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27节
然而朱元璋顾及到内书堂的存在,并没有任命司礼监提督。
于是在司礼监中权势最大的人,便是眼前的这位掌印太监。
“承蒙陛下恩典,凡是亲王、世子、郡王,今后都可以穿龙袍并特许使用五爪龙。
当然龙有多种形态,有些形态依然只有陛下才能使用。”
在听完掌印太监梁珉的解释之后,朱棡顿时明白,这肯定是马皇后的建议。
毕竟李贞虽然是朱元璋的姐夫,但毕竟是一个外姓人。
连他都有资格穿龙袍,太子朱标和身为藩王的几个儿子,却只能穿着次一等的蟒服显然不太合适。
至于为什么没有在这件喜服上添加龙纹,朱棡猜测自己应该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朱元璋命尚衣监去掉龙纹,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非议。
待礼部尚书李允带着掌印太监梁珉,转身离开晋王府之后,朱棡便立即起身去了五军都督府。
他刚走进大门,便看见永嘉侯朱亮祖的长子朱暹,身穿没有扣上头盔的一体化板甲在那里晃悠。
“末将都督佥事朱暹,参见晋王殿下!”
看到朱暹向自己行礼,朱棡连忙将对方扶了起来。
“父皇之前就曾经说过朱暹智勇兼备,早年便随永嘉侯支持他,征讨四方颇有功勋。
那时你还只是亲军都尉府千户,想不到如今已经晋升为正二品都督佥事了,真是可喜可贺啊!”
自从去年五军都督府成立之后,便设置了正一品的左、右都督,从一品都督同知,以及正二品的都督佥事。
按照正常情况来讲,一名武将想要升至正二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像朱亮祖这种反复归降的勋贵,他的嫡长子想要获得升迁,就更是困难重重了。
再加上淮西勋贵之中,唯有朱亮祖与胡惟庸走得最近,这显然是一段无法抹杀的“黑历史”。
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历史上的朱暹结局非常悲惨。
洪武十三年九月初三,朱元璋因道同案召朱亮祖至应天。
处于盛怒状态之下的他,将朱亮祖与时任府军卫指挥使的朱暹,一起鞭挞致死。
如今“胡惟庸案”近四年的时间提前爆发,身为永嘉侯朱亮祖之子的朱暹官职不降反升,朱棡断定韩国公李善长肯定出了不少的力气。
果然朱暹接下来说的话,直接验证了他的判断。
“家父从韩国公那里得知,燕王殿下最近正在操练一支重甲步兵方阵。
这种一体化的铠甲,一般的士兵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适应。
考虑到末将已经报名参加,应天讲武堂的军官培训,燕王殿下便答应给在下一个机会。”
朱棡原本也没有想这么快,就将这支大明精锐突破部队用于实战之中。
然而江南世家同盟实在过于胆大妄为,竟敢秘密策划刺杀行动。
虽然姚广孝并没有在情报中说明,时间、地点和刺杀目标,但具有价值的人物无非就那么几个。
况且晋王与魏国公之女徐妙云之间的大婚之喜,原本就是难得的下手时机,那些逆贼又怎么会甘心错过呢?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是他们想不到,姚广孝也会在一旁提醒。
眼下朱棡最关心的就是,四弟朱棣训练的那支王牌突破部队,究竟能够发挥出多少战斗力?
毕竟为了掩人耳目,这支大明精锐突破部队,此前一直都在溧水县进行秘密训练。
在返回应天府的途中,朱棡直接从3000名神机营士兵中分出一部分,专门负责这支秘密王牌军队的警卫工作。
还没有进入训练场,朱棡便听到都督同知平安向士兵们讲述重装步兵的历史。
“历史上最早的重装步兵,就是由吴起亲自选拔和训练的魏武卒。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想要成为魏武卒中的一员,首先要有着出众的体力。
因为吴起在平日训练中,要求魏武卒的士兵身穿覆盖全身的铠甲。
以便于他们在战场上,也能自如使用战术动作。
另外魏武卒还要携带长戈和短剑,这些武器装备的负重,就已是普通人所难以承受的了。
其次魏武卒作为重装步兵,除了需要掌握娴熟的近身格斗技巧之外,还要能开十二石重的强弩。
这使得他们可以在与敌军短兵相接前,就能造成有效的杀伤,从而丰富了统帅的战术选择。
除了拥有强大的力量之外,魏武卒还要拥有不俗的耐力。
在春秋时期的战车行军速度,约为每日三十里。
吴起要求魏武卒达到半日奔袭百里,这对于士兵的速度和体能来说,无形中就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朱棡站在一旁,直到平安停止训话之后,他才开口说道:“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你们都是从十七卫亲军里面,秘密选拔出来的精锐。
孤王今天来到这里,就是想检验一下诸位的训练成果。
表现优秀者赏,混水摸鱼者罚。
现在就按照之前训练时的那样,让孤王看看你们的本领如何!”
