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88节

  咱一生打仗,最看不惯奢侈的风气。

  如果不加以整治,我们大明的江山危险了!

  咱要让那些富商巨贾明白,在我们大明财富应当为国家所用,而不是用于个人的奢侈享乐。”

  朱元璋的这番话充满霸气和果断,仿佛一位威严的王者,守护着自己的江山社稷。

第385章 山西珠宝商人宋员外即将登场,妄图螳臂当车

  夜色如墨,坤宁宫外,偶尔几缕微风悄然拂过宫墙,带来丝丝静谧。

  此刻身着华丽服饰的马皇后,端庄优雅地坐在坤宁宫特定的用餐区。

  她的眼神中,既有如水般的温柔,又闪烁着聪慧而深刻的光芒。

  那身华服穿在马皇后身上,不仅没有半分张扬,反而更衬托出她的高贵与大气。

  此时马皇后微微抬首,看着宫墙外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

  她深知自己作为一国之母责任重大,不仅要照顾好皇帝的生活,更要为天下百姓着想。

  突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朱元璋带着朱棡从奉天殿归来。

  马皇后微微转头,看着朱元璋,眼神中满是关切。

  朱元璋虽然满脸疲惫,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坚毅。

  马皇后轻声开口道:“重八,凡事得把根源弄清楚,这样才能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

  可不能太过强硬了,不然百姓们难免心生不满。

  你想想前朝那珠宝产业过度繁荣,整个社会风气浮躁得很。

  官员们也纷纷贪污腐败,最后国家可不就衰败了嘛。

  咱们作为后来人,可得引以为戒呀。

  况且这珠宝在历史上,也惹出了不少社会问题呢。

  一些人为了得到珍贵的珠宝,那是不惜冒险违法,甚至引发争斗,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给破坏了。

  咱们万万不能重蹈覆辙啊!”

  朱元璋听了,眼中顿时露出一丝欣慰的神情。

  他心里暗暗想着:妹子总是能在关键时候给自己理性的建议,这一国之母当真是聪明又善良。

  想到这里朱元璋走到马皇后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说道:“妹子所言极是,咱定会好好思量此事。”

  想到这里,朱元璋微微皱起眉头,转头看向朱棡问道:“老三,你给咱说说,这奢侈的风气,到底有啥危害?”

  朱棡神情凝重,仿佛面前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风暴。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父皇,这奢侈的风气若是盛行起来,危害可不小。

  其一,百姓们看到了那些奢华的景象,心里难免羡慕。

  如此一来,他们就会放弃节俭,变得奢侈起来,渐渐就把艰苦奋斗的精神给忘了。

  民心一旦不稳定,那可就麻烦了。

  其二,财富要是过度集中在奢侈品上,那民生需要的产业可就发展不起来了。

  这还会导致物价波动,百姓们的生活也就更加困难了。

  其三,官场要是也染上奢侈之风,那贪污腐败可就容易滋生了,咱们大明官吏管理的清正廉洁可就被损害了。

  这三个方面,都是咱们大明要面临的重大问题啊!”

  朱元璋双手背在身后,开始来回踱步。他的脚步沉稳有力,仿佛每一步都在思考着大明的未来。

  此时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严肃的神情,眉头紧锁,心中对奢侈之风的危害深感忧虑。

  “我儿说的很对,那治理这奢侈的风气,有啥困难的地方呢?”

  朱棡轻轻叹了一口气,“父皇,治理奢侈的风气实在是困难重重啊。

  首先,这珠宝产业涉及到很多利益群体,富商巨贾、贵族官员都有牵联。

  要是强行整治,恐怕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可能在暗地里抵制咱们。

  其次,民众观念的转变,哪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呀。

  长久以来,奢侈的风气已经深入人心了。

  要让百姓们放弃奢华,回归简约,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者,这监管的难度也很大。

  珠宝交易往往很隐秘,很难全面掌握。

  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想尽办法逃避税收和监管,这就大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

  就在这时,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梁珉忍不住插话道:“陛下,老奴也觉得此事难办呐。

  那些富商巨贾们财大气粗,平日里就爱摆阔气。

  这要让他们收敛,怕是不容易哟。”

  朱元璋瞪了梁珉一眼说道:“多嘴!咱与皇子商议国事,岂有你插嘴的份儿?”

