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85节
民间珠宝呢,虽不如宫廷珠宝那般奢华,但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再加上那些历史故事,定能吸引众人前来参观。”
朱元璋微微点头,双手背后,停下脚步。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朱棡,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赏。
朱棡继续说道:“定期办不同主题展览,比如大明皇家珠宝特展、藩属国使臣带来的珠宝展。
每次围绕特定主题,展示代表性珠宝。
那场面,肯定热闹非凡。
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解读,增加学术和趣味,让百姓们也能了解珠宝的历史和文化。”
朱元璋点头说道:“嗯,想法不错。”
朱棡双手舞动,仿佛在展示那些精美的工艺,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在旅游景区或特色街区,设立珠宝制作工艺体验区。
邀请工匠师傅指导藩属国游客体验,比如:像那复杂精细的花丝镶嵌、充满挑战的宝石打磨。
让藩属国游客能自己做简易饰品,进一步感受大明珠宝工艺的精湛独特。”
朱元璋双手抱胸,微微皱眉。
“老三,这有啥用?”
见老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朱棡赶忙上前一步。
他表情诚恳而急切地解释道:“此举能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趣味,让他们更了解工艺的复杂和艺术。
而且还能促进文化交流,让藩属国更加敬仰我们大明。”
朱棡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得到朱元璋的认可。
“朝廷还可以举办珠宝文化主题活动,像大明珠宝文化节、珠宝鉴赏大赛。
活动期间安排珠宝走秀、拍卖、文化表演。
可以让藩属国游客穿大明服饰戴珠宝走秀,增强体验感。
把历史遗迹和珠宝文化结合,打造综合旅游路线。
参观古城墙、古寺庙时,也能看珠宝。
要做到这些,得有人带头,儿臣觉得母后合适。”
朱棡说完目光坚定地看向朱元璋,同时微微侧身望向马皇后,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朱元璋露出欣慰的笑容,“嗯,老三,你考虑得挺周全。
只是自古以来都是上有其好,下必甚焉。
倘若宫中大势盛行奢靡的穿衣风格,民间必定争相效仿。
即便咱从材质上对这种奢靡的穿衣风格进行限制,恐怕也难以起到什么阻止效果。
咱真的很怕,我们的行为会误导百姓。
当然咱们可以制定严格的服饰规范,明确不同阶层的穿着标准。
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生产和销售奢华服饰的行为。
对于那些遵守节俭原则的百姓和商家,给予奖励和表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朱元璋边说边来回走动,时而挥手示意,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正当他们深入探讨,珠宝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以及如何避免奢靡之风时,新任户部主事赵乾匆匆而来。
只见他神色略显凝重,跪地禀报道:“陛下,如今南方数省的情况,都不太乐观啊。”
朱元璋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他急切地问道:“快说说,具体是怎么个情况?”
户部主事赵乾额头上渗着汗珠,微微躬身。
他神色紧张地回答道:“出现了一些局部的、较小规模的气象灾害,而且在农业生产方面面临诸多困境。”
朱元璋目光凌厉,双手抱在胸前,厉声说道:“详细说来。”
赵乾抬起衣袖擦了擦汗,神色忧虑地说道:“南方有的地方久旱无雨,土地如同龟壳般皲裂开来。
裂缝纵横交错,深可及掌。
庄稼在烈日炙烤下,枯黄萎缩,仿佛大地的孩子在痛苦地挣扎。
破旧的农具,把柄早已被磨得光滑,铁制部分也锈迹斑斑。
耕牛瘦骨嶙峋,每走一步都显得那么吃力。
百姓们望着荒芜的田地,满脸愁容,眼中满是绝望。”
说着赵乾不禁叹了口气,朱元璋见状脸色愈发阴沉。
他继续追问道:“还有呢?”
赵乾身子一颤,赶忙说道:“有的地方却暴雨连连,洪水如猛兽般咆哮着,肆意地吞噬着大片农田。
庄稼在水中无助地倒伏着,好似绝望的士兵,只露出星星点点的枯黄尖梢。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被水浸泡后的腐臭味道,夹杂着庄稼腐烂的气息。”
言语间赵乾眉头紧皱,神情中满是焦虑。
第382章 征收珠宝税困难多,劫富济贫之路任重道远
朱元璋面色铁青,宛如怒海狂涛汹涌澎湃。
那双眼眸明亮如寒夜中最璀璨的星辰,光芒锐利得仿佛能穿透岁月的重重迷雾。
他身姿挺拔如苍松,不怒自威。
仿佛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山,让人望而生畏。
威严之态,犹如天神降世。
令人恍惚间忆起元末战乱时的烽火连天、硝烟弥漫。
“哼!这珠宝产业之事,着实棘手。
棡儿,速速想法子。”
朱元璋话语如洪钟大吕,带着久经沙场的霸气与果断。
声声如沉雷在乾清宫中回荡,透露出对大明江山的深深忧虑。
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让人感受到朱元璋作为一国之君的威严与担当。
户部主事赵乾微微颤抖,咽了咽口水。
他低头恭敬地汇报导:“陛下,如今珠宝产业蓬勃发展,部分富商奢靡无度。
他们全然不顾百姓疾苦,民间已传出诸多不满之声。
此外臣近日听闻,民间对劳役之事颇有怨言。
百姓们对里甲役、均徭、杂役等负担深感沉重,尤其是一些大型工程的征调,让百姓苦不堪言。
元末战乱虽已远去多时,但百姓尚未从创伤中完全恢复。
如今诸多问题交织,实乃难办啊!”
朱棡微微拱手,神色郑重如泰山之石。
“父皇,此事儿臣认为当双管齐下。
一方面,对受影响地区给予援助。
另一方面,严格管控珠宝产业,遏制奢侈之风蔓延。
遥想当年元末战乱,各方势力争斗不休,咱大明能有今日实属不易。
如今这珠宝产业带来的问题,若不妥善解决,恐危及江山稳定。”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那目光如锋利的刀刃,似乎能瞬间看穿人心。
他的眉头紧锁,似纠结在一起的钢铁绳索,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压力。
只见朱元璋负手而立,沉默不语。
整个宫殿仿佛都被他的威严所笼罩,空气也仿佛凝固了一般。
“老三,那你说说,具体该如何做?”
见朱元璋的语气严厉而坚定,朱棡稍作思考,缓缓说道:“爹,儿臣觉得可设立扶贫基金,帮助贫困百姓改善生活。
此基金可从珠宝贸易的税收中抽取一部分,再号召富商们慷慨解囊。
对于积极响应之人,朝廷可赐予‘义商’牌匾等荣誉,给予他们商业上的便利。
想当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如今咱大明当以百姓为本,这扶贫基金便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朱元璋坐直身子,神情严肃得如同钢铁铸造的神像。
“此办法可行否?那资金又如何确保用到实处?”
朱棡抬头挺胸,自信如耀眼阳光。
“儿臣认为可组织专门的官员团队,全权负责此事。
这些官员必须公正廉洁,对贫困百姓逐一排查。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若有贪污挪用扶贫资金者,严厉惩罚绝不姑息。
另外派遣巡查使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百姓需求,提供技术指导。
回想当年战乱,百姓生活困苦,如今咱不能再让他们受苦。
对于特别困难的家庭,还要给予额外救助。”
说到此处,朱棡的眼神微微暗了一下,思绪飘回到他在山西的那段日子。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