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09节
无一例外都必须穿越,南海诸岛周边的海域。”
因为此前朱棡就曾详细阐述过,有关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乃至欧洲等地的相关地理知识和概念。
所以此时此刻,身处现场的诸位将领和贵族们,大体上都能够领会朱棡方才所讲述的种种内容。
只见颍川侯傅友德满脸慨叹之色地说道:“依我之见,那洪武军事学院必须得尽快兴办起来才好啊!
如若不然,像晋王殿下口中提及的这一系列崭新名词。
咱们这帮老家伙,怕是难以明了其中深意哟!”
此时的徐达若有所思,他凝视着朱棡亲手绘制而成的那张南海局势图。
须臾之后,徐达伸出手指向图中的某座岛屿,开口询问道:“不知这座岛屿究竟位于何处呢?
它与我大明朝之间,又相隔多远距离?”
朱棡敏锐察觉到,这位即将成为自己岳父的魏国公。
其眼神中流露出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然而这正是朱棡所期待的反应,因为他一直在等待着么一个契机来展开话题。
于是朱棡顺着徐达那满含兴致的目光望去,他轻抿了一口手中的香茗,随后不紧不慢地开始阐述起来。
“这座岛屿在我大明可是有个特别的称呼——‘小琉球’。
您瞧它离咱们福建可谓近在咫尺,仅有区区 72海里之遥,换算下来大概也就约莫 260里地罢了。
若以地缘政治的观点加以审视,这小琉球无疑乃是我大明东南沿海区域的一道关键门户。”
朱棡稍稍提高了些音量,神情愈发严肃认真。
“要知道此岛正好处在东海与南海交界之处,宛如一座天然桥梁般,紧密串联起广阔无垠的太平洋地区。
如此这般险要之地,无论落入谁人之手,都等同于握住了开启太平洋战略通道的金钥匙!
对于我大明而言,其意义更是非同小可。
掌控住小琉球,不仅意味着我国的海防纵深得以大幅拓展,更能让我们更为有效地捍卫自身的海洋权益以及领土完整性。”
说到此处时,朱棡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他腰杆挺得笔直,仿佛要将自己内心的坚定展现给众人一般。
那明亮如星的眼眸之中,闪烁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坚定光芒,犹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就在这时泰期突然开口,语气深沉且意味深长地说道:“顺带一提,闽海乃是位于小琉球附近的一条宽阔海峡。
其地理位置独特,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天然防线,守护着这片土地。”
听闻此言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朱标,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随即他又轻轻摆了摆手,缓声说道:“我大明自始至终都秉持着‘和平发展’之战略理念,始终致力于同周边各国,维系和睦友善、互帮互助的良好合作关系。
若非那倭国的南朝怀良亲王,悍然斩杀我大明使节,致使两国交恶。
我大明朝廷断不会筹划,派遣军队前去征讨之事。
至于这小琉球岛,它与你们琉球国并无二致。
只要能真心诚意地与我大明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进步。
那么本宫定会谨遵,针对那些被列为‘不征之国’的相关外交准则行事。
父皇也决然不会容许,我大明水师对自己的友邦盟国轻易动武。”
朱棡和朱标两人心里都非常清楚,如今大明最主要的两个外患,除了北元之外就是倭寇。
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小琉球岛和琉球国,都是大明必须要团结的盟友。
通过这次军事、政治方面的分析交流会,朱棡提出在各地方州县创建讲武堂,以解决军官的不足和研习军事所需。
“应天讲武堂内皆是神机营军官出身,其战术理论和素质,哪怕是放在整个大明都是排在前列的。
除了师资力量雄厚之外,应天讲武堂开设的课程也是种类丰富。
不仅有常规的步兵科、炮兵科、骑兵科、工兵科、辎重科,而且还有最近太原兴起的航空兵学科。
相较于其他军官培训机构在培养上的粗浅,应天讲武堂则显得更加精细。
比如讲武堂最开始教授的步炮协同、以及利用炮火伸延和死角摧毁优势。
可以说应天讲武堂出身的炮兵军官,将来都会成为技术能力很强的尖子……”
尚未待朱棡言罢,于不远处端坐的朱元璋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
他开口询问道:“老三,你适才所言的航空兵学科,究竟所授何业?”
