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56节

  言语间曹兴冷汗涔涔,面露惶恐,仿佛看到了一幅可怕的景象。

第346章 孙悟空成长了,朱元璋也变得成熟了

  姚广孝目光如炬,执意追问道:“此不过是‘温水煮青蛙’的缓进之策罢了,深究起来那《西游记》中,实乃暗藏无尽深意。

  诸位可曾细细思量,孙悟空大闹天宫之际,何等的威风凛凛。

  可为何在取经之路上,却频频四处求援呢?”

  施彦才闻此眉头紧锁,仿若陷入重重迷雾,双眸之中尽是沉思之色。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道:“依书中所述,那孙悟空被压于五指山下整整五百年。

  这般漫长岁月,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其身躯被如来佛祖的五指山镇压动弹不得,只能始终保持被压之姿,困于那狭窄之地。

  对于天性好动且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而言,这着实是世间最为痛苦的折磨。

  在那暗无天日的五百年里,孙悟空的内心充满了愤懑与不甘。

  他曾是花果山的美猴王,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如今却被死死困住,任狂风如恶魔般咆哮着吹乱他的毛发。

  烈日似熊熊烈焰烤得他皮肤干裂,暴雨像无情的皮鞭打得他混身湿透。

  他愤怒地抗争着,却无法挣脱这命运的枷锁。

  孙悟空不明白,为何自己的反抗会换来如此残酷的惩罚?

  孤独与寂寞如影随形,在那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一个同伴,只有土地神祇和五方揭谛冷冷地监押着他。

  饥饿时那黑乎乎、硬邦邦的铁丸子,苦涩至极毫无营养可言,并且难以消化。

  可他为了生存,只能强忍着咽下,心中满是屈辱。

  口渴之际孙悟空只能饮用铜汁,此铜汁不仅具有腐蚀性,而且滚烫刺鼻对身体的伤害极大。

  他痛苦地吞咽着,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在这痛苦与迷茫之中,孙悟空的内心深处渐渐燃起了对如来佛祖的仇恨。

  他恨如来佛祖以强大的法力将自己镇压,剥夺了他的自由,让他承受这无尽的苦难。

  孙悟空无数次在心中质问,为何如来佛祖如此不公,为何要对他这般残忍?

  这种仇恨在孙悟空心中不断蔓延,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让他时刻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挣脱这枷锁,向如来佛祖讨回公道。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孙悟空的心境渐渐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反思自己曾经的鲁莽与冲动,大闹天宫时的他只凭一腔热血,却不知天庭与佛界的权威如此强大。

  这五百年的镇压,让孙悟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能再盲目反抗,必须更加具有策略性。

  他开始怜悯那些遭遇凄惨的妖怪,因为孙悟空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痛苦与无奈。

  因此在取经之路上,孙悟空学会了借助各方力量以达成目的,这便是他的成长与转变之体现。”

  施彦才话音刚落,众人皆陷入沉思之中,气氛一时之间凝重如铁。

  此时藏书阁所在的船舱之外,大海之上风声隐隐,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画面陡然一转,在两千多里之外的应天府。

  由于东南夷六十二国使团,连日来大肆采购粮食,从而导致物价飞涨。

  微服出巡的朱元璋,转头望向身旁的朱棡。

  他目光深邃,满含忧虑地说道:“老三,你可曾认真思忖过?

  这粮价一旦上涨,便如同将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必然会引发一连串严重的经济问题。

  先说这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其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

  如今咱们主要使用铜钱、白银等金属货币,人们会惊觉手中的钱财,能够买到的粮食越来越少。

  这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形:其一,众人皆疯狂地囤积粮食,对货币避之不及。

  如此一来,大明宝钞便难以流通,商业交易更是举步维艰。

  其二,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人们将质量好的货币偷偷藏起来,把质量差的货币投入市场。

