,朱标还是没能算明白,朱棡便是依旧没好气道。

  “好。”

  处于相信自家弟弟的原因,朱标还是点了点头。

  但眼中依旧毫无色彩,时而紧皱眉头,看来应该还是在算得失。

  而瞧见这一幕的朱棡,又是极为无语的摆了摆手,便是直接离开了御书房。

  “人口不断增长,以大明目前的储备,还有粮食可继续成长,再用大明宝钞来维持运作,这好像是一个持平且均衡的状态。”

  “所以要是按照这般算下来,只要人口能得到不断的增长,那这一点救济金,就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毕竟依照你的意思,救助金就是用来救助孩子,虽然足够一定时间的使用,但还是要继续做工务农,毕竟救助金的本身意义,就是缓解抚养孩子的压力。”

  “老三......?人呢!”

  朱标又是沉思了好久,方才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便是抬起头看向朱棡,眼中闪过一抹兴奋之色。

  只是这刚一开口,兴奋之色就已经凝固,而这偌大的御书房,哪里还有朱棡的身影?

  但朱标也不在意,反正他想明白了,那就是人口哪怕是暴增,也不会拖垮大明。

  毕竟不管是江南士族,还是士绅豪强给予大明的支持太多了,不管是从粮食,还是银子,都是极为的富裕,完全支撑得起。

  感谢江南老表,感谢士绅豪强,当真是为了大明无私的奉献。

  抱拳了,铁子。

  江南士族、士绅豪强:“.........”

第136章 朱元璋的果断,从来都不会因为恩情而散尽。

  坤宁宫之中,已经赶来京师的义惠侯刘继祖,此时此刻已经跪在了坤宁宫的门口。

  伴随着漫天的鹅毛大雪,可是连个撑伞的小太监都没有。

  可怜刘继祖年迈体衰之身,跪在雪中瑟瑟发抖。

  只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内殿的朱元璋,听着王景弘的禀告,眼中依旧是一片冷然之色。

  如果是个人就来京师求情,那他这大明朝的皇帝,究竟是干,还是不干?

  堂堂恩侯,不知道约束子孙,反而是助纣为虐,祸害一方百姓,这难道不可恨?

  就这?还能舔着逼脸,来给自己的儿子求情?

  “皇爷,恩侯差人去了胡相国府上,送去了五万贯宝钞,希望可以平息胡相国的怒火。”

  “但胡相国将这五万贯宝钞,全部转由锦衣卫,呈上陛见。”

  王景弘的声音依旧响起。

  朱元璋的脸色,却是依旧不为所动,反而是升起一抹冷笑道:“刘继祖不愧是豪强地主出身,五万贯宝钞,说拿出来就拿出来,还真是一点都不心疼。”

  言语之间,多是嘲讽之色。

  朝廷大力打击贪官污吏,对于士绅豪强,更是半点不留情面。

  刘继祖却又在此时冒头,不管是哪一步棋,都是一错到底,而且没有丝毫的悔过之心。

  毕竟,若是今日刘继祖前来请罪,朱元璋念其恩情,也不会怪罪刘继祖,只诛首恶。

  但刘继祖一来就是跪在坤宁宫的门口,一边装可怜,一边为自己的儿子求情。

  可是对于自己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之事,只字不提,那就怪不得朱元璋了。

  况且面子已经给了,情分也已经尽了,剩下的就交给天意吧。

  “你出去告诉义惠伯,朕近日以来身体不适,现交由太子监国,让他有什么事情,只管去找太子殿下。”

  “咱替他拿不了主意,也免不了他的罪。”

  朱元璋又是抬起头,轻声道。

  话里话外,虽然没有明着治刘继祖的罪。

  但这声义惠伯,已经说明了问题。

  那就是从今日起,大明除了功侯,将不会再有恩侯。

  义惠侯刘继祖,从此降为义惠伯。

  这也代表了朱元璋态度之坚决,也不愿意见刘继祖,让他回去听后发落。

  至于真的去面见朱标,只能说自己找死。

  毕竟朱元璋还能念着三分香火情,但落到太子朱标的手上,那可就没有这三份香火情了。

  “遵旨。”

  王景弘跟了朱元璋多年,岂能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更何况他就是个人精,便是直接走出了坤宁宫,迎着漫天大雪,来到了刘继祖的身旁。

  “王总管,陛下是不是愿意见老臣?”

