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08节

  要想妥善安置日益增多,且规模越发庞大的皇族子孙后代。

  将他们分封至海外各个国家,无疑成为当下最为稳健可靠的解决办法。

  为了防止今日泰期所言之事,传入老爹耳中。

  进而对那至关重要的海外就蕃计划,产生不利影响。

  朱棡先是轻声咳嗽两下,其声音虽然不大,却足以引起众人注意。

  待吸引到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后,朱棡方才继续说道:“今日咱们所要探讨之议题乃是,昔日辉煌一时的故元,缘何会在遥远的倭国之地连连碰壁惨遭败绩?

  在此孤王愿率先抛出一块‘砖头’,引领诸位一同深入剖析其中缘由。

  这两场军事行动皆以落败收场,导致这般结局的成因,可从诸多层面展开探究。

  总体而言,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关键要素。

  其一,船只性能低劣。

  其二,出兵时机失当。

  其三,元军不善水战。

  诚然往昔的故元在陆地之上,坐拥着无坚不摧的雄师劲旅。

  然一旦涉足汪洋大海,则暴露出其严重缺失相关技艺与精良装备的短板。

  且看元军所驾乘之舟楫,大多乃平底船型。

  此类船只于内河之中尚能勉强行驶,一旦直面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茫茫大海。

  便即刻显露出其捉襟见肘之势,全然无法与之抗衡。

  此外那些由故元水师操控驾驭的船只,于构造设计上亦存在明显缺陷。

  不仅欠缺稳固性,更难以抵御狂风巨浪之侵袭。”

  朱棡眼神凝重地看着,自己手中那只已经空空如也的茶杯,仿佛它承载着千斤重担一般。

  他缓缓抬起手来,将那茶杯小心翼翼倒转过来,并稳稳当当地倒扣在略显陈旧的木桌上。

  “倘若遭遇极端恶劣的海况,这种平底船便会轻而易举地引发翻船惨剧。”

  朱棡的声音低沉而又严肃,带着一种深深的忧虑。

  紧接着他继续说道:“”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蒙古船只所能承受的载重量,着实有限得很。

  如此一来,它们便难以装载足量的物资给养,以及必备的武器装备等物品。

  在漫长且充满艰险的海上征途之中,这无疑会成为一个足以致命的巨大软肋。”

第278章 大明不能失去琉球群岛,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稍微停顿半柱香之后,朱棡再次开口说道:“再者说当初元军出兵时机的抉择失误,也是致使征讨倭国失败的关键要素之一。

  想当年故元曾两度挥师东进,却无一例外地均挑拣夏日时节发兵出征。

  殊不知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正值台风肆虐之际,海面状况异常险恶不堪。”

  说到此处,朱棡不禁微微摇了摇头,脸上流露出惋惜之色。

  “最后不得不提的便是,蒙古人向来并不精通水战之事。

  其作战之策略及方法,皆是以陆地交锋为核心精心筹谋而成。

  然而各位需要知晓,海战和陆战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

  所需运用到的战术技巧,以及配备的军备器械全然大相径庭。

  元军置身茫茫大海之上,由于欠缺行之有效的统率调度以及协同配合。

  因此他们压根就无法充分施展,原本在陆地鏖战时所具备的强大战斗力。”

  想要真正看透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并非易事,其困难之处就在于,有些人特别擅长掩盖自己真实的意图和情感表现出来的种种迹象。

  他们会巧妙利用虚假的表象迷惑别人的视线,进而让旁人产生错误的认知与判断。

  魏国公徐达明显察觉到了其中的端倪,此刻他正用充满怀疑的目光审视着泰期。

  只听到徐达缓缓说道:“老夫曾听闻晋王殿下提及过,你乃是琉球国中山王察度的亲兄弟。

  然而方才聆听阁下所言,却感觉你对于倭国似乎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

  莫非这当中有什么,不为外人所知的关连不成?”

