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18节

  朱棡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便是道。

  “当然去。”

  姚广孝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是果断点头道。

  “不过,殿下也要借微臣一些人手。”

  想了想,姚广孝又是开口道。

  “什么人?”

  朱棡张开手,示意姚广孝可以畅所欲言道。

  “穷酸腐儒。”

  “毕竟殿下您想想,我华夏文化之传承,何其重哉?”

  “那要是让这些番邦异族学了去,岂不是变相的让他们强大起来?”

  “所以想要实施文化入侵,从而断绝他们的文化传承。”

  “穷酸腐儒,就是最好的人选。”

  “让他们去宣传他们一贯的宗旨,满口之乎者也为荣,其它工农商业皆贱行。”

  “就是以糟糠文化为主,画下一张大饼,还要让他们乐此不疲,从而限制他们的发展,断绝他们的文化,走上倒退的路,永远不可能前进一步。”

  “那哪怕是殿下有生之年,并不能拿下海外诸国,这也将是千百年来的大计。”

  “就是要让他们闭关锁国,将权贵们的利欲熏心,胆大包天,奢靡不尽,全部发扬光大,让他们牢记于心。”

  “让他们明白,他们生来就是权贵,为他们套上种种枷锁,让他们的王朝,永远处于黑暗动荡时期。”

  “毕竟穷酸腐儒,玩弄这一套是非,可比我姚广孝要强的多。”

  姚广孝的脸上升起一抹如往日和煦般的笑容,便是起身,看向朱棡微微躬身道。

  “有压迫就会有反抗,有反抗就会被镇压,各地狼烟四起,烽火不断。”

  “这不正是老祖宗留下的教训,那就将老祖宗们的教训留给他们。”

  “让他们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奉行穷酸腐儒的那一套,之乎者也,用以治国。”

  “他们就会在彼此内斗中消耗,直至国力殆尽,我大明铁骑一出,谁与争锋?”

  “毕竟,孤的宗旨,不是要他们臣服,是要将他们的国土,纳入我大明的版图。”

  朱棡也是缓缓起身,并且十分赞叹的看向姚广孝笑道:“姚广孝,你还真是国之大才,孤喜欢。”

  “殿下谬赞了。”

  姚广孝依旧谦逊道。

  论毒,他们一个比一个狠。

  但这是处于大明的角度,他们无错。

  毕竟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既然要征伐海内外,就绝对不能心慈手软,留有后患无穷。

  “还叫殿下?”

  朱棡倒是瞥向姚广孝,轻声道。

  “微臣姚广孝,拜过主公。”

  姚广孝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是瞬间就明白了出钢的意思,当即跪倒在地,叩首道。

  黑衣国师,乱世妖僧,朱棣最大的助力,今日拜主,此后为晋王党。

  “孤的人都喜欢称呼孤,三爷。”

  朱棡走向姚广孝,便是将姚广孝扶起后,又是轻声一笑道:“我中原自古以来,都有一句老话,那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而你虽然是个和尚,但现在已经还俗,娶妻生子,也要操办。”

  “这几日,孤会为你寻个好姑娘,毕竟海上风浪大,孤不想你绝了血脉。”

  “所以等你留下血脉后,便代替孤去海外出国走一趟。”

  “记住,文化入侵乃是政策,但海外疆域分布图,也是重中之重。”

  话罢,朱棡便是踏出了房间,留下了脸上闪过一丝苦笑之色的姚广孝。

  无后,什么都不会多想。

  但是有后,就一定会多想。

  这是骨子里斩不断的执念。

第173章 一饮一啄,自有天定,送朝所赔金银,终作嫁衣,终入我手。

  “三爷,您好似对域外诸国,了如指掌?”

  返回晋王府书房的路上,姚广孝也是问出了心中的好奇道。

  朱棡应该从来都没有出过海,可为什么会对海外如此的了如指掌?

  这的确是姚广孝心中的疑问。

  毕竟,纵观晋王朱棡的一生,不是于草原打仗,就是在藩镇御民。

  直至今年回朝,应该也没有去过海外诸国,所以朱棡究竟是从何知晓的?

