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89节
由商政署负责监督,若有违反,严惩不贷。
从源头遏制奢糜之风,在生产中蔓延。
那些胆敢违抗规定的工匠和商家,定要让他们知晓厉害,绝不可姑息迁就。”
朱元璋眉头微皱,似在思索。
片刻之后他继续问道:“老三,那流通方面你有何打算?”
朱棡略作思考,神情专注地回应道:“流通方面,可让规统署制定政策。
珠宝消费税暂定提两成,奢侈品税暂定提三成。
如此一来,增加消费成本,减少过度和奢侈消费。
增加的税收交由户部安排,用于扶贫等民生项目,以彰显父皇和母后对布衣庶民的公平仁爱。
规统署还需管好市场秩序,打击不良竞争。
限制销售渠道,商管署把高端专卖店减半。
确保流通有序,市场不乱。”
说话间朱棡的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果断。
马皇后微笑着看向朱棡,温和地问道:“棡儿,你再讲讲对于珠宝行业消费环节,如何管控的具体想法。”
朱棡神色激昂地说道:“消费环节,可让朝廷下令搞反奢侈宣传教育。
由各级官府张贴告示、进行宣讲,提高民众节约和理性消费观念。
组织一些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节俭大赛。
让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感受节俭之美。
引导百姓选择简约珠宝,探索珠宝消费和公益结合之路。
比如购买特定珠宝,捐钱做公益。
建立监督机制,鼓励举报奢侈消费。
一旦证明情况属实,就给予相应的物资奖励。
咱们大明是从战乱中走来,当传承艰苦奋斗之作风,不能让奢侈坏了江山。”
说完朱棡那俊朗坚毅的脸上,充满了对大明未来的期许和决心。
朱元璋微微点头,心中对朱棡的规划颇为满意。
他看着马皇后和朱棡,眼神中充满坚定。
“此事就依老三所言,务必将这奢侈之风治理好。
咱要让百姓都过上安稳日子,让大明的江山更加稳固。”
马皇后轻轻握住朱元璋的手,微笑着说道:“重八,有你这般为百姓着想,大明定会繁荣昌盛。”
朱元璋微微沉思后说道:“对于治理奢侈之风,爹亦当有所举措。
明天咱就下旨意,严禁官员过度奢华。
凡有违令者,严惩不贷!
再者对于民间奢华之风,咱觉得可令地方官员加以引导。
表彰节俭之士,树立榜样。
对于珠宝产业,除我儿所言之法,咱会派遣专人监管,确保各项措施得以落实。”
见朱棡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马皇后微笑着看向他,语气温和地说道:“棡儿,跟你爹具体说说流通环节的事情。”
朱棡微微躬身,表情严肃且认真地说道:“儿臣的确想谈谈,关于珠宝产业流通环节的事情。”
马皇后面带微笑,眼神中充满期待,语气温和地说道:“好啊,你说。”
朱棡向前一步,神色认真,语气坚定地说道:“父皇,母后,儿臣这里有一份关于珠宝行业的政策方案。”
朱元璋微微仰头,神色严肃地说道:“讲讲。”
朱棡向前一步,神色郑重的说道:“这份《珠宝行业税收调节与消费管控政策方案》,目标是通过提高珠宝的消费税和奢侈品税,减少过度消费和奢侈行为。
引导理性消费,增加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朱元璋眉头微皱,双手交叠放在身前问道:“具体怎么做?”
朱棡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说道:“具体措施有:第一,消费税调整,在现有基础上提两成。
明确征收范围,像镶嵌宝石和贵金属首饰。
比如,有一款价值五百两银子的项链,原来消费税五十两,现在则提高到六十两。
若是更为高端的珠宝,镶嵌宝石数量多或者贵金属含量极高的,税率则会更高。”
说着朱棡还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相应的数字。
“第二,奢侈品税提三成,确定界定标准,像价格在一千两以上、采用珍稀宝石或独特工艺的珠宝。
就拿一款两千两的戒指来说,原来奢侈品税四百两,现在则变为五百二十两。”
朱棡一边说着,一边表情严肃地观察着朱元璋的反应。
“第三,强化税收监管,设专门机构监管各环节。
商家必须如实申报纳税,若有逃税漏税行为严惩不贷,比如处以逃税金额五倍的罚款。”
言语间朱棡表情严肃,语气坚定。
“第四,消费成本公示,商家要在显著位置公示珠宝价格构成,包括所缴税款。
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比如一款价值八百两的手镯,需要标清消费税八十两。”
朱棡边说边做着手势,以加强自己的表达效果。
“第五,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过度消费和奢侈的危害,提高节约和理性消费意识。
可以让文人墨客撰写文章,让戏班子编排剧目,将节俭之理传遍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朱元璋目光深邃,继续问道:“能有啥效果?”