  梁珉吓得连忙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朱元璋眉头紧紧皱着,目光紧紧盯着朱棡。

  他的语气急切得像烈火一般,“老三,既然这样,那应该怎么应对呢?”

  朱棡思考了一会儿说道:“父皇,儿臣认为,应当用严厉的手段和温和的政策相结合。

  一方面,要加强法律的监管,对违法违规的人严厉惩罚。

  就比如说,那些在珠宝生产中违反规定的,一定要重重处罚,让他们不敢再犯。

  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可以让各级官员在各地举办宣讲会,给百姓们讲讲节俭的好处,奢侈的坏处。

  同时呢,可以给那些积极响应政策的商家一定的奖励,鼓励他们转型发展简约风格的珠宝产业。

  这样也许可以逐步治理奢侈的风气,保证咱们大明的江山稳固。”

  朱棡微微低头,神色忧虑。

  “前些日子,儿臣听闻有一官员家中举办寿宴。

  宴席之上,珍馐美味无数。

  所用餐具皆是金银打造,极为奢华。

  此等风气,岂是一时能改?

  还让父皇能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切勿急功近利。”

  朱元璋双手抱在胸前,脸色阴沉,接着问道:“还有呢?”

  朱棡神色凝重,眉头皱得更紧。

  “儿臣从锦衣卫探访的情报中得知:山西的珠宝商人宋员外,听闻要管理珠宝产业便四处走动,欲联合其他商人共同反对。

  这些商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却不想想国家的大局。”

  说完朱棡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马皇后面带关切,轻轻点头问道:“棡儿,还有其他难处吗?”

  朱棡深吸一口气,表情严肃地回答:“其三,若执行过严,或致商业不振,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比如那江南之地,本是商业繁华之所。

  若对珠宝产业管理过严,其他行业恐也受牵连。

  如果商业活动减少,税收自然也会降低。

  初步估算若珠宝产业税收,倘若提高至儿臣之前所说的比例,第一年可能会使珠宝产业的销售额下降三成。”

  朱元璋目光深邃,沉思片刻后问道:“那长远来看呢?”

  朱棡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他语气沉稳地说道:“从长远来看,随着奢侈之风得到遏制、民众消费观念的转变,珠宝产业会更加健康发展。

  到时候百姓们会更注重珠宝的品质和工艺,而不是单纯的奢华。

  同时也能为未来的大明,筹集更多资金用于民生建设。

  比如:可以修建更多的桥梁、道路,让百姓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

第386章 《大明珠宝行业税收调节与消费管控方案》出台

  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身体微微前倾。

  那如鹰隼般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

  岁月虽在他即将年过半百的脸上刻下了沧桑的痕迹,但那股帝王威严却如巍峨之山岳丝毫不减。

  从一个贫苦农民一路披荆斩棘登上皇位,历经无数风雨,朱元璋心中满是对江山社稷的强烈责任感。

  此刻他紧锁眉头,目光紧紧盯着站在一旁的朱棡。

  他沉声说道:“老三,你且说说对于珠宝行业,各个环节具体该当如何行事?”

  朱棡恭敬而立,神色郑重,犹如面对一场重大的考验。

  他正值弱冠之年,英姿勃发,那身皇家气度中又融合了现代人的思维和见识。

  只见朱棡微微垂首,稍作思索后,抬眼说道:“父皇,儿臣对洪武十年的珠宝产业,已经有了更为详尽的规划。”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不怒自威,言语简洁有力。

  “讲!”

  朱棡神色肃穆,缓缓说道:“生产上,朝廷当颁布法令。

  规定珠宝镶嵌宝石不得超过三颗,严格限制贵金属用量。

首节 上一节 388/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