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9节

  “这个主意是不错,可要是他们什么都不干,就等着咱心软,又如何?”

  朱元璋的眼中也是掠过一抹沉思,但想了想,还是抬起头看向朱标与朱棡问道。

  虎毒尚且不食子,而他们始终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所以即便是摆烂不作为,荒废田亩,不思进取,老朱也不能看着他们活活饿死吧?

  “爹,你这般想,若是他们不作为,不思进取,你就算将他们通通封王,他们对大明又有什么贡献?不过是国之蛀虫,荼毒一方罢了。”

  “所以真想让他们成长,您只有心狠一点,下一道圣旨,年长皇子必须经过为期一年的历练,而在这其中,谁也不能擅自插手,就算是要饭,你也得要够一年之期。”

  “而若是真有皇子敢违背您的意思,直接废掉他们的王爵,将他们留在应天府,由朝廷给予他们吃穿用度,但绝非大富大贵,仅是温饱,也没有银子给他们花天酒地。”

  “这样一来,孰轻孰重,他们自己也拎得清。”

  朱棡的眼中闪过一抹果决道。

  皇子想成为大明的藩王,就必须经过为期一年的历练,而且是从零开始的历练,除了一亩薄田,便再无任何帮助。

  而且皇子也能退出,代价就是废掉王爵,但谁让伱是老朱的亲儿子,所以朝廷会养着你,但也仅仅就是温饱,毕竟于国无用,能养着你,还是皇帝恩泽,

  “老三说的不错,一昧的纵容心软,皇子们成不了气候,就算您执意将他们放去藩镇,也不会有所建树,所以倒不如心狠一点,让皇子们明白,若是敢阳奉阴违。”

  朱标瞬间就明白了朱棡的意思,便也是转头看向朱元璋,没有任何犹豫的点头道:“唯有废爵这一条路。”

  可朱元璋的脸上仍然闪过一抹犹豫之色。

  但想想也没错,老朱打小就是穷苦出身,而好不容易打下了这方天下,自然不想让后辈子孙遭罪,更何况是他的亲儿子们。

  “老头子,我们又不是让您杀了他们?”

  “毕竟我们的本意,也只是想让他们变得更好,可若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皇室也会给他们一口吃食,总不至于出去要饭。”

  “可若真的度过了这一年的历练,那对于皇子,对于大明只有无穷的好处,没有任何一点坏处。”

  朱棡面对朱元璋的犹豫,眼中闪过一抹无奈道。

  自古无情帝王家,可到了老朱这里,即便是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比不过亲情,这一点并没有错,但太过于溺爱与心软,只是在骄纵皇子。

  “咱明白了。”

  “那就依了你们的意思吧。”

  良久以后,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方才点了点头,也算是同意了朱棡两兄弟的提议,让一众皇子前往民间,进行为期一年的历练。

  纵然老朱心中有万般不舍,可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自己最信任的两个儿子之间,他也只能同意,毕竟大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所以为了天下,老朱也只能这么办,特别是这般浅显的道理,朱标都能明白,老朱从一介布衣登临天下,又岂会不明白?

  “总算是搞定老朱了。”

  与此同时,朱棡也是松了口气,心中悬着的大石头,也总算是落了下来,而说实话,今日能说服老朱,朱标功不可没,要不是这位老兄的助攻,还真没有那么容易。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让这群皇子们历练?

  其实很简单,就像是朱棡想和朱元璋打赌,赌他一年之内打下草原,三年之内国力远超大明,这其中自然有吹牛逼的成分,但是也不多。

  因为朱棡真的可以在一年之内打下草原,至于三年之内国力远超大明,这还真的说不准。

  毕竟光是想要在草原筑起王朝,其中所耗费巨大,没有十年之期,根本行不通。

  但是朱棡也笃定老朱绝不会跟他赌,所以才会放下豪言。

  那这与皇子们历练一年有什么关系?

  自然有关系,因为待来日大明富强繁荣,朱棡便会请奏朱元璋,启用外封制,临近大明诸国,海外诸地,裂土封王,由此而开启天子坐中堂,宗亲攘蛮夷的旷世大明!

  “对了,咱还有件事,要找你们商议一下。”

  就在朱棡思索之时,朱元璋又是看向朱棡与朱标,笑着开口道:“也就是关于日后藩王的俸禄。”

  (本章完)

第24章 臭小子,咱可以印大明宝钞啊(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说话之间,老朱从身上取出一份奏章,直接丢在了桌子上。

  “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

  “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缎匹岁给匠料,拨王府自造。”

  “靖江王岁支米二万石,钞一万贯,余物比亲王减半,马匹草料月支二十匹。”

  “公主未受封,每岁支纻丝纱罗各一十匹,绢冬夏布各三十匹,绵二百两。”

  “已封公主,赐庄田一所,计岁收米一千五百石,钞二千贯。”

  “亲王子男未受封,岁支纻丝纱罗绢冬夏布同绵同公主未封例,女未封者减半。”

  朱棡直接拿过桌子上的奏章,看向其中的内容,面色顿时为之一变,显然是被奏章上的内容惊到了!

