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8节

  “切,没意思。”

  朱棡白了一眼朱元璋,便是摊开手,很无奈的看向朱标道:“哥,这老头不敢赌,弟弟尽力了。”

  对此,饶是朱元璋很生气,但也不能反驳,不然就是要么同意,要么就是自己真的怕了,所以涨红了脸,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别闹。”

  至于朱标也不能太打他们家老头的脸,便是看向朱棡摇了摇头道。

  果然从一开始,朱标就知道,朱棡还是没死心,还是想将他推上皇位。

  “行了,既然没啥事了,儿臣就先告退了,我回来这么久了,还没回过王府。”

  既然如此,朱棡也不好再强求什么,便是伸了伸懒腰后,方才看向朱元璋说道。

  “哼!”

  老朱仅是冷哼一声,并未开口,那站在一旁的马皇后便是轻轻摆了摆手,笑道:“娘下了一道懿旨,让你可以随时出入宫廷,去吧。”

  “无事就来娘这里坐坐。”

  郭惠妃也是看向朱棡点了点头笑道。

第22章 治世如治河,堵不如疏(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你那晋王府自从落成,你就没住过一日。”

  “还回去干什么,不如直接住在宫里。”

  朱元璋倒是看向朱棡摆了摆手道。

  实话实说,三年多没见朱棡了,老朱怎么能舍得放朱棡出宫?

  再加上那座晋王府落成以后,朱棡便去了太原就藩,虽然有人打理王府,但终究缺少烟火气,不如留在皇宫。

  “皇宫到处都要守规矩,烦都能烦死。”

  “更别提住在皇宫里了。”

  朱棡果断的摇了摇头道。

  当然朱棡也明白老朱的心思,就连马皇后与郭惠妃也有点期盼的看向朱棡,毕竟她们也想自家小儿子可以留在宫中。

  但他朱棡从小就不是个守规矩的主,大明开国以后在皇宫居住的日子屈指可数,基本上都是在常遇春府上度过,为的就是不受规矩约束。

  所以想让朱棡留在皇宫,别想了,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身为皇室子弟,还是大明戍边的亲王,你当然要守规矩,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

  老朱倒是直接白了一眼朱棡,又是没好气道。

  “那我的那些兄弟,怎么一点都不守规矩?更是天天惹得伱头疼?”

  对此,朱棡的眼中顿时闪过一抹狡黠之色,方才看向朱元璋说道。

  果然,伴随朱棡的话音落下,老朱的面色瞬间变得铁青,而提起那些小兔崽子,他真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老朱是至贫出身,还未发迹之前,爹娘为了生计去给地主家当佃农,就连老朱都得去为刘财主放牛。

  可即便是如此,老朱仍然吃不上几顿饱饭,再加上元朝的苛捐杂税,能有一条活路就不错了,更别提读书了,哪里能读的起?

  而现在老朱吞并天下,开创大明王朝,压根不缺吃喝,可这群小兔崽子却没有一个好好读书的!

  那谁家老子能不生气?

  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就拿朱标三兄弟来说吧。

  太子朱标,师从宋濂,极为聪慧,博览群书的同时,更是为国辅政,为老朱分忧。

  秦王朱樉,虽然不喜欢读书,但对于兵法韬略却有自己独到的见地,未来天下名将,必然有朱樉一席之地。

  至于剩下的晋王朱棡,文从李希颜,武从常遇春,可谓是老朱家的文武全才,还有在太原打的那几仗,哪一仗不是高光?

  纵然比起老朱麾下的那群开国功臣,也是分毫不差。

  还有燕王朱棣,从小立志成为冠军侯霍去病,达成武将最高成就,封狼居胥、燕然勒石!

  而从这里开始起,老朱家的画风就有点不对劲了,特别是老五吴王朱橚,从小酷爱医书。

  但朱橚是谁?那是老朱钦定的大明藩王,若是不晓政治,不明军事,如何能作为一方藩镇?

  可朱橚永远都是记吃不记打,毕竟老朱前脚刚收拾完朱橚,后脚朱橚又开始学医,所以老朱每每想起,都是无比的头疼。

  “您不必动气了,他们还小,总有一日能成长起来。”

  面对脸色铁青的老朱,朱标可不会火上浇油,反而是看向老朱轻声说道:“毕竟身为您的儿子,未来必然会有一番作为。”

  “咱不求他们能有所作为,只求他们不祸害百姓,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闻言,朱元璋倒是摇了摇头道。

  但殊不知,未来的大明天下,这群藩王何其过分,就拿历史上的秦王朱樉来说吧,完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变态藩王。

  至于朱樉究竟干了什么?