第305章 板甲部队弃枪用弩,姚广孝获得与倭寇联络的信物
“全体都有,按照平时训练时的那样,立即展开演练!”
随着都督同知平安的一声令下,其中1000名身着板甲的士兵,迅速取下随身佩戴的蹶张弩。
他们在朱棡疑惑的目光中坐在地上,伸直腿脚去蹬弓干。
这些士兵以脚夹弩臂,手臂借腿力腰力上弦,随后取箭咬弦瞄准射击。
紧接着一排排的弩手,不断分批拉弦、上箭、射击,组成了漫天箭雨。
朱棡随即注意到,这些使用蹶张弩的士兵,并没有配备用于自卫的长剑。
或许是考虑到敌人冲到面前,弩手的自卫能力有限。
因此在他们的周围,都有手持长柄兵器的专人护卫。
重装弩手身上的板甲,与其说是防卫敌人的白刃攻击。
倒不如说是为了在两军对射中,取得一定的防护优势。
他们组成了一个独立的方阵,进则摧枯拉朽,退则坚若盘石。
通过把自己置于敌人打击范围之外,单向的打击对手。
在本阵展开正面对敌的同时,重弩手守则强弩压阵,攻则集中火力破敌。
整个过程有些类似于,后世灯塔国提出的“不接触战争”。
虽然弩的发射速度远不如弓,但发射出的箭镞威力极大,飞行速度几倍于弓。
因此当蹶张弩机发射时,箭镞刺破空气。
弓弦回弹与空气剧烈的摩擦,随即发出了尖锐的呼啸声。
当射击停止之后,位于500步之外的那块宽3.05米,高1.83米的靶子。
朱棡走近观察时发现,上面已经布满了68·72厘米的弩箭。
“孤王之前曾讲过,这支精锐突破部队可以配备燧发枪,为什么还要使用蹶张弩呢?”
还不等平安搭话,一身戎装的朱棣便走过来,回答了朱棡提出来的疑问。
“我之前让那些神机营士兵,使用列装的燧发枪对150步外同样大小的靶子,射击了100发子弹。
结果他们只命中了40发,这还不是人形靶,否则命中率会更低。
这次执行的任务性质特殊,为了避免出现误伤的情况,我才擅自命人改用蹶张弩代替燧发枪。”
朱棡心里清楚,这是板甲部队在大明的首次亮相。
倘若无法以不可匹敌之资,镇压前来执行刺杀任务的江南四大家族死士,恐怕会影响到精锐突破部队的后续发展。
或许是已经看出了朱棡的想法,为了彻底打消他的顾虑,朱棣立刻将板甲部队转移到了人形靶区域。
“全体都有,瞄准前方人形靶,准备射击!”
人形靶虽然距离那些使用蹶张弩的士兵只有150步,但考虑到肉眼通常只能看清50米左右的物体,平安还是配备了旗语兵用来指引目标。
“1000枚弩箭,有八成上靶!”
听完报靶员的汇报,朱棡转头看向朱棣和平安。
“咱们去指挥所,商议一下明天的部署。”
就在三人前往五军都督府地下指挥所的同时,姚广孝与李子文之间,也再次爆发了严重的分歧。
“凭什么由小生去接触那个足利直冬?
依在下看来这个妖僧舍近求远,选择从泉州出海,分明就是别有用心。
说不定那里早就布好了天罗地网,只等着咱们的那些家族精锐子弟去送死呢!”
李子文的话音刚落,赵家家主赵威便起身给了他一个耳光。
“之前在第一次商议时,你就处处和道衍大师作对。
明知道他是老夫推荐加入江南世家同盟的,你却依然一意孤行。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给道衍大师扣上‘莫须有’的罪名!
依老夫看来李文忠当初选择把你留下,说不定就是想在我们江南世家同盟内部,为朝廷安插一枚棋子。
否则李家那么多人不是掉了脑袋,就是被流放岭南,凭什么你一个人独活呢?”
面对在场其他人投过来的质疑眼神,李子文连忙带着一脸委屈说道:“小生与朱明王朝早已结下不共戴天之仇,怎么可能还会做暴君的鹰犬呢?”
坐在赵威身旁的姚广孝点头说道:“李公子言之有理,倘若他真的有问题,当初早就应该被揪出来了。
况且江南李家都已经退出江南世家同盟了,纵然把李公子一个人留在这里做内应,恐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最为关键的是,老衲已经得到确切情报。
明天就是晋王朱棡与魏国公之女徐妙云,举行大婚庆典的吉日。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