朱棡抬手遥指坤宁宫外那只热气球,缓声说道:“老爹,您可见外间那高达三丈许之巨型球状物,此乃运载航空兵之工具也。”
伴随着脚步趋近,朱元璋方才得以清晰观瞧。
原来那硕大无朋的球状物体,并非无端悬空飘浮。
其下尚有数条绳索牵连一框,此框约莫一丈有余。
内中有一物状甚奇特,正熊熊喷火不止。
璀璨夺目的火光,源源不断地朝上喷涌着炽热之气,致使球体愈发膨胀鼓荡起来。
另有几股倾斜的绳索,一头连接于球体的绳索之上,另一头则牢牢拴系在地面的木桩处。
如此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景象,直令朱元璋惊愕得半晌难以成言。
第280章 试飞热气球,给坤宁宫带来小小的震撼
“此次三弟奉命征讨北元,将携带两个热气球一同前往。
旨在对其于战争中的效用,展开实验性探索。”
朱标言罢,韩国公李善长旋即挺身而出。
他高声对朱元璋说道:“恭喜陛下获此神异之物!
晋王殿下此番出征必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荡平北元之日已然在望!”
这一番阿谀奉承之辞,令朱元璋心花怒放,周身舒畅至极。
其余在场的宫女与太监们,亦随声附和,纷纷向老朱献上谄媚之言。
无论是否亲眼目睹成效,众人皆争先恐后地大拍马屁。
与此同时,朱棡召唤梁敬前来筹备起飞事宜,并嘱咐道:“即刻行动起来,切莫让父皇及太子殿下久候。”
这位曾担任过崇德知县的梁敬,虽侥幸未在空印案与胡惟庸案中落马,但最终还是屈服于嘉兴知府刘观之子的权势与利诱下。
幸而有朱棡为他竭力争取到,如此难得的机遇。
虽说此次试飞存有一定风险,但至少可以免除一死。
历经十几轮充满艰难险阻的试验之后,令人惊讶的是,梁敬竟然毫发未损地挺了过来。
如今其技艺之精湛,足以称得上是大明当之无愧的首位热气球驾驭大师。
此次至关重要的演示环节,毫无疑问必须由梁敬亲力亲为。
只见他步履稳健的走到朱元璋跟前,毕恭毕敬地弯下身子,行起大礼来。
“罪臣梁敬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承蒙陛下隆恩赐予罪臣此番机遇,罪臣感激涕零!”
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表示回应。
紧接着梁敬又向朱棡与朱标,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因为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如果没有这二位贵人相助,恐怕自己这辈子都难以得到这样难能可贵的机会。
特别是那位晋王朱棡,若不是他在自己的封地上——山西捣鼓出这么个神奇的热气球。
哪怕真有旁人甘愿替梁敬说情,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为根本就寻不到一个,能让梁敬将功补过的契机。
就在这时,朱元璋随意地挥了挥手。
他开口说道:“你呀,先别忙着道谢!
咱心里清楚得很,这热气球可不是闹着玩的,危险系数高着呢。
还是等你能够安然无恙地建功立业之后,再来谢恩吧!”
原来之前朱棡在向朱元璋介绍热气球时,便将其中的种种利弊,都一五一十地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毕竟以现代社会如此先进发达的科学技术水平,热气球出现意外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消息,仍然时不时地见诸报端。
更遑论与后世相隔,足足有三百七十多个年头之久的大明呢?
此时此刻操纵驾驭这热气球,其危险性丝毫不亚于,亲身奔赴战场奋勇杀敌。
一边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生命危险去博取功勋。
另一边则是主动置身于半空之中,凭借着一腔孤勇来争取功绩。
至于究竟哪一种情况更为凶险,着实难以定论。
“陛下,请恕罪臣斗胆直言,罪臣并不畏惧任何潜在的风险。
倘若不幸遭遇不测,致使罪臣殒命于此。
那也只能怪罪臣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罢了,绝对与这热气球毫无关联!”
朱棡万万没料到,梁敬仅仅只是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就连情商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即便面临可能丢掉性命的险境,他也绝口不提太原航天器研究所打造的热气球,存在质量问题之类的话语。
待一切事宜交代完毕后,伴随着朱棡的一道指令下达,梁敬迈步踏入吊篮之内。
紧接着他动作娴熟地逐一解开,那些用于固定的绳索。
就在一众太监、宫女,以及侍卫们惊恐万分的注视之下,梁敬乘坐着热气球徐徐升向高空。
梁敬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手中的喷火器,他那娴熟的动作,仿佛已经演练过无数次一般。
随着梁敬不断地调整着火力的大小,明晃晃的火焰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雄狮,张牙舞爪地越燃越高。
与此同时,热气球所产生的向上升力,也变得愈发强大起来。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