  徐达的话刚说完,朱棡已经下令让隐龙卫指挥使张龙,将笔、墨、纸、砚取了过来。

  “琉球群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浩瀚海洋之中。

  东边紧挨着倭国,西边则濒临广袤无垠的南海,以及波涛汹涌的闽海。

  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关卡,牢牢扼守住倭国通向波澜壮阔的西太平洋,乃至神秘莫测的印度洋之咽喉要冲。

  一旦琉球国与大明开启全方位深度合作,这无疑将如同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直刺倭国要害,对其海权构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

  对于这个四面环海的国度而言,海权受损简直就像被人在心脏狠狠捅了一刀,痛苦不堪且后果严重至极。

  除此之外,琉球国在倭国的军事布局当中,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若是此国不幸落入倭国之手,那么它必将沦为倭国大规模部署军事力量,和建立众多军事基地的前沿战场。

  与此同时琉球国还会因此摇身一变,成为倭国抵御来自南海、闽海方向的第一道坚固战略防线。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琉球群岛恰好处于倭国与大明中间的半途中段位置。

  它的最终归属问题,不仅牵涉到倭国与大明两国在西太平洋领域的地缘政治战略角逐,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意义。

  倘若琉球国全心全意倾向于我大明,那么倭国在此区域内的影响力,势必会遭到极大程度的削弱与挤压。

  毫无疑问琉球群岛对于倭国而言,其重要性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堪称倭国安全防御体系中的‘第二道国门’!

  这一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如果琉球群岛与倭国分道扬镳。

  那么所引发的后果,将如同一场无法遏制的风暴。

  给那个弹丸之地的岛国,带来难以估量、超乎想象的巨大冲击和惨重损失。

  正因如此,倭国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更不可能无动于衷地任由事态发展。

  他们必然会竭尽全力,不择手段地采取各种措施,来阻止琉球国与我大明之间的任何形式的合作。”

  然而尽管朱棡已经在纸张之上,精心绘制出一幅简单明了的局势地图。

  但鉴于大明在此前对这片区域,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以至于在座的诸位将领和勋贵们,仍然对此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是一片茫然。

  最终性格豪爽、直言不讳的心直口快之人——蓝玉,忍不住开口发问道:“南海和闽海究竟位于何处?

  它们对于大明又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那所谓的大琉球国和小琉球国,究竟哪一个与倭国更为接近一些?”

  蓝玉的问题直接而尖锐,显然也是众多人心中共同的疑惑。

  朱棡深吸一口气,轻轻揉了揉太阳穴,让自己纷乱的思绪逐渐清晰起来。

  他微微眯起双眼,凝视着远方。

  仿佛要透过那无尽的虚空,看到未来的局势走向。

  稍作思考后,朱棡伸手拿起桌上的笔。

  紧接着他在另一张洁白如雪的纸张上,开始重新描绘起错综复杂的局势地图。

  “作为大明周边最为广袤无垠的边缘海洋,南海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这片辽阔大地之上。

  其不仅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更蕴含着无可估量的航运价值以及至关重要的军事意义。”

  朱棡喃喃自语着,手中的笔触愈发坚定有力。

  “故而在我看来,南海于咱大明的国防安全而言,实乃重中之重!

  首先南海所处之地,其位置堪称险要至极,乃是我大明南部边陲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朱棡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沿着地图上南海的轮廓轻轻划过。

  “这南海地域广袤,总面积达三百五十余万平方公里之巨。

  其中我大明所掌控的海域,更是多达二百六十万平方公以上。

  如此一来只要能够切实有效地把控住这片广阔海域,便可令我大明的防御纵深骤增数千余里!

  这般举措对于抵挡住来势汹汹的强敌侵袭,守护好内陆领土的安稳,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非凡意义。”

  朱棡的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变数。

  紧接着他继续说道:“再者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美誉,尤其是那NSQD及其周遭海域,与被誉为‘亚洲门户’的马六甲海峡仅仅一水之遥。

  此地扼守着东西交通要冲,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一旦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此处朱棡不禁眉头紧锁,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

  或许是受到他的情绪影响,徐达等人也纷纷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第279章 大明恪守和平发展战略,绝不会对自己的盟友出手

  朱棡紧紧皱起了他那宽阔而威严的眉头,语气凝重地说道:“此地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关键位置,乃是我大明未来海军战略向前推进的至关重要通道。”

  他深知有效掌控NSQD,对于大明来说意义非凡。

  这不仅是未来大明海军突破岛链束缚、向东挺进太平洋,向西拓展印度洋的关键支撑点,更是关系到朝廷海洋权益和战略安全的核心所在。

  倘若大明不幸丧失了南海这片广袤的领域,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失去距离马六甲海峡最近的那个极具战略性的基地。

  如此一来大明将无法再通过马六甲海峡顺利进入印度洋,这个关乎生死存亡的战略要冲之地。

  紧接着朱棡继续阐述道:“其次南海所蕴含的航运价值简直难以估量,它对于我大明重要战略物资的运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过往的历史经验来看,已经充分证明了一点。

  无论是大明与东南亚各国、还是与南亚地区,亦或是西亚、非洲乃至欧洲等地方之间往来的海上航线。

首节 上一节 308/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