  眼见王景弘走了出来,刘继祖的眼中顿时升起一抹希冀之色道。

  只要朱元璋肯见他,那这件事还有回旋的余地。

  要不然,真的就是无力回天。

  “义惠伯,寒风腊月,漫天大雪,您老人家就别跪在这里了。”

  “皇爷心疼你,莫要因为一个不孝子,伤了自个儿的身子。”

  “但近日以来,皇爷的身体有些不适,所以不便见客,而且国之重任,皆由太子殿下监之。”

  “若是您有什么冤屈,只管去找太子殿下,皇爷不过问。”

  王景弘伸出手,便是将刘继祖扶了起来,方才笑眯眯道。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就是朱元璋的意思。

  开局义惠伯,便是免去了刘继祖的侯爵。

  所谓的心疼、不孝子,就是朝廷依旧会依法办案,绝对不会徇私舞弊。

  也在告诉刘继祖,咱俩之间还有些许情分,不要将这份情分,消磨殆尽。

  同时还透露出了一点信息,那就是咱俩之间的情分,可不是与太子之间的情分。

  但是现在太子监国,咱总不可能出尔反尔,那你别去找太子朱标,如果他愿意放过你那不孝子,降爵就是朝廷对你最大的惩戒。

  “义惠伯。”

  这三个字一响起,刘继祖的面色,顿时比这漫天的白雪,还要白上三分。

  这已经说的很明了,毕竟刘继祖也不蠢,而且身为豪强出身,若是他真的蠢,他就守不住这偌大的家业。

  所以刘继祖当然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也明白这件事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现在离开,他还是朝廷的伯爵,还能连续三分香火情。

  可若是刘继祖执意而为,那这三分香火情,朱元璋也不会在意。

  毕竟能得天下,朱元璋从骨子里就只有权衡利弊,杀伐果决。

  而且你想想,能喊出将帅可废,天下不可亡的朱元璋,真的能是一个善茬?

  那你刘继祖的这点恩情,真的就能道德绑架得了朱元璋?

  “伯爷。”

  王景弘又是轻轻出声道。

  “老臣告退。”

  刘继祖这才回过神,但仍然是眼神空洞的点了点头,随后便是踏出了坤宁宫。

  就连谢恩,都没有谢过,这顿时让王景弘的眼中闪过一抹鄙夷之色。

  滔天之恩,都把握不住,你刘继祖这辈子就是个做地主的命。

  而且现在就连时势都分不明白,甚至身为臣子,竟敢如此不敬天恩,也是活该。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今朝能保命,来日还可能活命么?

  意思也就是朱元璋能放过刘继祖,以后的朱标能放过刘继祖?

  “皇爷,义惠伯已经离开了。”

  王景弘摇了摇头,便是返回了坤宁宫,向朱元璋复命道:“但义惠伯并未谢恩,便直接离开了。”

  王景弘对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有所隐瞒,而且这可是恪守君臣之道。

  哪怕是你刘继祖要死儿子,还是朝廷要他死,但你身为臣子,也得叩谢天恩浩荡。

  可刘继祖浑然不顾,从礼法上他就已经错了。

  “传旨。”

  “义惠侯刘继祖藐视天恩浩荡,不思为国尽忠,但念其于国有恩,将其降为义惠伯,年俸两百石。”

  “还有其子刘琦所犯之法,数罪并罚,有冤者申冤,有仇者报仇,则命御史台入凤阳清查。”

  “义惠伯府上真要为其赎罪,死人者,命义惠伯嫡长子刘英披麻戴孝,为其服丧,死一人,三年。”

  “由此往上,概不封顶,至于对死者的家眷赔偿,义惠伯能拿出五万贯宝钞,那自然也是家财万贯,不缺这点银子。”

  “那其所有受害百姓之家眷,挨家挨户,曾受欺凌者,备受侮辱者,皆以五万贯宝钞赔偿。”

  “还有就是取回他的世袭网替凭证,大明与他刘家的恩情,由他而起,自他而终。”

  “圣旨,就这般写,按照咱的意思,一字不差的告诉御史台,告诉刘继祖,大明的律法,绝对不容任何人侵犯。”

  “哪怕是恩侯,大明所给予的荣光,所给予的恩典,也足以偿还,你怨不得别人。”

  朱元璋的脸上依旧淡然,并没有生起一丝怒气,反而是轻声道:“然后将这道圣旨,还有刘继祖儿子的罪责,全部公之于世,咱大明不会忘恩负义,但眼里也容不得沙烁。”

  “遵旨。”

首节 上一节 163/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