  就连凑过来的朱标,也是内心一震的看向老朱出声道:“爹,这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这份亲王俸禄,何止是高,简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要知道,大明开国第一功臣的韩国公李善长,公爵年俸乃是最高,但也不过四千石。

  至于其余公爵,年俸皆是三千石,侯爵年俸一千二百石,而伯爵年俸仅有二百四十石。

  但眼前的这份奏章,亲王年俸光是岁米就已经高达五万石?

  这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一位亲王就已经等于十六位年俸三千石的公爵。

  而且这还仅仅是岁米!

  “咱之所以定下这么高的年俸,自然有咱的深意。”

  “高俸禄,一则可以确保亲王们在藩地的生活无忧,使其不必因生计而滋生异心,而安其心,方才能稳固我大明江山。”

  对此,朱元璋目光炯炯的看向朱棡与朱标道:“二则,亲王手握重兵,财力充足,方能在边疆有效抵御外侮,戍卫江山安宁,此乃安内攘外之策也。”

  随后老朱又是顿了顿,方才继续道:“再者,高俸养尊,也是高责所在。”

  “爹,儿子明白你为什么要分封诸王,无非就是我朱家底蕴薄弱,您需要收拢兵权,以自家镇江山。”

  “这一点,您没有错,但今日我们不扯这些大道理,因为儿子只是想跟您算一笔账。”

  一直未曾开口的朱棡,突然抬起头看向朱元璋正色道:“当然算完这笔账,您还是执意如此,那儿子无话可说。”

  “什么账?”

  老朱听后,眉宇间不禁掠过一丝疑惑道。

  “若是儿子记得不错,一石米的价格在四钱银子与六钱银子之间浮动。”

  “那我们取个折中的数目,便是一石米等于半贯五钱银子。”

  “而五钱银子能买一石米,五万石岁米就等于二万五千两银子。”

  “对不对?”朱棡继续看向老朱道。

  “没错。”老朱也是点了点头道。

  明朝初年,粮食的价格浮动,但大多不会超过这个区间,所以算下来的确是二万五千两银子。

  “还有钞二万五千贯,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也就是二万五千两。”

  “那我们今日就不算其他东西,光是岁米与宝钞便已经五万两了吧?”朱棡仍是道。

  老朱也是依旧点头道:“没错,的确是五万两。”

  “好,您现在有十四个儿子,而以您的身体状况,未来肯定还能生。”

  “所以除了大哥是太子外,我们就算您有二十个儿子,也就是二十位亲王。”

  “一位亲王的年俸是五万两,二十位亲王的年俸就是一百万两。”

  “这就等于光是亲王俸禄,朝廷每年就得支出百万两,对吧?”

  朱棡又是微微思索片刻后,方才看向朱元璋道。

  “是百万两。”朱元璋的脸上依旧如常道。

  毕竟对于老朱来说,一百万两还真不多!

  啊?

  大明开国仅仅九年,老朱就已经不将百万两放在眼中?

  没错,老朱确实不用放在眼中,甚至都不用放在心中,因为老朱在洪武八年发行了大明宝钞。

  所以即便是没有银子,老朱也可以无限制的印钞,怎么可能因为一百万两而动容?

  “而您定下的宗室承袭制,亲王爵位世袭罔替,世代相传,至于亲王子嗣,则是降爵为郡王。”

  “至于郡王的年俸岁支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我们就算是六千两。”

  “那一位亲王有十个儿子,不过分吧?”

  “毕竟您鼓励生育,那身为大明亲王自然要以身作则。”

  “那算下来就有二百个郡王,一个郡王六千两,那两百位郡王就是一百二十万两。”

  “而这算下来,大明每年的宗室年俸支出,就已经高达二百二十万两。”

  “还有就是公主、郡主、县主,再加上杂七杂八的东西,我们每年就当支出三百万两。”

  “那儿子想问一句,光是每年三百万两的支出,您的国库负担的起么?”

  话罢,朱棡便是直勾勾的看向朱元璋。

  而且这还不是每年支出的极限,不然老朱后期怎么可能将藩王俸禄改为万石?

  还不是大明国库根本支撑不起如此庞大的支出。

  毕竟你想想明朝宗室制度与汉唐宋等前朝相比,明朝宗室制度的最大弊端是没有降等袭爵的机制。

  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代皇帝将皇子分封为亲王,而每代亲王又继续分封众多郡王,导致宗室子弟数量急剧膨胀。

  再者就是宗室子弟享受高额的岁赐,包括粮食、布匹、金银、盐、茶等物资,以及马匹草料等。

  那这些开支构成了明朝财政的巨大负担。

  “区区三百万两,咱还不放在眼中。”

  只不过,老朱仍是不在意的笑了笑道。

首节 上一节 19/1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