  “孤打过北元,你应该知道吧。”

  朱棡头都没有回,便是开口道。

  “三爷神威赫赫,打的草原闻风丧胆,这天下皆知。”

  姚广孝没有夸赞,只是陈述事实道。

  朱棡压制草原,可要比朝廷还要狠。

  完全是战之即来,呼之即去,打的草原头皮发麻,甚至四处游牧,也无法躲过朱棡的追击。

  可以说现在的北元,就是秋后蚂蚱中的蚂蚱,根本蹦达不了几日。

  而这都是朱棡的功绩。

  “从与扩廓帖睦尔大战以后,孤擒住了好多北元权贵,也收缴了很多传世珍品。”

  “其中最为庞大的就是金银珠宝,太多太多了。”

  “也能想象,中原究竟向他们赔了多少的银子?”

  “说来也可笑,辽国被金所灭,金被蒙古所灭,宋又被蒙古所灭,建立了暴元。”

  “这完全是一饮一啄,自有天定,终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也是为孤王做了嫁衣。”

  朱棡坐到了晋王府书房的首位上,随后让姚广孝打开窗户,便是看向外面的飘雪,轻声笑道。

  “嫁衣?”

  姚广孝依旧疑惑,没明白这句嫁衣,究竟是什么意思?

  “宋真宗赵恒打赢了仗,却定下了耻辱的檀渊之盟。”

  “美名其曰,和平条款。”

  “每年向辽国支付岁币,其中包括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共计三十万两银绢。”

  “还有就是西夏,也是有着类似的协议,只是根据不同时期,岁贡有所变化,但通常都是金银、丝绸。”

  “再者就是金国,也就是女真,靖康之变以后,金国要求宋朝增加岁币,宋朝同意每年向金国支付银五十万两、绢五十万匹。”

  “包括蒙古国,也就是暴元的前身,蒙古崛起并开始南侵,南宋也向蒙古支付过岁币以求暂时的和平。”

  “这也是大量的赔付。”

  “一朝之天下,向四国进贡,不愧是大宋王朝,一宋等于送。”

  朱棡的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容,便是轻轻的摇了摇头道。

  “宋朝不乏能征善战之辈,也不缺忠贞爱国之士。”

  “但可惜,君王软了骨头,已经被吓破了胆气。”

  “再加上其重文轻武,导致士大夫横行,比之,武略堪忧,何以作为?”

  姚广孝也是轻轻点了点头,并未反驳。

  宋朝,注定了不是大一统王朝,前有北宋未曾收回燕云十六州。

  后有南宋偏安一隅,终其一生,都只是割据政权。

  北方陷落,纵然有宗泽、岳飞等帅才,进可直入北方,收复失地。

  但可惜,未逢明主,完颜九妹也不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也致使宋朝的能臣猛将,忠君爱国之士,悠悠长叹。

  “至于为什么是做了嫁衣。”

  “辽国被金所灭,金又被蒙古所灭,灭宋、灭西夏。”

  “可以说是宋凡是赔过款的国家,都被蒙古所灭。”

  “这也让蒙古积累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而面对这些华而不实的财物,元人逃亡之时,也并未放弃。”

  “所以还不是给孤王做了嫁衣。”

  “这也就是为什么,孤一定要打草原,而每一场仗打下来,孤王都不会亏。”

  “那可是货真价实的金银,所以在天下构建起货币体系,从而稳固天下的运作。”

  朱棡又是摊开手,放于两侧,轻声笑道。

  辽国、金国、宋朝、西夏所有的积累,都是落入了蒙古之手。

  再加上成吉思汗纵横东亚,征服了广阔的地域。

  这可是从东亚的中原北部(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到中亚的许多国家,如花剌子模、钦察汗国的部份地区,以及东欧的诸多公国。

  所以蒙古究竟有多么的富裕,看都能看明白。

  只是可惜,后世子孙不争气,最后徒手为朱元璋做了一件嫁衣,也为朱棡做了一件嫁衣。

首节 上一节 218/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