  咱们大明的货币体系,便会被搅得一塌糊涂。

  另外还有一大隐患,那便是财政危机。

  咱们大明现今收税,既有实物也有货币,粮食乃是重要的实物税来源。

  粮价一涨,农民的实际收入便会锐减。

  种地的积极性,就如同风中残烛。

  粮食产量随之下降,朝廷的税收也会大大减少。

  商业活动也会因此而萎靡不振,商业税收跟着减少。

  咱们大明的财政,便如同陷入泥潭难以自拔。

  为了应对粮价上涨带来的社会问题,朝廷需要耗费巨资进行救济。

  比如开设粥厂、发放粮食补贴,这无疑又加重了财政的负担。

  倘若国库支撑不住这些开销,必将引发更为混乱的局面。

  再者便是产业结构失衡,粮价一涨农民都会拼命地种地,对其他产业便不管不顾。

  如此一来,农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大,手工业、商业等便会被挤压得难以喘息。

  长期如此单一的产业结构,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百姓的购买力下降,对手工业品和商业服务的需求也会大幅减少,相关产业必然举步维艰。

  一旦手工业者和商人破产,众多人便会失去生计,社会经济将会更加动荡不安。

  还有一个衍生问题,那就是贸易受到影响。

  从国内贸易来看粮价涨了,运输粮食的成本便会水涨船高,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各地官府为保证本地粮食供应,或许会限制粮食外流,这无疑会阻碍国内贸易的畅通。”

  朱棡先是一惊,随后用诧异且敬佩的目光看着朱元璋说道:“老爹,真可谓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您贵为一国之君,对经济问题竟然有着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认识,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能够条理清晰地剖析出,粮价上涨带来的货币体系紊乱、财政危机、产业结构失衡以及贸易受阻等问题。

  足见您的睿智、果断,以及对大明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

  朱元璋闻言,脸上泛起一丝得意之色,昂首挺胸道:“大明十三个布政司,皆在咱的肩头担着。

  至少在最近十年,‘为天下苍生请命’这句话,还轮不到你和标儿来讲。

  如今趁着事情尚未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你速速给咱拿出个妥善的章程来。

  若这些问题不解决,景濂在流放路上被饿死之事,相关责任便由你来承担。”

第347章 百姓之所以抢购粮食,只是为了兼职代购赚外快?

  朱棡面色沉凝,心潮似浪翻涌。

  “儿臣深知,父皇乃大明至尊,权柄在握。

  这大明江山,父皇的每项决策皆关乎国运。”

  朱棡神色凝重,眉宇间忧思满溢。

  他向来果敢坚毅、心思缜密,面对复杂局势亦能沉着应对。

  监察御史袁凯微微点头应道:“殿下所言极是。

  陛下若在臣民前认错,必被视为无能,权威受损。”

  朱棡眉头紧皱,沉声道:“为保统治稳固和自身威严,父皇岂会轻易低头?”

  他深知父皇脾性与处事之则,眼神中透露出对权力制衡的洞悉。

  另外虽然朱棡尊崇礼教,但却又能洞察现实,因此也常陷矛盾之中。

  骁骑舍人郭德成拱手附和,“殿下所言不差。

  陛下决策关乎国家安稳,稍有差池,便会引发动荡。”

  朱棡忧心忡忡,语气沉重。

  “若父皇轻易认错,臣民定会质疑其统治能力,后果不堪设想!”

  他微微握拳,焦虑尽显。

  朱棡重情重义,关怀身边众人。

  此刻面对可能累及众多人的局势,顿时心急如焚。

  监察御史袁凯表情肃穆:“所以陛下定会竭力避免公开认错,保大明政局稳定。”

  朱棡长叹一声,无奈摇头。

  “毕竟在封建制度下,父皇权力受诸多掣肘。”

  言语间他无奈远眺,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忧惧。

  当然朱棡性格坚韧,此时也在心中竭力探寻解决问题之法。

  就在这时,郭德成立刻接话道:“殿下说得对。

  陛下被视为天子,代表上天,其决策被当做天意。”

  朱棡满脸愁绪,“在这根深蒂固的观念下,父皇认错可能被视为违背天意,压力如山。”

  他紧锁眉头,陷入沉思。

  朱棡刚正不阿,对不良风气深恶痛绝,却也知晓难以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首节 上一节 356/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