  朱樉在封地连年命令关内军民人等收买金银,军民陷入困窘,以至于卖儿鬻女。

  但是朱樉却下令对三百多余来王府求饶的百姓大打出手,当场杀死老人一名,捉拿了近百人。

  而朱元璋千方百计安顿抚恤土蕃十八族,可朱樉出征时,却将其中孕妇搜捉入府,使人夫妇生离。

  还有朱樉出征西番,又是掳走一百五十名幼女,又将一百五十五名幼男阉割,许多被阉割的男童由于恢复不好而导致死亡。

  再加上朱樉在西安府大兴土木,役使军民在宫中建起亭台池塘取乐,与次妃邓氏在其中折磨宫人取乐。

  但这也仅仅是朱樉罪状的冰山一角,足以得见,若非是朱元璋之嫡次子,就凭朱樉干的这些恶事,千刀万剐都不过分。

  可这还不是个例,因为除了秦王朱樉、还有鲁王朱檀、代王朱桂、伊王朱,哪有一个好玩意?

  特别是想起朱桂这个疯癫王爷,朱棡又是忍不住抬起头,看了看侧殿的方向。

  代王朱桂就是郭惠妃之子,此时还不到两岁,便是养在惠妃宫之中。

  所以看在郭惠妃的面子上,朱棡都不可能放任朱桂不管,毕竟不能让自家小娘伤心。

  “老头子,将那群小混账交给我吧?”

  随后朱棡抬起头,看向朱元璋笑道:“最多三个月,我还给你一群脱胎换骨过的儿子。”

  “交给你?”

  但朱标闻言,却是瞪大眼睛的看向朱棡道:“那他们还不得翻天?”

  朱棡从小就是个小混账,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更是被誉为老朱家的第一反骨仔。

  而要是让朱棡来教导,还真让这群小混蛋学去了精髓,那最次也得造个反,证明一下自己吧?

  毕竟朱棡可是整日将造反挂在嘴上,那老朱岂不是得头疼死?

  “咱还是挺放心李希颜夫子,至于你,还是先操心一下你的亲事吧。”

  对此,本来还有点心动的老朱,也是直接摇了摇头道。

  “老大?我怎么觉得,你对我的意见很大?”

  至于朱棡倒是直接来到朱标的身边,一把揽住朱标的肩膀道。

  “就事论事而已。”

  朱标闻言,只是干笑了两声道。

  “呵呵,难道你们真以为,仅凭闭门造车、死啃书本,就能妥善治理一方领土,安定民心?”

  “殊不知,治世如同治理泛滥的河水,堵不如疏,而只在书卷中徘徊,又怎能体察民间的真实与艰辛?”

  “再说咱们家的这群混账,从小身份尊崇,锦衣玉食,何时吃过苦,又如何能明白百姓的酸甜苦辣?”

  朱棡的眼中闪过一抹不屑的看向朱元璋与朱标道。

第23章 天子坐中堂,宗亲攘蛮夷(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朱元璋闻言,眉宇间不禁锁紧,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似乎是在回想自己早年的艰辛岁月。

  从太平乡孤庄村的凄风苦雨,到皇觉寺的孤灯茕影,再到淮西路上的托钵僧。

  从滁州城里的刀光剑影,到鄱阳湖上的滔天巨浪和冲天火光。

  他朱元璋,这个曾经的放牛娃、农民、和尚、叫花子一路走来,走到了应天府。

  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

  所以老朱更明白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充满了血汗与泪水。

  而也正是因为穷苦出身,所以老朱极为痛恨贪官污吏,更懂得百姓对于一个盛世王朝的渴望与期待。

  那若是连老朱的儿子都不知道民间疾苦,又怎么能成为大明的柱国藩王?

  就连朱标也是似有所感的点了点头。

  因为朱标出生之时,老朱还在创业,所以朱标并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也能明白民生疾苦,究竟是何意思?

  那他的这群弟弟,未曾经历过烈火煅烧,如何能百炼成钢?又如何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为大明戍守一方?

  “爹,老三说的不错,一昧的死读书,只能让他们更加厌倦,所以要让他们明白,今日之大明的来之不易。”

  “而即便是打走了蒙元,可天下依旧是百废待兴,百姓依旧还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所以儿子觉得,不如将稍微年长一点的皇子,全部外放出宫,进行为期一年的历练。”

  “而在这一年之中,朝廷只给他们一亩薄田,让皇子们维持生计,除此之外朝廷不会再给他们任何帮助。”

  随后朱标便是抬起头,十分正色的看向朱元璋道。

  伴随朱标的话音落下,朱棡也是诧异的抬起眼眸,今天的朱标,怎么聪明了这么多?

  简直是一语道破玄机,而且几乎与朱棡不谋而合。

  毕竟唯有经历过苦难,才能更加懂得珍惜。

  特别是身为皇室子弟,他们不能一直处于安逸之下,不然未来如何成长?又如何成为大明真正的塞王?

首节 上一节 18/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