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61节

  林弼心中急切地渴望着答案,他深知只有对这个职位了解得越多,自己在新岗位上才能站得更稳。

  微风轻拂,书架上的纸张微微飘动,似在诉说着一段神秘的故事。

  钱宁放下手中整理医书的活,语气温和地说道:“其一,协助殿下处理晋王府内事务。

  比如制定规章制度,管理属官及人员。”

  林弼做了个请的手势,脸上满是专注之色,一只手不自觉地轻轻摩挲着下巴。

  “钱御医,您接着讲。”

  与此同时,林弼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思索着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情况。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长袍、衣袂飘飘的御医缓步而入。

  此人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聪慧与机智。

  一小撮山羊胡,更添几分成熟稳重。

  钱宁知晓,对方便是从洪武初年便担任御医的陈君佐。

  他凭借精湛绝伦的医术被征召入京,踏入太医院。

  对各类病症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治疗之法更是别出心裁、卓有成效。

  面对患者,陈君佐无论贵贱,皆一视同仁。

  以仁心仁术,为他们解除病痛。

  若不是听闻一些关于此人的传闻,钱宁或许会与陈君佐成为良师益友。

  此时两人的目光皆投向陈君佐,他连忙解释道:“在下只是来取《女科撮要》的原本,你们继续。”

  说完陈君佐微微颔首,轻步走到书架旁寻找书籍。

  待陈君佐转身离去,钱宁方才继续说道:“其三,晋王府相要协调内部关系,确保王府运作顺畅。

  还要代表晋王府与外部沟通协调,维护殿下的利益与地位。”

  林弼轻抿一口微凉的茶,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他放下茶杯,缓缓问道:“钱御医,那最后一方面呢?”

  林弼心中暗自盘算着这些职责的难度,同时也在思索着该如何着手开展工作。

  此时窗外的阳光似乎更加柔和,洒在地面上,仿佛给这安静的角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

  天空依旧湛蓝,云朵缓缓飘动。

  时间仿佛在这宁静的氛围中,放慢了脚步。

  钱宁轻咳两声,神色郑重地说道:“最后便是处理文书工作。

  诸如起草各类文件,整理、归档、保管文书,确保信息准确传递。”

  两人又闲聊几句后,林弼起身告辞。

  就在钱宁准备送他出门时,林弼忽然开口道:“方才老夫见你与陈御医似乎有些隔阂,大家毕竟同为同僚。

  若有需要老夫从中调解之处,钱御医但说无妨。”

  看着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深沉的林弼,钱宁微微皱起眉头,摇头道:“我只是听闻陈御医在迎合陛下之时,有时会因过于注重皇帝喜好,做出一些并非出自本心的举动。

  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本的棱角,着实可惜了他那一身才学。”

  林弼微微一笑,反问道:“钱御医,在你看来,陈御医是否才华横溢?”

  钱宁眼中闪过一抹钦佩之色,点头道:“那是自然,陈御医自幼聪慧,诗、书、画皆精通。”

  林弼继续问道:“那他在宫廷中发挥了何种作用?”

  钱宁稍作思索,缓缓答道:“陈御医的存在,让宫廷氛围焕然一新。

  他的诗画才能与幽默性格,给严肃的宫廷带来了文化色彩与轻松之感。”

  林弼引导已初见成效,接着问道:“可有具体事例?”

  钱宁微微扬起下巴说道:“有次陛下让陈御医即兴作诗,他很快便作了出来。”

  林弼饶有兴致地问道:“钱御医,可知陈御医作的什么诗?”

  钱宁不假思索地吟诵道:“君王停马要诗篇,杜甫诗中借一联。

  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林弼一脸赞赏地说道:“那在钱御医看来,陈御医的作品风格,与其他文人有何不同?”