朱棡神色激昂地说道:“预期效果是消费行为会优化,像一款价值一千五百两的珠宝,税收提高后消费者会更加谨慎,选择简约或者价格适中的珠宝。
带来的好处就是财政收入能增加,每年国库能多出至少五十万两用于民生。
朝廷可以修建更多的水利设施,让百姓免受旱涝之苦。
可以修缮道路,方便百姓出行。
市场秩序更规范,打击不良竞争,商家会更加注重质量和服务。
消费观念能引导,百姓会选择简约珠宝。
另外珠宝消费和公益结合,能够让爱心在大明持续传递。”
第387章 宋员外为山西珠宝商人,进宫向朱元璋陈情
在应天府的一座奢华府邸之中,一场盛宴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那华美的帷幔,恰似仙女飘逸舞动的裙袂。
在微风的轻抚下,优雅地摇曳着。
璀璨夺目的灯光,宛如不计其数的明珠,把整个庭院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
那些勋贵们皆身着绫罗绸缎,丝绸的质地于灯光之下闪烁着细腻而迷人的光芒,恰似流淌着的无尽富贵。
他们身上佩戴着价值连城的珠宝,宝石的光芒或璀璨如星辰闪耀,或温润似涓涓流水,令人目不暇接。
一位面容富态的勋贵轻抚着胡须,满脸得意地说道:“哈哈,今日这场宴会,当真是奢华到了极点啊!”
另一位勋贵高高举起手中的酒杯,杯中的美酒佳酿在灯光的映射下,泛着诱人的琥珀色泽。
他随声应和道:“那是自然,咱们这些勋贵,就该尽情享受这般富贵的生活。”
这些人你来我往地推杯换盏,欢快的笑语声在空气中久久回荡,仿佛整个天下都为他们的奢华所折服。
然而在这府邸之外,百姓们惟有远远地观望这一切,眼神中满是愤懑与无奈。
一位身着青衣的老者立于人群之中,轻轻摇头,叹息着说:“这些勋贵如此奢靡,却全然不顾百姓的艰难困苦。
如今这世道,贫富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天下又怎能长治久安?”
旁边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同样义愤填膺地说道:“是啊,他们这般肆意地挥霍,我们却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百姓们的议论之声逐渐响起,不满的情绪在人群当中迅速地扩散开来。
此时的皇宫之内,朱元璋正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威的龙椅之上,面色显得格外凝重。
他身着绣有栩栩如生龙纹的明黄色龙袍,仿佛那巨龙随时都能跃然而出、直冲云霄。
只见朱元璋微微眯缝着眼睛,聆听着锦衣卫副千户王大年汇报来自民间的种种情况。
王大年微微躬身,神色极为恭敬地说道:“陛下,如今在民间,那些勋贵所举办的奢华宴会,已经引发了百姓们极大的不满。”
朱元璋眉头紧紧皱起,沉声道:“哼,这些勋贵,竟然如此不知收敛。”
就在这个时候,来自山西临汾的珠宝商人宋员外,奉诏匆匆走进殿门。
宋员外身着一袭华丽无比的暗纹锦袍,以深邃的蓝色为底色,上面用金色的丝线绣制着精致的云纹和祥瑞图案。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微的光芒,恰似流动着的璀璨星河。
他头戴一顶黑绒帽,帽檐之上镶嵌着一颗圆润的蓝宝石,更是衬托出其与众不同的非凡气质。
腰间系着一条镶嵌着宝石的腰带,随着宋员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叮当声响。
宋员外踏入大殿的那一瞬间,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着,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钧的压力。
他的眼神当中透着难以掩饰的不安与祈求,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微微颤抖着。
阳光透过宫殿那雕花的窗户倾洒进来,在宋员外的身上投下了斑驳的光影。
他脸色苍白,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仿佛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同时宋员外呼吸略显急促,胸口微微起伏。
显然内心的紧张情绪,让他难以保持平静。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