  钱宁毫不犹豫地说道:“区别甚大,他的作品更贴近生活,有趣而不失幽默。”

  林弼拍了拍钱宁的肩膀,沉声道:“面对陛下抛出的各种棘手难题和突发状况,陈御医总能以奇思妙想的言语,和出人意料的行为巧妙化解。

  这是一种极为高明的政治智慧,你可以不理解,但却不能不学习。”

  钱宁听后,陷入沉思,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林弼看着他心中明白,自己的话已在钱宁心中,种下了一颗思考的种子。

  离开太医院之后,林弼走在宫道上,心中忍不住思绪万千。

第353章 晋王府属官闹事?此事必有蹊跷!

  新职位带来的重重挑战、朝中大臣们那或明或暗的态度,再加上陈君佐那高深莫测的政治智慧。

  皆如千钧巨石般压在林弼心头,让他倍感压力。

  然而林弼深知,自己断无退缩之理。

  这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前途命运,更是为了不负陛下那沉甸甸的重托。

  此刻的林弼,心中虽有几分忐忑,但更多的是一股倔犟不屈的傲气。

  林弼暗暗发誓,定要在这波谲云诡的晋王府官场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忽有一小太监匆匆奔来,神色惶惶。

  他急道:“林大人,不好了!

  晋王府的李审理在宫门口求见,说是有急事禀报。”

  林弼心中猛地一紧,暗道麻烦果然来了。

  他沉默片刻,眼神如电般快速闪动。

  林弼大脑急速运转,思索着应对之策。

  片刻后,他冷静地对小太监说道:“速速请李审理过来。”

  林弼心中不禁担忧起来,这晋王府究竟又出了何种乱子?

  可千万别影响了自己刚刚起步的仕途啊!

  约一刻钟后,眼神犀利的李审理满脸焦急地来到林弼面前,急切地说道:“林大人,晋王府内出了大事。

  一些属官对新的规章制度极为不满,正在闹事呢。”

  林弼微微颔首,心中已有了初步的盘算。

  他决定先去晋王府了解具体情况,再做定夺。

  于是林弼沉声道:“走,带我去晋王府。”

  林弼一边走,一边思索着。

  新官上任便遭遇如此棘手的问题,这着实是对自己能力的重大考验。

  当然他也明白,这或许亦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若能妥善处理此事,定能在陛下面前崭露头角。

  两人刚走到晋王府的观景亭,便见几名属官在那里闲聊。

  晋王府规模宏大,建筑金碧辉煌,壮丽非凡。

  府内仆役众多,分工明细。

  如今这里不仅是晋王朱棡的居所,更是山西地区的政治核心。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王府的开销日益庞大。

  陛下给晋王殿下修建太原王府,目前就已花费四十万两之巨。

  再加上属官和护卫的俸禄、装备、训练费用,以及饮食、服饰、社交娱乐等方面的开销,一年下来费用高达几十万两。

  为控制开支,王府新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却引发了部分属官的强烈不满。

  其中一名中等偏高身材、体型清瘦的晋王府属官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满是好奇。

  只见他开口问道:“嘿,听说咱这王府一年开销差别那叫一个大呀,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这名属官心中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似乎想通过了解王府开销,为自己在这场风波中找到有利的位置。

  说着他还轻轻侧过身子,目光紧紧锁定王典膳,脸上露出期待的神色。

  面容和善的王典膳神色郑重,缓缓捋了捋衣袖,说道:“亲王禄米一万石,太平时一石抵一两银。

  光禄米加赏赐,亲王年俸三万两左右。

  郡王六千石,年俸约一万两。”

  王典膳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对于王府的开销情况了如指掌。

  他也希望通过这次对话,让大家对王府的财政状况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因此王典膳说话时,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笃定。

  旁边那名有着轮廓分明脸庞的属官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得意,补充道:“饮食开销大得很呐!

  王府人口众多,食材不仅要好还得种类繁多,宴会更是丰盛无比,一年下来得数千两。

  服饰用料那得高档,做工得精细。

  换季还得做新的,这又得几千两。”

  有着轮廓分明脸庞的属官心中想着:在这场讨论中展现自己的见识,说不定能得到殿下的赏识。

  于是说话间,他的嘴角微微上扬,还带着几分自满。

首节 上一节 361/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